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子,鲁卿,季文子之子季孙夙也。鲁,伯禽之封,旧有三军,其后削弱,二军而已。武子欲专公室,故益中军以为三,三家各征其一。师,三军之众也。《礼》所谓“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谓以赋出军从征伐也。
季武子为三军①,叔孙穆子曰:“不可。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②。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③。诸侯有卿无军,帅教卫以赞元侯④。自伯、子、男有大夫无卿⑤,帅赋以从诸侯⑥。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⑦。今我小侯也⑧,处大国之间⑨,缮贡赋以共从者,犹惧有讨⑩。若为元侯之所,以怒大国,无乃不可乎?”弗从。遂作中军
。自是齐、楚代讨于鲁
,襄、昭皆如楚
。
①为,作也。武子,鲁卿,季文子之子季孙夙也。《周礼》:“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鲁,伯禽之封,旧有三军,其后削弱,二军而已。武子欲专公室,故益中军以为三,三家各征其一。事在鲁襄十一年。
②师,谓六军之众也。公,谓诸侯为王卿士者也。《周礼》:“军将皆命卿。”《诗》云:“周公东征。”周公时为二伯而东征,则亦上公为元帅也。
③元侯,大国之君也。师,三军之众也。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承天子,谓从王师征不义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④诸侯,谓次国之君也。有卿,有命卿也,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无军,无三军也。若元侯有事,则令卿帅其所教武卫之士以佐元侯。《礼》所谓“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谓以赋出军从征伐也。赞,佐也。
⑤无卿,无命卿也。《王制》曰:“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⑥赋,国中出兵车、甲士,以从大国诸侯也。
⑦征,正也。慝,恶也。
⑧言小侯者,削弱之日久矣。
⑨大国,齐、楚也。
⑩犹惧以不给见诛讨也。
之所,谓作三军,元侯所为。
言中者,明已有上下军也。
代,更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