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名门望族的祠堂

名门望族的祠堂

时间:2023-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由于名门望族不断迁徙繁衍,我国中原地域文化、江南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辉煌;民居、祠堂、牌坊等传统建筑文化遗存遗产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徽州中进士者有542人,中举人者多达1513人。[5]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布局讲究,以宗祠为中心,有序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徽派建筑从选址、布局到结构造型,既融合中原建筑文化、江南建筑文化精粹,又极具地域特色。
名门望族的祠堂_中华名祠:先祖崇拜的文化解读(一部对已经和即将消逝的优美建筑吟唱凄美的挽歌,总结了经典宗祠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金色夕阳出版工程)

由于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由于名门望族不断迁徙繁衍,我国中原地域文化、江南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辉煌;民居、祠堂、牌坊等传统建筑文化遗存遗产十分丰富。历史地看,一些地区的繁荣兴盛,都与优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休戚相关。东晋以来,北方地区战乱不已,杀戮、瘟疫、饥寒和大规模移民,使不少人口稠密的城池和村落凋敝而一蹶不振。由于山川阻隔,江南地区相对安宁,本为鱼米之乡,相对富庶;中原大族几次大规模移民,使这块宝地逐步繁荣昌盛起来,到宋代,一跃而居全国之冠。比如明代的江南地区,继承和发展了宋代的经济繁荣;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观,温和湿润的水土气候,诗礼传家的风韵,藏风纳气的美庐,等,孕育了众多的文人志士。明代的二百多名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江南竟占50%以上。[3]

聚族而居的名门望族,科举得意的达官显宦,富可敌国的古代商帮,后起之秀的客家移民,其血脉宗亲都留有大量风格不同的祭祖宗祠。孙建华的研究认为,中国的著名宗祠遗存主要集中分布在徽州、浙江、环太湖、岭南、三晋、河洛、关中、齐鲁、川渝、闽台十大古文化区。[4]

依山傍水的徽州古村落

古徽州文化区有几千座宋、元、明、清古祠堂,气度不凡,风骨奇秀,琳琅满目。北宋宣和三年设徽州,管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婺源、绩溪六县。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大的中原衣冠士族南迁,成为徽州75个姓氏的主要来源,南宋迁都临安,使古徽州获得了京城的辐射,经济、文化更趋繁荣。徽州人文鼎盛。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徽州中进士者有542人,中举人者多达1513人。出现了“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的奇迹。[5]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布局讲究,以宗祠为中心,有序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曾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的徽商,贾而好儒,笃信“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发达之后都要回乡广置田地,建宅院、造园林、筑祠堂,竖牌坊。徽派建筑从选址、布局到结构造型,既融合中原建筑文化、江南建筑文化精粹,又极具地域特色。在徽州的5000余座古老的村落中,徽派建筑的“三绝(古居、祠堂和牌坊)之上,聚集着美轮美奂的徽派“三雕”(木雕、砖雕和石雕)。徽州村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族必有祠。徽州大型宗祠的平面布局一般为三进建筑,门厅后为前堂后寝布局,翼以两庑,是当地建筑技艺的代表。

徽州古祠堂既是历史上宗法势力的象征,又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域文化的表现;既记录了各个宗族、家族的繁衍,又给人们留下了古代徽州文化的宝贵印记。

绩溪地处黄山支脉和天目山支脉的结合处,称“宣徽之脊”。瀛洲乡龙川村东有龙峰耸立,西有凤山对峙,南有天马山,北有登源河绕村东流。龙川自两晋以来人才辈出,计有胡焱、胡汝能、胡思谦、胡富、胡光、胡宗宪、胡宗明等,代不乏人。[47]

绩溪胡氏宗祠正门

据胡槐植、李骏考证,胡氏迁徽州,最早是东晋大兴元年,镇国将军胡奋之侄散骑常侍胡焱,自青州提兵镇守歙州,咸康三年,羡慕龙川的秀美环境,举家迁入,为龙川胡氏始祖。胡氏聚居龙川至今有一千六百余年历史,胡氏宗祠坐落在绩溪瀛洲乡龙川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绩溪胡氏宗祠寝殿

宗祠初建于宋朝,明嘉靖二十五年兵部尚书胡宗宪进行了扩建,清光绪二十四年再度大修。宗祠三进七开间,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位于登源河与龙川河相交的河口处;对岸石坊照壁前导,大块花岗岩铺砌平敞的露台,正门重脊翘角凌空,檐牙错落。两侧码头墙封山,威严儒雅,极具徽派特色。建筑主体及主要的雕饰保持明代风格,线条粗犷,风格淳朴。整个宗祠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祭堂、厢房、寝厅、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达1564平方米。宗祠由前至后渐次增高。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的建筑方法,匀称严谨,十分壮观。徽式马头墙有两种,上方下圆,状如印鉴的,俗称朝天印,为文官的象征;两头翘起,形似宝剑的,叫喜鹊尾,是武将的象征。

宗祠的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两间,建筑面积154平方米,由28根立柱、33根月梁架构而成,又称“五凤楼”。仪门彩绘秦叔宝、尉迟恭两位门神。门楼上悬邵华泽书写的横匾“江南第一祠”。门、厅、室、廊之间,设置了天井;天井中辟甬道,植花木,富有江南民居格调。祭堂由48根立柱和54根梁枋构成。宗祠集徽派木、石、砖三雕及彩绘之大成,其中以木雕最为精湛,素有“木雕博物馆”之美誉。[6]

奕世尚书坊及都宪坊。龙川村历史记载曾有牌坊25座,均为明代胡富、胡光立、胡宗宪、胡宗明等人立。现存有明嘉靖四十一年为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所立“奕世尚书坊”一座,一村落一家族一甲子,两进士两尚书两贤臣,何等荣耀。奕世尚书坊为石质仿木结构,三间四柱五楼,气势壮观。南北两面各有抱鼓石一对,门楣上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奕世宫保”,系明代书法大家文徵明手笔。额枋图案精美,雕刻技艺精湛。与奕世尚书坊隔溪相望的还有一座“都宪坊”,是为胡宗明而立的。胡宗明为进士出身,曾以副都御史的身份视察辽东,行使监察御史之职,统领地方诸事。

胡宗宪还在绩溪龙川村里建造了典型徽派建筑尚书府,建构精美,是典型的明代建筑,文化瑰宝。尚书府俗称“二十四个门阙”,鼎盛时期曾七世同堂。“从善堂”阁楼上的胡氏家族文书中,记载着四十四世胡法源、四十五世胡树铭、四十六世胡炳衡、四十七世胡增鑫的名字,连同四十八世锦字辈,分别暗含水、木、火、土、金。[7]

绩溪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

胡氏宗祠鸟瞰图胡氏宗祠剖面图[8]

胡姓人口在绩溪排列第一,因始祖入迁时间不一,有“四胡”称谓,分别指龙川尚书胡、北门金紫胡、上庄明经胡、城东遵义胡。龙川尚书胡,从始迁祖胡焱传至今天的“锦”字辈,已历一千六百余年,四十八世。自宋以来,人才辈出,彪炳史册。

祠堂的东边另建了一座特祭祠,是专门供奉那些生前乐善好施却没有后代的绝户神主,体现宗族的周密和厚道。

祠内遗留下来的古匾额,一块是“世恩堂”匾,落款“嘉靖丙午之秋”“文徵明书”;一块是清朝吏部尚书奉乾隆皇帝旨意撰写的匾额,叙述了胡宗宪抗倭功绩,肯定了不与严嵩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属于盖棺定论式的皇家文书;一块是礼部尚书董其昌题“胡氏宗祠”匾额,都是胡氏宗祠宝贵的文化遗产。[8]

徽州的胡姓家族族源,向来有李胡之辨。据《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记载,唐昭宗李晔被梁王朱温起兵胁迫,从长安迁都洛阳,途经河南陕县,皇后何氏生下一男婴,徽州婺源人胡三在陕县为官,忠于皇室,秘密将皇子带回家乡婺源考水,并将皇子取名胡昌翼。后来李晔一家被篡位的朱温灭门,唯胡昌翼幸免于难。后唐同光三年,胡昌翼长大成人,“以明经登第”,世人称其为“明经公”,子孙后世以经学传世,族名“明经胡氏”。

蜚声中外的黄山脚下,有一座被世人称为“桃花源里人家”的古村落——西递。宋元丰年间,明经胡氏五世祖胡士良因西递虎阜前蹲,罗峰遥拱,有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土地肥沃,泉水甘甜,举家从婺源迁居西递,是为西递始祖。西递村奠基于北宋时期,发展于明代景泰年间,鼎盛于清代乾嘉时期。西递古村落及其民居以其“布局之工、结构之美、装饰之美、营造之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2]

徽州西递明代巨富胡贯三为江南六大首富之一,与当朝宰相曹振镛结为儿女亲家,仕途、经商游刃有余。胡氏二十五世祖胡元熙任杭州知府,二十六世祖胡积成任户部员外郎,二十七世祖胡文铎为候选中书。西递胡氏的宗族势力日益壮大,呈现“三千烟灶九千丁”的景象。

西递村胡氏在明代中期就有十余幢祠堂,到清乾隆年间有祠堂三十余幢。祠分总祠、总支祠、分支祠和家祠。西递村以胡氏总祠“敬爱堂”为中心展开布局;村中有正街、横路街、后边溪三条主街道和四十多条巷弄。所有街巷,全铺青石板。[9]

胡氏十四祖仕亨公的住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其后裔在旧宅基上扩建为胡氏族祠,名为敬爱堂,面积达一千八百多平方米,祠前后溪流似金带回绕。敬爱堂门楼形体硕大,气宇轩昂,飞檐翘角,如翚斯飞。大门两边建有木栅门,门楼内有两抱鼓石。敬爱堂结构粗犷古朴,宏伟庄严。一进大门,是长方形的天井院,上庭梁上悬挂彩灯,中门樱花枋上高悬“敬爱堂”楷书匾额。步入中门后,为祭祀大厅,梁柱雄伟,步架规矩。大厅分为上庭和下庭,左右分设两庑,开有大型“四水归堂”的天井。下庭有两根六米高的黟县青石方柱,与上庭十根大白果木柱相对称,引人注目。天井四周斗拱层叠相承,气势凝重壮观。东西两庑梁檩间悬挂有4块金字匾额,分别书有“天恩重沐”“上国琳琅”“四世承恩”和“盛朝英俊”,向人们讲述胡氏宗族昔日的荣耀和显赫。上庭的后面为楼式建筑的享堂,供奉高、曾、祖、考列祖列宗神位,神主次序是始祖居中,其他依昭穆之序左右排列。现挂有三幅先祖遗像,上悬匾额“百代蒸尝”。享堂门楼横梁上方悬挂着一块三米见方的大牌匾,上书一个笔力遒劲、功夫深厚的“孝”字,据传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书。[7]

西递村正街东头有一座追慕堂,建于乾隆末年,系西递胡氏支祠。整幢祠堂规模宏敞,循序渐进,层层抬高,显得庄严肃穆、威严神圣。门楼飞檐翘角,黑色栅门里外通透,青石八字门楼庄严凝重,门外有大石瓶和旗杆墩石。祠分三进,首进为门厅,门厅有四根青石柱,下垫石墩。进入祭祀大厅,匾额高悬,楹联长垂。地面青石铺设,斗拱莲花托枋形制精美,天井沿斗拱层层挑出,上厅两根长石柱,撑托着硕大的梁架,空间宽敞。大厅两侧绘有唐代功臣图,后进寝室摆放支祖神位,后置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李靖二名相的雕像,意在告知后代:西递胡氏宗族系李唐后裔。寝室神像前有一石鱼池,两旁六级石阶而上,取“六六大顺”之意。

西递村原有13座牌坊,现仅剩下矗立于村口的一座石质高大威耸、工艺精美、气势雄伟的“胡文光刺史牌坊”。胡文光于嘉靖乙卯年中举,后授奉直大夫,历任万载县知县、胶州知州兼理海运,后迁荆王府长史,授四品朝列大夫;因荆王为当朝皇上叔父,由荆藩长史胡文光代为朝觐,享受二品官员的待遇。神宗皇帝恩准兴建石牌坊一座。该坊建于万历六年,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柱下有长方形柱墩四个,石狮两对。二楼中间枋板前后分别刻有“胶州刺史”和“荆藩首相”斗大遒劲的双钩楷书。牌坊三楼中轴线上镌有“恩荣”二字,显示皇帝的宠幸与恩许。

檐下斗拱两侧,饰有圆形镂空花翅32个,暗合胡文光为官32年。牌楼四柱之间,立着“八仙”与四位文臣武将的雕塑,昭示后人,上策“出则为将,入则为相”;下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0]

西递村胡氏宗祠敬爱堂祭祀大厅

西递胡文光旌表牌坊是徽州牌坊之中营建品级最高的牌坊之一,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递的建筑之列。[11]

有800余年历史的宏村,又名泓村,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们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的结合”的徽州古村落;背倚富有传奇色彩的黄山余脉雷岗山,面临新安江末支的邕溪、羊栈河交汇的虞山溪,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宏村村落以半月形水塘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建筑模式。[2]

胡文光刺史牌坊

宏村南湖书院(马桂新摄影)

1131年,宏村始祖汪彦济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始建宏村。自宋代以来,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他们发达以后,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形成了宏村建设的两次高潮。此后三百年间,宏村逐渐形成了以血缘、地缘关系聚合的同宗同姓的民居群落。到了明永乐年间,徽州商帮的崛起,有力地推动了徽州一府六县的经济社会繁荣。宏村汪氏家族出现了一些富商巨贾。雷岗汪氏家族十六世祖汪思齐,在山西任运粟主簿时,请号称国师的阴阳风水大师何可达先生前来勘测,邀请同宗长辈共同谋划,制订了卧牛形状的村落扩建总体规划,以及以开扩泉眼为中心的布局和水系规划。粉墙黛瓦码头墙式的徽派古民居有序排列于月沼的四周。月沼弦部正中矗立着高大威严的汪氏总祠——乐叙堂。[10]

乐叙堂又名众家厅,是宏村汪氏总祠,建于明永乐年间。堂名听当时县尹黄彪建言取为乐叙,意为“秩叙敦伦,永履和乐”。2004年,对后进主祠进行了重修,重修的主祠分门厅、大厅、享堂三进,五十二根柱落地,梁柱、雕饰均系老祠搬迁。前进门楼基本保持原貌,月梁、莲托木雕甚为精美,为明代建筑风格。

务本堂是宏村汪氏下四房的支祠,坐落在月塘东侧,占地面积784平方米。务本堂气势轩昂,自南向北一字排开。支祠西有月沼、小肠支圳,为西溪之阳水;东弄为雷岗地下水涌泉水道,为阴水。两水在祠前东侧汇合,为阳阴平和,聚水藏气之地。前有小溪似金带环抱,后倚雷岗山根基深厚。比较符合族人趋吉避险、企盼昌盛福禄之意。前墙院砖墙围护,祠堂大门气势恢弘,三重檐,贴墙牌坊檐角飞翘,砖雕图案雕琢精细。

整幢祠堂七十二根柱落地,空间从门厅、大厅、享堂形成三个起伏高峰,纵深无一处开窗,有庄严肃穆之感。平面布局以大厅为主,张弛有序,气势壮观。入大门为门厅,十八根柱落地,圆拱形屋顶。紧接前天井,瓦面檐角飞翘,高低错落,光线充足。前天井接祠堂大厅,两层圆拱棚,一大一小,冬瓜梁粗壮肥大,莲花托保存完好。大厅接后天井,重檐相托,蔚蓝天际打破了从大厅到后享堂的封闭空间,调和了室内明暗色调,有利于祠堂后半部采光。[12]

南屏村背倚金竹山、淋沥山、南屏山。三山如屏风高耸,秀丽怡人。南屏悠久的村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到明代,南屏村已有相当规模,全村逐渐形成叶、程、李三大姓。清朝中叶步入鼎盛时期。现在,南屏村仍拥有纵横交错的七十二条深巷、三十六眼井和三百多幢明清古民居。

宏村月沼(马桂新摄影)

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当属祠堂群,据史籍记载,清同治年间,南屏有祠堂四十多座;如今南屏保存完好的祠堂还有8座,依次排列在从横店到真公厅约200米的轴线上,成为全国罕见的徽派建筑风格的“祠堂群”。

南屏村叶氏宗祠叙秩堂,是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歇山重檐、庄严轩敞的古祠堂。大门上端悬挂着“钦点翰林”“钦赐翰林”“钦点知县”的金字匾额。祠堂门前照壁矗立,门楼高大,大石鼓雕刻十分精致。四根大石柱托着额枋。叙秩堂分上、中、下三厅。一进大门,就见有八十根硕大的木柱支撑着这座宏伟的建筑,横枋上悬有“贡元”“进士”“经魁”和“松筠操节”“津逮后生”等功名、褒奖之类的横匾。下厅是吹奏鼓乐的地方,也可以搭台演戏。中厅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大厅。上厅为享堂,楼上放置本族的祖宗牌位。中厅和上厅可容纳数百人举行仪式。叙秩堂大门的高度比其余七座祠堂大门都高,只在重大节庆时才开。[2]

每遇宗族大事,叙秩堂从大门口可穿透下厅、中厅一直望见上厅享堂里的香火案壁,轩敞幽深,肃穆神秘。天井四周的屋檐被十几个四层斗拱高高挑起,伸向空间,使中、下厅都十分明亮。隔而不断的空间处理,使得叙秩堂在建筑艺术上更具魅力。[13]

电影《菊豆》让观众们认识了这座古老的祠堂,也改变了这座祠堂的命运。南屏人保留拍摄用的晒布架老土布,将叙秩堂更名为“老杨家染坊”,专辟菊豆故乡行旅游路线。祠堂变染坊,足见世态炎凉、沧海桑田。[8]

叶氏支祠奎光堂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占地两千多平方米,歇山重檐、端庄轩敞,典雅大方、气度雄伟。祠堂门前有高大的照壁形成护垣,中间空出宽敞的大院,给人以旷坦肃穆之感。祠堂门楼高大,气势轩昂。四根“黟县青”大理石檐柱直达楼顶,支撑着厚实的额枋和曲梁,使门楼形成四柱三间三楼式结构。明间三楼近十米的额枋上,并列着四攒九踩四翘品字斗拱,次间二楼额枋上各并列二攒半九踩吕字斗拱,各斗拱又分别托起流线优美、排列对称、参差有致、布局合理的飞檐,在庄重古朴之中透出千般灵气。

大门两侧配有一对高大石鼓,门楼的次间梢间,以粉墙相隔。从院中望去,有主有次、有虚有实、整齐对称、堂皇富丽。祠堂分为祀堂与享堂两大进。进入大门是下厅;上厅作为祀堂,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比下厅要高出三分之一。上下厅两侧有回廊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沿祀堂照壁两侧边门进入后进,是享堂,其结构形同“叙秩堂”。享堂地面比祀堂高出数尺,面积也较祀堂宽大一些。高高的房檐伸向天井,光线较暗,给人幽深、深沉之感。[13]

