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广告不仅具有庞大的用户群,更注重改善在影响用户兴趣、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效果,提升促进用户消费行为的转化率。
虽然,近年来传统媒体广告收入的衰退与新媒体广告经营的增长成为传媒和广告营销领域的共识,但是,新媒体的广告经营也出现了显著的分化,门户网站的广告经营也出现了下降,实际上低转化率的媒体广告越来越缺乏市场价值。
与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相比,社会化媒体的广告营销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社会存在感体验。
情感性产品比充分信息型产品更容易受到社会化媒体广告营销的影响。
强关系社会化媒体比弱关系社会化媒体对用户的身份消费更有影响力,但是用户的身份消费更偏向在弱关系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自我展示。
千人成本、点成本等传统媒体的主流广告营销价值衡量体系形成了规模化的注意力经济模式。按照认知—兴趣—态度—行为的营销传播效果评估模式,传统媒体的广告营销价值主要体现在认知度层面,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但是在激发兴趣、塑造美誉度,推动购买行为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比较而言,社会化媒体广告不仅仅具有庞大的用户群,更注重改善在影响用户兴趣、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效果,提升促进用户消费行为的转化率。
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会化媒体的营销传播一方面重视营销传播效果的一系列个人因素,在用户细分基础上的建立精准营销模式。Facebook等社会化媒体为广告客户提供的用户选择和细分模式,包括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特征、粉丝页和兴趣标签。如户外运动设备品牌可以选择喜欢运动和冒险的用户,甚至将最近半年准备购买户外运动设备的用户设定为广告投放筛选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化媒体致力于形成情境化的营销传播模式,使情境营销在广告价值提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情境中,用户会对情境以及情境中的消费行为形成不同的认知。自我、社交群体和媒介环境构成了社会化媒体构建出的情境营销传播模式,提高营销传播的转化。本文围绕社会存在感、社会身份认知两个方面对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效果的情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这两方面分别代表了对受众的认知、对自我社会身份的认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