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纯甫中秋应制,作《壶中天慢》词,自注云:“是夜,西兴①亦闻天乐。”谓宫中乐声闻于隔岸也。毛子晋②谓:“天神亦不以人废言。”近冯梦华③复辨其诬。不解“天乐”两字文义,殊笑人也。
注 释
①西兴:渡口名。在今浙江省萧山市西北。本名固陵,相传春秋时范蠡于此筑城,六朝时为西陵城,五代吴越改名“西兴”。苏轼《望海楼晚景》诗之三中云:“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②毛子晋:毛晋(1599—1659),字子晋,明末清初的藏书家,是私家刻书最多、影响最大的藏书家。③冯梦华:即清末词人冯煦(1843—1927),字梦华,号蒿庵,近代词论家。
词 解
曾觌中秋应制词《壶中天慢》的自序说:今天夜里在西兴也听到了天乐。这句话是说宫中的音乐声在隔岸也能听到。毛晋以为是“天神亦不以人废言”。近人冯煦也指出了他的错误,毛晋不了解“天乐”二字的文义,实在是可笑。
评 析
曾觌(1109-1180),字纯甫,汴京人,南宋词人。曾担任建王内知客。后来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与奸臣龙大渊朋比为奸,为人不齿,《宋史》将其列入《佞幸传》中。词作大多是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
壶中天慢
此进御月词也。上皇大喜曰:“从来月词,不曾用‘金瓯’事,可谓新奇。”赐金束带、紫蕃罗、水晶碗。上亦赐宝盏。至一更五点还宫。是夜,西兴亦闻天乐焉。
素飙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
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
毛晋说“天神亦不以人废言”,是指天神不厌恶曾觌这个人,反而由于其词降下天乐。其实天乐实际上是指宫中的乐声。毛晋望文生义,不清楚“天乐”在此处的真正含义,被静安先生取笑了。
历来应制之作,就算语句华美,却大多是为了给皇帝、皇后歌功颂德、吹须拍马的手段,几乎没有真情实感,因此能够广为流传的非常少。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夏竦“水殿按凉州”都是依靠句意出奇。看曾觌注中说“上皇大喜……赐金束带、紫蕃罗、水晶碗。上亦赐宝盏”云云,洋洋自得之情溢于言表,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未免让人望之生厌。
应制词的整体水平向来不高,能流传下来的更加稀少,但先生还是提到了,也许是因为他作为清朝遗老,心中对帝制还是有所向往吧,让人不由得心生感叹。
●云想衣裳花想容
李白的《清平调》三首是历代应制诗中的杰作,相传唐明皇携爱妃杨玉环在沉香亭赏牡丹品酒,命李白撰新词助兴。李白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为其磨墨,挥笔而成新诗三章,成为传世佳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