奎光堂享堂高大轩敞,开阔明朗,频频被影视导演看中,上镜率堪称各祠堂之首。如今的奎光堂,不但悬挂了《卧虎藏龙》剧照,还原封不动地摆放了《大转折》拍摄时的桌椅板凳,也许人们已经无暇怀念先祖的功名荣耀了。[8]

南屏村叶氏支祠门楼

在南屏村祠堂群中,程家祠堂虽不上规模,但它却因其石雕和木雕艺术的精美而远近闻名。程家祠堂约建于清朝乾、嘉年间。南屏程氏,历史悠久,为江南望族。程迈,宋元符庚辰进士,官至显谟阁学士。其侄孙程叔达,绍兴壬戌进士,抗金名宦。程姓在南屏村先后曾建有7座祠堂,其中以宏礼堂最为有名。

祠堂坐东朝西,门楼并列高矗四根十多米高一人合抱的“黟县青”大理石檐柱,擎托着硕厚的额枋和曲梁。梁、柱、枋、额均镶配有云头卷草雕饰,雕工精细。枋额上的戏文木雕和屋檐旁的力士托盘木雕工艺精湛。祠堂大门两侧各有一组由石鼓、鼓座、护栏组成的“黟县青”石雕。大门两侧的石鼓护栏石上所雕刻的“八骏”“十鹿”图,许多知名的专家学者称赞“镌工如此精美,保护如此完好的石雕作品,在国内实不多见”。祠堂开间不大,前后共有三进,显得幽深、神秘。

尚素堂在叙秩堂上首,是中西建筑艺术相交融的产物,被村民们誉为“新厅厦”。大门似凯旋式弯弓,门框内外三心拱,上护以挑檐。大门两边呈对称布置,各开有两个内心挑尖拱式窗户。墙壁亦是水泥抹面,镶印有多种花纹、几何图案。大门进去,是传统的挑梁木柱结构。梁檩硕实,木柱粗大,主要构架全用银杏木材建造。大柱础石上衬有木柱础。月梁略呈梭形,梁头柱间挑木用丁字拱承托;丁字拱雕有卷心花饰,梁下替木精雕细刻,层次鲜明,起伏变化大,梁架形象很突出。[13]

在徽州聚落众多的祠堂中,棠樾村口的祠堂群无论就其布局,与聚落的相互关系以及其蕴涵的人文理念,都相当经典。它由棠樾聚落三座最重要的祠堂:“敦本堂”(男祠)、“清懿堂”(女祠)和“世孝祠”(供奉棠樾历代孝子)组成。为取“阴阳相悖”之意,“敦本堂”入口大门朝南,而“清懿堂”大门朝北。“世孝祠”居中。三祠从布局来看又分主次,“敦本堂”规模宏大,处于牌坊群端部“慈孝里坊”和“鲍灿孝行坊”两座牌坊之间。

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棠樾鲍氏十六世祖鲍象贤官至工部尚书,威震一时。经皇帝特批在棠樾建五开间大门的私宅,其后子孙兴建本支家族的祠堂,兴建棠樾第一座旌表鲍象贤的牌坊“鲍象贤尚书坊”,以及稍后纪念鲍象贤祖父鲍灿的“孝子坊”和父亲鲍光祖的“监察御使坊”。

鲍氏宗祠敦本堂,俗称“男祠”

清代乾隆至嘉庆这八十多年,棠樾聚落形成祠堂群,主要是徽商荣耀故里的驱动。此时棠樾村鲍氏出了一门三代大盐商——鲍象贤九世孙鲍志道,他任两淮盐务总商二十年,后长子接任,家族集官、商、儒于一体。棠樾鲍氏家族非常讲求“孝道”,加上财力雄厚,一连盖了三个祠堂:男祠、女祠、世孝祠,是徽州祠堂的浓墨重彩。[11]

橖樾鲍氏清懿堂(俗称“女祠”)天井

鲍氏宗祠“敦本堂”位于歙县棠樾村,俗名男祠,明嘉靖末年尚书鲍象贤归里时建,至清嘉庆年重修。该祠南向,三进,占地七百五十余平方米。头进门原为五凤楼式,惜已毁,仅存人字墙及前檐石柱;二进享堂为五开间硬山顶,保存尚好,但廊庑已无存;三进寝堂地面升高,五开间七檩硬山顶,前檐立有青石板栏杆,后墙下设有放牌位的须弥座,两廊庑存有珍贵碑刻多通。

敦本堂明间剖面[9]

橖樾鲍氏世孝祠

敦本堂的梁架结构与细部做法反映了明清时期徽州地方特色的做法,如大厅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前檐步做成船篷轩,后檐下做带有枫拱的斗拱,梁头出挑承檐,斜撑辅助。梁头部分做成象头状,斜撑、雀替、平盘斗上雕饰花草。该祠保存下来的梁架结构与众多碑刻,为研究明清徽州建筑与徽商及宗族制度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9]

明间后檐柱间立有清嘉庆皇帝敕谕三道碑一座,内容是褒扬棠樾徽商鲍氏家族的煊赫。后进为寝堂,前檐两侧壁上嵌有体源、敦本两户《义田禁碑》各一方,循廊石阶两壁嵌有梁同书、刘墉、黄铖等所书《鲍氏义田记》刻石八方。这些碑刻都是研究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田赋制度的珍贵资料。[7]

清懿堂明间剖面图[9]

清懿堂,俗称女祠。清嘉庆年间二十四世祖鲍启运因“家祠旧奉男主,未附女主,遗命其子重建女祠”,用于颂扬鲍氏母恩母德。祠建于鲍灿坊西,坐南朝北。该祠三进五开间,整个平面布局,梁架结构与敦本堂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该祠大门外建有围墙,而在其角上又开一门,较男祠封闭。其门厅用三柱五檩式,两边砖雕精致的八字花墙。中进天井下有蓄水池,廊屋环匝,檐柱皆石质,轩敞宏丽。檐间柱撑皆雕刻精美。后进寝室天井为深池式,两旁有廊庑,沿石阶通享堂。清懿堂平面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梁架结构紧凑,构件用材匀称,造型洗练流畅,工艺精湛,实为徽州清代祠堂的典型之作。清懿堂作为专供女神主的祠堂,是研究徽州古代宗法、礼教的重要实物例证。[9]

清懿堂现兼作为牌坊博物馆,在前厅的回廊内陈列有各式牌坊的模型。寝堂龛座上,按世系顺序排列棠樾鲍氏贞节烈女牌位,奉为楷模,四时祭祀。女祠命名“清懿堂”,是取“品行清白,懿德美好”的意思。中进“贞烈两全”匾额,为清代曾国藩手书。

徽州地处皖南腹地,群山环抱,男人们为谋求生存,往往外出经商、做官。不创辉煌业绩,不能回故里与家人相聚。据《徽州地区简志》记载:徽商发展的黄金时期,有七成成年男子离乡从事商贸经营。徽州妇女自己承担全部家务劳作,代夫赡养双亲,节俭、吃苦、敬老、忠贞,免除了夫君常年奔波在外的后顾之忧。儒家思想、程朱理学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伦理道德,古徽州妇女铭刻于心,矢志不移。据《民国歙志》记载,明清两代,仅棠樾鲍氏家族就有贞节烈女五十九人。她们为家族的繁衍和兴旺,为徽商的崛起、振兴做出了难以名状的牺牲和无可估量的奉献,宗族特设女祠和节烈牌坊褒奖。

鲍氏忠孝节义牌坊

在歙县棠樾村口百余米长的甬道上,井然有序地屹立着七座牌坊,雄伟高大,古朴典雅,蔚为壮观,这就是全国独有的棠樾牌坊群。七座牌坊以“义”字坊为中心,呈半弧形展开,按“忠、孝、节、义”的顺序由两头向中间排列;依次为鲍象贤尚书坊、鲍逢昌孝子坊、鲍文渊妻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慈孝里坊、鲍灿孝行坊。

鲍象贤尚书坊,明天启二年秋所建,为四柱冲天式,是为表彰鲍象贤戍边有功而建的。鲍象贤是棠樾鲍氏十六世祖,嘉靖八年进士,先后授御史、兵部右侍郎,镇守云南、山东劳绩卓著。隆庆初年卒,赠工部尚书。石坊上镌刻“命涣丝纶”,表其对皇命忠心不二。

鲍灿孝行坊,明嘉靖初年始建。鲍象贤祖父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因持续吸吮母亲两脚病疽脓血,终致痊愈的孝行感动了乡里,请旨旌表。皇上恩泽三代,准建鲍灿孝行坊,牌坊额刻“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

慈孝里坊,为明永乐年始建;上面镌刻“御制”“慈孝里”,朝廷表彰鲍寿松父慈子孝,赐建了“慈孝里”牌坊。石坊上刻明永乐帝御赐诗曰:“父遭盗缚迫凶危,生死存亡在一时;有子阶前求代死,此身遂保百年期。救父由来孝义深,顿令强暴肯回心,鲍家父子全仁孝,留取声名照古今。”乾隆皇帝下江南闻知此事后,专为鲍氏祠堂御书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以示褒奖。

鲍逢昌孝子坊,建于嘉庆二年,褒奖“千里寻父”的孝行。顺治三年鲍逢昌年方十四,家境贫寒,为了寻父,沿途乞讨,千里漂泊;在湖北雁门古寺与父亲不期而遇,并把父亲接回家中。此时,母亲病重在床,鲍逢昌历尽艰辛,采药医治,割股疗亲,以表孝心。乾隆三十九年下旨旌表,称赞他“天鉴精诚”“人钦真孝”。

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建于乾隆四十一年,额刻“矢贞全孝”“立节完孤”。汪氏二十五岁守寡,四十五岁去世,守节二十年。

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建于乾隆三十二年,上刻“节劲三冬”“脉存一线”。吴氏二十二岁由嘉定嫁到棠樾,二十九岁时丈夫去世,守寡终身,尽育子修坟守节之职,尽心抚养前室之子成家立业;六十岁去世。

乐善好施义字坊,据《歙县志》载,世代官商、时为两淮盐运司的鲍漱芳,“以屡次捐输,叠奉恩旨,以优议叙,加十级”,深得皇上欢心和赞赏,在嘉庆二十五年赐建了这座“乐善好施”的义字坊。环视全国牌坊,很少见义字坊;可见徽商“藏镪百万”的经济实力和“上交天子”的活动能量,开全国之先河。

棠樾牌坊群分布图[9]

七座牌坊七个故事,它是鲍氏家族荣耀的丰碑,闪耀着一代徽商的辉煌;它是封建伦理的人造化石,浓缩了一个个贞妇懿女血泪交织的故事。[7]这7座牌坊在“乐善好施坊”与“汪氏节孝坊”之间还立有一座始建于明隆庆年间的“骢步亭”,状似官帽,俗称“官帽亭”。这七座蕴蓄不同文化内涵的牌坊,群体庞大,形成饶有特色的村落入口空间,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9]

这组七座石牌坊,自第三坊起,“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吴氏节孝坊”“孝子坊”四座牌坊,营建在清代,皆为三间四柱冲天柱式,其余三座为三间四柱三层楼宇式石坊,为明代所建。牌坊比例良好,虚实有致,图案精美,端庄大气,连续排立,视觉效果强烈。[11]

呈坎祖脉黄山,五星朝拱,山环水绕,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南宋大儒朱熹曾誉之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呈坎罗氏的始迁祖是唐代末年逃避黄巢之乱的罗天真和罗天秩兄弟,在呈坎定居后,其子孙后裔分为两“宗”,称为“前罗氏”和“后罗氏”。两宗统一的祠堂,叫“罗氏世祠”。“前罗氏”这一宗的支祠堂,就是有名的东舒祠。前罗氏的十三世祖罗东舒生于宋末元初时代,谥号“贞靖”,既不是名臣,也不是巨贾,但其不受元代统治者的征聘,隐居不仕,甘做陶渊明式的人物,深得族人赞赏;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罗氏的二十一世祖罗应鹤开始建造东舒祠。[14]

进士罗应鹤,深得皇帝信任,官擢大理寺丞、大理寺卿等职,明隆庆五年受赐纶带一条。为了珍藏此带和历代皇帝赐予罗氏的诰命、诏书等恩旨纶音,罗氏家族特于万历三十九年至四十五年间,将公祠后堂改建成宝纶阁。因其结构精美、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而备受海内外专家推崇,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舒祠分前后三进,第一进是正门,两旁分立黟县青抱鼓石,为午朝门式;六石柱立脚,檐内外为十二个六铺作如意斗拱和挑檐枋。在第一、二进之间,有两个大天井,左右厢房对称工整。厢房前的青石栏杆上有六十四块青石浮雕。天井里有一株四百多年的桂树,年年繁花满枝。第二进是享堂,殿宇恢弘,可容纳四五千人。堂的正面六根石柱一字排开,堂内四根合抱通天木柱。正额悬挂董其昌题书的“彝伦攸叙”巨匾,为国内古匾之最。第三进为寝殿,是整个祠堂的主体和精华部分,阁檐下高悬明末歙县著名孝子吴士鸿所写的“宝纶阁”巨幅匾额。

宝纶阁为歇山顶式建筑,由九楹外加置阁梯的二楹共11间组成。前檐有柱10根。寝殿11开间,形制之宏伟,超出民间宗祠规格。攀32级木台阶上楼,54根木柱整齐排列,屋顶阁栅外露,外衬水磨青砖。对面鳞次栉比、苔藓斑驳的青瓦堂顶及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步入阁中,圆穹形的屋面,飞挑的檐角,纵横交错的屋梁,雕刻精美的装饰,气度非凡。斗拱、雀替、梁头、驼峰、脊瓜柱、平盘斗等木构件,雕以各种云纹和花卉图案,玲珑剔透。台基上石柱、望柱,栏板、阶级上的垂带、抱鼓石,雕刻精美。寝殿间的梁架彩绘,梁枋两端花卉图案,和谐统一,绚丽多彩。

潘谷西主编的《中国建筑史》评价,宝纶阁结构精美,工艺奇巧,雕刻彩绘集明代阁、堂装饰艺术之大成,在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15]宝纶阁现今存有元代李孟的“大司成”,明朝程敏政的“经文纬武”、宋濂的“文献”,清朝林则徐的“累世簪缨”“观察河东”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三十多块,是不同时期俊杰名士对罗氏家族的赞美之辞。[7]

黄山呈坎东舒祠轴测图纵剖面图[9]

罗东舒先生祠特点:1. 以真人真姓名命名的祠堂,徽州罕见。2. 建筑时间跨度大,长达近百年。3. 大门构造特殊,仿照山东曲阜孔庙,祠堂大门有6根通天石柱,连接着22扇棂星门,在徽州是绝无仅有。4. 后寝构造,一是加盖一层“阁”的建筑;二是正面有11个开间,彩绘图案竟然使用了朝廷禁止民间使用的黄色;三是后寝大殿上“鳌鱼吐水”的鱼头雕成“龙头”,似乎不合朝规。但以宝纶阁专门陈设罗氏家族与皇恩有关的圣旨、御赐、官诰和黄榜珍贵文物,又当别论。

罗东舒祠大堂的南山墙处,还建有一座女祠。女祠坐东朝西,三开间,平面呈口字形,建筑规模虽小,但有上廊、下廊、天井和明堂,上廊有厅,靠壁有祖宗座,用以供奉女性祖宗的牌位。罗东舒祠集古、雅、大、美于一身,是徽派古典建筑艺苑中的典范。[8]

呈坎还有一座专门的女祠堂“懿善堂”。主持建造懿善堂的,是乾隆时代的进士罗廷梅,用来祭祀曾经“再醮”的母亲。祠堂的寝殿由3个三开间加两个进间所组成,共11开间,此种形制在民间建筑中实属罕见。[14]

方光禄研究徽州吴姓的族源,认为我国许多姓氏源自黄河流域。而吴姓中的主体,与区、欧、欧阳等姓一样,却源于长江以南的古吴国。据史料记载,吴姓源出有四:其一,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其二,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其三,夏代国王少康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为吴氏。其四,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泰伯封于吴,子孙以国为姓。”这应是吴姓的来源主体。

从现今所见谱牒看,徽州的吴氏远祖基本上追溯到芮和浅。吴芮是秦朝的鄱阳令,在反秦起义中,佐汉有功,受封为长沙王。五十九世祖吴良,“唐贞观己酉为歙令,因家问政山”。吴芮的子孙五王九侯,散居饶、歙间,故被视作“新安发派之祖”。歙县的北岸、石潭等村落,以较丰富的建筑文化和自然景观,日益引起外界关注,来此考察、游览的学者和游客与日俱增。[5]

北岸村位于歙县城南,穿过一座三十多米长的石拱廊桥,进入粉墙耸立的北岸。北岸系吴姓聚居之地。据《扬州画舫录》载,“徽州吴姓者,以居丰南、北岸、长林桥为著”。作为古徽州的望族之一,北岸吴姓人才辈出,从商和为官都有杰出人物。在徽州人的心目中,建造祠堂是事关宗族声誉和兴衰的大事,因此,吴氏宗祠修建得十分闳丽堂皇,极具气势。

清道光六年重修的吴氏宗祠系三门三进,分前厅、享堂与寝殿。前厅大门是五凤楼式,八字墙须弥座石刻以及檐下的砖雕、墙体上的装饰都十分精致华美。吴氏宗祠享堂名为“叙伦堂”,可容纳千余人祭祀,享堂的月梁、金柱宏大壮观,为徽州清代祠宇所罕见。堂上两排十余根屋柱,每根都须两人方能合抱过来。享堂之后,沿石阶而上,是安放吴氏列祖列宗牌位的寝殿,其牌位按昭穆顺序层层摆放。吴氏宗祠中的两幅石雕十分珍贵,堪称徽州石雕的典范之作。一幅是享堂后寝殿前栏板上刻的“百鹿图”,这一石雕精品,与鲍家庄门楼百子图砖雕,以及上述大阜村潘氏宗祠的“百马图”木雕,可算是徽州“三雕”的部分代表。另一幅是位于享堂之前护栏栏板上,雕刻着优美的西湖风景画,有苏堤春晓、柳浪闻莺、三潭印月等西湖十景,画面十分洗练。堪称一绝。其寝殿右侧墙上,还置一砖雕神龛,三进殿宇式,十分细致精美。令人叹服。[7]

歙县东部有一条自北向南流淌不息的河流,叫做昌溪。昌溪水围着的一个千年村镇也名之为昌溪。依山傍河的昌溪村绵延数华里,被誉为歙南第一村。昌溪以古树、古祠多而著称。古祠,堪称这个村的一大景观。自村南明代建的“西静庵”起,至村北海瑞手书的“务本堂”为止,形成了一条长3公里的古建筑群,有各具特色的民居八百多幢。其中有古祠16所、社庙五所、寺庵3所,以及书院、学校、护村城墙等。独具特色的古祠有多处。包括元末建的“太湖祠”、明代建的周氏宗祠“六顺堂”和清代建的“寿乐堂”。

