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若氣無奇類,文乏異采

若氣無奇類,文乏異采

时间:2024-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氣”“類”二字若本就聯爲一詞,解作同類自完全確當,但原文作“氣無奇類,文乏異采”,對仗工穩,句意明甚,是否有必要調整語序使二字傍連而訓作同類呢?緊接本條之後,是“麗辭,則昏睡耳目”兩句。“氣”謂氣韻,“類”指品類,兩句是說:創作的氣韻若無瓌奇品味,寫出的文辭又無獨特丹采,則……。如按牟注將前句譯作“沒有奇異的同類”,“同類”又“借指對偶”,實又與下文說僅有“麗辭”一句意重。

紀評曰:“‘張華’一段,申反對正對;‘是以’以下,申言對事對。‘若氣無’以下,就四對推入一層,言對偶雖合法,而無骨采亦不可。”這裏對文意連貫的把握是相當確切的。紀氏又曾有“氣即風骨”的說法,雖小有失誤,但此處將“氣”解指風骨大體也還是恰當的。因爲本條上句“氣”字明顯與下句“文”字對文,“文”謂辭采,“氣”自當偏指內容,具體言風力骨力應不誤。各本譯釋“氣”字爲“意氣”、“情志”或“內容氣勢”,都大體爲確。

牟本對“氣”字有別解:“氣無奇類,文乏異采:此二句意爲無奇異的氣類,少奇特的文采。氣類:同類,借指對偶。《周易·乾卦·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則各從其類也。’孔穎達疏:‘各從其類者,言天地之間,共相感應,各從其氣類。’”其《范註補正》也有類似的說法。“氣”“類”二字若本就聯爲一詞,解作同類自完全確當,但原文作“氣無奇類,文乏異采”,對仗工穩,句意明甚,是否有必要調整語序使二字傍連而訓作同類呢?再說,更改語序是否又變移了文句的原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