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安秀才夏宝传,生而任侠,出雅雨卢公门下。卢公因罪被贬为军台戍边的时候,仆人没一个愿意跟随。夏宝传自告奋勇说:“我愿意一同前去。”卢公再次担任转运使,为他捐了学正一职,以此来作为回报。程鱼门题夏宝传的《橐中集》说:“磨刀冰作石,暖客火为衣。”乾隆庚子年科举考试,夏宝传因为年过八十,被钦赐为举人。陈古渔赠了一首诗给他:“八旬乡榜无消息,一纸天书有姓名。”
【原文】
六安秀才夏宝传,生而任侠,出雅雨卢公门下。卢谪戍①军台,僮仆无肯随者。夏奋曰:“我愿往。”竟策马出塞。三年后,与卢同归。卢再任转运,为捐学正②一官,所以报也。程鱼门题其《橐中集》云:“磨刀冰作石,暖客火为衣。”卢亦有句云:“手僵常散辔,泪冻不沾衣。”可想见塞外之苦矣。乾隆庚子科,以年过八十,钦赐举人。陈古渔赠句云:“八旬乡榜无消息,一纸天书有姓名。”又曰:“三征尚却连城聘,一诺能轻万里行。”
【注释】
①谪戍:因罪而被发配到边远地区,担任守卫。②捐学正:通过捐官获得了学正一职。捐:捐官,允许士民向国家捐一些钱物来获取官职。学正:官职名,配置于国子监。
【译文】
六安的秀才夏宝传,生来就十分具有侠者风范,出自雅雨卢公门下。卢公因罪被贬为军台戍边的时候,仆人没一个愿意跟随。夏宝传自告奋勇说:“我愿意一同前去。”于是竟自驾马出了边塞。三年之后,与卢公一起回来。卢公再次担任转运使,为他捐了学正一职,以此来作为回报。程鱼门题夏宝传的《橐中集》说:“磨刀冰作石,暖客火为衣。”卢公也写了一首诗说:“手僵常散辔,泪冻不沾衣。”可以想象当时塞外生活的疾苦。乾隆庚子年科举考试,夏宝传因为年过八十,被钦赐为举人。陈古渔赠了一首诗给他:“八旬乡榜无消息,一纸天书有姓名。”又说:“三征尚却连城聘,一诺能轻万里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