昌溪村是吴氏、周氏两个家族的聚居之地,故以周、吴两姓人居多。周氏族人崇尚耕读,从明永乐到清末四百多年间,共出了4名进士,19名举人,23名贡元和74名秀才。

周氏宗祠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十年,主体建筑面积747平方米,为典型明代徽派古建筑。宗祠的选址负阴抱阳:坐北朝南,背靠来龙山,青松翠柏;门临昌源河,流水潺潺。祠前辟有两大坦场,可容千人,全以鹅卵石缀成。通街大道,穿坦而过,上溯昌溪、石潭,下通深渡、县城。整个祠堂布局分栅棚、丹墀、正厅、拜堂和寝殿五大部分,是“三进两明堂”的代表作。正门之上高悬“周氏宗祠”“钦点主政”“恩赐进士”“四世二品”等匾额。脊顶以特制镂花雕砖压顶,上有十三对剔透麒麟相对而立,两边犄角上翘,直指苍穹,凸显富丽凝重。那立柱、那石狮、那檐上的飞鸟走兽,无不记录着祠堂昔日的辉煌。三进的殿堂中,有108平方米的天井,两边走廊宽敞明亮,十根黑色“黟县青”方石柱环抱四周,呈现古朴庄重之感;抬头仰望正厅可见“六顺堂”大匾额。正厅左右大梁之上悬挂的“进士”“文魁”“少廷尉”“吏部尚书”等功名匾昭示着周氏的显赫功名。

合肥坊间说:“李许本一家,百世不通婚。”晚清重臣李鸿章的祖上就不姓李,而姓许。在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有一个叫“许漕坊”的小村子里,匿藏着一处李鸿章及其兄弟修建的祠堂——报恩祠,这座祠堂是目前合肥规格最高的祠堂。几经浩劫,虽已破败,但保存还比较完整。

报恩祠占地约1500平方米,青砖灰瓦的老房子门前竖着雕饰精美的石鼓,木梁雕饰考究。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木雕栩栩如生、彩绘细腻考究。牡丹富贵、狮子倒挂,还有二十四孝图,都非常讲究。在这个祠堂的一处最高的梁上,记录着这座祠堂修建的日期和修建人的姓名。仔细辨认,能看到“兵部尚书、太子太傅”“李鸿章、李鹤章”等字样。当时“报恩祠”的寝堂正中还高挂着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及曾国藩等人御赐、题写的匾额。正中是“庆祝永昌”,两边分别是“木本水源”“升平人瑞”等。这座报恩祠也一直被许姓的人称作“许氏宗祠”。

这座祠堂是李鸿章和其兄弟在光绪二年时修建的,报答许姓之恩,李鸿章命名并亲笔书写“报恩祠”。合肥地区有资格修建七开间祠堂的只有李鸿章,这是合肥目前规格最高的祠堂。在淮河路李鸿章故居里,收藏一本民国十四年编撰的“李氏宗谱”,卷六中记录:“稹所系同县许光照公次子过继。”另外,另一本合肥李文安(李鸿章父亲)支谱简史上,详细说明:李鸿章的八世祖许光照,与同庄的李心庄既是姻亲,又是好友。心庄无子,收养光照次子稹所为嗣,遂改袭李姓。李鸿章先世一般都兼祧李、许两姓。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因为参加科举考试,不能以双姓报考,才舍许从李。在许氏总谱上,李鸿章写的序上有“百世不通婚”的规矩。[16]

江西婺源古属徽州,地处群山环抱之中,青山滴翠,绿树成荫,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婺源的山水、林木、田园、村落、建筑、民俗,都与徽州其他各县一脉相承。这里祠堂、民居、戏楼等古建筑数量多,分布广,青石奠基,青石门枋,粉墙黛瓦,天井厅堂,古朴雅致,带有典型的徽派建筑文化气息。

江湾古称“云湾”,位于婺源东部,东有灵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龙山,江湾水由东而西从三山谷地中穿过。唐朝以前这里有滕、叶、鲍、戴、程等姓居住。据刘伯山的《萧江氏源流考》,徽州的江姓有两大族派,一为“济阳江”,一为“萧江”,两江同姓不同族,皆人文昌盛。其中萧江得姓于徽州,萧江二字点出今日江姓之先祖本姓萧,徽州是全世界萧江族的发源地。据清大儒婺源江湾人江永撰修的《兰陵萧氏二书》载,萧氏出自姬姓,裔孙大心因功封于萧,子孙因以为氏。汉丞相萧何,是为显祖;之后萧氏世袭侯爵。后代萧衍在南北朝时创建了梁朝,称高祖武帝,其长子为昭明太子萧统。萧统这一支派,到了唐代,先后有萧璃、萧嵩、萧华、萧复、萧俛、萧置、萧仿、萧遘出任过宰相,史称唐朝萧氏“八叶宰相”。唐朝末年,萧遘任唐僖宗的宰相,死于“朱玫之难”。其仲子萧祯时任江南节度使,父蒙难后,便隐居到歙县篁墩,因“念先世从北渡江而来,遂易萧氏以为江氏。凡江氏宗于萧者,此其鼻祖也”。(明万历三十九年抄本《萧江全谱》)。

上海图书馆藏乾隆三十七年江如松撰修的《萧江复七公房支谱》,清乾嘉年间编修的《萧江家乘》都印证了江永《兰陵萧氏二书》所叙族脉。江祯是萧江氏的得姓之祖,江祯的长子江董迁婺源,是为婺源萧江氏始迁祖。“日月光天德”是婺源萧江氏五支的重要分支,人丁兴旺。清代人文昌盛为巨族者三:江湾、旃源、龙尾,皆科第相望,簪笏相踵。[5]

宋元丰己未,萧江八世祖江敌曾为进贤县尉,是江湾萧江氏始迁祖,其支为婺源萧江氏“德”字支。江湾萧江氏代有人出,明代三朝元老、太子太师许国,万历时曾撰有《江湾新建宗祠碑》,说新安多世家著姓,江湾江姓最著。志书曾记载江湾明代出七品以上官宦23个。

萧江氏的宗族祠堂,最为主要的是两座:一是在婺源萧江氏族开基建业之地的萧江大宗祠,位于旃坑村。原建于宋末攸山脚下,清康熙甲午年择地重建于村末水口,五凤楼大门楼,飞檐翘角,庄严气派;前院、前堂、中堂、后堂四进,规模庞大,建筑宏伟,雕刻精细,匾联典雅,美轮美奂。二是江湾支的萧江宗祠永思祠。

永思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谱牒记载:“永思祠:祠在婺源县本七都江湾,右都御史江一麟捐俸数千金营建。麟不欲独居其美,且不欲子孙有德色,故令本族计丁买基卜筑。”永思祠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1924年江湾族重建永思祠,气势恢弘,分前庭、天井、中堂和后堂,天井宏大,两边有过厢,曾被誉为江南最好的宗祠之一。“文革”期间被毁,2003年江湾人索旧图,仿旧制,第三次重建永思祠,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建筑材料考究,为祠堂建筑中的精品。

清末状元南通张謇为江湾萧江宗祠写的对联是:“江氏自节度易姓以来,叠分于婺、于歙、于衢,代挺闻人,粲乎溯兰陵八萧至昭明太子;云湾当有清重儒而著,其他若胡、若程、若戴,并称世哲,翕然推弄丸一老继晦庵先生。”“弄丸”为江永的别号。[7]

气势宏大的萧江宗祠永思堂

雨中汪口村

汪口村在婺源县城东北江湾镇,是南宋迁来俞氏为主的聚落。清代初年,汪口村号称“千烟村”,永川河岸有千年历史的弯月形官中和正街,建有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一经堂”“懋德堂”“大夫第”和“养书屋”等民居;沿街鱼塘、酒坊等十八条巷子直通溪下商埠。

江西婺源俞氏属河间郡,尊黄帝大臣名医俞跗为始祖;是东晋征西大将军俞纵的直接裔系。唐乾符二年俞纵第十六代孙俞植,携家从宣城逃往歙县黄墩村;唐天祐三年俞植的儿子俞昌奉父命,从歙县迁俞植姻亲、大理学家朱熹的老家,即为婺源俞氏始祖,开宗时间为906年。

汪口村俞氏宗祠门头

婺源县汪口村俞氏宗祠轴测图纵剖面图[17]

汪口村原有宗祠十四座,现在只剩下俞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九年,由正三品朝议大夫俞应纶捐资兴建。仍以万历九年“仁本堂”命名俞氏宗祠的堂名。俞氏宗祠,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宗祠由山门、享堂、后寝组成,抬梁式木结构宏大巍峨。俞氏宗祠的牌楼式大门,三重屋顶,上两重为歇山式,最下一层为硬山式;网式的斗拱斜出五跳;木构架上布满了浮雕和彩画,大多用戏剧中的慈孝忠义情节为题材;檐柱间设签子栏杆。主祠堂高达三层,牛腿雕刻威严,月梁造型古朴。祠内斗拱、脊吻、檐橼、雀替、柱础,形制考究,木质构件巧琢雕饰,精美绝伦。从“仁本堂”“父子柱史”到“经学毓仁贤文才堪盖世,宦门熏德范福寿可宜容”等匾额、楹联体现的儒家仁义道德观念、宗法文化传统,与祠堂建筑融为一体。两侧有花园,园内三棵古桂至今年年吐芳。

祠门前一百多米宽的永川江上,有一道长长的板凳桥,叫聚星桥,直冲对岸的朝山,朝山上树木浓密,生气蓬勃。[17]

“汪山土库”是一座清代古建筑群,位于南昌市北郊新建县大塘坪乡汪山冈上。由史称“一门三督抚”的湖广总督程矞采、江苏巡抚程焕采、安徽巡抚程楙采等九兄弟筹资兴建,占地108亩,由25栋抬梁穿斗式结构的青砖大瓦房组成,有大小房间1443间,天井572个。整个建筑墙体相连,形成一个整体,规模浩大,气势恢弘,于2004年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18]

汪山土库布局科学、精巧,结构明朗、大气,雕刻简朴、高雅,置身其中晴无日晒,雨不湿鞋,冬暖夏凉,与鄱阳湖地区风雅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谐统一。

汪山土库水塘前的金鸡报晓旗杆

汪山土库自清嘉庆末年出了程矞采、程焕采、程楙采“三个大红顶子”,至民国的一百余年间,汪山土库程氏家族共出进士4名,举人11名,大小官员、名流一百余名,成就了“一门三督抚,五里六翰林”的辉煌。

汪山土库始建于清道光元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仍有主体建筑之一部分的“四十八间”没有完工。2003年初对汪山土库实施抢救性修复,目前,整个修复工程的一半(祖堂以东部分)已竣工,面积达15000平方米。

梅岭山脉自南向北而来,余脉为汪山冈,是汪山土库的靠山。土库坐北朝南,负阴抱阳,左右环山为龙虎,前有千亩良田作为明堂,堂前又有月牙形水塘。程家从汪山冈引蚂蚁河之水形成一条围绕汪山土库主体建筑而左水右流的“活水玉带”。

土库建造之初,“三督抚”的父辈程楷(模山公)、程达先(笏堂公)兄弟俩生育有9个儿子。九兄弟合家共居,以祖堂为中心左右排开,9栋并列,每栋4~7进不等。接待来访客人的“接官厅”“四十八间”建在最西边。

汪山土库祠堂的“三个大红顶子”

分布于江西鄱阳湖地区的土库建筑,是江南天井式民居中的一个特类。汪山土库是这个特类的典型代表。土库墙体结构独特,内为木构架承重,四面外墙围闭,使建筑群形成一个整体。所有墙体皆是青砖立斗,斗中灌泥,采用单丁斗式、一斗一眠式砌筑方法,而且每隔一段就用拉铁把外墙“铆固”在木构架上。墙体一般高达7米左右,墙头高出房架,叠落成“三山式”“五山式”的阶梯式防火码头墙。白灰压边,青砖黛瓦,轮廓线丰富多姿。外墙很少开门,窗小且高,均为精美的红石漏雕窗,既符合“气不外漏、财不外流”的风水讲究,又符合牢固、安全的居家心理。正面的门分两种,大门和巷门,均以花岗岩做门槛和底座,整块红石做门框。门上方有门罩,石雕出挑,上架三檩披檐并饰以木雕垂柱。门罩下、门梁石上的墙面,嵌有雕花红石镶边的青石匾,但里里外外的“匾额”未镌刻一字。

土库主体建筑范围内的地面,所有厅堂一般用青石板或水磨方砖铺设,房内均为基座架空木板,天井、檐廊和通道则是红石铺就,只有“八尺巷”施用了花岗岩。

主体建筑的前面是宽16米、长260米,用整齐划一的红石铺就的广场,属9幢并列主体建筑的公共活动场所。围墙之外植有秀竹,透过围墙花格,竹影绰约。旗杆场靠近围墙,场内旗杆林立,是一个家庭拥有功名、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汪山土库的旗杆与其他地方的旗杆有所不同,旗杆上都高高耸立着一对金鸡。鸡,在民间有“五德之禽”之称: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相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鸡又为六畜之首,高悬公鸡,大有吉祥高照之寓意。土库程氏家族相传,程蟊采于嘉庆庚中年中举后,父辈深信,程氏家族科举前途将是一片光明,决定在旗杆顶部立一对金鸡,取意“金鸡报晓”。

11年后,程矞采又高中进士,程焕采、程楙采先后中举又荣登进士榜,并且官至湖广总督(从一品)、江苏巡抚(二品)、安徽巡抚(二品),成就了“一门三督抚”的辉煌。历时六代,延续一百余年,汪山土库科甲鼎盛,人才辈出。

旗杆场外,是一方780平方米的“月牙塘”,作为“泮池”,标示诗书之家。“堂前聚水为聚财”,水能吸纳天地之灵气,给居住者增添灵性和文气。

正堂正立面图明间横剖视图[19]

祖堂是土库主体建筑的中心,纵深三进,面积l243平方米,每进均为“一明两暗”的平面布局。祖堂第一进设有门厅,门厅两侧各两间厢房。门厅与第一进大厅之间,除门厅的仪门相隔外,还设有一道青砖墙壁,筑有砖雕组合门头。第一进大厅五间九架,厅内立有两排共4根勇柱,抬梁穿斗式结构并用,粗壮的抬梁跨度达8.76米,空间宽敞。天井四周是贯通的精致卷棚轩廊,6根廊柱并排而立,与大厅内的勇柱相呼应。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筑有一道间墙,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仅有一道可拆可卸的壁板相隔。后两进的天井两侧均有厢房,厅堂面宽比第一进明显缩小。

祖堂是缅怀先人、教育族人、凝聚人心的地方,空间教化氛围浓厚。大门向内凹退,呈“八”字形张开,寓有“聚气纳财”之意;建筑上称其为“门斗”,使外墙稍有变化,突出了祖堂的空间位置。门头上方镶嵌四块突出的石雕,正面为四季花卉,下方为“暗八仙”图,体现主人祈望众仙护门、避邪化煞,保佑家宅平安的美好愿望。这四块突出的石雕,称为“来头”,表示非平常之家。大门两边悬挂着“簪缨世胄;理学名家”的对联,诠释“来头”。

一进门厅,正上方是一块刻有“清峻堂”的堂匾。族人说,这是“三个大红顶子”为纪念曾祖父“清可公”和祖父“峻崖公”,各取一字作为祖堂的堂号。堂匾下面是一道“仪门”,只有在举行重大庆典、祭祀仪式或有达官显贵来临之时,仪门方可打开。仪门上部有一门罩,采用单面透雕手法雕刻着“岁寒三友”图。

大厅与门厅之间是一道由青砖、红石砌成的隔墙。门框由四块完整的红石组成,门的两侧饰以比门洞稍小的白灰墙壁。青砖白灰配以暗红门框,大门的色调质朴高雅。门洞上方两端饰以精雕雀替,门洞上方还有“品”字形的砖雕披檐。位置较低的披檐分左右两个,下面各有两块精细的砖雕:左边两块分别雕有“葡萄”和“桂枝”,意为多子且贵,子孙延绵;右边两块分别雕有“柳絮梅花”“桐竹腊梅”,意为历尽寒苦,炼就才华和品性。位置较高的披檐,其下也饰以三块砖雕,左边为“鱼戏莲花”,右边为“喜鹊登梅”,合起来即为连年有余,喜事连连。

这组砖雕还有更深的教化意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寓意为在外为官者要清正廉洁;梅花是品行高洁、意志坚韧的象征,砥砺家族子弟自我修炼,不自弃、自乱、自纵。

下层披檐的屋脊上,雕刻有“鱼龙吻脊”,祈祷风调雨顺,期盼“鲤鱼跳龙门”。上层披檐顶端的中间位置,用青砖雕刻出一“顶珠”,与品字形披檐组合成一顶清朝官帽的图案。

一进大厅为家族的祭祀厅,宏大高爽,八盏宫灯高挂,尤显昔日显赫豪华气派。太师壁上方中央为汪山土库历代先人神位。神位下面是一张翘头条案,摆放香炉烛台。厅内靠近天井一侧的祭桌,祭桌外是一只铜铸香炉。

祭祀厅两侧墙壁上,悬挂着“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理学创始者朱熹的手书拓本。挂在祖堂作为家训,教育宗族子弟。理学把儒家传统的社会责任感推进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门厅与大厅之间的隔墙

宏大庄严的家族祭祀厅

大厅两侧上方和天井两侧的穿枋上悬挂的“进士”“翰林”等功名匾额以及一百余名大小官员及社会名流,便是程氏家族践行理学的印证。土库家族习俗,凡有子弟取得功名,便在旗杆场竖一杆旗,在祖堂祭祀厅挂一块匾,“竖旗挂匾”以示庆贺。

第二进厅外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为“湖山意气归词苑”,下联为“兄弟文章入选楼”,此联为林则徐题赠。林则徐与程矞采同为嘉庆辛未科进士,与程楙采同在翰林院为官,是程焕采于嘉庆丙子科乡试中举时的主考官,与程氏三兄弟可谓有同学、同事、师生之谊。

大厅的正上方,供奉着光绪皇帝亲笔所书“福”字大匾。族人相传,此匾为焕采之孙、员外郎程志和在光绪甲午年参加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赐得,是土库程氏家族所获得的最高殊荣。

第三进大厅前回廊的两侧顶端各开一道侧门,与贯穿整个汪山土库东西的内部主干道“八尺巷”相连通。[19]

乐安县在江西省中部,流坑村很像一座山水环抱的古城池。村中有五百余栋古建筑,青砖灰瓦,高低错落,朴实素雅;高峻的码头墙,线条流畅;窄巷高墙,门楼华美。雕刻装饰,浓缩南方精华,流光溢彩。流坑村是建于五代南唐元年的千年古村。村民大都姓董,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据村中千年族谱记载,流坑董氏的开基祖董合是唐朝宰相董晋的八世孙。两宋时期300年中,董家出了26名进士。北宋时董家曾有5人同时考中进士,惊动朝野。族人曾在村中建“五桂坊”以彰显殊荣。流坑董氏历代文才冲天,得益于董家祖上的雄厚财力和对治学的重视。[2]

