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试品《薄幸》感厚意

试品《薄幸》感厚意

时间:2023-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翻阅唐诗、宋词,我们不时地会读到那些表现人生聚散情感的诗词文章,经常会被诗词中记录的那些相聚与离散的情景所感染。一次不经意地翻阅,我有幸读到了南宋韩元吉送别安伯弟的《薄幸》一词。一种难以抑制的离愁别恨涌上心头,他想起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寄希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随着这首词的代代传诵,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已经成为闪烁词坛、流传青史的一段佳话。

一首诗词能表现相逢的喜悦,一首诗词也能抒发离别的伤感。翻阅唐诗、宋词,我们不时地会读到那些表现人生聚散情感的诗词文章,经常会被诗词中记录的那些相聚与离散的情景所感染。一次不经意地翻阅,我有幸读到了南宋韩元吉送别安伯弟的《薄幸》一词。透过这首词的描写,我仿佛看到了九百年前那次依依惜别的情景。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季节,安伯要远行他乡,韩元吉作为他的兄长和朋友,心中一时涌起许多牵挂。为了表达他的依恋和不舍,他要填一首词,把这份珍贵的情感记录下来。望着眼前“春草碧色,春水渌波”的情景,饱读诗书的韩元吉,想到江淹的《别赋》,觉得“送君南浦”一句最契合他此时送别的情感。这里寓含着感伤,也蕴涵着深深的依恋。为了使送别安伯与“送君南浦”一样富有情调,他把送别选择在“对烟柳、青青万缕”的地方。举目看,这里淡烟轻岚漫翠柳,风情万缕垂绿条。“更满眼”,尽是“残红吹尽”花落去,春深似海绿愈浓。侧耳听,可闻“叶底黄鹂自语”声,犹叙离情送知音。这一幕风光“甚动人”,这一派春色最怡情。虽然他无法估量,相互在此告别,能唤起多少留恋,可牵动“多少离情”,会带来多少感伤。但他却十分清楚,此去异乡,安伯将要历经“楼头水阔山无数”,会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愿安伯不要忘记他们“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时相互赠与的那些话,那里凝聚着他们交往时的许多欢乐,收藏着他们相聚时的许多鼓励,记载着他们祝福时的许多期待。那段“魂断江干春暮”的痛快时光,曾给他们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相信胸中有快乐相伴,安伯的旅途就不会感到孤寂。

韩元吉作为安伯的至交兄弟,或许清楚安伯是个富有理想和抱负之人,此去更多的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可是,残酷的现实使韩元吉明白,软弱的朝廷无力收复中原,宁可屈辱议和,也不愿与金兵做殊死搏斗,夺回失去的河山。在这样的时代,再有能力的人也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因而,他与安伯约定,相别以后,彼此“都莫问功名事”,免得给自己带来烦恼。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历经战乱的磨练,身体已经出现衰老,“白发渐、星星如许”。虽经多年的打拼,但居然没有什么功名可谈,头顶依然还是那片星空。回想这些年,自己“任鸡鸣起舞”,练冬夏春秋。可最终还是徒有一身武艺,不能收复中原,不知“乡关何在”,不见江东父老。只好“凭高目尽孤鸿去”,暗寄相思慰故人。想到这,韩元吉不免再度生出伤感,他无力挽留天上孤鸿,不能把他内心更多的思念捎去,难以把南国将士的决心带回乡关。

他怕像失去孤鸿那样,再也无缘与安伯相见。他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漫留君住”,哪怕再停留片刻,让他们“趁酴醿香暖,持怀且醉瑶台露”。此时只有持杯痛饮,情醉瑶台,方能表达兄弟间的不舍深情。当然,他更愿意借助这杯中酒,盟誓彼此要“相思记取”。不管今后各自走到何处,都不要忘记友谊,把思念牢牢藏在心底。他知道时局不稳,民生难安,自此相别,不知重逢在何年。一种难以抑制的离愁别恨涌上心头,他想起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寄希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可是,他不相信此一别会再有相逢的机会,他只好无奈地发出“愁绝西窗夜雨”的感叹。从现有史料看,无从考证他们两人是否再度相逢,那“愁绝”二字是否真的成了他们内心永远的缺憾。

谁说相识是薄幸,伤别方知两情深。从这一番寄语中,我们不难感受韩元吉与安伯依依惜别之情有多深、有多重。随着这首词的代代传诵,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已经成为闪烁词坛、流传青史的一段佳话。

薄幸送安伯弟

韩元吉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