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褒
褒既为益州刺史王襄作《中和》、《乐职》、《宣布》之诗,又作传,名曰《四子讲德》,以明其意焉。
微斯文学问于虚仪夫子曰:“盖闻国有道,贫其贱焉,耻也。今夫子闭门距跃,专精趋学有日矣。幸遭圣主平世,而久怀宝,是伯牙去钟期,而舜、禹遁帝尧也。于是欲显名号,建功业,不亦难乎?”
夫子曰:“然,有是言也。夫蚊虻终日经营,不能越阶序,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仆虽嚣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文学曰:“陈恳诚于本朝之上,行话谈于公卿之门。”
夫子曰:“无介绍之道,安从行乎公卿?”
文学曰:“何为其然也?昔宁戚商歌以干齐桓,越石负刍而寤晏婴,非有积素累旧之欢,皆途觏卒遇,而以为亲者也。故毛嫱西施,善毁者不能蔽其好;嫫姆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苟有至道,何必介绍?”
夫子曰:“咨,夫特达而相知者,千载之一遇也。招贤而处友者,众士之常路也。是以空柯无刃,公输不能以斫。但悬曼矰,蒲苴不能以射。故膺腾撇波而济水,不如乘舟之逸也。冲蒙涉田而能致远,未若遵途之疾也。才蔽于无人,行衰于寡党,此古今之患,唯文学虑之。”
文学曰:“唯唯,敬闻命矣。”
于是相与结侣,携手俱游,求贤索友,历于西州。有二人焉,乘辂而歌,倚輗而听之,咏叹中雅,转运中律,啴缓舒绎,曲折不失节。问歌者为谁,则所谓浮游先生陈丘子者也,于是以士相见之礼友焉。
礼文既集,文学夫子降席而称曰:“俚人不识,寡见鲜闻,曩从末路,望听玉音,窃动心焉。敢问所歌何诗?请闻其说。”浮游先生陈丘子曰:“所谓《中和》、《乐职》、《宣布》之诗,益州刺史之所作也。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德泽洪茂,黎庶和睦,天人并应,屡降瑞福,故作三篇之诗以歌咏之也。”
文学曰:“君子动作有应,从容得度,南容三复白圭,孔子睹其慎戒,太子击诵《晨风》,文侯谕其指意。今吾子何乐此诗而咏之也?”
先生曰:“夫乐者感人密深,而风移俗易,吾所以咏歌之者,美其君术明而臣道得也。君者中心,臣者外体。外体作,然后知心之好恶;臣下动,然后知君之节趋。好恶不形,则是非不分。节趋不立,则功名不宣。故美玉蕴于碔砆,凡人视之怢焉。良工砥之,然后知其和宝也。精练藏于矿朴,庸人视之忽焉,巧冶铸之,然后知其幹也。况乎圣德巍巍荡荡,民氓所不能命哉!是以刺史推而咏之,扬君德美,深乎洋洋,罔不覆载,纷纭天地,寂寥宇宙。明君之惠显,忠臣之节究,皇唐之世,何以加兹!是以每歌之,不知老之将至也。”
文学曰:“《书》云:迪一人使四方若卜筮。夫忠贤之臣,导主志,承君惠,摅盛德而化洪,天下安澜,比屋可封,何必歌诗咏赋可以扬君哉?愚窃惑焉。”
浮游先生色勃眦溢,曰:“是何言与?昔周公咏文王之德而作《清庙》,建为《颂》首。吉甫叹宣王穆如清风,列于《大雅》。夫世衰道微,伪臣虚称者,殆也。世平道明,臣子不宣者,鄙也。鄙殆之累,伤乎王道,故自刺史之来也,宣布诏书,劳来不怠。今百姓遍晓圣德,莫不沾濡,厖眉耆耇之老,咸爱惜朝夕,愿济须臾,且观大化之淳流。于是皇泽丰沛,主恩满溢,百姓欢欣,中和感发。是以作歌而咏之也。《传》曰:“诗人感而后思,思而后积,积而后满,满而后作。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臣子于君父之常义,古今一也。今子执分寸而罔亿度,处把握而却寥廓,乃欲图大人之枢机,道方伯之失得,不亦远乎。”
【活用语词】
1.附骥:形容攀附权贵,《红楼梦》: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
3.怀宝:自藏其才,《论语》: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成语:怀宝迷邦,意为怀才不为世用,章炳麟“怀宝自珍”。拥有宝物;怀璧。
4. 自达:勉力求显达,欧阳修“虽知名当时,而不能自达”。表达己见,苏辙“没世而不能自达”。
5.从行:随行,《汉书》: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模仿其行,《后汉书》:百姓从行不从言也。
6.积素累旧:相交有年,苏曼殊“与生有积素累旧之欢”。
7.千载一遇:机会难得,《史记》: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 同“千载一时”。
8.寡见鲜闻:见识浅薄。
9.风移俗易:移风易俗,《荀子》:其感人深,其风移俗易。今多用“移风易俗”。
10.安澜:水波平静,《清史稿》:黄河安澜。比喻太平。澜,水波。
11.比屋可封:成语,比喻风俗淳美。本义户户有德行而值得嘉奖。
12.穆如清风:形容春风化雨,《诗经》: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文史知识】 ①王褒,字子渊,西汉辞赋家。经王襄举荐,汉宣帝征至长安,后擢为谏议大夫。②四子,作者虚构人物:微斯文学、虚仪夫子、浮游先生、陈丘子。微斯,无此人也,意同乌有先生。③“盖闻国有道”三句,引述《论语》。④宁戚,春秋卫国人,为齐所用。《离骚》: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宁戚歌,不遇之士自求用世的典故。事见《吕氏春秋》。⑤越石父,齐国贤人,事见《晏子春秋》。⑥嫫姆,黄帝妻,貌丑。倭傀,传说丑女。⑦公输,复姓,鲁国巧匠,即鲁班。蒲苴,善射鸟者。⑧三复白珪,形容慎言。南宫括读《诗经》白珪数句的典故,出自《论语·先进》。孔国安注: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诗经》:白珪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白珪,同“白圭”。⑨“太子击”二句,魏文侯子击的故事,出自《韩诗外传》,解释从略。《晨风》,《诗经》篇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