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是孔子终身追求的政治梦想。
孔子认为只有恢复周礼,才是整顿社会秩序,挽救世道人心的最好药方。他不仅精通周礼,而且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自觉遵循周礼。
孔子儿时从不作无聊的游戏,常常模仿大人演礼习仪,学习古法。由于鲁国是周王室直系亲属的封地,所以即使春秋时期,鲁国也还是比较多地保存着周王室的礼仪典籍及风俗习惯。耳濡目染,使孔子对礼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岁时他留恋礼乐,乐以忘返,立志要对这种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17岁时孔子已是彬彬有礼,在等级森严的贵族社会中获得了“知礼”的赞许。
似乎是上天专门要考核孔子学习和应用周礼的成绩和诚意,就在被国人赞许“知礼”不久,孔子的母亲过早离开了人世。孔子的道德思想基础是以孝为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就是说子女在父母健在时,应该依据周礼来侍奉父母;当父母去世以后,应该依据周礼的规定安葬和祭祀父母。所以,如何安葬亡母遗体的问题,成为孔子遇到的第一件重大考题。
原来,按照夫妻“生同室、死同穴”的民俗,孔子应将亡母与亡父合葬,但孔母颜徵在却从未告诉儿子他父亲叔梁纥的墓地所在,这在注重礼乐教化,强调孝行的鲁国,实在是件费解的事。期间原因历来是研究者无法解开的谜团。《孔子世家》模糊解释:“纥与徵在野合而生孔子。”野合,《史记》三家注,说是纥年长,徵在少,其结合不合礼制,非礼曰野,故曰“野合”。无论事实如何,在孔子看来,父母必须合葬,这是一个肯定颜徵在与叔梁纥合法关系的重要也是最后的机会。
孔子面对这个“考题”,交出了优秀的答卷。孔子将亡母灵柩殡于当时曲阜车来人往的交通要道——“五父之衢”,以便引起人们的关注。结果一个赶车人的母亲(“挽父之母”)熟悉当年旧事,告知孔父墓地所在,孔子于是得将亡母与叔梁纥合葬于防山,即今梁公林。真乃两全其美,既肯定了叔梁纥与颜徵在的夫妻关系,尽了孝子仁人之心,也确认了自己与叔梁纥的父子关系,根据“士之子孙恒为士”的惯例,他于是取得了士的资格,叔梁纥那士人的头衔和勇武的名气,成为他步入贵族社会不可或缺的身份证书。
孔子极力维护礼,对越礼行为非常愤恨。得知鲁国上大夫季孙氏僭用天子乐舞规格,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周朝的礼乐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享有不同的乐舞规格:天子的乐舞规格是八佾(音毅yì),八行八列,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六行六列,三十六人,大夫四佾,四行四列,十六人。一个卿大夫,破坏礼乐制度,敢于僭用天子的乐舞规模,是不能容忍的。孔子所提倡的周礼礼制比较烦琐,但那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维护它,就意味着要维护西周的社会秩序。
《乡党》记载了孔子在不同场合的衣着、言谈、行为、态度,这是他对于“礼”的实践:“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意思是说孔子在乡里非常恭顺温和,好像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在宗庙、朝堂则流畅雄辩,但很谨慎。他在朝堂之上对不同地位人谈话的态度也不同:“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音促及)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他上朝时与下大夫交谈,直率畅快;与上大夫交谈,温和恭敬;国君在,他恭敬不安,但又仪态适中。从表面上看,孔子好像一个看人下菜碟的人,事实上那恰恰是对“礼”的自觉遵循。
但孔子也绝不是死守礼制,毫不通人情的人,在遇到礼制与情感发生冲突时,他会智慧地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常常表现出人性的脉脉温情。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多次高度称赞颜渊,认为他有很好的品德,又好学上进。颜渊死时,孔子极其悲痛。跟随他的人说:“你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我悲痛过度了吗?我不为他而悲痛过度,又为谁呢?”但是,当颜渊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自己的车子,给颜渊买椁。尽管孔子十分悲痛,但他却不愿意卖掉车子。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大夫一级的官员,而大夫必须有自己的车子,不能步行,否则就违背了礼的规定。
《先进》篇记载,孔子的学生想要隆重地安葬颜渊。孔子说:“不能这样做”。因为“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颜渊把我当作亲生父亲,但按照礼的规定,我却不能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那样,对他予以安葬。后来孔子的学生不遵从老师的命令,依然隆重地埋葬了颜渊,孔子没有阻拦,只是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些学生干的。
《韩诗外传》记载,曾参做错了事,他的父亲非常生气,用很粗的棍子将曾参打得晕了过去。曾参醒来后首先问父亲,“父亲大人您打我没有累着自己吧?”鲁国的人们都认为曾参是真正做到了孔子所说的“孝”,于是转告夫子。万万没想到,夫子得知后非常气愤,斥责曾参:难道你没有听老师教过你舜帝如何做儿子的故事吗?面对不喜欢自己或盛怒之下的父亲,“小箠则待笞,大杖则逃”,一般的鞭打也就接受了,如果打的厉害了,就必须要逃走!今天你在暴怒的父亲面前不赶紧跑,让他快把你打死了,使自己的父亲背负不仁的恶名,你的罪过该有多么大!
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孔子在严格规矩与生命安全的天平上,他是坚决维护生命的人本主义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