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脂砚斋和畸笏叟的公案暂且不表,咱们再说说对于曹雪芹祖籍的研究,一会儿说是在河北丰润(我刚刚为有这么一个伟大的河北老乡而高兴欣喜),一会儿又说是在东北辽阳或铁岭一带,我只好把拍手的巴掌放下,摸脑袋纳闷:怎么转眼间又成了赵本山的老乡不成?又据说当年毛主席在见到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吴德时说了一句话,你是丰润人,和曹雪芹是同乡嘛。他老人家的话那时“一句顶一万句”,于是丰润说一时成了“定论”。
但是,在红楼武林从来也没有放弃过曹雪芹的祖籍是辽阳的说法,在红楼梦研究领域最为年高德劭的周汝昌老先生就一直坚持辽阳说,并且最近又稍微修正了一下,改为沈阳说,理由是据他考证,在清史典籍里提到的“辽阳省”实际就是现在的“辽宁省”,而曹家世代居住在“沈阳卫”,所以得出曹雪芹的祖籍是沈阳的说法。但是这似乎只是从地名地域上界定“辽阳”与“辽宁”的概念,还不能确切说明曹雪芹的祖籍是这个地方。
最近又有一位石家庄附近鹿泉市曹庄村的65岁的曹子英老先生,声称在鹿泉梁庄村北的一处山林中,有一座明万历年间的石碑,碑文上刻有“曹时选”的名字,这个名字与普遍认为的曹雪芹的先祖“曹世选”只有一字之差,曹子英老先生推测是在当年曾经颠沛流离中改过名字而出现的正常误差。
再加上鹿泉县志有明确记载,鹿泉曹家明初从山西迁来,清军入关时曹家有人去东北军队服役,这就跟红学专家普遍认可的曹雪芹六世祖曾在东北作战相吻合。据此,曹子英遂提出曹雪芹祖籍在河北鹿泉的说法,这一来,似乎曹雪芹又成了我的河北老乡。
但是,又有人提出,根据在南昌武阳镇保丰曹村找到的族谱等实物推断,曹雪芹祖籍在江西南昌,这一下不但河北老乡做不成了,连辽阳之说也否定掉了,整个都出了大北方区域,曹雪芹先生成了“淮左竹西”的南方人了。
这么多的疑似和选择,直弄得人们如堕云里雾中,最后还是周汝昌老先生力排众议,拿出了比别的地方更为多一些的文字资料,才定下了如今基本认可的辽阳说,而且周老先生还制作出了曹雪芹的几代家谱和曹雪芹的主要活动年表,只是真实性一直都在争议之中。
但试问列位前辈,到底曹雪芹的祖籍是什么地方?恐怕这都不能说是确凿的证据。因为按照笔者前面说的科学求证方法,到目前为止,没有考古学的实物作证,谁也没有挖出来曹雪芹家族的墓地和尸骨、陪葬品等实物,难以得出对这个问题的清晰论定。即使是目前符合大多数人心思的“辽阳说”,也总是觉得有点像经过大多数人表决通过,最后不得不形成的一个会议决议一样,而谁也不能否认,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呢。
我们再说点儿不大重要的,就是书中虚构的宁荣二府、大观园的原址模型,也是一会儿说在南京,一会儿说在北京,一会儿又说是结合了南北园林的共同特点虚构出来的,这句话刚觉得像点儿正理儿,殊不知又有人说,这个大观园就是我家的随园,说这话的人是著有《随园诗话》的袁枚,也是个响当当的大腕儿,不知是为了打趣,还是真的较了真儿,反正倒是起到了添乱的效果,一下子又把大观园的地址之谜搞得更乱了。
最近又有人提出,大观园实际是在扬州,据考证扬州的宝塔湾就是书中的大观园,真是弄得不知该听谁的好?说不好几百年之后,还有人会把河北正定为拍戏修建的宁荣二府当成原址模型!把北京的那个比着书中模样修建的仿古建筑,当作真正的大观园的原型,岂不更是笑掉大牙?!
试问场中各位,大观园、宁荣二府,究竟是什么地方作的原型?可曾弄得明白?好像也没有确定的说法。
咱们再说点儿重头戏。对于《红楼梦》另有隐情暗藏在其中的探秘,从民国初年王梦阮、沈瓶庵著《红楼梦索引》,邓狂言著《红楼梦释真》中,开始用索隐的方法,实际在附会“猜笨谜”,附会出“顺治董小宛说”“太后下嫁说”“张侯家事说”等多种和当朝政治有关的神秘传说,但因为自身破绽百出,早在出炉不久,就不攻自破,被有识之士给当场灭掉,最后成了历史笑谈。
没想到国学大师蔡元培先生却又重拾索隐的老路子,在其所著《石头记索隐》中,先把主要人物想象成雍乾年间的真实人物去对号入座,然后又比照着清史转回头再在《红楼梦》一书中寻求答案去印证,成了用已经清楚的史实反去验证小说中虚拟的故事情节,被讥讽为本末倒置、目的不明确,最后被胡适所代表的新红学派在经过一场大论战之后给彻底否定掉了。
此后,江湖上竟是消停了一阵子,行走市面的红楼梦研究豪杰们好一段时间都不敢打“索隐派”的幌子,但是,对于索隐、探秘、解密的追求欲望却一直也没有被杀死,零星间还有索隐派的高手时隐时现,只是没有掀起过更大的波澜。
直到后来江湖上横空出世了一位周汝昌老先生,在前面的陈述中,我们已经感到了老先生的研究成果甚是丰厚,这位自称红楼“解味道人”的周汝昌老先生,也的确值得尊敬,在没有电脑和互联网的年代,依靠辛勤的查证工作足足写出了几十万字的红楼梦研究书籍,对《红楼梦》的痴迷和热爱实非一般人能比。
周老先生不但把考证的工夫引入索隐的研究而发扬光大成为了“探佚派”,更是颇为得意地探佚出脂砚斋就是《红楼梦》中的史湘云,也就是曹雪芹的“续弦”妻子,并且探佚出了《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续书、伪书,是朝廷阴谋的产物,是乾隆爷惧怕书中的反封建意味,伙同和炮制出来的政治产品!
