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风流别具《淮海词》

风流别具《淮海词》

时间:2023-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读淮海词是一种情味俱佳的审美享受。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关于淮海词的新注本相继出现。浏览陈注淮海词,颇多感想,追思作者之苦心,可以粗窥其要旨。新注《淮海词》一个明显特点便是注释详尽。新注《淮海词》对此作了相当大的努力。新注《淮海词》的另一显著特点,可从其对词作评赏中看到。就这点来谈陈注《淮海词》之评赏,则弥觉可贵。浏览《淮海词》的评赏,实可看出作者潜心用意之所在。

(明 唐寅 芭蕉美人图)

在两宋词作中,淮海词素以风流雅淡、清丽含蓄而著称,且其深于情致,常于细约委婉之中体略出人性依依的心怀。不需比之于旷远豪阔的苏轼与金戈镗鞳的辛弃疾,即使与同属婉约词人的柳永、李清照诸家相比,秦观也依然以自己的真率自然和清幽蕴藉显示出其“别是风流标格”的特色,淮海词也因之一向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读淮海词是一种情味俱佳的审美享受。当然古典文学作为历史的遗产,距我们毕竟有一段时间上的距离,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工作在发掘其历史面貌及艺术内涵方面做出努力。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关于淮海词的新注本相继出现。而一个文学选本,作为研究成果的展示,首先必须具备详尽精当的考释,借以反映作家的本来面貌,并从中体现出一个作家作品思想与风格的统一性;同时,词作为一种美文学,要全面认识它的艺术价值,自然还应该注意揭示其审美意蕴。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说在当今流行的有关淮海词注本中,由浙江古籍版陈祖美先生选注的《淮海词》,既发扬了近年来淮海词的研究成就,体现了考信求实精神,又弥补了其他选本的缺憾与不足,注重了词的艺术评析,觅幽探胜,体悟精妙,堪称淮海词研究的一部别具风韵的富有昭示性的力作。浏览陈注淮海词,颇多感想,追思作者之苦心,可以粗窥其要旨。

先谈注释。新注《淮海词》一个明显特点便是注释详尽。古典文学由于时间距离,为今人的理解造成了一定困难,因而一个综合性研究成果,首先必须涉及注释。传统注释大多集中在两方面:或文字训诂,或辞义疏通。其实在当代人看来,这虽属必要,但就注释引导读者体味作品审美价值来讲,仍难免有所不及。词作为艺术现象,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语义传达,更包含了某种深沉的文化积淀,注释发掘其美的意蕴主要就在于揭示这种文化积淀。所以文学意义上的注释至少必须具备一个基本原则:必须能够使辞义通晓,但又不能停留在辞义通晓,还必须尽可能地发现文学的继承以及文学现象中表现出的各种相通关系,从而达到使注释给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积累和广阔的联想。新注《淮海词》对此作了相当大的努力。注中除引用大量材料外,还着重从平淡天然的语言中寻求更深的理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一词向以质朴淡然为人称道,晁补之甚至称其“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苕溪渔隐丛话》引)。足见其明白畅达,传统注释于此多作省略。然新注对此却并不因循,几乎仍是逐句解释。末句“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注中引唐人欧阳詹诗:“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既可见古今文学的交互影响,复引《欧阳引周传》所载一段悲痛伤感的爱情故事,又使得词意充实化具体化,在加深理解的同时,似乎还含有来自人世伤情默默一致的启悟。《八六子》(倚危亭)一词,注“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引白居易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及李后主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使人更加真切感受到春草荣生绵绵天涯的顽强生命,何况白居易诗写春草原本就有“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意思,与李后主词意相合,不仅道出离恨沉痛铭心刻骨,更有一种离恨茫茫无垠无限的味道。于是秦观原词所展示的内涵在不断向深刻演进的同时,也自然超出了表面性的文字本身,不仅表现得更加广阔更加深沉,而且由中也透视出了某种精神的普遍性。这正是新注的一个特点,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具有开掘性的突破。

