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是《孟子·万章下》对孔子学说地位所做的评价。孟子说:意思是说孔子集圣贤之大成。“金声”原意是指我国古代乐器“钟”发出的声音,“玉振”原意是指我国古代乐器“磬”发出的声音,在古代奏乐时以击“钟”为始,击“磬”为终,金声玉振的原意为一首完善的乐曲。孟子将孔子思想比喻为一首完美无缺的乐曲,在这里借用孟子语意,是说孔子思想完美无缺,集古圣贤之大成,以达到绝顶。
孔子一生追求仁道的实现,虽历尽颠沛流离,但他“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他先寄希望于齐国,受阻;又隐于市十多年;后终在鲁国做过官,但中道而废;最后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历时十四年,备尝艰辛。没有人愿意接受他的思想主张,他却执着地追求,无怨无悔,“知其不可而为之。”(《宪问》)他深切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深切关怀每个人的命运,正如他对学生所言: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即试图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然后帮助治理国家,安顿天下,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他的思想和言行,完全是超越了对个人得失的考量,把自己的命运完全融入到人类甚至宇宙这个大生命中了。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在其所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位人物排行榜》中,经过反复深入的比较研究,最后确认:历史上第一位影响最大的人物是穆罕默德,位列其后的是牛顿、耶稣、释迦牟尼、孔子。哈特对于孔子的评语是:“孔子学说只强调个人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利。根据以这种哲学来保持国内和平繁荣所发挥的作用而论,大体说来,中国是地球上治理得的最佳地区。”
图片来源:中国孔庙网China Confucian Temple
金声玉振坊是进入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坊额由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题写。
诚哉斯言!孔子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从根本上影响和铸就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孔子处之泰然,弦歌不绝,并且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意思是说:文王去世以后,文化不在我这里吗?如果上天要毁灭这文化,那么就让我躲不过这次灾难而死去吧,然后世的人无法承继文王的文化了;如果上天不毁灭这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这是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临危不惧的超凡气度,一种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一种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畏艰险的意志。
面对社会礼崩乐坏状况、自己教育无效、政治主张也不得实施的现状,孔子绝不放弃对伦理教化、对清平政治的执着追求。他整理《诗》《书》,修《春秋》,于损益之间,以春秋笔法,惩恶而劝善,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将其毕生的思想寄托书中,希望身死之后精神还能够永存,所以有“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的临终宣言。
孔子的伟大精神和仁者情怀,对于中华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精神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名相张居正当年孤身一人誓把改革推行到底的时候曾经说过:“知我罪我,在所不计!”张居正的儿子张懋修在穷尽余生编订了《张太岳集》之后也说:“留此一段精诚在天壤间,古人所谓知我罪我,先公意在是乎。”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发展上已经摆脱了贫困,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甚至已经进入非常富裕的程度。目前的中国,科技发达进步,物质生活获得更高水平的享受,但在文化教养及人文精神培育上却明显不足,甚至可谓贫乏!过度重视个人自由主义与物质享乐主义的结果,是金钱至上、品德居末的错误观念的泛滥;人们重利害而轻是非,以致衍生出许多不必要的纷争,完全背离了孔子所孜孜以求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如何使得伦理道德与知识科学配合,使文化失衡的现象得以改善,重新标举儒家经典的时代价值,可说是当今社会的要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