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长河中选出一本艳冠群芳的小说来,综合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指标进行考量的话,《红楼梦》绝对应属第一!
毫无疑问,虽然我们很多人都是从小学语文课本就开始,接触这部和《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一样被列入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传世作品。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四大名著间的排行顺序是不平等的,不是所谓不分先后,只以姓氏笔画为序的。
《红楼梦》一书的学术位次和江湖地位显然是要在《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之上。留给大众的印象里,宝、黛、钗之间缠绕裹挟的氤氲色调和暧昧韵味显然要盖过了武二郎、孙猴子们的直白形象,而即使关爷掌中那把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青龙偃月刀所透射出的阴森寒气和凛然豪情,也难掩飞燕泣残红、冷月葬花魂这般悲切情怀下的凄凉美感。可以说,一部《红楼梦》,竟引得多少痴男怨女为之伤心感怀,怅恨不绝;也使得多少文人雅士为之废寝忘食,辗转反侧!
那么,《红楼梦》为什么能混到这个份儿上,为什么能博得“古今第一奇书”的至尊头衔?一来,毫无疑问,那写得实在是好!文人圈子里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之谓,可见对其创作笔法和艺术表现力推崇之高;二来,更大的原因在于《红楼梦》身上的神秘色彩之浓厚,在大家的耳闻目睹中,因《红楼梦》所生发的离奇之多、争议之广,实属罕见!
可以说,一部《红楼梦》不但吸引了无数的普通读者沉醉其中,而且也招引了上至庙堂显贵、下至学儒贤达,更有痴心迷恋的能人异士持续不断地进行求索探寻,我们单是数一数像大学问家胡适、伟大领袖毛泽东、美学大师王国维这些响当当的名头,点一点像俞平伯、周汝昌、刘心武这些学识渊博的名流大腕,就可一窥红楼梦研究的强大阵容!而缠绕着《红楼梦》这本小说的研究探索也一直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绵延进行了二百多年之久!专攻红楼者人数之巨、研究红楼的时间持续之长,可谓中国文学史上之第一,世界文坛上也无出其右!
那既然《红楼梦》是如此这般的美艳芬芳,又是如此这般的惹人迷恋,为什么要用“红楼止梦”这样不中听的言辞加于其身呢?且慢质疑,这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辩驳明白的事体,且听我从头至尾慢慢地细说周详。
“红楼止梦”之顾名思义,就是要停止关于红楼的幻梦,那么,要喊“红楼止梦”,首先就要看看“红楼何以成梦”,看看怎么着就形成了对于红楼的不切实际的幻梦。
那么,“红楼之梦”是怎么来的呢?追本溯源,其成梦之因还要从对它的研究说起,而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可以说是从一开始就带有相当大的迥异常规之处,而且是出乎寻常的诡异和离奇!一般来讲,普遍的规律是先有作品问世,然后才有研究评点,像金圣叹评《水浒》等,也都是在书籍刻印出版之后间隔了一段的年月。但《红楼梦》却显然不同,一现身江湖就笼罩着迷雾般的神秘面纱!
据传,《红楼梦》自成书之日甚至并未完成之时起,也就是说尚还待字闺中、未及在坊间刻抄传阅,便有了附着其身的相关研究。(恰似现在的年份,选秀的歌手人还未红,一登台亮相就有了众多的“粉丝”,想这个称呼若早出几百年,红楼的研习者们恐怕也会自冠以“红粉”知己的名头,也不知我是否孤陋寡闻,或许有人早已袭用亦未可知)也可以说从《红楼梦》书本一开始,就坐下了研究红楼的幻梦之病根儿!
这第一位“红粉”也就是目前被众人推认的第一位研究者,是自身也充满了多处谜团的脂砚斋先生,据说此公(或此母?因为关于脂砚斋的身份也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甚至连性别也可能要暂时待定,我们也还是从其俗流,先以男人之身来称谓他吧,即便万一有新证证其为女子,称其为脂砚斋公也不算辱没)是第一个为《红楼梦》做了评点,而这个评点本身就带有极大的诡异之处!
脂砚斋评点的诡异之处在于,其所批注的文字据说是在作者(注:此处也未敢直接写做曹雪芹,因为关于书作者的争议波澜更是顷浪万千,虽经胡适先生“钦定”为曹公所著,但是近些年的各种质疑之声始终未断,不过,仍是为了叙述的便宜,以下也还暂写做曹雪芹著,并无他意,唯简化也)的写书过程中所留,也就是说,书还未完,评点已经同时在进行!脂公也许是有幸一睹作者真容和小说创作过程的最贴身研究者,试想那样的景象,那里一边生孩子,脂老爷子一边在婴儿身上泼墨描红!是不是诡异得紧?
但是,这还不算,还有更令人生疑之处!一般来讲,书籍作者的名字都是在封面上标明一下,报一报作者的名号,进入内容之后就是情节铺陈,主要叙述书中虚构人物的故事了,但是《红楼梦》在这一点上,又是显得大异平常!