流坑村中现存总祠、房祠、支祠、家祠各类祠堂831座。从遗址上看,毁于民国年间的董氏大宗祠,是一座少有的大型总祠堂,建于村北约二百米处;坐北朝南,面对村落。据资料记载,董氏大宗祠和一左一右的另外两座房祠,三幢建筑并列,东西宽90米,南北纵深七十多米,共占地7000平方米。东侧是桂林祠,祀董氏十六世祖董季敏,已毁;西为桂岩祠,后称文馆,祀孔子和文昌帝君,现保存完好。三祠前有一个共有的公共空间,形成宽敞的横向院落。院中央有一口长方形的“墨池”。院子东西端均有三开间砖坊一座,这两座砖坊初建于康熙年间。大宗祠前为三间牌坊式砖门,重檐,中央正面是“德厚流光”匾,背面是“文献世家”匾。次间各有石狮子一座。门前有墨池,池南有坊名“追远”,表示对祖先的怀念。池东西各有一座木坊相对,和外墙上“优入贤关”“科甲联芳”两座砖坊在一条直线上。东木坊书“累朝师保”,西木坊书“奕世科名”,炫耀仕宦和功名的成就。院正面南墙有影壁,书“累朝世家”四个大字。

流坑古镇董氏大宗祠的昔日辉煌

在前院的左右还有钟楼、鼓楼各一座。大宗祠共三进,第一进为“育贤楼”大厅,三开间重檐;第二进大厅为“敦睦堂”,三开间重檐;第三进为五开间,中央三开间为两层,上层匾额“敕书阁”,董氏在宋代出过26名进士,并有一名状元,御赐敕书当不在少数;下层明间有匾额书“孝敬堂”,左右按昭穆次序为“彰义堂”“报功堂”“宗源堂”“道源堂”,均有匾额。育贤楼和敦睦堂两侧有厢房,东侧祀“忠”“廉”,西侧祀“孝”“节”。孝敬、彰义、报功三堂先落成于明嘉靖四十年。明人董燧写《彰义堂记》说:孝敬堂祀仕宦;彰义堂是专祀那些捐钱捐田助建宗祠和助祭的族人的;报功堂祀堪舆家杨筠松、曾文迪和廖瑀,董氏宗族一直认为本族的发达全在于他们给聚落寻了好风水;敦睦堂祀合族历代祖先。[17]

江西省乐安县流坑村董氏近溪园暨两祠总图(刘丹摹自《镜山公房谱》

村中住宅,绝大部分建于嘉庆、道光年间,这时期流坑村的科举成绩已经十分衰落,但许许多多的住宅都还标记着“大夫第”“司马第”“儒林郎第”“登仕郎第”等匾额,仿佛满村都是功名中人。其实,这些都是商人们用捐银的方式买来的虚衔。这些住宅,前进多用人字山墙,后进用五花山墙。山墙头高高翘起,墀头上有丰富的灰塑。因此,住宅的侧面轮廓比较多样,富有变化。龙湖东岸,由住宅和宗祠侧面形成的六百米长的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建筑轮廓,倒映在湖水中,律韵生动。

董氏大宗新祠堂图

清代住宅通常以上堂为主,前面都有天井,堂前檐全部敞开,与天井连为一体,作为家人日常活动,接待亲朋来客的功能空间。前堂的后部设太师壁,左右各有一个耳门通向后堂。太师壁称为宝壁,中央部分称为宝屏,左右龛内供奉着各种神灵及祖先的牌位,是至高无上的地方。有些大宅,宝屏上做神阁,或用四扇隔扇,或做成木牌楼式,四柱三楼,富丽堂皇。耳门上的神龛做得十分精致考究,雕饰华美。左侧龛祀祖,右侧龛祀神。通常在祀祖的龛内都贴写着郡望的红纸条。流坑董氏以董仲舒的家乡广川为郡望。纸条前面放近祖的牌位。右侧龛祭各类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杂神。前堂的宝屏之上挂有堂匾,黑底金字或红底金字,格外华丽。宝屏正中挂各种吉祥字画,祭祀的时候,宝屏中央挂先祖像。厅堂匾额在太师壁上方,多写堂号;楹联刻写在太师壁的“宝屏”和堂内柱子上;平顶轩或望板均饰以彩绘。

抚州市乐安县流坑千年古村

厅堂开敞通畅,庄重威严,是举办重要事项祭拜祖先的礼仪场所。全家老少聚集在厅堂及敞厢、天井中,或开怀畅饮,或焚香磕头。[19]

流坑村屯田郎祠,主祀董文肇,是北宋人,为流坑董氏三世祖。其子董淳为流坑第一进士,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文肇因此得敕赠为尚书屯田员外郎。流坑董氏八大派中有七派为文肇后人,故屯田郎祠为全村最重要的宗祠,建于清代康熙年间。

流坑村还有大量分房祠堂和专祀某公的祠堂,绍南公祠为其中之一。这些祠堂中有很大一部分由某人生前住宅改为专祠,以此公名号称之;也有一部分由某人书房改为祠,目的为保护前人遗泽,世代相传。[17]

乐安县流坑村屯田郎公祠剖面正立面[17]

吉安市是一个山清水秀,充满田园气息的城市。赣江之水穿城而过,孕育了两岸丰富的历史文明。“隔河两宰相,五里一状元”是这里古来文风兴盛的写照。渼陂村位于吉安市富水边,是梁姓族人聚居近千年的古村落。北宋宣和年间,其始祖梁坤公从陕西长安迁入这里,至今已传至三十三代,有九百余年的历史。经历千年的风雨沧桑,古村依然保存完好。现有民居583栋,明清建筑367栋。墙壁上明清时期的古老商号依然清晰。流经村口的富水河是当时重要的交通枢纽,由于水运发达,随着赣江中下游经济地位的提升,商业很快发展起来了,渼陂人在家门口开店经营,渐渐形成了商铺林立的陂头街。清朝乾隆年间,陂头街十分繁华,九百多米长的鹅卵石、青石板铺就的悠长街道,有着一百多家店铺,富水河上帆船如梭。积累了千万家产的许多富商,光宗耀祖的情结令他们向往仕途,于是捐官纳监,修建大量书院,把蟾宫折桂的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狭长幽深的小巷,青砖灰瓦的古宅,曾经辉煌的古商道,众多的祠堂、书院都是古村的骄傲。

江西渼陂古村

渼陂村的宗祠,是全村建筑的精华所在。渼陂村的祠堂最宏伟的是梁氏宗祠——永慕堂,占地约1220平方米,最早建于宋代,后来经过多次重建,至今依然显得古朴雅致,雄伟壮丽。在一方宁静的水塘衬托下,祠堂飞檐高挑,是二层三进的砖木结构,高大的斗拱、层层跌落的马头墙依然有着当年的气势,在那斑驳的雕梁画栋里尚可寻觅当年褪色的光鲜和昌盛。宏大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木结构支撑门厅、享堂、寝殿宽敞的屋宇,每根柱子上都写着蕴意深远的对联,深浓的文化韵味从中流露出来。两个硕大天井的设置使祭祀空间更有张力,使整个院落更幽深宁静。在中堂的墙壁两侧,写有“忠、信、笃、敬”四个大字,每个大字都有两人之高,那种气势足以令人震撼。

祠堂门亭上还有一些文字,如“入则孝”:入室怀前烈,孝亲启后贤;“出则第”:出则公卿事,第须敬让先。村中还有支祠若干座,均保存完好。革命时代,渼陂村曾是赣西南红色政权的中心地,著名的“二·七”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从渼陂村走出了四位共和国将军,他们是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和梁必骎将军。[2]

渼陂梁氏宗祠永慕堂

武义县在浙江省中部,俞源村于元代成村,现在住着俞、李、董三姓。俞氏宗族分为以堂号为标志的房派,如声远堂、逸安堂、万春堂、裕后堂、德馨堂,等等,独立性不强,都没有建房祠或支祠,只有三个香火堂。三座香火堂前都有一方空地,叫龙头基,供节日擎台阁、闹龙灯用。[17]

俞源村现存宋元明清古建筑一千多间。在村口有占地120亩的太极图,村中布有“七星塘”“七星井”。俞源村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密切融合,是古生态“天人合一”的经典遗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民俗文化村。

俞氏宗祠位于下水口,七星“斗魁”之内。宗祠的前身是建于明代洪武七年的“孝思庵”,是俞涞的四个儿子为父所建,后兵焚。明嘉靖年间,俞源有俞大有、俞昭、俞款、俞彬、俞世美五人在朝廷为官,为彰显俞氏家族的昌盛,重修宗祠,宰相严讷还特赠送“壬林堂”大匾一块。明隆庆元年再次重建。俞氏宗祠三进五开间,共有房屋51间、大小天井8个,占地3176平方米,被誉为“处州十县第一祠”。祠内雕花戏台“碧云天”,有“金华八县第一台”美誉。宗祠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高梁巨柱,歇山斗拱,规模宏大。宗祠前面两旁矗立着五对高大而森严的旗杆,代表着村里科举的荣耀和文运的昌盛。宗祠大门两侧有一对抱鼓石,从大门开始,宗祠分五个梯级向后抬高:一级进大门、三级进前厅、五级进后厅,寓意“节节高升”。宗祠享堂五间,为明代建筑,梁柱粗硕,造作讲究,前檐双橼出水。[20]

武义县俞源村俞氏宗祠纵剖面图横剖面图[17]

吴氏宗祠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永康市石柱镇厚吴村。厚吴村起源于宋嘉定十年,已有800年的历史。厚吴村村西是著名的历山风景区,有舜帝庙、舜帝井、龙王庙等名胜古迹。厚吴村是以农耕为主的吴姓血缘村落,兼执工商各业,重视子弟读书。从明代至清代出进士、举人、郡庠生、庠生、明经进士等约有两百多人。村落形态完整,房派分支较多。建筑装饰精美,色彩鲜艳。[17]

吴氏宗族在明清和民国初期,造了12座祠堂,现保存完整的有7座。吴氏宗祠是其中年代最久远、最具代表性的宗祠。[21]

吴氏宗祠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占地约1140平方米。在清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烧毁多间,光绪癸巳年重修。吴氏宗祠坐北朝南,总体结构布局分前中后三进二厢,前厅三开间,中厅五开间为三明二暗,东西两侧厢房20间,建筑内的大梁、斗拱、牛腿、雀替、蝴蝶木刻有精美浮雕;柱头穿枋,檩条金珠彩绘,完整无损。祠堂的中厅正中,悬挂着厚吴氏宗族堂号“叙伦堂”。在宗族堂号的左右两边挂有本族祖先的历任官衔,主要有:九世祖帝公吴康肃龙图学士;十三世祖吴坚公居左丞相;十五世祖俊三公吴宁,明朝进士,官任刑部观政;十六世祖英十一公吴磷,明朝举人,官任河南卫辉府同知;十七世祖恭行九经公,明朝嘉靖进士,任工部都水司主事;二十一世祖吴时来公任大中丞等。在厢房外侧回廊四周悬挂“进士”“大中丞”“左丞相”“龙图学士”等匾额一百多块,显耀门庭,激励后人。

吴氏宗祠中厅东西两壁“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庚子、辛丑并科恩榜举人”吴云宪,在光绪癸巳年大宗祠重修完全竣工时所书。当时续修宗谱完成,吴云宪已71岁,用扫帚蘸墨直接写于壁上。

永康市厚吴村吴氏宗祠正立面纵剖面[17]

吴氏宗祠是一块活字碑,凡是宗族里的行善者或是行恶者都要被记录其中,凡是考取功名的皆要红笔标志,以示区别;现在考上大学的还用红笔记录其名字。功德显著的,在乡党里代代相传,子孙引以为傲。[20]

前童村最主要的童氏大祠堂,位于村落主要商业街南大街上,建于明洪武十八年。总平面布局由南向北依次为正门、戏台、天井。东西二厢及正厅,是封闭的四合院。门口设立两组旗杆架,正厅共三间二弄,梁与枋素面,不施油彩。前后梁柱之间交结点用丁头拱连接撑托,柱子为从上而下有收分的俊柱,柱头有卷杀,均施有座斗,柱础为圆鼓形,磉盘为覆盆式,是典型的明代风格。宗祠中的戏台1962年改造,向南推出6米,原来为五凤楼的形状,名为“五鹤朝天”。因前童村较为偏僻,童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具有比较显著的明代特点,在全国已不多见。

童氏大祠堂直到今天还是村中最重要的活动场所:祝寿、拜年、开会、祭祖、观戏、宴请、嬉戏。与年年行大礼祭祖的古村落相比,前童村的祖先实际上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前童人真实的、最热闹的节日生活,族房制中的始祖恰似一根纽带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人们紧密联系起来。

童氏宗祠剖面图、正立面图[22]

环村而建的“俨思祠”“永言祠”“崇本祠”等几十个小宗祠,它们的建造年代都晚于童氏大祠堂,分别建于明天启年间和清顺治、乾嘉年间,大多数还建于民国,至今轮廓依旧。可惜祭祖的使用功能淡化后,在被黑烟熏暗、布满蜘蛛网的屋檐下,剥开尘封百年雕刻精美的斗拱、健硕圆润的俊柱、粗壮有力的横梁,让我们看到童氏先祖那光宗耀祖的梦想,那告慰先祖的拳拳之心,那激励子弟的孜孜不倦。[22]

浙江蒋姓的先祖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蒋诩的三世孙蒋横,光武帝大将军,其第九子蒋澄迁至江苏宜兴。两晋时期,蒋澄的第十代孙蒋枢,任吴郡太守,后迁居浙江台州,是台州蒋姓始祖。唐代时期,蒋枢的第二十代孙蒋显,由台州迁居明州鄞县采莲桥(即今宁波市南邻),任四明监盐官,生子蒋光。蒋光又生二子:长子蒋宗祥,次子蒋宗霸。北宋时期,蒋宗霸之孙蒋浚明,始迁奉化禽孝乡三岭。蒋浚明官拜大理评事,迁尚书金部员外郎,后赠金紫光禄大夫。元代时期,蒋浚明的第十代孙蒋士杰,由三岭迁至武岭(现溪口),是为今浙江奉化溪口蒋姓始祖。

奉化蒋姓祠堂的祖宗牌位是从蒋浚明供起,因为蒋浚明作为金紫光禄大夫,最为显赫荣耀。到明清之交,奉化蒋姓开始衰落。浙江宁波、奉化蒋姓的字辈谱是:祁斯肇周国,孝友得成章,秀明启贤达,奕世庆吉昌。蒋介石本名叫蒋周泰,是“周”字辈,出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镇,是五代时期蒋宗霸的第二十九代孙。[23]

溪口蒋氏宗祠

溪口风景区涉及蒋氏祖宗祠庙和活动场所的有武山庙、摩诃殿、蒋氏宗祠等,而真正属蒋氏一族使用的是蒋氏宗祠,是溪口街上蒋姓宗族在春节、清明等节日祭祖、演戏、聚众及举办其他红白喜事的场所。原规模较小,后蒋介石出资在老祠堂基础上翻修、扩建,并亲自题写了“忠孝传家”牌匾。蒋氏宗祠建立年代久远,清朝康熙五十五年曾进行一次大修缮。

摩诃殿位于溪口财神弄与中马路交叉口,是蒋姓族人纪念第二代远祖蒋宗霸的家祠。1931年,蒋经国母亲毛福梅出资建造,作蒋家女眷拜佛念经的地方。大殿坐东朝西,黄墙青瓦,粉壁赭廊,两边厢房各十一间,殿后天井,卵石铺地。蒋宗霸,蒋姓迁居宁波第二代远祖,五代后梁人。从他一脉繁衍子孙,人丁旺盛,至今遍布宁波各个地方。他一生信佛,拜布袋和尚为师,曾一度跟布袋和尚云游四方,嘴不离佛经,人称“摩诃居士”。摩诃殿的殿房坐东朝西,跟一般的殿宇坐北朝南建筑有很大区别。整个殿房黄墙青瓦,粉壁赭廊,显示古建筑的特点。殿宇大堂后壁正中塑着蒋宗霸立像。

蒋氏祖宅丰镐房里的报本堂。房前是终年长流不息的剡溪,正对面是闻名的“笔架山”。房子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划分为49个大小房间。建筑格局为前后堂、两厢四廊,楼轩相接,廊庑回环,属传统的世家府第住宅。后进房子中的“报本堂”,用来祭祖、拜天地、供放蒋介石曾祖以下四代神牌。屋顶正中堆塑“福禄寿三星高照”,两旁“双龙抢珠”。墙头“五马对天长啸”。走廊两端壁上是两幅彩画“八仙过海”“渭水垂钓”。走廊壁上雕刻着“子牙拜相”“文王拖车”等图像。柱头两侧“牛腿”上的木雕,是周文王和姜子牙的历史故事。四个柱头的雕刻是“甘露寺”“回荆州”“夜战马超”“关公战长沙”等,人物栩栩如生。“报本堂”三字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吴敬恒手书。两边柱上楹联:“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是沙孟海所撰,蒋介石亲手题写。报本堂上方红底金字“寓里帅气”和跋文,是蒋介石为他儿子蒋经国40岁生日手书。[24]

客家人有“求神不如拜祖”的理念。客家人感谢祖先的恩德,强化家族的意识,强调一种繁衍生命和兴旺基业的崇高责任;在集体记忆的深处找寻根脉的动力,完成血缘和精神的双重传承。

位于龙岩市连城市宣和乡的吴家坊,是一处较为著名的吴姓聚居地。吴家坊分上下两村,上村即为培田。据当地的《吴氏族谱》记载,元至正四年,吴姓开基祖吴八四郎随元末客家先民南迁的步履,徙至此地,安家落户,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吴姓为主的村落。明清时期,这里街巷井然,祠堂民居,鳞次栉比;培田古街有衡公祠、久公祠、昌亭公祠等21座吴氏古祠。[2]在培田的族谱里有一张《明清时期培田宗祠分布图》,线描大大小小49座宗祠。

衡公祠

久公祠

祠堂祖屋

容菴公祠

祖祠,是情感皈依和精神供奉的神殿。在培田久公祠中厅的回廊粉墙上,至今还张贴着清代升官的捷报;厅堂穿板上还清晰地绘制着举子们上京赶考的画面。在都阃府残存的墙面上,那块光绪年间由四个名家,即兵部尚书贵恒题写篆额,刑部主事李英华撰文、状元吴鲁作书、北京琉璃厂名师高学鸿捉刀刻成的石碑还在。衍庆堂正厅墙上写着的家训十六条和族规十则还在。香炉烟雾缭绕,仿佛烧了整整六百年。

祖祠的显赫,便是家族的显赫。祖祠的门庐非常讲究。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之说。斗拱垒撑立石柱雕梁,飞檐翘角;朱门彩绘,金字牌匾;大门外栏内槛,厢廊左右绘獬豸、画麒麟,等等,极尽显赫张扬之势。

在培田人那里,祭祖是海内外培田人与故乡联系的重要方式,是他们永远珍藏在心灵深处的“童年记忆”,是牵动他们漂泊而不迷茫的精神之根。[25]

培田村为客家的聚居村落。历史曾有“十户一书院,五户一祠堂,三户一店铺”之谚。村民依托汀江,经营山货、竹木,贸易南北,富甲一方;科甲连登,仕宦继美。至今有三百余户,一千四百多人。

连城市培田村衍庆堂轴测图纵剖面[17]