再言评析。新注《淮海词》的另一显著特点,可从其对词作评赏中看到。中国传统词话实质上也主要在于评赏。但古人词话,于评赏之中较多注重于章句,或有兼及词境,也多以寥寥笔墨,点睛启悟,所惜者惟在其简单而犹未透彻。近年来赏析之风大盛,但由一个人对某一作家作品进行全面评析,且其所道大多自出机杼,能涉微体妙者,仍属鲜见。就这点来谈陈注《淮海词》之评赏,则弥觉可贵。夏承焘先生尝谓:“注诗难,说诗尤难。”如果说注释虽要顾及作品整体,但其侧重点首先在于局部,那么评赏则须把握全词,甚或不止于词还要兼及作者的人生,而对全部作品的评赏则进而还得有一种系统的统摄能力,表现出自己统一的判断和完整的审美思想。苏轼讲画竹须得先胸中有竹,评赏亦如此,且不惟在一叶一节,抑或是一株竹,而是整个竹林。浏览《淮海词》的评赏,实可看出作者潜心用意之所在。全部评赏虽然各具特点,甚或详略不一,但却有一个共同基调。这种基调正是建立在作者对秦观及其作品深刻研究的基础上的,所谓知人论世,既不负古人,又不诬古人。集中评赏《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先是略为小考,断其“当是作者四十六岁时,因受党争牵连,出通判杭州,满怀恋阙之情游嵩山,经洛阳而去有感之作”。但词中盛集雅事“与彼时作者在洛阳的感受不符。看来词中是糅进了作者居京时的生活内容”,“与其说是‘洛阳怀古’,倒不如说是‘汴京思旧’更贴题”。如果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这种精辟中肯的结论则很难得出,当然也就要影响到对原作的艺术认识,很难确切地把握词中“‘即以今昔交替,物候世事对比’的形式展开铺叙,而‘乱分春色到人家’和‘暗随流水到天涯’,极精确传神地隐括了上下片的题旨。前者以春意倍浓之景,反衬不胜今昔之感,而后者‘重来是事堪嗟’句,与‘暗换’之意遥遥相应,极言其百无聊赖,无可奈何之感”。元好问曾称秦观所作为“女郎诗”,是说其辞义婉约,伤怀柔情,极富感受。祖美师以一女性学者体略其词,引发触感,曲尽其妙,尤为人所不及。评赏《虞美人》(高城望断尘如雾)一词,设身处地如置其境:“试想,一个尚在客居的人,送朋友上了车,自然会感到怆然若失,急忙登上城楼,举目远望,但看到的只有尘土如雾。傍晚村外小河边,无数柳絮飞舞,又是一番送别景象。车尘、柳花、归舟……这般景物,在客子眼中该是多么凄凉!”这样的评赏往往能调动读者的生活感受,产生共鸣,达到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契合,从而更充分地显示艺术的力量。这是陈注评赏一个突出优点,而实质上其突出之处并不止于此,还包括了对传统习俗的突破和深入。《鹊桥仙》(纤云弄巧)是淮海词中名篇佳作,这首词所用典故是通常习见的牛郎织女神话,据作者统计古人以此入诗词者,仅明代以前便有数百,然唯秦观此首卓然冠绝。一般人读此词每觉其佳而不解其佳,惯常解说品评其妙却又不脱窠臼,渐而渐之,人们对这首词佳妙之因倒忽视了,往往习惯于糊里糊涂地全盘接受它。陈注对这首词的评析恰巧体现了作者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及艺术认识上的创新。譬如,关于一些基本词语的解释,像“飞星”,通常多释为牛女二星,作者一反旧说,认为飞星即流星,这样既为全句着落找到了适当说明,又使得上下句连接得到充分融合。更为可贵的是,对一些既成定论词句的评说,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般以为这是讲牛女相会,其情绵绵非世人所有,而作者则认为是借用牛女相会作衬托,如牛郎织女天河遥隔,尚有一年一度佳期,人间长别数年夫妻不见,与之相比,更不知要凄苦多少。词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今人每以为其反映健康进步的爱情观,这固然不错,但作者认为,这还反映了作者对真正的友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其中爱情的内容似乎是广义的,既有对异性的爱恋,也有对师友的笃爱,更有对事业的追求。结合秦观的身世以及其对生活与友谊的一往情深,可以说此评十分中肯贴切。它不仅反映了秦观词的艺术风格,也表现出其创作的深刻魅力所在。这也正是陈注的创新与突破。

最后要论及的是新注《淮海词》的篇目确定与总体编排。篇目确定是研究古代作家作品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秦观词作,今人确定出于其手笔者,大致八十来篇,新注择其七十余首,基本上全面体现了秦观词的风貌。今人或有广搜旁证者,于确定为秦观作品之外,又多有加诸其名下,这中间固不乏确切者,但由于量过庞大难免会降低作品可靠性,对研究者和读者来说,则易造成模糊或束手无策状况。如世人每以淮海富于性情而多非议,大加搜求难免会使一些尘俗之作列其名下,这不但加深了某种误解,且也混淆了一个作家的本来面目,亦不利于审美鉴赏。新注之所以慎重选定篇目,似乎也正有从求实立信,反映作者本来面目上着眼的意义。此外,新注还通过总体编排体现了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一个选本原本就应该展示一个作家的艺术人生,但一般选本常囿于编排方式,难以充分体现这一点。陈注则不然。本书卷首即置《前言》,对秦观及其词作进行全面总体介绍,又对前人批评淮海词的观点予以要略评述,分析辨证,梳理脉络。这就不仅使读者对秦观生平有个大致了解,借以全面认识其词作;且能从各个不同角度启发读者,以求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艺术判断力。书后附录《宋史》本传、《行状叙录》、《词评选辑》及《轶事掇拾》诸篇,于正编更有锦上添花之意。它的好处就在于,不仅如前面只主要表明自己作为今人的看法,同时又注入了历史的认识,表现出立体的全面的特征,并明确显示出新注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的纵深度。附录诸篇与正编注、评之间征引相结合,还在材料上提供了方便的参考,这正可说明作者潜心钻研、掌握史实、注重吸收前人成果,不发虚妄之言的可贵学术精神。而正是这一些,又构成了新注《淮海词》的特点,突出了作者研究的综合性,表明了其对秦观及其词认识的深广性。

似乎可以说,新注《淮海词》作为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它所显示的全面性与综合性在已往的秦观研究中还是罕见的。既侧重了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认识,又能搜求史实悉心考订,不仅可作为专业研究的参考,且便于一般读者阅读欣赏,雅俗兼及。当然,这并非结论,一切认识皆自于原书,仁智互见,各人或可明鉴。

(原载《北方论丛》1991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