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80年,在一个草长莺飞的日子,皮日休随黄巢大军克襄阳,渡汉水,夺夏口。起义军于暮春时节已攻下武昌,待大军休整之际,皮日休沿鄂州古道策马扬鞭至白雉山下,想起少年读书时诵过的鄂州八景之一的“白雉烟雨”的诗句,便慕名而去。
当皮日休赶到时,已是斜阳映霞。他走累了,就找到一户老者家借宿。老者很健谈,皮日休便与老者攀谈起来。他问老者,此处为何遍地是炉渣?老者说,在前朝文帝时,江南民间钱少,文帝遂命晋王杨广在白雉山南(铁山)设炼炉十座,开采铜矿铸造新钱,自高祖后此地便大兴炉冶。说起大兴炉冶的历史,老者讲了很多,他说此处古曰铁山口,相传三国吴王孙权于黄武五年(226年)在此挖土造炉,炼成千万口刀剑。南朝宋武帝刘裕为恢复中原,派人驻铁山口,也在此冶炼锻铸兵器。其子刘义符为纪念他,在白雉山建了宋皇堡衣冠冢眺望江北,以志一统天下。
第二天,皮日休别过老者,便去白雉山上谒拜宋皇堡。他大约走了半个时辰才到达主峰顶,他侧目凝视,山顶立有一座坐南朝北的圆拱形石冢,冢周围有石砌的台阶,护栏并有一座八角小亭遮挡,碑身赫然刻着几个鎏金大字:“故先皇考宋高祖孝武帝刘裕之冢。”虽然历经了三四百年的风雨侵袭,其间兵燹战乱频繁,石冢却丝毫未损。皮日休想:也许是周遭世人对宋武帝心怀敬意吧?至少说明他不是一个遭人怨恨唾弃的皇帝,也许他派人炼铁曾惠及乡里,又或许他统辖地区政治清明。想至此,皮日休随即口吟诗一首:
宋王遗冢何处存,百年风雨知旧尘。
青山铁石今犹在,巍然依依告后人。
晌午时分,皮日休在下山途中,无意中发现了路边草丛中的一块小石碑,上面写着:“大隋铸钱监理,大业三年立。”皮日休恍然大悟,原来前隋炀帝也曾关注过此地。他想炀帝虽然骄奢淫逸、暴行累累为世人所不齿,但他毕竟平定了长达四百年的战乱,还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时江南民间钱少的局面,亲自来铁山设铸钱监,足见他对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视。后来江南经济的发展与隋炀帝铸钱藏富于民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然大运河的开凿畅通、漕运的兴盛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皮日休不由得记起自己往年游历运河至汴河一带所作的一首《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首诗具有辨证分析的思想。开篇提出了曾经的历史结论“尽道隋亡为此河”,即认为隋炀帝为了自己的荒淫享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凿了汴河。汴河开成之后,隋炀帝乘龙舟游兴,尽情玩乐,耗费大量资财,满足自己的荒淫腐化。因此,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几十年就灭亡了。这也就是把隋朝灭亡的原因归于帝王荒淫腐化的同时,也归结为开凿汴河了。可是,唐朝时,大运河就已经在南北交通方面,显示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更不用说之后,大运河对后世水运起到的巨大作用。接着,皮日休一反曾经的历史结论,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充分赞扬了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的作用。“至今千里赖通波”,充分肯定了大运河连接南北交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
【京杭大运河】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句则是对隋炀帝采取了分析的方法,皮日休没有掩饰隋炀帝的荒淫腐败,同时还颂扬了隋炀帝的历史功绩。他还认为,如果隋炀帝没有荒淫腐化的行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可能比大禹治水的功绩还大。这种运用分析的方法认识隋炀帝要比全面否定更实事求是,更科学,这显然是一大进步。充满新意的观点,也是这首诗得以千古流传的重要原因。
后来,皮日休到了鄂州驻军,不及休憩,便连夜向黄巢疾书铁山口设铸炼炉的重要性。翌日,黄巢接到他的呈书,立即令皮日休带五千人驻扎于铁山口铸造兵器及铜钱。他从此在这里负责冶炼铸造事宜。除了监理铸造,他闲时还教授随军子弟及乡间幼童诵经读书,并且分文不取,获得当地乡亲的交口称赞。皮日休驻军期间军纪严明,对周围百姓秋毫无犯,为黄巢顺利攻入长安打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然天有不测风云,公元884年,黄巢兵败退至山东,又遭李克用重兵伏击,黄巢自刎身亡。皮日休随残部等久攻淮阳不下,他眼见众人粮草不济、饥饿难当,遂与大家商量各自分头散去。
后来,皮日休在避难期间,游历了黄梅的五祖寺、东方山的弘化禅寺以及当年的铁山口。时值深秋,故地重游,历经战乱后的铁山满目疮痍,冶炼炉已停止铸造了。皮日休当年借宿的小山村已是残垣断壁,鲜见人烟。他触景伤情,随同游的弘化禅寺的僧人商量决定一起在白雉山和东方山之间建一座小庙来化缘,周济贫苦乡亲。他和周边的乡民一砖一瓦地将小庙建成了,随后他与弘化禅寺的故交住持大师一起将东方山的一株银杏树移栽在小庙前。皮日休看着银杏树,仿佛自己此时的心性也如同这银杏树一样笔直挺立、抱朴守一。他想:自己读书时虽信奉孔子“施仁政”、孟子的“民为先,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民本王道,并在其后的生涯中一以贯之,无奈连年征战,天下还是四分五裂、藩镇割据四方。如今,各军事利益集团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年年抓壮丁,并不断加重田地赋税,极力搜刮压榨其统治区人民的血汗。老百姓苦不堪言,纷纷逃离家园,到处一派衰败萧条的景象。看到这些,皮日休觉得凭一己之力报国无门,年轻时没能实现理想,现在自己垂垂老矣,未竟的心愿只有寄望于后生来者。想至此,皮日休在小庙墙上题诗一首:
王道难彰事蹉跎,策马休顾凌烟阁。
一卷青书思归处,满地黄花寄语所。
据传,皮日休晚年隐居于大别山深处,在霍山县西山的古庙中给周围孩童授书至终老。而皮日休在铁山庙前栽下的银杏树已逾千年,越发显出其朴实与深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