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鱼幼薇无奈成鱼玄机

鱼幼薇无奈成鱼玄机

时间:2024-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鱼父的叛逆和调教,在女儿幼薇身上收到了效果。如果不是后来鱼家的变故,鱼幼薇很有可能成为大唐的女诗圣,至少也能成为一个小家碧玉式的贤淑女子。这无疑是个可怕的讯号,它预示了鱼幼薇今后的人生将多灾多难。好心的他出于对鱼幼薇前途的考虑,为他们从中撮合。李亿有妻,鱼幼薇早已知道,接她来京也是情理中事。尽管一路上李亿赔尽了小心,劝导妻子裴氏接受他的偏房鱼幼薇,可出身名门的裴氏始终不肯点头。

鱼幼薇字慧兰,出生在唐武宗会昌二年长安之郊的一个落魄读书人之家,其父饱读诗书,却一生无所成就,屡屡参加科举考试,却总是难逃落第命运。也许正是因为在科举场上受的挫折和打击多了,他开始把目光转向自己的女儿:培养她读书写字,舞文弄墨。在允许和鼓励女儿读书这件事情上,鱼父应该说是时代潮流的叛逆者,也许他正是想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屡试不中的残酷现实的不满和抗议。

鱼父的叛逆和调教,在女儿幼薇身上收到了效果。据历史记载,因为父亲的调教有方,鱼幼薇五岁便能诵诗数百首,七岁即开始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而她本人更是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

【国图藏《唐女郎鱼玄机诗》】

如果不是后来鱼家的变故,鱼幼薇很有可能成为大唐的女诗圣,至少也能成为一个小家碧玉式的贤淑女子。然而造化弄人,郁郁不得志的鱼父死了。这无疑是个可怕的讯号,它预示了鱼幼薇今后的人生将多灾多难。

鱼父谢世之后,鱼家的生活顿时变得窘迫。于是,鱼家母女只能搬到一个叫作平康里的地方居住。平康里位于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妓院青楼云集的地方,鱼家母女以给附近青楼做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清苦而无望。

幸亏鱼幼薇的才华没有被生活的清苦磨灭,反而愈发凸显出来,并且引起了温庭筠的关注。

当时温庭筠当官没有着落,正好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带着好奇之心,他在一个暮春的午后,专程来到了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旧的小院去访鱼幼薇。就在低矮阴暗的院落中,温庭筠见到了这位女诗童。鱼幼薇虽然还不满十三岁,身体还没有完全长开,但她眼睛大而明亮,体态娉婷袅娜。其实幼薇早就听闻了温才子的大名,在心里很倾慕他。这下子好了,这两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第一次面对面地遇上了。

温庭筠是个外表狂浪内心细致的人,他真的来考幼薇了。他望了望江边的柳树,于是指树为题,让幼薇发挥。

幼薇一点儿也不含糊,细白的小手握住一支小号的狼毫,在一张散发出幽香的花笺上飞快落笔,然后恭敬地将之捧到心中偶像的面前。下面就是她当时写下的流传至今的《临江树》: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反复阅读,无论是遣词用字还是平仄音韵或者意境情怀,简直挑不出一点儿毛病,心里不禁大为叹服。从此,他到鱼家来探望幼薇的次数就多了起来。

这一次见面也给幼薇留下了最初的也是最美好的印象,从此温庭筠的名字就在她的心里扎了根。情窦初开的小幼薇在自家的后院种了三棵小柳树,它们很快就成活了。在一个春风拂面的上午,温庭筠又来看望鱼幼薇了,活泼的幼薇拉着胡子拉碴的温庭筠快活地往屋后跑,站在随风舞动的柳条前面,让他猜猜这三棵树的名字。温庭筠当然一头雾水,于是脸儿红红的小幼薇轻轻地在他耳边说:“这一棵是你的本家,就叫做温;这一棵呢,是他的弟弟,叫做庭;最后一棵呢,就是你的弟弟,叫做筠。”

温庭筠和鱼幼薇,一个才高八斗,一个冰清玉洁,本乃天作之合。关于他们之间是否有爱情,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墨客都做过多种推断,他们以温馨的笔触,善意而多情地给温鱼的相识相知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

至少,鱼幼薇被温庭筠的才情和洒脱打动了,这从稍后的诗作便能看出来。当时温庭筠因为要去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离开了长安。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故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

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怜爱,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不敢再向前跨越半步。而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早已把一颗春心暗系在温庭筠身上。不见雁传回音,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温庭筠哪能不了解鱼幼薇的心思?但他思前想后,仍抱定以前的原则,不敢跨出那一步。唐懿宗咸通元年,温庭筠回到了长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际在仕途上找到新的发展。两年多不见,鱼幼薇已是亭亭玉立、明艳照人的及笄少女了,他们依旧以师生关系来往。