衍庆堂原为祖居老屋,初建于明代中叶,清乾隆三十二年改为祖祠,嘉、道、咸三朝多次维修、扩建,始终保持了当地传统民居“围龙屋”的形制。主体为“口”字形,有上下两堂,下堂当心间为祭祀时的礼仪空间,上堂奉安祖先神牌。主体之后有半圆状的“化胎”,之前有宇坪。[17]

“九曲溪水浣轻尘,长寿村落多人瑞;张氏家庙德远堂,石龙旗杆刻功名”,说的是有500年历史的塔下村张氏宗祠。[26]

塔下村处于南靖县书洋乡的西部,“九曲十八溪”两岸,稻田层层,茶园片片,二十多座形态各异的土楼串成了一个村庄。

据德远堂珍藏的《张氏族谱》记载,塔下张氏的开基始祖,是张姓第一百二十二世孙、宋淳熙年间的进士张化孙的第九世孙张小一郎。张小一郎于明宣德元年携妻华氏、子光昭迁居塔下,历经几代子孙耕耘,逐步奠下基业,至今已传衍子孙到二十三世。

倚山临水的塔下村

张姓族人在这片世代生活的土地上建造了方形、圆形、围裙形、曲尺形的土楼,沿山溪呈长形摆布,高大雄浑,气势恢弘。清末后,由于地理环境所限,张姓族人在沿溪两岸的空地上,又建起了一座座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布局的奇妙景观。

张氏家庙德远堂,建于村庄东面山坡、肇基始祖张光绍的原住地上,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十五年重修,以后屡有修葺,有四百多年历史。德远堂建筑面积585平方米,是一座二进二廊式建筑。前面开了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大门开在朝向村头的侧面,墙门正面上方书有“张氏家庙”。条石为基,青砖砌墙,围合一个宽敞的庭院。祠堂朝向大门为一个三间两柱的牌楼式门楼,门顶是高低错落的歇山式屋顶,彩色瓷片镶嵌双龙戏珠。祠堂平面为前后殿和左右厢围成的四合院布局。[6]

前厅左右门边置抱鼓石,屋檐下两侧各有3座古代戏文的泥塑。过门殿之后,有一较小的天井,通向主要的祭殿“德远堂”。正殿面阔三间,寿梁下悬挂“德远堂”镏金大字牌匾,匾下方有一神龛,排列着自开基祖起,历代祖宗的神位。左右分别摆放钟鼓,两边厢房四间。德远堂的屋顶为单檐悬山式燕尾脊,抬梁式木梁架。屋内雕梁画栋,瓜筒、狮座、托木、斗拱选材考究,雕刻技艺精湛。[9]

大厅两边红柱上写着清太守张翱作的一对长联,取材于张姓家族历史名士的事迹:“赐姓自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二篇扶汉三杰功高四相束力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叶犹是清河族派,扬名显奕祀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兴十策忍书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灵亿尊依然文献宗支。”上下联78个字,含14个典故。

德远堂张氏宗祠的重要特点,是在祠堂前面大月池边竖立着精美高大的石龙旗杆群。总计22根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杆柱浮雕蟠龙。其中有4根阴刻着人名、世次、功名、年代科次、官衔品级爵位及立石龙旗杆的年代等文字。《张氏德远堂族谱》规定,凡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祠堂前竖石龙旗杆。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族中有14人得中举人、进士,便先后竖起14根石龙旗杆,成为族人笃重文明教化的稀世文化绝观。德远堂前还有专门为纪念百岁以上寿星而立的旗杆,有专门为特殊贡献的海外游子所设立的旗杆。[26]

这些旗杆反映了张氏子孙发愤图强的精神,也反映了福建山区人向海内外开拓的精神。龙柱的形制,一般下有方形基座,座上一对夹杆石夹住柱身,举人龙柱为六边形,进士为八边形。柱身中央有个石斗,斗上柱身收分明显,又分两段,下段满身浮雕盘龙,上段全素。顶端雕作毛笔尖的为文举人柱,作蹲狮的为武举人柱。柱主的事迹和立柱年月刻在夹杆石上。[17]

张氏宗祠石龙旗杆群

德远堂有两根旗杆分别镌刻了“大清嘉庆元年丙辰科明经恩进士,十五代孙张振东立”和“嘉庆壬申科进士,十六代孙张克忠立”的字迹。较近的一根旗杆是1982年后才立的。上面的刻字中反映了爱国爱乡远居海外的华人,虽然已经有了成就仍然不忘家国的情怀。柱文写道:“二十代孙张翰书,恭承庭训,于公元一九四六年南渡泰国经商,于一九八二年荣获泰国皇上御赐白象勋章。现任缅甸清河堂永远荣誉理事长暨裔孙张翰炎,现任曲江华侨中学校长张翰禄等,定居澳门经商。”

开发台湾的先民张石敢是从塔下村出去的,历尽艰辛,定居在台南,发家致富。张石敢的子孙后代曾多次回乡祭祖认亲,在德远堂家祠的前面竖立起石刻大旗杆。清同治九年德远堂第二次维修,张石敢的裔孙派人回乡捐款;特地丈量、测绘了德远堂的建筑规格、临摹了壁书和牌楼门、啜额、石旗杆柱上的题字。之后在台南兴建了一座同样的家庙,也命名为“德远堂”。[6]

南靖、永定的“福建土楼”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建筑模式”。峰峦叠嶂的南靖县是福建土楼最多的县,明清以来客家人建成土楼达一万五千多座,清代道光以前的土楼有二百二十多座。

闽西的五朵金花:田螺坑土楼群。居高俯瞰,书洋乡上坂的田螺坑5座土楼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博平岭峡谷中的山坡上,依山临涧,美丽壮观。土楼建筑面积6357.6平方米,与层层梯田、丛林、山光岚影,交相辉映。

距今六百多年前,明代从永定迁来的黄姓祖先以养鸭为生,逐步富裕;几代族人在这个小台地上,从步云楼建起,陆续建造了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4座土楼,有“五朵金花”之美誉。那些坚实的墙体、整齐的椽柱,畅通的回廊,无不凝聚着匠人高超的建筑技艺。

步云楼,始建于明代中期,方楼、居中,三层78间,占地面积906平方米。振昌楼,建于1930年,圆形,位于步云楼西向,三层78间,占地面积962平方米。瑞云楼,建于1936年,圆形,位于步云楼东南向,三层78间,占地面积892平方米。和昌楼,建于1953年,圆形、位于步云楼东向,三层66间,占地面积865平方米。文昌楼,建于1966年,椭圆形、位于步云楼西南向,三层96间,占地面积922.7平方米。

历660年歪而不倒的裕昌楼,称为“东倒西歪”楼,为刘、罗、张、唐、范五姓人家合资兴建。始建于元朝中期。状如古堡,依山面溪,风景如画。两环圆楼,五行造型,楼内有五道梯路,五层结构。楼中楼的中堂前天井用卵石铺成大圆圈,等分五格,用五种图案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那巨大的圆形地面宛如一幅布满星座的天体图。裕昌楼内的回廊支柱左倾右斜,最大倾角达15度,几百年来,经风雨侵蚀、地震考验,仍是有惊无险,可称为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南靖县书洋乡石桥村顺裕楼。李秋香的《福建民居》描述在南靖县西部书洋乡一个清流如带,绿树如烟,山环水绕,十分安谧的高山溪谷畔,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这里居住着明代英宗正统八年,从广东潮州府大埔县迁来的张念三郎,他的子孙们营建起一幢幢方楼、圆楼及长方形的家族性集体住宅,创造了一个适于人们生产生活的美好家园。据清光绪《清河张氏族谱》载:汉代张氏先祖张良嫡孙张子典任清河郡太守,遂以“清河”为宗祠堂号、张氏郡望。西汉末年张氏族人南迁,过徽州、浙江、江西、广东、福建等处,家族不断分支;一支定居在广东潮州府大埔县,成为客家民系的一部分;到了明代,张念三郎就出生在那里。张念三郎公被奉为石桥村张姓开基祖。

石桥村张氏的第十代至第十三代,是村落建设大发展时期,村子的整体格局就是在这时形成。清末太平军几次路经石桥,战乱过后,本来兴旺的建设停止了。直到1927年,石桥村一些早年出洋的人在外赚了些钱,纷纷返回故乡,在张启根的主持下大型圆楼开工,中途因资金短缺而停工。1946年至1947年将圆形楼外环四层修建竣工,又将内圈修建了1/4,两层,取名“顺裕楼”。

顺裕楼是南靖县境内最大的一座圆形集体住宅,它的平面为两圈建筑,外环外径达74米。上下四层,每层72个开间,共288间,四个楼梯,均匀分布。内环与外环相距4米,两层。外环底层外墙用大块蛮石砌1米多高的墙裙,上面用夯土筑墙,厚1.6米。全楼开三个门,朝南开的为正门,门厅占两间,朝东北和西北开边门,门厅各占一间。内环之内为圆形院落,有一口井和一间独立的庙堂。庙堂坐北朝南,正对大门。由于顺裕楼是集资建造的,没有房派的祖堂,只有祭祀观音、土地的庙堂。这是经济关系突破宗法关系的一个实例。

顺裕楼采用通廊式做法,一个开间,从底层到四层上下为一组,供一户使用。底层为厨房、餐厅兼客厅,二层是粮仓,三层四层做卧室。这座楼是集资建造的,有钱的人家可以拥有几套这样的组合,当年张启根就独有七套,宗法关系又被经济关系突破。

1965年,在门口垟上顺裕楼西侧建祯裕楼。1966年在溪背垟建文兴楼和永裕楼。这三座楼与顺裕楼平面、格局及建造方式基本一样,圆形的,四层,通廊式。由于石桥村圆楼建造的年代,宗族力量有所削弱;圆楼又是集资建造,用抽签的方式分配。因此楼中的祖堂改为庙堂,不再祭建楼的开基祖,而供奉观音和土地。顺裕楼的祖堂独立,一开间建在中央院落北侧,正对大门。其他几个圆楼因规模小,庙堂就建在底层正对大门的一间。庙堂内通常设有条案和供桌,条案之上供观音像和土地老爷的牌位。它实际成为楼内的公共活动空间,红白喜事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甚至设宴。它又是楼内的公众议事场所。[27]

怀远楼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梅林乡坎下村,是中型的内通廊式圆楼,占地一千一百三十余平方米,直径38米。始建于清宣统元年,为简氏第十六世祖用三年时间建成。整个建筑由环形土楼与中央圆形的祖堂两部分组成。环楼高四层,外墙为夯土墙,其余部分为木构架。环周34个开间,中轴线上的门厅及中厅开间较宽,楼梯间稍窄,四部楼梯沿圆环均匀分布。每层有28个房间,底层作厨房、餐室,二层为谷仓,三层、四层是卧房,各房间大小相同,不分老幼尊卑一律均等。卧房之间用土坯墙隔断,二至四层悬挑1.2米宽的走马廊以联系各个房间。三层、四层走马廊的栏杆外侧设腰檐遮雨,檐下的空间可储物。

怀远楼外观[9]

环楼内院的中心是祖堂,祖堂正厅前面开敞,由回廊围成半圆形天井,祖堂入口正对楼大门。祖堂内布局严谨对称,雕梁画栋,工艺精细。祖堂外围靠墙布置猪圈、水井。环楼与祖堂之间的环形内院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公共空间。

在外环楼两侧还有两段弧形的小楼,形如乌纱帽的两翼,自成合院,作为书房使用,二楼也可住人。[9]

闽粤边陲崇山峻岭中的永定县,是福建省著名的烟乡、侨乡和土楼之乡。明朝万历年间,永定引进烟草种植,到清朝乾隆时,“永定条丝烟”被称誉为“烟魁”,定为“贡品”,驰名海内外,成为永定的主要财源。靠经营“条丝烟”而发达的永定名门望族竞相建造富丽堂皇的楼宇。

土楼是客家人从黄河流域迁徙到永定后,将远古的中原乡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的特殊产物。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四千余座。土楼建筑格局和形式,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团结友爱的传统。其结构艺术,集各种民居建筑优点于一楼。环环相依,方圆结合,错落有致的永定客家土楼,以历史悠久,千姿百态,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内涵丰富而著称于世。

目前,以下洋初溪土楼群、湖坑洪坑土楼群、高头高北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永康楼三座单体土楼为主力的“三群三楼”,作为福建土楼的主力军,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7]

福建土楼中最有名气的要数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我国邮电部门以它为样本绘制成一元面值的邮票在全国发行,台湾桃园小人国中还展出了它的模型。承启楼是内通廊式圆楼的典型,外径62.6米,由4个同心圆的环形建筑组合而成。楼中心是祖堂、回廊与半圆形天井组成的单层圆屋,圆屋外3个环形土楼呈同心圆环环相套。内环一层共20个开间,中环两层共34个开间,外环四层共72个开间,设四部楼梯、一个大门和两个边门。底层外墙厚1.9米,圆形屋顶外向出檐巨大,有效地保护了土墙免遭雨淋。外环楼底层为厨房、二层为谷仓、三四层作卧房。全楼共有三百七十多间房,环走内外环楼的走廊要步行1000米,可见圆楼规模之巨大。

承启楼外观

承启楼里的祖堂

承启楼现在居住着江姓57户三百余人。此楼是他们的十五代祖江集成所建,清康熙四十八年动工,费时3年才建成。[9]

振成楼里中西合璧的祠堂。振成楼坐落在永定县湖坑乡洪坑村,占地5000平方米。系民国初年众议院议员林逊之所建,始建于1912年,历时5年建成。

振成楼的内部空间配置极为精彩。人们一般把振成楼当做圆楼,其实它是一座八卦形的同圆心内外两环的土楼。外环楼四层,共有184个房间。内环两层,有32个房间。外环按八卦方位,用砖墙分隔成8个单元,楼中对称地布置4部楼梯。走马廊通过隔墙的拱门连通,青砖隔墙起到了隔火的作用。走马廊的木地板上还加铺一层地砖,也起到了防火作用。第三、四层走马廊的栏杆做成客家土楼中不多见的“美人靠”。内环楼由两层的环楼与中轴线上高大的祖堂大厅围合而成,楼房底层用作书房、账房、客厅,二层为卧房,设两部楼梯。内天井全部用大块花岗石板铺地。祖堂为方形平面,攒尖屋顶,正面四根立柱采用西洋古典柱式,柱间设瓶式栏杆,这种中西合璧的做法是客家土楼中少有的。内环楼二层的回廊采用精致的铸铁栏杆,这种铁花栏杆,西洋古典柱式祖堂,在客家土楼中绝无仅有,可见土楼建筑与时俱进的历程。[9]

振成楼鸟瞰图[9]

振成土楼里的洋祠堂

有着圆形外观和八卦形设计的振成土楼

在福建永安市槐南乡西华片洋头村,有座颇为壮观的城堡式传统民居,名为“安贞堡”,据现存家谱记载是当地乡绅池占瑞、池连贯父子于清光绪十一年为防御盗匪始建,因此又名“池贯城”。200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贞堡占地面积约1公顷,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前后共有三进院落,18个厅堂,5口天井,12个厨房和368个大小房间,布局井然有序。这幢民居坐西朝东,楼高两层,外观造型坚实挺拔,雄健有力。墙面下段是高约7米的粗朴敦厚的毛石墙,上段是开有小窗的白粉墙,高约2.5米,青瓦双坡屋顶。屋面高低起伏,屋脊燕尾高翘,形象生动。

安贞堡东立面[28]

由于西华片位于江西向福建移民的主要路线上,受到了客家移民文化和建筑技术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村落形态、建筑布局和建房习俗,并且一直保存和沿用到今天。

据《池氏原传宗谱》所记,池氏来自于林姓世族,其祖先林伯迁原本住在福州天虹巷,宋初搬迁到沙县清水池万足里居住,指池为姓,至今已传下二十四代子孙。十四代“朝敏公”经商发迹后才开始买田建屋,到十五世圣笃公时,池氏家业已十分兴旺,家产有“万金”之称。到十六世绍忠公池东升时,池家在村中已经相当显赫。为旌表圣笃公和绍忠公父子两代为官的美名,福建省学政吴保泰于咸丰七年曾赐给池家金匾一块,上书“桥梓联芳”四字。安贞堡的建造者是池东升之子,池氏十七代池占瑞和其子十八代池连贯。池占瑞曾“荣膺诰命”“敕封征仕郎”,并晋封中议大夫。池连贯28岁以拔贡晋京廷试,授直隶州分州,并请荣封二代。他们建造了一座规模壮观的大土堡,使池家的地位和荣耀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建筑组成上,安贞堡的各部分建筑与传统围龙屋相似,有上房、下房、厢房、扶厝、围屋、桥厅等部分;但也包括与传统围龙屋不同的部分,如:前楼、碉楼和围护墙。从平面来看,安贞堡是在两堂两横加一层围屋的传统围龙屋基础上,再加倒座,加二层,还在上房和围屋的龙厅之间加了个单层廊子。

安贞堡中轴纵剖面北望[28]

安贞堡的上房高两层,面阔七间,进深十二步架。上房楼下正中三间为上堂,上堂被太师壁分隔成前后两个厅。前厅正对中心天井开敞,明亮通风,是婚丧等重大家庭仪式、节庆家族聚会以及宴请宾客等家庭公共活动的场所。后厅狭窄阴暗,是丧事停放棺木的场所,平时不用。太师壁比左右木板隔墙向前1.2米,间隙设两个单扇耳门,连通前厅后厅。左侧的木板隔墙上开有双扇门,丧事出殡时开启抬出棺材,右侧没有开门。后厅明间有连廊与围屋正中的龙厅相连。

安贞堡一进横剖面西望[28]

上堂楼上是祖堂,祖堂供奉祖先牌位。祖堂前厅宽敞明亮,视线高远,装饰华丽;后厅较小,在太师壁左侧有门连接前后厅。祖堂屋脊高度为全屋之冠,显示出在宅中的至高地位。祖堂前后厅屋顶下都做了乌龟壳,梁柱间木雕极其精美。前檐出挑垂花柱承托挑檐檩,垂花柱的雕刻精美。祖堂明间前檐装有花罩,次间装有桶扇窗、花罩和隔扇窗的雕工精致为全宅之首。祖堂太师壁正中在祭祀时挂池连贯父母池占瑞夫妇的遗像,像下供桌放祖宗牌位,放香炉、烛台,显出祖宗崇高的地位。明间前檐的花罩外侧悬挂着一块绿底的匾额,上书金字“第一层”。

下堂面阔七开间,进深六步架。楼下明间为下堂厅,是安贞堡的第二进门厅,内有一道双扇木门,门扇上绘有魏徵、徐茂公两门神,守护核心四合院。下堂厅楼上是一个半封闭的敞厅,供奉池占瑞父亲池绍忠的神位,室外前腰檐下还挂着一块木制大匾,上书四个颜体大字“紫气东来”。下堂厅两侧的房间开门朝向中心天井,用做书房会客。再靠边上的房间则朝前院天井开门,给客人和教书先生做卧室,显示出内外有别。[28]

安贞堡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型是围龙屋的延续。安贞堡具备围龙屋的基本组成要素和几个典型特征:核心的堂横式合院、扶厝、围屋、桥厅、侧天井。全宅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厅堂与天井相结合的布局,空间外闭内敞,具有防御性。

