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余姚(今属浙江)人。曾官至弘文馆学士、秘书监。他曾跟从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学习书法,因此对王羲之的笔法体会很深。他的字圆融遒逸,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他偏工行草,而晚年正楷可与王羲之相先后。存世之作有《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晗仁寺碑》、《论道帖》等。
虞世南起初与其兄虞世基均为陈朝知名才俊。隋灭陈后,与兄一起被征入长安,时人比之为“二陆”(陆机、陆云)。虞世南的哥哥、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是隋炀帝末期大名鼎鼎的奸佞之臣,整日附和邀宠,隐瞒外间造反的消息。当时虞世基一家贵宠无比,似于王者,唯独虞世南一人谨慎艰苦,只知读书写诗。宇文化及杀掉炀帝后,一帮禁卫军闯入家中要杀虞世基,虞世南号泣向军士求情,请以身代兄,当然没获允许,众人把虞世基一家杀了个精光,唯独留下了虞世南。
窦建德打败宇文化及之后,虞世南在其手下做黄门侍郎。李世民擒获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府参军,与房玄龄一起对掌文翰。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局部)
传说唐太宗学书就是以虞世南为师。唐太宗常感到“戈”字难写。有一天,他写字时写到“戬”字,只写了“晋”的半边,让虞世南写另外半边的“戈”。写成以后,唐太宗让魏征来鉴赏,魏征看了说:“今窥圣作,唯戬字戈法逼真。”唐太宗赞叹魏征的眼力高,也更看重虞世南的书法了。虞世南死后,唐太宗慨叹地说:“世南死,没有人能够同我谈论书法了。”
《孔子庙堂碑》,又称《夫子庙堂碑》为虞世南撰文并书写。原碑立于唐贞观初年。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69岁时所书。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哪购得。”
《汝南公主墓志》,贞观十年(636)十一月作,行草书,墨迹。18行,每行12~15字不等。汝南公主是唐太宗之女,早逝。虞世南为其撰写墓志。此是草稿,萧散虚和,遒媚不凡。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