一日无事,师生两人相偕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士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待他们题完后,鱼幼薇也满怀感慨地悄悄题下一首七绝:“云峰满月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这首诗前两句抒发了她满怀的雄才大志;后两句笔锋一转,却恨自己生为女儿身,空有满腹才情,却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

几天之后,初到长安的贵公子李亿游览崇贞观时,无意中读到了鱼幼薇留下的诗,大为仰慕。李亿这次赴京是为了出任因祖荫而荣获的左补阙官职。

就任后,这位来自江陵的名门之后,开始拜访京城的亲朋故旧。温庭筠在襄阳刺史幕中,曾与李亿有一段文字交往,因而李亿也来到了温庭筠家中。在温家的书桌上,一幅字迹娟秀的诗笺令李亿怦然心动。这是一首抒情六言诗: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

芙蓉月下鱼戏,螮蝀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待他问明诗作者,原来就是那个题诗崇贞观的奇女子鱼幼薇,李亿心中更加激动。温庭筠把李亿微妙的神态看在眼里,暗中已猜中他的心思。好心的他出于对鱼幼薇前途的考虑,为他们从中撮合。在长安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一乘花轿把盛妆的鱼幼薇,迎进了李亿为她在林亭置下的一栋别墅中。金童玉女度过了一段心醉时光。

【鱼玄机】

在江陵,李亿还有一个原配夫人裴氏,见丈夫去京多时仍不来接自己,三天两头寄信催促。李亿只好亲自东下接眷。李亿有妻,鱼幼薇早已知道,接她来京也是情理中事。鱼幼薇通情达理地送别了李亿,并牵肠挂肚地写了一首《江陵愁望寄子安》(李亿字子安):“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幼薇独守空房,从红枫秋月,一直等到春花渐落,才见良人携妻来到长安。尽管一路上李亿赔尽了小心,劝导妻子裴氏接受他的偏房鱼幼薇,可出身名门的裴氏始终不肯点头。

一进林亭别墅的大门,裴氏就喝令随身侍女,把出来迎接的鱼幼薇按在地上,用藤条毒打一顿。鱼幼薇不敢反抗、也不敢怨怒,她只希望在夫人出了一口气之后,便能接受她成为一家人。然而裴氏的怒气不是一发就消,第二天、第三天仍是闹得鸡飞狗跳,硬逼着李亿把鱼幼薇赶出家门。李亿实在拗不过裴氏,只好写下一纸休书,将鱼幼薇扫地出门。两人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三个月,五个月的苦苦相思,至此戛然而止。

当时,唐朝道教盛行,知名的道观多成了游览胜地和交际场所,许多才色稍佳的女道士便成了交际花。然而,曲江一带的咸宜观因一清道姑品性严谨,恪守规矩,所以一直保持着一分清净的局面,观中客人寥寥。李亿也是看中了这点,表面上与鱼幼薇一刀两断,暗地里派人出资修葺咸宜观,又捐出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香油钱,然后把鱼幼薇悄悄送进观中,并对鱼幼薇发誓道:“暂时隐忍一下,必有重逢之日!”

咸宜观观主是个年迈的道姑,她为鱼幼薇取了“玄机”的道号,从此鱼幼薇成了鱼玄机。一个风华绝代、才华横溢的姑娘岂甘孤伴青灯做一世道姑。长夜无眠,鱼玄机在云房中思念着昔日的丈夫李亿,泪水和墨写下了一首《寄子安》:

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

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

进入道观后,鱼幼薇把满腔愁情寄托在诗文上,希望李亿早点到来。李亿把鱼幼薇寄养在咸宜观,本意也是要寻机前来幽会的,却无奈妻子裴氏管束极严,裴家的势力又遍布京华,李亿不敢轻举妄动,所以从不曾到咸宜观看望过鱼玄机。

鱼玄机朝思暮想,了无李亿音讯,只有把痴情寄付诗中,又写了一首《寄李子安》:

饮冰食檗志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

秦镜欲分愁堕鹊,舜琴将弄怨飞鸿。

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

书信茫茫何处问,持竿尽日碧江空。

诗每写成,都无法捎给李郎,鱼玄机只有把诗笺抛入曲江中,任凭幽情随水空流。

三年过去了,道观中人去楼空,只剩下鱼玄机孤零零的一个人。她听说李亿早已携妻远赴扬州为官去了,觉得自己被人抛弃了,便在冷清的咸宜观中深夜秉烛,写下了一首后来传诵千古的《赠邻女》: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此后,鱼玄机陆续收养了几个贫家幼女,作为她的弟子,也过起了交际花般的生活。最终,她因为贴身侍婢绿翘抢了她的“情郎”,而杀掉了绿翘。被带到公堂的鱼玄机主动交代了杀人经过。因罪行恶劣,她被处以斩刑。这年她才24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