安贞堡的不同之处主要有:规模比普通围龙屋大,整体造型更显雄伟,空间尺度显得大而开敞;两层楼的建筑,比单层的围龙屋结构和构造手法有创新,屋架错落,结构富有层次,空间丰富;坚固而封闭的围护墙紧贴着全堡外侧,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

安贞堡自1899年建成后,池连贯及其子孙相继在堡中住了将近50年。时至今日,村民们祭祀过世长辈所扎的冥屋,还取安贞堡的样式。[27]

岭南建筑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既与北方建筑的凝重端庄相区别,也与江南建筑的灵秀飘逸有所不同;建筑风格自由、自然,符合人们活动规律的平面安排,明快、开朗和形式多样的立面和体形,与园林绿化和地域环境有机结合。[29]

广东的书院大体分为三类:由各级官员兴办的官方学院;作为士绅聚会议事场所的书院;各姓氏合族宗祠的姓氏书院。陈氏书院既是由广东省七十二县陈氏宗亲于清光绪年间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又是方便各房同姓子弟到省城应考科举时攻读居住的书院。陈氏书院由一组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建筑群所组成,清光绪二十年落成。1988年,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

陈氏书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门前有开阔的广场,主体建筑面宽和纵深均为80米,平面呈正方形。采用抬梁式建筑结构,硬山式封火山墙。总体采用“三进三路九堂两厢”布设,以六院八廊互相穿插。布局严谨对称,空间宽敞,主次分明。在建筑的处理上,以中轴为主线,两边以低矮偏间和廊庑围合,衬托出主殿堂的雄伟气概,形成纵横规整而又突出主体的组合。建筑外围有青砖围墙,形成一座对外封闭、内部开敞的建筑群体,是典型的广东民间宗祠式建筑。

书院大门两边有石砌包台,门前两侧分立一对石鼓。两扇大门板上彩绘有门神像,色彩鲜丽,气宇轩昂。

陈氏书院的大厅屏风门,四扇双面镂雕

陈氏书院的空间组织

首进大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构架采用柁墩抬梁,设斗拱,十七架四柱,附前、后廊。大厅屏门设四扇双面镂雕隔扇。首进东西厅,均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用瓜柱抬梁,十七架三柱山墙承檩,出卷棚式廊。金柱正间装设花罩,厅门为十四扇通花隔扇。

中进大厅聚贤堂作为书院建筑的中心,是当年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议事聚会的地方。堂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用柁墩抬梁,设斗拱,二十一架六柱出前后廊,属通堂木框架。后金柱正中三间装有十二扇双面镂雕屏门,两侧装设花罩。堂前有月台,石雕栏杆及望柱,突出了聚贤堂的中心地位。

中进东西厅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用柁墩抬梁,设斗拱,二十一架六柱山墙承檩,出前后廊。后金柱正间装设四扇双面镂雕隔扇,后金柱次间和厅前后设通花隔扇。

后进大厅三间是安设陈氏祖先牌位供族人祭祀的厅堂。大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用瓜柱抬梁,二十一架五柱后墙承重,前出卷棚式廊。厅后老檐柱之间装有五个高达7米多的木镂雕龛罩。

东西厅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用瓜柱抬梁,二十一架五柱山墙承檩,前出卷棚式廊。厅门为十四扇通花隔扇。厅后亦装设木雕龛罩,但规模比大厅略小。

东西斋和厢房略为低矮,是当年书院教学读书的主要用房。东西斋为单间,人字形封火山墙承檩。斋内用花楣、隔扇和落地花罩组合装饰。后窗采用套色蚀花玻璃窗,斋前有一小天井,室内外显得格外清朗。东西厢房均用瓜柱抬梁卷棚式瓦面,出前廊。厢房用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装饰落窗,光线柔和,显得十分清新幽雅。这是清代晚期珠江三角洲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

砖雕故事

陈氏书院以其精湛的装饰工艺著称于世,在它的建筑中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壁画和铜铁铸件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做装饰。雕刻技法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相互映托,使书院寓富丽堂皇于庄重淡雅中。

陈氏书院中木雕数量最多,内容丰富,规模亦大。首进头门梁架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宴铜雀台,观看校场中大将们比武的故事。首进大厅的四扇屏门挡,是运用双面雕的技法镂雕而成,充分表现出广东木雕的特点,人称“木雕艺人运用手中的木刻钢刀雕就的中国历史故事长廊”。后进三间厅堂的十一座木雕龛罩,规制宏大,雕工精微,是广东现存形制最大的清代木雕杰作。

陈氏书院的石雕主要采用花岗岩石材。多用在廊柱、月梁、券门、栏杆、柱础和台阶等地方。聚贤堂前的月台石雕栏杆,是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柱础的造型和雕饰,唐代至明代均以稳重为特点。到了清末,广东民间建筑中的柱础出现了轻巧、高身束腰和注重雕饰的倾向。陈氏书院的柱础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广东砖雕从用材到技法都与北方或江南地区不同,雕刻技法往往将圆雕、高浮雕、减地与镂空等结合运用;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深刻技法,称为“挂线砖雕”。

陈氏书院正门东西厅的水磨青砖檐墙上,共有六幅大型砖雕。东檐墙上正中一幅表现北宋时刘庆降伏西夏送来一匹取名狼驹的烈马;西檐墙上正中一幅取材古典小说《水浒传》,雕刻的是梁山义士晁盖、吴用、林冲等众多英雄好汉汇集在聚义厅的宏大场面;体现了广东砖雕的独特风格。

陈氏书院精美的屋脊装饰

规划统一、布局严谨的交通组织

陈氏书院共有十一条石湾陶塑脊饰,分别装设在三进三路九座厅堂屋脊上。每条脊饰题材各异,中进聚贤堂上的脊饰塑造224个人物,内容有“加官晋爵”“八仙贺寿”“麒麟送子”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和人们的愿望。陈氏书院的灰塑,总长度一千八百余米,规模之大,塑艺之精,题材之丰富,在全省民间建筑中居首位。东西厢房,是当年陈氏学子们读书的地方。前东厢绘才气过人的王勃吟作《滕王阁序》的场面;前西厢绘李白和诸学友在桃李园中夜宴的情景;寄托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期望。

陈氏书院的建筑装饰,显得特别纤巧讲究,它突出反映清代晚期那种追求精雕细琢、装饰华丽的社会风尚。把大量雕塑人物搬上屋脊作为装饰的做法,是吸收外来文化而又融会于我国传统技艺的一种表现。[30]

纵观全祠,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规划统一,布局严谨。祠堂的大门、聚贤堂和大厅,布列在中轴线上。在大门的门扇上,绘有高大的门神像。门前两侧布列抱鼓石,具有浓烈的祖庙韵味。聚贤堂,位居陈家祠堂的中心,是祠堂的主体建筑。它是陈氏宗族同胞举行祭祖大典和集会的场所。大厅位于聚贤堂之后。厅内供奉着陈氏祖先的牌位。陈家祠堂内,门、堂、厅、斋等之间,均由廊庑连接,或以花门相隔。虚实相间,互相连贯,建筑布局很为周密。[6]

陈家祠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清末民间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落成后曾经开设陈氏家族自治会,组织“广东陈氏联谊会”,迁入私立广东公学,设立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清光绪十八年,广东东莞人陈伯陶到北京参加殿试,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并被光绪皇帝钦点为翰林院编修,陈家祠大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大石鼓,就是为庆祝这一事件而专门制作的。2004年出土了丢失多年的陈家祠旗杆夹石,其中的石刻文字共有三行,中间为“光绪甲午科赐进士翰林院庶吉士,臣陈昭常立”,另两行为“光绪戊申会试考列最优等第一名宣统元年殿试一等第二名钦点翰林院编修臣陈振先立”和“光绪甲辰恩科钦点翰林院吉士丁未由进士馆游学毕业着授职编修并赏给侍读衔,臣陈启辉立”。2010年,陈家祠广场旗杆、夹石均依照片原样进行重修。外形如金元宝的旗杆斗及顶部的铜葫芦寓意升官聚财,再现了岭南祠堂的风采。[31]

从建筑学角度看,广州陈家祠与德庆龙母祖庙、佛山祖庙统称为广东三祖庙。虽然同处于广府文化圈,龙母祖庙代表的是原生态的乡土祭祀文化,佛山祖庙代表的是一自发性的市民祭祀文化,陈家祠同时兼有宗祠、书院和会馆三种性质的合族祠。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广东官府就因为合族祠“把持讼事,挟众抗官”而上奏朝廷将合族祠一律禁毁。咸丰和光绪年间,广东官府有两次较大规模的取缔广州城中合族祠的行动。为避开官府的禁令,各姓氏的祠堂皆改称书院。[32]从宗族史学看,周武王封舜的后裔胡公满于陈国,该氏族就以国号为姓,并在河南颍川不断生息发展。陈氏宗族传至广东,清代为全省之望族。清光绪十四年,陈兰彬、陈伯陶等48位德高望重的广东陈姓乡绅名流倡建陈氏书院,并以认购入主牌位的方式筹集款项兴建祠堂。光绪二十年陈氏书院落成,历时7年。由于中国书院讲学、祭祀、藏书三大文化功能中,祭祀是极为重要的部分,有尊师、重道、崇贤、尚礼的含义,书院多有专为举行祭祀的殿堂。书院祭祀始于北宋,借用庙学之制,始行祭祀。南宋、明清时期,祭祀和藏书、讲学一起,成为书院独特的文化景观。

从社会学角度看,陈氏书院是祠堂、书院和会馆三位一体的建筑。陈家祠祭祀的人主牌位,是按照捐款的多少而不按照血缘伦理的关系安排,明显带有市民社会的商业伦理关系,有一定的会馆性质。其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广东陈氏家族子弟,与宗族观念相联系,始终保持了祠堂的本性。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供奉祖先,祭祀祖先。二是聚会议事。三是方便陈姓族人在广州城中应试备考提供寓所和联络点。具备这三种功能的建筑出现在广州,主要原因是:1. 历史上岭南远离中原政权,珠三角地区具有聚族而居,修建祠堂的传统。2. 近代广州的各种政权频繁更替,政治状况极不稳定,人们只有依赖于家族血缘的自然伦理关系来维护自身的社会生存和社会利益。3. 在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外国传教士和各种新政权的建立者都批评家庭宗族观念。但是,在混乱的时局中,广州珠三角地区的人们发现,宗族的自然血缘联系才是民间可资依赖的力量。陈氏书院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特定人群应对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是折射近代广州社会状况的典型活化石。[32]

位于番禺市沙湾镇北村的留耕堂,始建于元代。何人鉴于南宋绍定六年购置了沙湾大片土地繁衍生息,成为番禺当时五大名门望族之一。为纪念和奉祀何人鉴,在元朝至元十二年,何氏族人兴建了留耕堂。留耕堂里112条大小不一的柱子撑起了雄霸一方的何氏家族。[2]

留耕堂元末毁于兵火,明清屡毁屡建。何氏大宗祠坐北向南,前后五进,左右三路。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头门、仪门、拜廊、象贤堂、留耕堂,两侧建有廊庑。古祠的门前是一个大的长方形的风水塘,风水塘与祠堂头门之间的空地上,两边共竖有16块旗杆夹石,这是当年何氏族人考取功名人数之多的明证。北宋时期何棠、何栗、何榘三兄弟考中进士;何起龙的曾孙何子海延续了祖辈的辉煌,极具文采,为官清廉,深得明初名士宋濂等人的赏识。

何氏大宗祠山门

何氏大宗祠旗杆座

象贤堂

何氏大宗祠头门面宽五间、进深两间,硬山顶,前后有大戏台。支撑前檐的是六根八角形石柱和六根大圆木柱,柱础全部为花岗岩石。前檐的木梁架上雕刻有花草、鸟兽、人物等图案。头门有两扇大木门,每扇门上彩绘了身穿盔甲的一员武将作门神。门上方高悬红底金字“何氏大宗祠”匾额。大门左右两边还各有一个石鼓,两侧还附有“入孝”“出弟”两间鼓楼。

进入正门,是一座三间四柱三楼的石牌坊,门额正面中间是儒学大师陈白沙手书的“诗书世泽”石刻,后面写的是“三风流芳”四个大字,颂扬北宋时考取进士的何氏三兄弟。牌坊的顶脊是一条灰塑的七彩大龙,形象逼真生动。

第二进象贤堂、天井、月台和东西两厢。天井四四方方,宽敞大气。月台的基石上有元、明年间的古石雕,相当珍贵。象贤堂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面积达四百多平方米,面宽五间,深三间,硬山抬梁式屋顶。象贤堂由四根石柱和二十四根大木柱支撑,金字形梁架上浮雕精美图案。后墙上悬挂着“象贤堂”“大宗伯”两块木匾额。“象贤堂”是指纪念沙湾何氏宗祖何德明(号象贤),“大宗伯”由广东行省中书参知事郑允成手书,纪念明洪武年间礼部尚书何起龙。

古祠的最后一座建筑是留耕堂。面宽五间、深三间,分为3个房间,中间的最大。正中的金漆木雕神龛呈长方形,里面放置何氏祖宗牌位。神龛上面悬挂陈白沙手书“留耕堂”匾额,两边有一副木刻对联“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指出了兴建宗祠的目的。[31]

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居民大都姓徐,徐亨之为先祖。清同治年间,三华徐族同姓堂兄弟徐方正、徐表正共同任职兵部,深得朝廷赏识,同治皇帝把徐方正的祖父徐德魁、父亲徐殿魁封为“资政大夫”,把徐表正的父亲徐爵魁封为“奉直大夫”。为炫耀皇恩,徐方正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徐表正则建造了南山书院,徐氏后代又续建了亨之徐公祠。以上建筑共同组成资政大夫祠建筑群。2002年,资政大夫祠建筑群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资政大夫祠坐南朝北,头门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建筑面积共5448平方米。整体建筑为砖木结合结构,明间设有石门框,大门上刻“资政大夫祠”石额。两侧为镬耳封火山墙,屋顶上有特制的陶塑屋脊。前后排列整齐,由头门、中堂、祖堂组成。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在头门内院建牌坊,祖堂之后隔横巷建二层后楼,建筑布局、风格、形制保存完整。牌坊建于清同治二年,四柱三间四楼,连州青石打制。石牌坊雕刻文字,记载古祠沧桑的历史。明间有两层庑殿顶,上层檐下是石制的如意斗拱,正面悬刻“圣旨”,背刻“恩荣”及同治年间所颁的诏书。两侧次楼为庑殿顶,檐下额枋雕有图案,柱前后立抱鼓石。中堂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前廊梁架、驼峰、雀替均雕人物、花鸟、鱼藻走兽等纹饰。墙壁壁画,充满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后进建筑风格、形式与中堂一致。资政大夫祠及南山书院的后楼相连,其后楼为砖木结构,高二层,首层门板、栏板均雕有纹饰。

资政大夫祠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的建筑规模最大的祠堂,对研究清代的民间祠堂建筑有重要价值。维修之后的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规模庞大,集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水仙古庙于一体,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是一组“三列三进六廊”的艺术建筑群。建筑群之间有青云巷相隔,整个建筑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气魄雄伟,规模宏大,庭院宽敞,曲径通幽,体现了岭南建筑的传统风格,又具有南方园林的特色。[31]

南社村属广东省东莞市的茶山镇,处于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的咽喉部位。东西方向居中有一长条形水塘,它们被三座桥分隔成从西到东的西门塘、百岁塘、祠堂塘与肚蔗塘4个小水塘。水塘两岸主要是祠堂,由西往东,在西门塘的北岸有任天公祠、百岁祠、简斋公祠3座祠堂;在百岁塘北岸有樵谷公祠、百岁坊、照南公祠,南岸有谢氏宗祠、孟俦公祠;在祠堂塘北岸有念庵公祠、谢氏大宗祠,南岸有社田公祠;在肚蔗塘北岸有东园公祠、应洛公祠、晚节公祠,南岸有少简公祠、晚翠公祠。[64]

东莞市南社村谢氏大宗祠纵剖面正立面[17]

南社村南宋末年始建,始祖谢尚仁将家族由芦荻墩迁移到南社,至今七百多年的历史,谢氏在此繁衍了二十八代,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谢氏血缘村落。南社村谢氏族人中官位最高的是谢遇奇;谢汝缪,清光绪五年武举人,次年武进士,官至蓝翎侍卫;谢元俊为清同治九年举人,光绪二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谢氏家族兴旺,村内大小祠堂有二十几座,现存十七座。其中谢氏大宗祠、谢氏家庙、社田公祠、晚节公祠等建筑质量较高。处于中心位置的谢氏大宗祠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百岁坊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7]

客家人祭祀祖先与神明成为他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全村祭拜祖先有祠堂,村民还要在自己的家里时时进行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的堂屋除了供一家人聚会活动以外,还成了家庭祭祖的场所。在堂屋里悬在后墙上的搁板,上面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可以在祖先的生亡日期举行家祭。在家家户户大门一侧的墙上都钉着一块木牌,上面刻写着护宅门官、土地神位,保护住宅不受妖魔侵害。大门上方贴“五福”,把土地神和神功最显著的龙神,与百姓普遍祀拜的财神、福神联系在一起,反映百姓神明信仰的功利色彩。

在有的住宅里还可以看到大门外对面的墙上,钉着“天官赐福”的木牌。中国道教提倡“三官”信仰,“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赐福”最受到百姓的欢迎。[64]

东莞市南社村家庙剖轴测图[17]

东莞市南社村社田公祠剖轴测图[17]

梅县寺前排、高田、塘肚三个自然村,主姓同属潘姓宗族。先祖原居中原河洛地区,后向南方搬迁垦拓,先到江淮地区,后渡江辗转在梅城盆地中定居,被称为“客家人”。梅县三村的住宅以围龙屋形式为主,另有三杠楼、五杠楼的形式。

在历史上,大江以南直至闽、粤沿海,以至广西、四川等地的汉民都是从中原迁徙过去的。由于长期战乱,北方村落逐步凋敝,以致南方汉民的宗族组织强于中原,血缘村落多于中原。聚集在赣南、闽西、粤东北这一块地方的客家民系,于明代晚期普遍采取了大家族小家庭聚居的“屋村”式的集体住宅。

清代末年潮州的商业和文化已经相当发达,在梅县,在南口潘氏三村,都有潮州流行的建筑形制,包括从最简单的“爬狮”到比较复杂的“三座落”。在潮州,更大型的是“三座落”加横屋。一些民居研究者把这种形制统称为“堂横式”,即二进或三进堂屋加二道或四道甚至六道横屋。潮州大型“堂横式”住宅溯韩江而上,影响到了梅江和汀江流域,成了当地大型聚居式民居的母本。梅县的围龙屋,中央部分就是堂横式,后面加上围屋。[33]

围龙屋的剖轴测图[33]

客家建筑围龙屋[33]

东华庐正立面、后天井横剖面图[34]

东华庐中轴纵剖面、横屋天井纵剖面图[34]

围龙屋本是大家族聚居的大型集体住宅,上堂,即祖堂,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以祖堂为中心,围屋连接横屋,层层环绕,是客家家族凝聚力格外强大的结果,是个人对宗法共同体的依附关系的结果。