最近,著名作家刘心武老师又独辟蹊径,在秦可卿身上看出了废太子胤礽遗孤之端倪,从而侦测出了书中内含“雍正夺嫡”这一惊天内情!单出了一路叫做“秦学”的研究门派,不知道弟子们招募的怎么样,只听说民间的拥护之声还很高,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被名门正派威震太久造成的心理逆反有关。
另有可敬佩的霍氏姐弟二人,这姐弟俩据说连工作都不要了,专心研读《红楼梦》,而且自费研究、省吃俭用,苦心孤诣自成一家的剑出偏锋,自称解密出了《红楼梦》实际上是暗伏了一场宫廷暗杀大戏,是曹雪芹和心爱之人竺香玉共同策划密谋,用毒砂毒死了雍正(若果真如此,民间传说更久的取雍正之头的吕四娘倒是可以解脱嫌疑了),然后为了纪念这次特别刺杀行动,隐居北京香山脚下写作了《红楼梦》,把一段凄情秘史隐藏在了书稿之中。
试问在这些说法中,听起来都是惊心动魄、风雨江湖,但到底哪个为准呢?哪个才是作者隐去的真事?谁个又能够说服众人,让人无条件地信服?虽然各说各的道理,但是,事实上却是,回到逻辑证据的框架之内,好像又都只是提出了一个仅供猜测的可能方向而已。
我还是那句话,敢来这里叫板喊停红楼武林英雄会,依仗的还是逻辑和证据学的规则常识。在刑事法律上有一个原则叫“无罪推定”,也就是说,在面对一个难破的谜案时,不能自作主张,把某个可疑性最大的人当作真正的作案人,而顺着这个假设一路推测下去,专找对这个人不利的所谓证据,直到众口一词地把这个人坐实,这是要出冤案的!
所谓“无罪推定”是现代刑事侦查和刑事定罪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说,不能为了破案的需要或是为了照顾民众的情绪,把一个无辜的人硬认定为罪犯,而是应该面对案件时,不假定任何一个人有罪,只是寻找证据,最后靠证据找出真正的作案人,破解案件。
恕我直言,关于红楼背后疑案的所有说法,到目前为止,在研究方法上都是照着“有罪推定”的反法理原则,先假定一种可能性,然后附会证据去佐证提出来的可能性,大体都是这么一个路子。
不过,在这里我要声明一下,“有罪推定”也不一定破不了案。1997年以前我国的《刑诉法》还没有完全确立“无罪推定”的原则,也并不是说一个案件都没有侦破,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出的冤案比现在多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好了,灌输了这么多刑事案件的破案原则,毕竟我们是在说红楼梦研究这样的文化事儿,是不是有点跑题之嫌呢?呵呵,在这里用的笔墨和周折也许多了一点,但是要说跑题,我觉得倒是不会,因为难道没有看到我们很多关于红楼背后的猜解不都是闪烁着刀光血影般的超级人命案吗?不是情杀就是仇杀,还有宫廷内的血案疑踪,那么用刑事破案的逻辑去论证应该是正对其位的啊。
我们回到这些目前呈现江湖的各种红楼探秘说法。我刚才说了,都是在“有罪推定”的原则下设定情形的结果,每一个说法的基本着落点都在于这么一个思维宣言:照我的研究推理,只有我说的这么一种可能的情况才符合书中隐示的情理发展变化!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推论是合情合理的,说到这里少不得要先插一句话,当心哦!在刑事案件的破解上,很多时候是合情合理,但是却不合真相的!
举一个《十五贯》的例子,故事说的是,在明朝,常州府有个无锡县发生了一件命案,肉铺老板尤葫芦借到十五贯做生意的本钱,酒后跟女儿戌娟开玩笑说是卖她的身价钱,戌娟小姐听后信以为真,当夜离家出逃。正巧赌徒地痞娄阿鼠也在深夜闯进尤家,杀死了尤葫芦,并盗走了这十五贯钱。
更巧的是,戌娟出逃后,偶遇一位叫做熊友兰的客商伙计,素不相识的两人结伴而行,被看到的邻居怀疑二人有染,而再巧的是熊友兰身上正好带着收账要回来的十五贯钱,于是两人便被扭送进了县衙。审案的县官老爷一看,孤男寡女深夜同行,身上又有和命案现场数目一样的十五贯钱,戌娟勾结奸夫共同谋财害命的事实显然合情合理。于是,没什么二话,判定问斩!
