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戒,儆也。
②发始为倡。
③日,昔日也。卜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既罢弊其民,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之言者。
④罢,劳也。
⑤赤米,米之奸者,今尚无有。
⑥员曰囷,方曰鹿。
⑦蒲,深蒲也。蠃,蚌蛤之属。滨,涯也。
⑧兆,见也。
⑨谓怨诽也。
⑩悛,改也。
罢,归也。
不待远兵。
中国,国都也。
言从我而战。
言吴边鄙虽来,将不能会战。
御儿,越北鄙,在今嘉兴。言吴边兵若至,吾以御儿之民临敌之。
使出奔。
①申包胥,楚大夫王孙包胥也。
②徼,要也。
③行,犹用也。
④以,用也。
⑤谦也。
⑥良,善也。
⑦取贡赋也。
⑧问政惠所行也。
⑨觞,爵名。豆,肉器。箪,饭器。
⑩致,极也。不极五味之调。
敬长老也。
裁,谓有余则税之。
极,中也。
铨,称也。
越王句践乃召五大夫①,曰:“吴为不道,求残吾社稷宗庙,以为平原,不使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衷,唯是车马、兵甲、卒伍既具,无以行之。吾问于王孙包胥,既命孤矣②;敢访诸大夫,问战奚以而可?句践愿诸大夫言之,皆以情告,无阿孤,孤将以举大事③。”大夫舌庸乃进对曰:“审赏则可以战乎?”王曰:“圣④。”大夫苦成进对曰:“审罚则可以战乎?”王曰:“猛⑤。”大夫种进对曰:“审物则可以战乎?”王曰:“辩⑥。”大夫蠡进对曰:“审备则可以战乎?”王曰:“巧⑦。”大夫皋如进对曰:“审声则可以战乎?”王曰:“可矣⑧。”王乃命有司大令于国曰:“苟任戎者,皆造于国门之外⑨。”王乃命于国曰:“国人欲告者来告⑩,告孤不审,将为戮不利,过及五日必审之
,过五日,道将不行
。”
①五大夫,舌庸、苦成、大夫种、范蠡、皋如之属。
②命,告之。
③阿,曲从也。
④审赏,赏不失劳。圣,通也。
⑤能罚则严猛也。
⑥说云:“别物善恶。”昭谓:物,旌旗,物色徽帜之属。辩,别也。
⑦备,守御之备。巧,审密不可攻入也。
⑧声,谓钟鼓进退之声,声不审则众惑也。
⑨国门,城门也。
⑩三君云:“告不任兵事也。”昭谓:告者,谓有善计策,及职事所当陈白者。不任兵事,则下所谓眩瞀之疾、筋力不足以胜甲兵者告是也。
不审,谓欺诈非实也。
使孰思计之也。
道,术也。过五日则晚矣,军当出也,故术将不行。
王乃入命夫人。王背屏而立,夫人向屏①。王曰:“自今日以后,内政无出,外政无入②。内有辱,是子也;外有辱,是我也。吾见子于此止矣。”王遂出,夫人送王,不出屏③,乃阖左阖,填之以土④,去笄侧席而坐[15],不扫⑤。王背檐而立,大夫向檐⑥。王命大夫曰:“食土不均,地之不修,内有辱于国,是子也⑦;军士不死,外有辱,是我也。自今日以后,内政无出,外政无入⑧,吾见子于此止矣。”王遂出,大夫送王,不出檐⑨,乃阖左阖,填之以土,侧席而坐,不扫⑩。
①屏,寝门内屏也。王北向,夫人南向。
②内政,妇职。外政,国事。
③妇人礼,送迎不出门。
④闭阳开阴,示幽也。
⑤笄,簪也。去笄,去饰也。侧,犹特也。礼,忧者侧席而坐。
⑥说云:“檐,屋外边坛也。”唐尚书云:“屋名也。”昭谓:檐,谓之樀。樀,门户掩阳也。
⑦均,平也。修,垦也。
⑧内,国政;外,军政也。
⑨示当守备也。
⑩示忧戚,无饰也。
王乃之坛列①,鼓而行之,至于军②,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③。”明日徙舍,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不从其伍之令。”明日徙舍,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不用王命。”明日徙舍,至于御儿,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淫逸不可禁也。”
①坛在野,所以讲列士众誓告之处。
②军,所军之地也。
③环,金玉之环。瑱,塞耳。问,遗也。通,行赂以乱军。