围龙屋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形成20世纪初的华侨屋;空间开朗流畅,功能和设施有很大改善,建筑技术艺术富有地域特色。围龙屋布局以一间神圣的祖堂为中心,逐步扩大公共生活空间。华侨屋中三堂式渐渐占多数,中堂的重要性提高,三开间,前檐开敞,加了前檐廊,更加高敞。天井两侧厢房改成了花厅,横屋也设了厅堂,称为横屋厅,一般两堂式的为五间一厅,三堂式的为八间两厅。早期公用的“天街”在华侨屋中成了内部的横天井,横天井后端加了过道厅,把天井分为上下两段,增加层次深度,横屋成了宁静舒适的生活空间。华侨屋开敞的中厅、花厅、天井,经过宽阔的走道与横天井相通,内部空间不但明朗通畅,而且有变化,形成一个完整统一、主次分明的空间系统。

华侨屋的正立面,中央是第一进堂屋的正面,横向展开;设三开间的门廊,廊内满壁彩画,门头上挂堂号大匾,金碧辉煌,前面四棵石柱,柱础雕刻细巧,柱廊是立面的艺术中心。两侧备有两三个高高耸起的横屋硬山墙,山墙是外立面上的重要艺术因素,它们被造成优美而富有变化的轮廓线。缘边有线脚和彩画,墙上洞窗嵌以雕双喜字的或卷草祥云的青石板。除了横屋的“木形”山墙外,斗门常用三幅云式(或“水形”)山墙,丰满柔和的曲线,非常流畅。

华侨屋门廊、檐头、中堂梁架和内墙等位置大量使用色彩鲜亮的壁画、精致的木雕,有一些华侨屋引进了造园艺术,设西式花坛,开辟水池。

华侨屋的祖堂比起早期的祖堂来,更宽、更深、更高,神橱雕镂精细、色彩富丽堂皇。祖堂一间庄严神圣,左右墙上粉白无装饰,上面露着檩子和板桷,很朴素。脊檩之下有一根圆檩虚空架着,叫做“富梁”,它是举行隆重的上梁仪式时所上的梁,中段画好了八卦,挂上五谷,祈求五谷丰登。

前金檩下有一根悬空架着的圆檩,叫做“子孙桁”。家族里,凡生了男孩子的,到第一个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要往子孙桁上挂一盏灯笼,向祖宗报告“添丁”。这根子孙桁因此也叫做“灯梁”。

广东梅州客家围屋承德楼环境

祖堂里最重要的是神橱,也叫“祖龛”,位于后金檩下。它是整个围龙屋里最华丽精致的小木作杰作,分上下两层。上层橱内供本围龙屋的开基祖和高祖以下的祖先神牌。高祖以上的合写在神牌上。下层立“福德正神”或“社神”即土地菩萨之位,有的另供一个“龙神”即风水来龙牌位。神橱左右有长联,叙宗族历史和祖宗功德。

神橱后壁与后檐墙之间的空隙叫“神背”,神背中央有后门。神橱左右各有门通往神背,左边门洞的上方挂一个不大的神橱,专供观音菩萨。神背的一角,对着左边的门,立几案一个,供“仙师”,即建筑工匠之神鲁班、风水堪舆创始人唐朝的杨松筠和明代末年的地理师廖炳。由于廖炳建议潘姓二世祖永发公妻子在这里定居,并在风水宝地“野猪窝”建屋,以至潘氏子孙兴旺发达。对有恩于族的人设案供奉,尊重纪念,足见感情的淳朴善良。

祖堂的格局,把祖先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观音菩萨和土地菩萨退居其次,充分证明在中国宗法制社会里,伦理性的祖先崇拜远远重于宗教性的信仰崇拜。

清末民初,寺前排、高田和塘肚三村建造了一大批围龙屋,如东华庐、荫华庐和宇安庐,功能更完善,细节更多而且精致,装饰更丰富而且华丽。这种华侨屋只供一个家庭使用,一般有居室50间上下,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家庭成员生活需要,也不仅仅是传统居住习惯,而是充分彰显富裕华侨豪华的生活方式。[34]

承德楼天井

温公祠外观

在广东,广府人聚居于富庶的珠江三角洲,潮州人择肥沃的韩江三角洲而居,而客家人于粤北、粤东的山区偏安一隅。客家人聚族而居,以围龙屋为根据地,以血脉亲情凝聚起来的力量,是客家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在清康熙二十三年解除“迁海令”,朝廷下令招垦后,客家人才大规模成批地由梅州迁入深、港。所以目前存留的客家民居也主要始建于清代中后期。深圳的客家民居大致保存着梅州客家民居的特色,如采用方形围龙,屋前有月池等。百年前深圳本土的原住民中,客家人占了60%,而龙岗区是客家人向东南沿海一带迁徙首选的地区之一,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客家围龙屋是由梅州地区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主要聚居地。

城堡式围楼是东江流域和深圳、香港客家民居的一大特色。位于龙岗罗瑞合村的“鹤湖新居”是全国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之一,为广东兴宁客家人罗瑞凤创建。从族谱上看,罗氏原籍为福建宁化,宋代其祖小九公从江西赣州宁都迁至广东兴宁定居,人口不断繁衍。乾隆二十三年,罗氏十六世祖瑞凤公从兴宁迁至龙岗立业。罗瑞凤做生意积累起百万家财,于清乾隆年间始建祖屋,经三代人数十年努力,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建成。罗氏聚族于斯,至今已有25世,其子孙遍及海内外,蔚为望族。

“鹤湖新居”分内外两层围墙,第一代罗氏族人建造了内围和四碉楼、一望楼,内围平面呈回字形;第二代罗氏族人建造了外围和四碉楼、一望楼,外围平面呈梯形。两围四角各有四座碉楼,碉楼与碉楼间又有巡道,称“走马廊”,可供人在上面巡逻守卫。连屋前那个宽阔的半圆形“月池”,也是出于风水和防火的考虑。

客家人“情系中原,根在河洛”,学者们把客家文化称为北方古文化的“活化石”。尊祖、尊儒是这种文化的核心。祭祀祖先的祠堂处于整个建筑的中轴线上。龙岗现存的绝大多数客家围屋都采用这种结构。“鹤湖新居”内围由罗氏第一代建成,整个第一围以祠堂为中心,呈回字形分布。从大门进入,穿过内门楼牌坊,是一片宽阔的长方形空地,就是“下天街”。从内门楼牌坊上镌刻着的“聚族于斯”四个字来看,这里是全族人聚集的地方。下天街后就是整座建筑的中心——祠堂。祠堂不大,但在这座已露老态、略显破旧的大屋中,这座小小的祠堂却描金画彩,光彩如新,香炉中的香火袅袅不绝。

祠堂外悬挂“大夫第”牌匾,“道光十四年甲午仲春”是道光皇帝赐给罗氏第三代当时在朝中任五品官罗兆能的。这块牌匾标榜着罗氏家族光荣的顶点。这座围楼,共有179个居住单元,每单元由1—3间构成,有数百间房屋,鼎盛时期有一千余人在里面安居乐业。“鹤湖新居”有“九厅十八井,十阁走马廊”之称。[35]

梁氏宗祠,又称光裕堂,坐落于阳新县白沙镇梁公铺,背小箕山而朝南,左扶赤马,右倚七峰,黑瓦粉墙,古色古香。门前地势缓降,视野开敞。祠堂始建于清康熙己卯年间,距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梁氏族谱载,当年主持祠堂修建的是康熙朝正二品大员梁勇孟,由当时梁氏宗族的六大户头出资出力共建而成。

宋太宗雍熙二年乙酉科状元梁颢的家族,依靠科举上的巨大成功和入仕高官的众多,成为当时少有的几个地位十分显赫、世代为宦的科举官僚大家族,其家族地位维持了一百多年。梁洲是梁颢家族中的一员,封为镇平侯;在被派往前线带兵打仗,功成隐退阳新枫林镇的宋家山上定居下来,黄石地区的梁氏族人尊为迁黄始祖。据梁氏族谱记载,梁洲出生于宋开宗四年,他有四个儿子,文禹、文质、文国、文通。

宗祠建筑分为前中后三进,由连廊和厢房贯联:大门与戏台连体合为一进,两侧有双层宽敞的回廊,中间一进为享堂,设有祭祀台,高悬匾额;最后一进为祖宗堂神龛,供奉梁氏远祖塑像和牌位。享堂与祖宗堂之间由左右双天井分隔,以抱厅相连,两厢有鼓乐楼。祖宗堂两边另设先贤祠和乡贤祠,与主祠呈三祠并立格局,在鄂东南仅此一例。而戏台两侧回廊之后,还建有对称的两个花厅,称“酒厅”,可同时摆下百桌以上的酒席,是又一特色。[36]

正殿中间供奉始迁祖梁洲公以及他的夫人梅氏;在他们左右两侧分别又有三尊雕像。左边是梁文禹及其夫人缪氏、梁文质;右边是梁文通及其夫人袁氏、梁文国。正殿左右两侧辅屋为先贤祠、乡贤祠,里面分别供奉着第9世祖梁鳣和第64世祖梁庭凤。梁鳣是孔子的72贤人之一,而梁庭凤则是元朝进士,曾出任广西柳州府主簿,后被晋封为奉直大夫。[37]

梁氏宗祠是当地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祠堂,算上阁楼计有房屋99间,形态复杂多样的天井有30口,总建筑面积达2475平方米。祠堂以南北向纵轴对称布局,主入口为槽门联合八字门墙做法,有抱鼓石分立两侧。梁氏宗祠特色是三多:1. 柱子多,大的顶梁柱有20根,小的廊柱也有20根;2. 牌匾多,有“内翰第”“都督府”“博士第”等;3. 房间多,前后左右近百间房屋,且多数房间建有通风透光的天井,行走在宗祠之内显得排列有序,疏密适中,规划合理。规模如此之大,奥妙何在?据清道光八年的一块《作育人才》牌记,梁氏宗祠又是梁姓子弟每年春秋两季比试文章的擂台。

梁氏宗祠立面图[36]

梁氏宗祠许多细部做法颇具特色。从主立面看去,高出屋面的滚龙脊,配合八字门墙使主入口非常突出,天际轮廓生动,气宇轩昂。大门背后,石柱将戏台抬起的高度恰好与入口尺度适应,既限定了内部空间又不致使入口太压抑。享堂前部屋面出歇山抱厦与戏台相映成趣。其他如檐下木雕、墀头砖雕、宝瓶柱础、牌匾题刻等,工艺均具相当高的水平。[36]

玉琬李氏宗祠位于阳新县浮屠镇玉琬村中心地段,处于背山面水的村落环境中。据族谱记载,该祠堂建于清咸丰年间,由朝廷钦封二品大员,特授新疆、甘肃布政使,光禄大夫李衡石告老还乡后主持修建。

李氏宗祠为三进四合院。前院为设有架空戏台的廊院,中为享堂敞厅,后院为祭祀的祖堂空间。进入大门必先穿越戏台下方进入前院。从外观看,李氏宗祠的主立面与本地其他典型传统建筑不同。既没有常见的槽门,也不像其他宗祠做成高大的落地牌坊门直接伸出屋面。其入口上部墙体伸出檐口,与两侧山面云墙组合成“山”形轮廓。以这片墙体为背景,正面有三开间牌坊式垂花门楣,其下是石制门框,上有“李氏宗祠”阳文石刻。两侧硬山做滚龙脊,显示出该建筑的地位与气势。

主立面高墙向内一侧是面向厅堂的戏台,大致呈方形的平面。戏台为歇山屋面,翼角飞翘,嫩戗发戗。

李氏宗祠横剖面图[36]

李氏宗祠为砖木混合结构。厅堂屋架中部为抬梁式,两侧则为硬山搁檩做法,由砖墙直接承托横枋、檩、椽和屋面。檐下做平綦天花。戏台正中、厅堂中间天花都做藻井,有斗四藻井和斗八藻井。石柱础皆为方形截面,有多种规格。在地势最高、最不易淋雨的最后一进厅堂的柱础高约半米。檐柱柱础相当高大,达1.2米,其上为“一柱双料”石木对接的方柱。宝瓶柱础上以动物花鸟为题材的雕饰十分精美,很具匠心。[36]

韶山,群山环抱,峰峦耸峙,气势磅礴;翠竹苍松,田园俊秀,山川相趣。韶山隶属于湘潭市,传说舜曾经在这里演奏过韶乐,因而得名。韶山的毛氏始祖毛公太华原是明太祖朱元璋血洗湖南后,由江西迁至韶山的。毛系两支血脉,从此在韶山扎根落户,繁衍生息,并逐渐成了韶山的望族。明代以来,韶山一直处于“世外桃源”的状态,幽静而祥和。现在的韶山冲有毛泽东故居、其父母墓、毛氏宗祠、毛泽东纪念馆等可供人瞻仰。[2]

毛氏宗祠是韶山毛氏家族的总祠堂,始建于1758年,1763年建成。系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宗祠大门天头有“毛氏宗祠”四字。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祠堂分为三进。第一进为戏楼。楼阁中部为戏台,可容纳数十人登台表演。楼下中部为一小厅,两侧各一厢房。第二进为中厅,右廊悬钟,左廊悬鼓;是全族办公、讲学、祭祀和摆酒设宴的地方。第三进是“敦本堂”,堂中安放历代祖宗神主牌位。堂左为住宿处,堂右为钱谷、祭器等物的收藏处。毛鉴公祠系韶山毛氏家族鉴房支祠,右临毛氏宗祠。砖木结构,建于1886年。它坐东朝西,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大革命时期,此处为湘潭县特别区第三乡农民协会会址。解放初,该祠曾是韶山乡乡政府所在地。1950年春末毛岸英回韶山时,就歇息在这个祠堂里。20世纪90年代以来,毛氏宗祠被大规模复原修缮,200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东南,有一个国家首批发布的历史文化名村,有“江南第一村”美誉的湖南张公英村,以典型的风水村驰名。明代洪武年间,曾任吏部侍郎的张公英,深谙风水之术。他率领子孙由江西迁徙湖南,选择了岳阳县渭洞山区的盆地,渭溪河畔建宅聚居,繁衍生息。周围青山如屏,挡住了多少战祸离乱;村落群山环抱,利于藏风聚气;村中渭溪穿村而过,人称“金带环抱”,象征“引水聚财”。[3]

张谷英村现住有658户,2600人,是张谷英的第二十六、二十七代孙。现存建筑群由“当大门”“王家段”“上新屋”三大群体组合而呈半月形平面,三面包绕龙形山,长达六百多米。绕村而过的渭溪河成了天然的护村河。河上有大小石桥47座。

张谷英村大屋长廊

当大门

张谷英大屋占地5万多平方米,拥有大小房屋1732间,是一个历经明清几代的庞大古建筑群。来到张谷英大屋正前门,跨过高高的石门槛,经过左右两侧的烟火塘,便进入建筑的主体,中轴线上“五井五进”(五个天井、五个堂屋)的正堂屋。高大空旷、威武庄严,越往纵深地势越高。礼制对张谷英古村寨民居建筑群的渗透,首先表现为对祖先的尊敬和祭祀,祖先堂挂匾额“世业崇儒”,堂联“春祀秋尝,尊万古圣贤礼乐;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反映一个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张氏家族精神风貌;主堂屋最深处的祖先堂,照壁供奉着始祖张谷英公的神像,神龛内是张谷英塑像,祭祖仪式在这里举行。其次,张谷英村确立的空间秩序体现家庭成员的等位关系,同一轴线上的正房依次为前厅、会客堂屋、祖宗堂屋、后厅等,以祖宗堂屋为核心空间;房间的功能布局体现内外、长幼、男女之别,反映以血缘父系家长制为基础的礼制思想观念。据统计,明清时期,大屋共出进士1人、举人7人、贡员1人、贡生6人、秀才45人、太学生33人。

大屋每个住宅单元平面布局为湖南传统民居的典型样式:方形平面,中轴对称;开间三间,进深两间;中间为堂屋、天井,两边各两间厢房。若干个由堂屋、天井及厢房组成的方形居住单元布置在同一轴线上,形成单元组。一般每一单元组由家族的一支居住。若干个单元组组合成丰字形的平面布局,南北进深,东西走向,依地形纵横布置。纵轴线上,是高堂庭院,一般由两至三个天井、三至四个堂屋组成,多的可达五进。纵轴两边并列伸出三至四道横向的分支,每一分支又由三至四进堂屋组成。每进堂屋的屋顶,分别由4根大圆木金柱支撑。各进堂屋之间,由天井和屏门或鼓壁隔开。众多堂屋、天井连成一片,这种阵容硕大、纵横轴线交织、整齐有序的总体布局,极为罕见,在古代建筑规划设计中堪称一绝。[39]

党家村党祖祠门楼

党家村贾祖祠门楼

党家村孝女坊

党家村位于陕西省渭南韩城市东北的狭长沟谷中,依塬傍水,避风向阳;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建村已有六百七十多年历史,主要居住党、贾两家族的320户人家,一千四百多人。古老的石砌巷道,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考究的上马石,庄严的祠堂,华美的节孝碑与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有着鲜明的明清时期北方建筑风格。城墙、看家楼、泌阳堡、夹层墙哨门等攻防兼备的古代防御体系,是党家村保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就有四合院125个,祠堂11座,以及庙宇、戏楼、文星阁、节孝碑等。党家村窄长四合院是陕西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党家村被称为“小韩城”,韩城曾被称为陕西的“小北京”。200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

元至顺二年,始迁祖党恕轩由大荔迁来,以种田谋生,定居于此。明永乐年间,其孙党真中举,拟定了村落建设规划。明成化年间,党、贾两姓联姻,合伙经商,生意兴隆;极盛时期“日进镖银千两”,富冠韩塬。明弘治八年党家的外甥贾璋迁居党家村,两姓联合,财力更盛,四合院建筑在明末清初进入全盛期。党家村高大气派,典雅精美的四合院门楼格外引人注目,醒目的门楣题字显出主人的地位和信仰,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工艺炫耀主人的审美情趣。

党家村党、贾两姓先后建了11座祠堂。这些祠堂可分合族、分门、分支、个人四类,合族祖祠党、贾两姓各有一座。党姓的题名“党氏祖祠”,俗称“老户”,位于村子上巷中心位置,坐北向南,即今村委会所在。祠前立着两根高高的圆柱旗杆斗子,是家族子弟得中功名的标志;门两侧有精雕石刻门墩抱鼓石,祠堂门正上方悬挂清光绪皇帝赐给进士党蒙的“钦点翰林”匾额。党蒙是党姓17代孙,先后任过云南知府、刑部尚书等职;曾得慈禧太后赐御笔福字,置于照壁。贾姓的题名“贾族祖祠”,俗称“贾家祠堂”或“贾户”,位于村子上巷西部要冲,坐西向东,即今文化室所在。据祠内的族谱记载,明弘治八年党家村的贾姓始祖贾璋迁居党家村,其后世代在此繁衍生息。个人专祠只有“党太守祠”一座,是清光绪年间党焯为其父党蒙所建,其题额四字系清末翰林、维新官员、大书法家宋伯鲁所写。这些祠堂与村中通用窄长四合院形制基本相同,器宇轩昂的三开间门楼,左右两厢房,雕梁画栋的三开间上厅,组成庄严规整的院落;主体建筑为抬梁木架构硬山灰瓦顶,青砖墙镶嵌精美砖雕;上厅祖堂正中置神龛祖宗牌位,侧壁书祖训族规、族谱世系。