在书里第一个章节的文字中,先是忙着语焉不详地交代此书的来历,一会儿说是《石头记》,一会儿说是《情僧录》,甚至还有《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钗》这样的疑似前传或别名。可以说是在极力地自画自身,不晓得其中有无诡异?又藏着什么动机都不得而知!
而除了书名的诡异,在作者方面,非但没有堂堂正正地道出真的主儿姓甚名谁,反倒是一直在讲述这本书的整理者和编辑者的情况。结合书本和脂批的内容,不但提名道姓地点出了一些似乎与创作有关的什么东鲁孔梅溪、松斋、棠溪等人,甚至连被普遍认为是小说作者的曹雪芹同志自己的名字也被列入到了这个队列当中!是不是更显得怪异之极?
至于这几位分别是作者还是改编者或者是像脂砚斋一样的研究者、点评者?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最起码从文字上看很难说得清,那么这到底是故弄玄虚还是在布设疑阵,这里面的说法很多,我们也别轻易下结论,只能说《红楼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充满着神秘和复杂。
神秘的还有,有个自称畸笏叟的老头子(或老婆子?此处存疑大略等同脂砚斋,不赘多述)也被推出来争取一下名分,因为此公也被认为是早期的批注者之一,虽说此人所做批语的影响力和精辟度比起脂砚斋来说似乎差了一些,但颇为诡异的是,此叟也在批语中显示了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不比寻常,其暧昧亲密处,大有与脂砚斋一争先后的意味,这样的一个神秘老头子出现在《红楼梦》研究者的行列中,显然使得《红楼梦》的前世今生更增添了不少迷乱的氛围。
所以说,《红楼梦》尚在襁褓的时候,就已经被作为研究的标本了,可见其魔力之强,身世之诡异!
从脂砚斋、畸笏叟之后,对此书的关注、迷恋和探究更是陆续不绝,而对书中叙述之事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也是更加众说纷纭,一段痴情男女的爱情故事、一个大宅门里的生活琐细,竟然被推测出了“曹雪芹自传说”“明珠家事说”“吊明之亡说”“顺治情事说”“续书真伪说”甚至“神秘谋杀说”“废太子遗孤说”“二书合成说”等等匪夷所思的隐秘事体;在哲理学角度,还侦测出了“色空说”“钗黛合一论”“怨而不怒论”等意识形态体系,更是使得《红楼梦》平添了许多的神秘外衣和扑朔迷离,而坐身于《红楼梦》的幻梦之病也渐渐成实!
其幻梦之深远处还在于,这些关于《红楼梦》一书的研究,也竟然悄悄地成为了一门学问,据清代李放在(《八旗画录》注)当中记载“光绪初,京师士大夫尤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所以大概从那时起,有了“红学(注:此处用红学二字似也不算太妥,因为对于红学研究领域的界定和这个旗号的合理使用也有不同的观点,不过仍是比照普世原则,权且一用)”的立名之初,再后来一路绵延至今,到当代之繁荣盛世则渐渐地更加呈现出“显学”之态。由一本书而形成一门专题研究的“学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实属难得!
二百多年来,研究《红楼梦》的人如过江之鲫、浩荡千里!所形成的红学流派也是山头众多,难以罗列周详,因为流派间的分类标准可说是政出多门,区分方法难以界定。只是从学科上有“新红学”“旧红学”之分;从派系上有“考证派”“索引派”以及“文本研究派”之分,这里面还包括“探佚派”“新索引派”等变化,另有“评点派”“题咏派”等小的流派;在学术上还有“现学”“脂学”“版本学”和“探佚学”红学之四大支柱的提法;在研究方法上,又有文本、考证、索隐、解密、探秘以及更细的学派分类上的内学、外学、曹学、秦学的区分。
这么多的叫法和名头,对于你我这些普通的红楼读者来说,想必谁看了都会觉得眼花缭乱,因为实在是名号庞杂、流派众多!而且彼此间又好像是含糊不清、互相掺杂,不但难以厘清界限,而且也影响我们对红楼梦研究的认识。所以,我想用一个最简单的标准把这些流派权且分为两大类别。
一个类别是把《红楼梦》作为小说来研究,研究它的成书版本、文笔手法、立意布局、铺排比兴、情节设置等,对《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点、人物形象加以探讨,姑且可称之为“文本派”。
另一个类别就是不把《红楼梦》当小说来研究,只拿它作基座,由此之上引发出种种研究来,研究它的作者归属、脂砚斋的评语、佚稿的存失、有无后四十回的续书、续书者是否高鹗,以及衍生出的曹学、脂学、秦学,甚至曹雪芹、竺香玉毒杀雍正的密情等等,姑且可称之为“探秘派”。
当然,这样的区分纯属我的一家之言,主要是为了便于我下文的叙述,基本上是从读者角度考虑的一种权宜之计,规不规范自待业界评说。而在这两大类别之间,也许会在一些特别的地方还可能有一些小的交叉,比如对版本的寻访、对作者归属的考证和身世背景的挖掘,但总的来说,大类上是基本清晰一些了,对于非红楼梦研究者来说,总是一个不至于头晕的界定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