第二节 政务微博:推进南海公共行政民主化发展
一、政务微博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时代工具
“微博行政”作为电子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共行政民主化的重要基础和实现方式,对民主化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微博行政”作为一项涵盖范围甚广的民主新形式,除了对其概念框架的理解外,对其表现形式即适用工具的理解也同等重要,好的实现工具才是解决公共行政民主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核心和关键。在通常情况下,民主行政通过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实现民主的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下几点。[2]
第一,目标。如果期望达到的效果是提高公众的认知程度,那么集中于信息的工具便足够了;如果目标是获得市民的反馈,选择咨询性的工具是有必要的;如果需要市民就新政策的制定多提预案,那么积极参与的工具是必需的。
第二,公众。工具的选择和应用需要适合公众。如果目标是让所有顾问班子的市民直接知情,那么就需要能够为所有人都提供信息的工具。民主行政的发展、公众参政素质的提升必将形成对扩充公共领域空间的巨大需求。
第三,可获取的资源。工具的选择必须考虑员工和技术设备的情况,以及可支配的花费。
政务微博作为一项能提高公众的认知程度、获得市民反馈且廉价便利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囊括了民主行政对合理工具的要求,相对于政府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在线咨询、邮箱等传统的电子民主工具,政务微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一优势在历年重要的政务活动中得到了体现。
2010年、2011年“两会”期间,“两会”代表及委员通过微博广泛征求意见,而广大网民朋友则是借助微博热情参与提案、议案的讨论,微博正成为一种汇集民智、民意的新型平台。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的报告显示,2011年年初我国微博用户规模已经达到6 311万,在网民中占13.8%,而且还将快速增长。[3]
同时据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统计,截至2011年3月20日,全国范围共有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1 708个,政府官员微博720个。从行政区划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国内地已开通政务微博的地区涉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4个直辖市、28个省(自治区)共32个地区。从政府职能部门分布情况来看,全国政务机构微博以政府系统为主,有1 671个,约占总比97.8%;党委系统微博次之,为35个,约占总比2%;政协、纪委各1个;人大没有微博账号。此外,官员微博的比例与机构微博情况比较相似。其中,政府系统的官员微博616个,占总比80%;党委系统的官员微博85个,约占总比11%;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微博各约占总比4%;纪委委员微博约占总比1%。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务微博的发展速度还会呈现出上升的态势。政务微博已经在数量和分布范围上成为电子民主最具活力与生命力的实现工具,成为实现电子民主的有效工具、途径和手段。
二、“微博行政”推进南海民主行政发展
民主行政与“微博行政”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微博行政”有利于推进民主行政建设,民主行政的价值决定了“微博行政”的价值,民主行政的发展能进一步激发“微博行政”的生机与活力。民主行政与“微博行政”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体。“微博行政”作为一种时代工具,其价值的发挥自然需要自身的不断深化,更需要自身价值的不断升华,从而实现政务微博由互动到民主的转变,这种转变就是“微博行政”的发展趋势。
(一)民主行政的价值决定了“微博行政”的价值取向
民主行政的价值首先表现为其内在的直接民主价值。无论西方的议会制度还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代议制度。民主行政理论认为“微博行政”能实现对代议制的改进,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公民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现实可能性,公民意志将会得到更充分、更真实的表达,从而绕过那些成本较高而且“过滤性”很强的大众媒体。强势民主理论的代表人物本杰明·巴伯则指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将有助于使代议制民主这一弱势民主转变为公民参与的强势民主。“代议民主制的弊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弥补,公民能够直接接触其代表,因而会给很多组织、媒体、特殊利益群体等造成压力。”
民主行政的价值还表现为其对于社会资本的增进。社会资本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概念,用于阐述社会资本与民主运转之间的密切关系。社会资本指的是普通公民的民间参与网络,以及体现在这种约定中的互惠和信任的规范,如网络、规范和信任。[4]网络的普及使得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社会出现了公民之间相互交往减少、公众参与度降低等现象,据此,一般认为“微博行政”等电子民主形式的出现或将使社会资本走向下降。然而,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并未减少传统的公众参与,反而增加了公众在线活动的时间,因为信息技术没有取代传统的沟通形式,而是利用新的方式作为补充,传统的血缘关系网或者朋友关系并没有因此而削弱,而是沟通更多。公众在虚拟空间形成诸多联系,并可能发展为现实的交往和联系,社会资本得以建立起来,因此,电子民主的发展对于社会资本来说不是削弱,而是以一种新型方式得以增加。
