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采桑子·咏春雨

采桑子·咏春雨

时间:2024-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春雨如何用词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呢?这样描摹刻画便把春雨的形神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雨后清晨的寒气侵入,还在睡梦当中的女子鬓发也变得滑腻起来,室外经过春雨润泽的花朵应该会显得更艳丽了。这首咏雨的作品假托女子之口的代言词,风格细腻委婉,极为含蓄。雨落花谢,纳兰却用精致细腻的笔触化解了雨和花的对立,让整首词都在丝丝细雨当中弥漫开来,弥漫成一片朦胧梦幻的美丽场景和多愁善感的情怀。于晴雨变换间容纳了些许禅意。

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才着春寒瘦不支

凉侵晓梦轻蝉腻,约略红肥。不惜葳蕤,碾取名香作地衣

注释

①鹅儿柳:泛起鹅黄色的柳枝。②不支:不能支撑,谓力量不够。③轻蝉:指蝉鬓。此处指闺中人。④约略:略微、轻微。⑤葳蕤:形容枝叶繁盛的样子。⑥地衣:地毯。

词解

此词写春雨,借雨中物象去吟咏:春雨落在泛起鹅黄色的柳枝上,弱柳似烟若雾,仿佛是空中飘洒着游丝一般。春雨蒙蒙中,它的枝条又好像是歪斜的雨丝时整时偏。春雨凉意袭人,勘破晓梦,令人懊恼,雨后的鲜花应该更加娇俏明艳了吧。又或者雨落花残,残花满地,用花瓣铺成了地毯。

评析

春雨如何用词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呢?应当是借助雨中的物象和咏物者的心理感受去进行摹写刻画。这一篇的物象是初春的弱柳,又把弱柳拟人化;这其中的感受者是假托的闺中女子,说她感到红花即将绽放,又感到雨落花残,落红满地,自然免不了惜春伤春的愁怨。这样描摹刻画便把春雨的形神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细若烟雾的春雨,滴落在刚刚泛起鹅黄色的柳枝上,仿佛也是在空中不断飘动的柳丝,她的枝条突然倾斜下来,像是刚刚遭受春寒的侵袭而无法承受。

雨后清晨的寒气侵入,还在睡梦当中的女子鬓发也变得滑腻起来,室外经过春雨润泽的花朵应该会显得更艳丽了。不怜惜茂盛的草木和枝叶,只吹打下满地的落花,这满地的花瓣,仿佛是在地面上铺了一层散发着清香的花毯。

●凉侵晓梦轻蝉腻

雨把人从喧嚣的尘世带入到诗意的栖居,观雨、听雨,更可以醉雨、梦雨。一场雨,迷蒙了整个视听的世界,弥散出几多浪漫,几多思悟。“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在窗外依然有一帘挂在苍茫大地上的幽梦。

这首咏雨的作品假托女子之口的代言词,风格细腻委婉,极为含蓄。写雨没有采用直接渲染和描画,而用侧笔晕开,代之以描写雨中的事物。那个听雨的女子,猜想着刚刚含羞开放的花朵又凋谢在这蒙蒙细雨之中了。雨落花谢,纳兰却用精致细腻的笔触化解了雨和花的对立,让整首词都在丝丝细雨当中弥漫开来,弥漫成一片朦胧梦幻的美丽场景和多愁善感的情怀。

观雨带着一种非常美丽的心情,最适合观看“嫩烟般”的春雨。或是细雨蒙蒙的早秋雨。韩愈有诗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秦观有词云:“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时而,雨似季节的帘幕,迷蒙了远近景物的姿态;时而,雨又俏皮地开出透明的花朵,增加了各种风物的灵动,都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体验。细长的雨丝,连通了天上和人间,垂落在我们面前,远近的风景事物,都变幻了姿态。

观雨,正是由于赏雨、爱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一场细雨悠扬而来,又静默而去,但万物都因得到了雨水的滋润和涵养,萌发出全新的生命气息。白居易的“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则又是另一种境界,空中有灵,灵中有空。于晴雨变换间容纳了些许禅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