王乃命有司大徇于军,曰:“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①。”王亲命之曰:“我有大事,子有父母耆老,而子为我死,子之父母将转于沟壑②,子为我礼已重矣③。子归,没而父母之世④。后若有事,吾与子图之。”明日徇于军,曰:“有兄弟四五人皆在此者,以告。”王亲命之曰:“我有大事,子有昆弟四五人皆在此,事若不捷,则是尽也⑤。择子之所欲归者一人。”明日徇于军,曰:“有眩瞀之疾者,告。”王亲命之曰:“我有大事,子有眩瞀之疾,其归若已⑥。后若有事,吾与子图之。”明日徇于军,曰:“筋力不足以胜甲兵,志行不足以听命者,归,莫告。”明日,迁军接和⑦,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志行不果⑧。”于是人有致死之心。王乃命有司大徇于军,曰:“谓二三子归而不归,处而不处⑨,进而不进,退而不退,左而不左,右而不右,身斩,妻子鬻⑩。
①六十曰耆,七十曰老。
②转,入也。
③重矣,去父母而来也。
④没,终也。
⑤捷,胜也。
⑥若,汝也。已,止也。
⑦上下皆和也。
⑧果,勇决也。
⑨处,止也。
⑩鬻,卖也。
于是吴王起师,军于江北①,越王军于江南。越王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②,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③。明日将舟战于江,及昏,乃令左军衔枚溯江五里以须④,亦令右军衔枚逾江五里以须⑤。夜中,乃令左军、右军涉江鸣鼓中水以须⑥。吴师闻之大骇,曰:“越人分为二师,将以夹攻我师。”乃不待旦,亦中分其师,将以御越⑦。越王乃令其中军衔枚潜涉⑧,不鼓不噪,以袭攻之,吴师大北⑨。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之于没⑩,又郊败之,三战三北
,乃至于吴。越师遂入吴国,围王宫[16]
。
①江,松江,去吴五十里。
②《传》曰:“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在鲁哀十七年。
③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也。
④须,须后命也。
⑤逾,度也。
⑥夜中,夜半也。中水,水中央。
⑦不知越复有中军,故中分其师以御之。
⑧潜,嘿也。涉,度也。
⑨军败奔走曰北,北,古之背字。
⑩没,地名也。
郊,郭外也。
吴王惧,使人行成,曰:“昔不谷先委制于越君①,君告孤请成,男女服从。孤无奈越之先君何②,畏天之不祥,不敢绝祀,许君成,以至于今。今孤不道,得罪于君王,君王以亲辱于弊邑。孤敢请成,男女服为臣御。”越王曰:“昔天以越赐吴,而吴不受;今天以吴赐越,孤敢不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乃不许成。因使人告于吴王曰:“天以吴赐越,孤不敢不受。以民生之不长③,王其无死!民生于地上,寓也④,其与几何⑤?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⑥,夫妇三百,唯王所安,以没王年⑦。”夫差辞曰:“天既降祸于吴国,不在前后,当孤之身,实失宗庙社稷。凡吴土地人民,越既有之矣,孤何以视于天下!”夫差将死,使人说于子胥⑧曰:“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遂自杀。
①不言越委制于吴,谦而反之也。
②言越先君与吴有好。
③长,久也。
④寓,寄也。
⑤言几何时。
⑥达,致也。甬句东,今句章东海口外洲也。
⑦夫妇各三百人以奉之,在所安可与居者。
⑧说,告也。
越灭吴①,上征上国②,宋、郑、鲁、卫、陈、蔡执玉之君皆入朝③。夫唯能下其群臣,以集其谋故也④。
①在鲁哀二十二年冬十一月。
②上国,中国也。
③玉,圭璧也。
④集,成也。言下其群臣,以明吴不用子胥之祸。
【注释】
[1]“江”字,明道本无。
[2]戚,整理本《国语》(明道本)据《考异》改“侙”。下注文同。
[3]首,明道本作“盾”。
[4]“请先死”下,明道本多“遂自杀”。
[5]此条注,明道本作“鲐背之耉称黎老,播,放也”。
[6]谓有所克定也,明道本作“纣之百克也”。
[7]悠远,明道本作“修远”。下注同。按下文正作“悠远”。
[8]王孙雄,明道本作“王孙雒”。按他书多作“雒”,《吕览》作“雄”。
[9]“一”字,原本阙,据明道本补。
[10]帅,明道本作“师”。下注同。
[11]白旂,明道本作“白旗”。按下文有“玄旗”,则此不当亦作“旗”。
[12]曰,明道本作“四”。
[13]失,明道本作“夫”。
[14]幸,明道本作“奔”。
[15]笄,原本误作“等”,据明道本改。
[16]宫,明道本作“台”。下注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