(二)民主行政的发展能进一步激发“微博行政”的生机与活力
民主行政的发展产生的是一种氛围的溢出效应,如果说民主行政在“微博行政”发展和应用初期对“微博行政”的影响还只是一种纯粹的价值规范的导向,那么随着“微博行政”的深入发展,其为“微博行政”带来的不仅是价值导向,更将带来以参与为价值的全方位渲染,从而为“微博行政”带来升级与活力,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为政府和公众两个层面。
1.于政府,如虎添翼
1)“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般的整体效果
近几年发生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如增城新塘镇大敦村事件、潮安古巷镇事件、陆丰事件、海门事件等,这些事件反映了:一方面,人民的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公众参与渠道的缺位与不畅,集会、游行、示威制度还不能真正使公民享有表达政治权利的自由,公民表达政治权利的自由受到了很大限制;另一方面,公众的维权平等意识越来越强,传统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公民的政治需求。如此一来,“微博行政”等新型的民主行政形式的诞生在满足公众的政治需求上可谓是“生逢其时”。南海丹灶镇动员公众参与“三打两建”的微博截图如图7-10所示。
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更便利地收集到各种意见,能避免因经过多层次过滤而使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同时也使公众的信息反馈速度大大加快,大大减少了繁复的科层制等级所带来的阻碍,为平等自由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微博行政”改变过去单向的信息传输,建立起多方的信息传输渠道,它以直接民主为发展趋势,有利于实现民生工程,是政府管理创新的表现,能够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南海发布”发出的社会管理新闻之微博截图如图7-11所示。“南海民政”与网友“梦里水乡”“互挺”的微博截图如图7-12所示。
图7-10 南海丹灶镇动员公众参与“三打两建”的微博截图
图7-11 “南海发布”发出的社会管理新闻之微博截图
2)“头悬梁,锥刺股”般的督促效果
“微博行政”就是对政府进行民主监督,反腐倡廉的“悬梁刺股”,政府只有常备不懈,才能不至于受“皮肉之苦”,通过互联网,公众直接将意见反映到负责的部门,如果被监督方没有及时回复解决,或者解决不当,那么就可能引发大量的网络批评。“微博行政”大大拓展了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政府的廉洁和高效。电子民主消除了身份的差异,有利于建立政府与公众的良性关系,政府的工作也会得到公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微博行政”能够促进政府的廉政建设,使政府加大权力行使透明度,扩大信息公开的力度,促进公众对政务信息的了解,促进公众参与政府廉政建设,提高监督与举报腐败问题的积极性,减少害怕报复的心理负担。
图7-12 “南海民政”与网友“梦里水乡”“互挺”的微博截图
3)“鸟枪换炮”般的升级效果
首先,“微博行政”促进了政策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微博行政”的诞生终结了民主作为达官显贵“特供品”的属性: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方便地将自己的要求和意见直接传递给政府,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政府利用网络进行网上听证、听取民意,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其次,“微博行政”使政府必须学会当一个称职的“服务员”。“微博行政”就是要让政府成为“订单—快递—收货评价”式的服务型政府。第三,“微博行政”还是一种“低碳”行政。最为直观的好处就是科员会少送几次文件,市民少填几份表格,如此便做到了低成本、高效率,摆脱繁复的行政程序。“南海政协之声”回复社会祝贺的微博截图如图7-13所示。
2.于公众,如鱼得水
“微博行政”的出现使得公众的参政热情、公民的知情权意识如鱼得水般来得格外痛快。“微博行政”要求政府在网上公开政务信息,公众可以低成本跨越时空层级限制来查询获得。政府出台政策前后,公众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决策过程,形成政府与公众间的信息互动。同时“微博行政”为公众充分表达意愿提供了途径和机会,促进了公众政治参与,扩展了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公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出意见和建议,不必担心遭到打击报复等后果。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微博行政”还促进了社会组织体系建设和发育完善,使“人民站起来了”。“微博行政”促进了社会权力的转移,让公众得以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改变由政府总揽大权的局面,提供一个民主发言的“广场”,公民得到了一种新的力量,[5]公民主人翁意识增强。
图7-13 “南海政协之声”回复社会祝贺的“微博截图”
博友给“南海微力”的“微建议”摘录如下。
部落族长:桂城社区公园的路灯近段时间晚上没有开启,在没有路灯的情况下,公园确实太暗淡,存在安全隐患,请开启桂园社区公园的路灯吧。
HENRIDENG:南海桂城的自行车系统既然已升级为6:00—22:00时间段,为什么不可以升级为24小时服务呢?
南海微博作为国内最早的、最大规模的县级基层政府微博集群,在诸多应用层面表现出创造性特征,南海政务微博在政务管理和微博沟通上的有机衔接与融合最大限度地表征了当代信息技术对于转变政府职能的“再造之功”,但南海政务微博的“溢出效应”还未达到电子民主的价值高度,作为电子民主最富生机与活力的工具,南海政务微博的发展趋势理应是向电子民主的内在价值靠拢,通过以点带面的扩散方式实现政务微博由初级互动向深度参与的升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