而监斩官况钟却从这合情合理的背后看出了蹊跷之处,发现在尤葫芦的尸身旁还有一枚失落的铜钱,这下就和熊友兰身上的钱数有了出入,进一步调查,又发现由于尤葫芦是卖肉的,铜钱上沾有油腥,经过一番乔装暗访,终于在娄阿鼠身上找到了沾有油腥的铜钱,最终破得了此案,还了熊友兰戌娟二人之清白。在这个自今仍在传诵的案例中,多亏况钟没有先入为主,在“合情合理”的背后,通过实际取证,找出了真正的凶手娄阿鼠。
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个现代的例子,有一个电视节目报道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20岁的小伙子,从6岁起就和父母失去了联系,而且没有身份证和户口,到了找工作、谈婚论嫁的时候,才想起要找回自己的真正身份。
经过在电视上的表白求助,果然有一对夫妇赶来相认,双方经过一番对十几年前的情景的回忆,竟然是惊人的契合,小伙子回忆的走失地点,正好就是这对夫妇丢失自己儿子的地点!时间也是几乎相合到了一天!而且最让人感到八九不离十的是,小伙子和这对夫妇的相貌也让人觉得绝对有父子和母子之相!再巧合的是,翻出这对夫妇儿子小时候的照片,俨然就是这个小伙子的童年照!
有了这么多的相合点,包括这对夫妇、小伙子自己和周围闻讯赶来的街坊邻居们,都毫不怀疑是家庭重逢的好事情出现了,小伙子认祖归宗,夫妇俩找回了儿子,一家人就快要像童话故事里说的那样,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
但是,在小伙子去登记户口时,却出现了意外,按照规定,失踪这么多年,必须要做亲子鉴定以证明其亲子关系。在做完亲子鉴定后,才发现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亲子相合的几率小得可怜!看起来处处都合情合理的事儿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却卡壳了。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看着像的东西”和“就是这个东西”,这两者之间可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警方在破案中锁定犯罪嫌疑人时也往往会出现定错人的时候,看着像是作案人的人可能偏偏就不是真正的罪犯,看似合乎情理的东西说不定却是离题万里。真正的有说服力的东西就是诸如况钟的“铜钱上的油腥”和现代医学的“DNA鉴定”,没有这些东西,故事情节再曲折离奇、再合乎情理变化,也只能是一种想象和推测,说好一点儿,也只能是有可能的事实真相当中的一种。
说曹雪芹和竺香玉毒杀了雍正帝,除非拿出用作毒药的“毒砂”!也就是证据学上证据效力最为强劲的实物证据;说秦可卿是废太子的遗孤,除非拿出包裹婴儿的衣服上留下的“亲笔血书”!也就是证据学上证据效力同样强大的书面证据;说曹雪芹和脂砚斋是夫妻关系,即使拿不出“结婚证”,最起码也要找到证明两人同居过的人证,证人证言在证据效力上也很强大。当然,这些都是开玩笑的说辞,只不过是想表明,没有直接可信的铁证,仅凭只言片语的推测和自己理解的所谓“隐笔”,就觉得只有这样才更合理,只能说明只是合乎推测者自己认定的情理,是不可能成为普遍定论的!如若不服,拿证据说话!
所以说,我们列举的关于《红楼梦》背后隐秘事件的说法,还包括其他没有这么大影响的一些说法,都只是未得到实据验证的假说而已!
因此,一言以蔽之,红楼武林英雄会这二百多年来不但对一些基本的盖如作者、版本的归属没有得出绝对一致的定论,而且连所谓被掩饰的事实本源也没有弄出个明白,除了打出了更多的无头公案之外,连一个关节性的问题也都没有弄出个所以然来,甚至最基本的形成一致意见的东西也未做到多少,更别说都没有过硬的证据支持了!
唯一可能算点成果的,大概仅限于对曹雪芹作者身份的暂时认定上,毕竟还有一些基本的考证工作在里头。另外,恐怕也是因为,要是连这个也没有的话,千古奇书《红楼梦》连个生身之父都没有,也太贻笑大方了!
所以,是不是正像我在开始讲述我喊止红楼武林大会的理由之前讲的那句话一样,基本是什么东西都没弄明白吧?我之所言不是虚妄之语吧?是,红楼武林会的众英雄也许会说了,我们不否认是有很多东西还没有弄明白,大家也都知道很多观点不是真正的事实真相,但是不能因为没搞明白就不往下搞啊?况且,有人没搞明白并不能说我也搞不明白啊?对不对?见了困难更应该迎难而上,方显英雄本色!怎么能说停就停了呢?就凭这一点儿就想来喊止红楼武林英雄会,显然不能服众!这话倒也是,“明知前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革命者怎么能惧怕那龙潭虎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