节孝碑是一座二丈多高的碑楼,青石的基座,楼顶为悬山两面坡式,横脊中部有一尊一公尺高的两层圆雕小阁楼,横额四字:巾帼芳型。碑文书“旌表敕赠徵仕郎党伟烈之妻牛孺人节孝碑”,据说牛氏的丈夫党伟烈进京赶考,暴病身亡。风华正茂的牛氏守寡直到去世;光绪皇帝降旨追封党伟烈为徵仕郎,诏命题碑旌表节妇牛氏。[40]

西安是久负盛名的文化名城,享有“十三朝古都”的美誉。西安城区内现有鼓楼历史街区和碑林历史街区两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西安传统四合院轴线上的门房、厅堂、正房,步步升高,形象朴素谦和,反映了关中从汉唐一直到明清所积累起来的一种地方文化。[41]

高家大院位于鼓楼历史街区北院门街144号,院落由南北向并排的三进院落组成,在北院门街和西羊市街上有主次两个入口。明崇祯十四年至清同治十年,高家本族七代为官。高家大院兴建于明末崇祯十四年间,到清朝乾隆年间粗具规模,距今三百六十多年。当时社会安定,家族文、武、商俱全。高岳崧祖籍江苏镇江,于清同治十年被皇帝钦点榜眼,清末家道衰落。1999年由中挪两国政府投资对大院进行了整修。2003年被西安市国画院开发为以民俗、民居为展览内容的民俗博物馆。

高家大院平面图[41]

高家大院房屋86间,总建筑面积2517平方米,沿主街道并列四所院落。主入口位于北院门街,坐西面东。进主入口门厅后,轴线向南转折即是高家大院的主轴线,贯穿前院、中院、后院三进院。由南主院前庭向北即到私塾院,此处是北主轴线贯穿的三进院落。两个主院的前院、中院、后院都相互连通,并与北跨院相连。南跨院由戏楼院及佣人附属院组成。主体院落北侧是一狭长花园,由围墙与闹市隔绝。空间格局严格遵循中原传统文化的宗法礼制秩序,讲究孝祖敬宗、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尊卑有分、内外有别的理念。从建筑布局看,高家大院供子孙居住的左右厢房之屋顶,低于长辈居住的正房屋顶,而正房的屋顶则低于供奉祖先牌位的宗祠屋顶,上下有别,不可逾越。

高家大院祠堂

高家祠堂作为家庙,遵循朱子家礼,建在北主院侧面花木扶苏的花园东,以高大的院墙与喧闹的街路和家居主院间隔开来,幽静典雅;有通道连接花园、北院门街出口和北主院、南主院。祠堂面宽一间,呈窄长形平面;正面香案上供奉神主牌位,墙上书写慎终追远横幅,挂先祖画像;侧面墙上挂宗族世系图、族规祖训;装饰古朴,配色凝重。祠堂前檐廊和庭院比较宽敞,祠堂内外空间可依祭祀规模灵活运用。

高家大院建筑群总体外观凝重、谦和、不事张扬,大门及院内门窗隔扇是装饰重点。高家大院建筑高大宽敞,屋顶虽有五脊六兽,但造型朴实,结构严谨。一进大门展现在眼前的砖雕照壁龙图案,雕工精细,外观玲珑剔透。

高家大院平面关系和空间组织特点,一是中轴线强烈,沿纵轴布置房屋,以厅堂、厦房层层围合组织院落,采用向纵深发展的狭长平面布置形式。二是平面布局紧凑、空间逻辑清晰,用地经济,选材与建造质量严格,室内外空间处理灵活,整体蕴含沉稳内敛,很有幽静恬适的院落意境。[41]

皇城村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晋城市,历史悠久,山川灵秀,人文荟萃。从明朝弘治到清乾隆时期的260年中,皇城村陈氏家族共出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9位进士,6人入翰林院,有38人赴全国各地为官。乾隆年间居官者达16人,出现了父子翰林、兄弟翰林的盛况,成为明清时期的一个官宦大族。其中最为显赫的是清初顺治十五年中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日讲起居注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到康熙四十二年,拜文渊阁大学士的陈廷敬。陈廷敬极得康熙皇帝赏识和尊重,被委任编纂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等巨著。

康熙五十一年陈廷敬去世,康熙皇帝特命三皇子诚亲王胤祉率满汉文武大臣前往祭奠,御赐挽诗,特遣礼官护丧归葬故里。皇城村边,至今竖立着康熙皇帝和许多臣僚的碑文。

皇城村四周有高大的城墙围起,城墙之上砌女墙雉堞,一些部位城墙高度比故宫紫禁城还高。由于陈廷敬所建外城完工时,康熙皇帝曾为之题匾题联,表示恩赐,加之城墙如此之高大雄伟,人们便将它呼之为皇城,实际上是一座由高大城墙围护的高规格官邸建筑群。皇城共有内外两重城,内城称作“斗筑居”,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于明末崇祯六年所建。外城紧靠内城西面,陈廷敬时所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建成,名“中道庄”。城中主要是陈廷敬的府第,亦称之为冢宰第、大学士第。内有书房、花园、小姐院、管家院等。宰府大门外还有功德牌楼、南书房、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止园书堂等旧时陈氏家族生活之处。

宗祠位于皇城中的重要位置,其前是一条依山而筑的巷道,两旁分列早期四合院主体建筑。步上台阶,为一座比例雄浑、出檐深远的垂花门式牌楼。牌楼门为单间二柱悬山顶形式,具明末清初风格。斗拱九踩,为清式建筑中之高规格;在京中王府中亦少见。门楼正中,悬陈氏宗祠匾额一方。七级石台阶两侧,安置两重石狮,衬托宗祠入口的雄伟壮丽。宗祠的祭祀正殿,为面宽三间带前檐廊的厅堂式建筑,屋顶为单檐悬山式。檐下出五踩斗拱,简洁疏朗。在祭殿前正中门柱上,挂对联一副:“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进入祭殿,迎面石台上,供设陈氏家族中的主要神位牌,是为陈昌言、陈廷敬等显宦人物所设的牌位。

在祭殿旁边的房屋中,陈列着十多位陈氏先人的画像,以及二百六十多年陈氏家族的世袭表,还有一间专门为陈廷敬开设的陈列专室。

在祭殿前院的右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小碑,碑文写道:余家自明宣德四年移住中道庄,盖二百一十五年。赖上世先人多贤而显,建故而绵长至此。余作斗筑铭凡百有三十一字,虽简朴不文,实保家至理,启佑我后人,深思远虑,触目惊心,庶几与中道之河山并永云。顺治十有二年乙未季夏谷日,斗筑居主人陈昌言识。[6]

晋商是中国封建经济鼎盛时期的风云人物,他们用赚得的银子在家乡造出一座座仪态万方的豪宅,典型是“乔家一个院,常家两条街”。常家祠堂是现存中国民居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祠堂。[2]

常家大院祠堂前的旗杆

榆次常氏是清乾隆年间的第一富商。常万达兄弟先后创立了“十大德”、“十大玉”共20个商号。开辟了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茶叶之路”,深入欧洲腹地。中俄茶叶贸易,常家曾独占四成。常氏在车辋故里修建宅第开始于明末清初,经过近二百年的完善,形成西、南两条街,深宅大院一百余处,占地60万平方米。现已修复的常家庄园包括“一阁、二轩、三院、四园、九堂、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共有4万平方米府第,8万平方米园林,虽然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但其规模已是晋商豪宅之冠。院内楼厅台阁,雕梁画栋,蔚为壮观;7处园林,名花古林,曲廊斋坊,水溪池潭,在十里堡墙、八道堡门的环围下,形成了可燕居、耕读、修身、遐想、观赏、游览、悦心、咏叹等“八可”追求的理想家园。

常家祠堂

从阔大的城门洞里望进去,没有尽头的石街两旁,灰色的宅第一座接着一座。常家大院高雅的文化品位,凝重的历史底蕴,集南北风格之大成、融院落园林于一体的特色,堪称是中华民居之典范、世界民居之瑰宝。常家大院体现家族地位的院门多达143个,形式繁多,气势恢宏,宽敞气派;意寓主人品位的影壁、照壁、牌楼花墙、壁挂、砖雕石雕,图案吉祥,雕工精湛。常家大院里有集假山、湖泊、林木、亭台楼阁为一体的常家花园,高达四层的观稼阁、歇山重檐的听雨轩,充分展示了“北方民居第一园”的气派和特点,依稀可见常家先祖“看阁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的儒家情怀。

常家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儒商第一家,在于这些商业天才留给后人的文化财富极为可观。贵和堂大门迎面,是常家庄园里最大的砖雕影壁;贵和堂、养和堂保存的砖雕护栏,是清代建筑艺术中难得的上品。常家的私塾,如今是陈列历代名人碑刻的博物馆。石芸轩书院是常家书画、金石博物馆。常氏名人碑刻、社会名流碑刻,特别是传世稀珍石芸轩法帖、四十四帝后帖,展示常家儒脉文宗的精神追求。东廊又一稀世珍宝听雨楼法帖,收集了西晋到清中叶50多位书法家的作品,包括贺知章的《千字文》;石芸轩西南是从夏禹到清宣统44位帝后的墨迹亭。这些琳琅满目的诗词碑赋,使我们看到了晋商文化的深刻魅力。

常家祠堂占地广大,十分开阔。宗祠门前,是高耸的双斗旗杆;迎面一块巨大的八字形照壁,上面用240种完全不同的书法写的寿字,十分壮观。从外到内,祠堂一共有三道门,四进之中分为上下两院。依次走过正厅、戏楼、游廊、配院,左右气派威严的石制栏杆沧桑古朴,正中间巍峨的常家戏楼,大大小小的石刻、木雕、匾额、楹联点缀其间;主体建筑抬梁木结构梁架硕大,高堂广宇,画栋雕梁,不愧为许多人盛赞的“中国民居第一祠堂”。走入常家祠堂,陈列室详表这座晋商豪宅的历史,细说榆次常家如何在众多山西商号中,摘得经营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桂冠。[40]

昭平湖内邱公城:中华刘姓始祖苑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夏朝时是帝尧的裔孙刘累的城邑,现属河南省平顶山市。刘累本是祁姓刘国的后裔,是史书上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的刘氏先人,被后世尊为始祖。

中华刘姓始祖苑山门和世界刘氏会馆

始祖殿

据考证,鲁山昭平湖内邱公城是刘累的故邑,为鲁阳城故城。考古发现,两汉时期鲁阳故城中曾有刘累墓、刘累亭、刘氏宗祠等遗迹。据说,刘累到鲁山后,在石人山一带建立了尧祠,以拜祭祖先。

中华刘姓始祖苑、世界刘氏会馆、世界刘姓纪念馆

始祖殿内刘累塑像

由于鲁山昭平湖中邱公城是刘累的隐居地,这方刘氏发源之地受到了后人的隆重礼遇。历代都有刘氏后人来此寻根祭祖,求得荫护。

邱公城岛现已建成中华刘姓始祖苑,一个硕大的花岗岩铺就的广场,中轴线上顺序排列山门、仪门、拜祖堂、“天下刘姓第一祠”刘累祠、刘累陵园;两侧分别建有世界刘氏纪念馆院落、世界刘氏联谊中心和刘氏名人苑院落等。刘累祠主体为两层大型宫殿式建筑始祖祠,奉祀刘姓始祖刘累。世界刘氏纪念馆是一座建在高台上的北方典型四合院。拾级而上,跨过三间斗拱彩绘朱红门厅,中堂、寝殿组成轴线,可见悬山两坡顶五间中堂正房,带前柱廊,设斗拱彩绘,朱红梁柱和外墙;内有鲁山县政府为世界刘氏联谊总会创会总主席刘南辉塑的坐像;其后五级台阶上设寝殿,为九脊四坡庑殿顶七间正房,供奉刘邦等著名刘氏先祖塑像;左右对称配有廊庑,墙上绘有刘氏世系谱;红墙红柱彩绘,颇有王侯气势,只是全部黑瓦覆盖,显示祠堂本色。世界刘氏联谊中心和刘氏名人苑朱墙围合,黄色琉璃瓦覆盖,气势非凡;是用殿堂、祭坛、碑林等形式,集中展示古今中外刘氏的业绩,是海内外刘氏寻根归宗的场所。现在所修刘氏祖庭随湖水涨落时隐时现,岸边刘累墓地庄严肃穆,汉光武帝刘秀筑台招兵的遗址招兵台雄浑壮观;杨家名将焦赞、孟良屯兵故址依稀可寻,气势宏伟的拦河大坝、绚丽多姿的平湖晚霞,令人叹为观止。

每年的4月中旬,当地举行刘氏祭祖大典,4月19日是世界刘氏恳亲大会,邀请海内外的刘氏宗亲来此谒祖寻根。诚如碑林中刘源所题:始祖刘累繁衍开万代基业,弘扬御龙精神创中华复兴。[42]

台湾传统民居的主要平面类型,有一条龙式、单伸手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多护龙式、多落式、街屋式七种。高雄六堆一带曾出现类似广东梅县的围龙屋,嘉义山区有少数楼阁式三合院。

苗栗马氏宗祠扶风堂

以合院为基本格局,作纵向及横向发展,超过三进以上的大宅多是地方望族或在清代获得官衔者阖族而居的大型宅第。中举的官宅可在门前设立旗杆座和旗杆,代表举人或进士的身份地位,特称“旗杆厝”。[9]

台湾是一个汉族移民屯垦拓植的社会,清乾嘉年间,福建、广东移民成长为当地颇具影响的乡绅望族,宗祠兴建最盛。祠堂建筑是三百多年来汉人移民社会的里程碑,是血缘家族、社会贤达认同中华文明渊源、认祖归宗的物质标识。

朴实无华的马氏宗祠

在台湾,祠堂依其祀奉的对象,可分为供奉先贤先烈者和宗族先祖两类。供奉宗族先祖的家庙及宗祠,是以血缘为基础的私人祠堂,在地方上不仅数量多,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地方望族,其宗祠建筑规模宏伟,可与寺庙争艳。

台湾的祠堂建筑外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形如合院,较朴实,除了屋脊使用燕尾外,与一般传统宅第没有差别,甚至有的宗祠就是原来的古厝。另一类经济能力较佳者,则兴建大型祠堂,雕梁画栋的外观几与寺庙无异,意在彰显家族地位。

台湾祠堂的格局及空间功能,通常有单殿、两殿及三殿三种格局。其中以前殿为门厅,第二殿为正堂的两殿式最常见。祠堂均以安放祖先或先贤牌位的正堂为最重要的空间;规模大的宗祠,则增建奉祀外姓祖先的“花宗祠”。

正堂内的神龛雕刻精细,以隔屏分别内外,龛内常设阶梯状的木架子,层层安放历代祖先或先贤先烈牌位,中间是最古远的先祖。

细读祠堂中高悬于梁上的匾额及柱上的对联,一个家族的历史缩影与对子孙延续昌旺的期许尽在其中,令人发思古幽情,不容错过。祠堂中常见的匾额依性质可分成三类:郡望堂号门匾,功名封赠匾,彰显祖德匾。撰写题匾之人通常是家族中有名望者,或是虽不同族但却同姓的同时代达官贵人。

按清朝规制,三品以下的门屋,一律使用黑色,祠堂即承袭此古风,多采用沉稳的深色系彩绘。金门地区的祠堂多能遵守彩绘的用色原则。台湾本岛有些大型祠堂与寺庙争辉,并未严守用色规制。[43]

来台湾拓垦的客家人,大都聚族而居,沿袭传统宗法礼制和民风民俗,虽然不断吸收当地的文化精粹,适应这里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以求繁衍发展,然而却始终坚守其根其魂。民居和祠堂的形制布局、装饰题匾,是传统宗法礼制和民风民俗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文化的典型表达。

客家人聚居的苗栗县通宵镇扶风里马家庄,地处山窝里的一块盆地,绿油油的稻田边,野花争艳;古老的榕树根深叶茂,竹林掩映下的民居聚落,红瓦红墙,外形、布局、装饰都与闽南古厝一脉相承,乡土气十足。村头的路边,有一个马氏宗祠,外观朴实无华,沿袭闽南古厝一正两厢的合院布局,一红到顶的传统民居,形制和用色与一般民宅无异,要不是墙上一块“马氏宗祠”小牌匾的标识,很难与两边的民宅区分开来。

马氏宗祠内墙上的藏头诗(见左侧墙壁)

宗祠的“扶风堂”匾额,道出了马姓家族的地望缘由,也引出一段认祖归宗的佳话。由广东迁台的台北警察大学马传镇教授,与由湖南迁台的马英九先生,祖籍都是陕西省扶风县。1991年两人论起宗族辈分,马传镇还是长辈,就把苗栗县通宵镇的马氏宗祠的缘起告诉了马英九,续上宗族族谱。马英九的职务越做越高,很为族人争光;回拜宗祠,也是蓬荜生辉。至今外墙上还贴着红底黑字“天命时运,马辰八春,九龙迎珠,全民幸福”,内墙上贴的黄底黑字藏头诗“马英九周美青萧万”,述说玄机。

金门是了解台湾地区祠堂文化的最佳区域。上千年的开拓史,使聚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宗族的观念及影响力远大于移民性格仍强的台湾本岛。至今几乎每个村落仍保留有祠堂。家族昌盛的单姓聚落,宗祠甚至还有大宗小宗之分;多姓共存共荣的聚落,又建有数座异姓宗祠。这些聚落以宗祠为中心,组成一个以宗族制度为结构基础及秩序的社会。

金门琼林村,是以蔡氏宗族为主的传统血缘性聚落,因明清两代人丁兴旺,登科受禄者众,注重慎终追远的传统,目前村内有七座祠堂。创建于道光二十一年的金门琼林蔡氏十一世宗祠,结构宏伟,雕刻精美。

门厅即前殿,因祀奉的祖先或先贤先烈并不具有神格,立面形式遵守朝廷规制为三开间。门楣上高悬的门匾、左右门联或窗楣的题字,表示祠堂的属性和宗族姓氏。

正堂前的天井,正式祭典时参与者依序排列于此。两廊平常为过道的功能,祭典时可以容纳较多的观礼者。左右设护室,作为居住、办公、私塾课堂及储物之用。

正堂即正殿,又称祖先厅或正厅,为敞厅形式,木结构精美,匾额历历。主要功能用于安放主祀牌位。外观上,使用一条龙脊的屋顶为其特色。祠堂设置后殿,置主祀者远祖牌位。金门又将无子嗣而领养外姓者称之花宗,日后虽发达,却只能置于后殿不能进入正殿,特称后殿为花宗祠。

悬挂在宗祠正堂的匾额,其多寡代表着家族的兴盛及家世的显赫。“蔡氏家庙”是金门琼林蔡氏家庙的匾。“文魁”是金门琼林蔡氏十一世宗祠的功名匾。[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