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王使士亹傅太子箴①,辞曰:“臣不材,无能益焉。”王曰:“赖子之善善之也②。”对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将至;若不欲善,善则不用。故尧有丹朱③,舜有商均④,启有五观⑤,汤有太甲⑥,文王有管、蔡⑦。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夫岂不欲其善,不能故也。若民烦,可教训⑧。蛮、夷、戎、狄,其不宾也久矣⑨,中国所不能用也。”王卒使傅之。
①庄王,楚成王之孙、穆王之子旅也。士亹,楚大夫。箴[1],恭王名。
②赖,恃也。
③朱,尧子,封于丹。
④均,舜子,封于商。
⑤启,禹子也。五观,启子,太康昆弟也。观,洛汭之地。《书序》曰:“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传》曰:“夏有观、扈。”
⑥太甲,汤孙,太丁之子。不遵汤法,伊尹不能正,放之于桐。
⑦管、蔡,文王子、周公兄也。
⑧烦,乱也。
⑨宾,服也。
问于申叔时①,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②;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③,以休惧其动④;教之诗,而为之道广显德,以耀明其志⑤;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⑥;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⑦,教之令,使访物官⑧;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⑨;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⑩;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①叔时,楚贤大夫申公也。
②以天时纪人事,谓之春秋。耸,奖也。抑,贬也。
③世,谓先王之世系也。昭,显也。幽,闇也。昏,乱也。为之陈有明德者世显,而闇乱者世废也。
④休,嘉也。动,行也。使之嘉显而惧废也。
⑤道,开也。显德,谓若成汤、文、武、周召 僖公之属,诗所美者。
⑥则,法也。
⑦疏,涤也。乐者,所以移风易俗,荡涤人之邪秽也。镇,重也。浮,轻也。
⑧令,谓先王之官法、时令也。访,议也。物,事也。使议知百官之事业。
⑨语,治国之善语。
⑩故志,谓所记前世成败之书。
训典,五帝之书也。族类,谓若惇叙九族。比义,义之与比也。
①不见从也。
②悛,改也。
③文,文词也。咏,风也。谓以文词风托事物以动行之。
④翼,辅也。
⑤摄,固也。勤,勤身以勖勉也。
⑥刑,法也。
⑦彻,通也。
⑧施己所欲,原心舍过,谓之忠恕。
⑨有信然后可长久。
⑩义,宜也。言度量所宜也。
等级,贵贱之品。
恭俭,所以事亲。
敬戒于事,则无败功。
昭,明也。明利,言利人及物。
除害,去暴乱也。
明尽精意,断之以情。
齐,壹也。肃,敬也。耀,明也。临,临事也。
济,成也。为,为师傅也。
“且夫诵诗以辅相之,威仪以先后之,体貌以左右之,明行以宣翼之①,制节义以动行之,恭敬以临监之,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其可兴乎②!夫子践位则退③,自退则敬④,不则赧⑤。”
①宣,遍也。
②兴,犹成也。
③夫子,太子。退,谦退也。
④自退则见敬也。
⑤赧[2],惧也。不自退,则常忧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