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榭萝卜样子很普通,是十字花科萝卜属的一种植物,是大榭岛上常见的蔬菜。
它的来历却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相传,宋鄞县县令王安石建造穿山碶时,在凿岩的时候,惊飞了十八只金麻雀。它们在大榭山歇脚,遇人追捉时,惊慌起飞,将口衔的十八颗种子全掉落在大榭岛上,种子钻进了岩缝、草丛和沟渠旁。
雨滋雾润,第二年中秋,十八颗种子都发了芽。说来奇怪,那些种子秋天发芽,冬季生长,第二年春天开白花,结红籽。叶子绿绿的、涩涩的,根茎白白的,样子怪怪的。鸟不爱啄,虫不会咬,村民们谁也不敢吃不敢碰,认为可能是毒草。那“毒草”却不择土壤贫腴,不顾水分多少,照样长得郁郁葱葱,遍布岛上角角落落。
相传清朝咸丰年间,大榭岛遭遇了一场大饥荒,人们吃光了草根、树皮,眼看秋尽冬来,再也找不到可吃的食物了。一位胆大的教书先生打量着那些“毒草”,心想与其被活活饿死,还不如做个饱肚鬼。于是他拔起一棵最大的“毒草”,擦了擦泥就把它吃下肚,一下子吃了十八棵,肚子吃得圆鼓鼓的,倒头便睡。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啥事也没有,反而感到精神抖擞。他急忙穿村入户,告诉大家快来服“毒草”充饥。
大伙儿哪里肯信,他就现身说法,当众又吃下“毒草”十八棵。笑着邀惊异的众人说:“快来服,快来服!”
“这叫啥东西?”
“叫、叫、叫……”
他叫不出名字,灵机一动,“既然叫大家来服,那么就叫‘来服’吧。”
靠着“来服”,岛民们度过了饥荒。那个教书先生却觉得“来服”这名字欠妥,于是给“来服”加了个草字头变成了“莱菔”,之后才使用了谐音称作“萝蔔”,后来被简化为“萝卜”。岛民从此开始种植,逐步将其培育成菜梗小、根茎长的白萝卜。这种白萝卜体长、肉肥、茎大,为大榭岛特有品种。
大榭萝卜虽好,但不易保存。于是聪明的大榭人将其加工成萝卜干,把白色萝卜经过切条、风晾、脚踩、手翻、日晒,加上适量的盐,腌制成色泽金黄、嫩脆鲜甜的萝卜干。无论是煮、炖还是蒸、炒,都是下饭的佳肴,也可作为零食,还能帮助消化。因而深受宁波、上海等地民众的青睐。慢慢地,大榭萝卜干成了浙江省著名的土特产。大榭萝卜干还曾出口到东南亚和欧洲,名气大得很咧!
(采录/许建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