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夕阳斜照,一座古寺静静地卧在深山里,澄澈的天空,寂静的山,一缕烟尘从寺中袅袅而出,如同一支如椽之笔在空间里勾出了唯美的线条。前来参佛拜庙的人已散去了,寺庙渐渐归于平静,偶尔还听得三两下木鱼声响,从西方吹来的风,也许是随达摩祖师西来,已经历了百年的岁月,晚钟的梵音固执地敲响,一个僧人默默地坐在蒲团上,双手合十,正在参悟禅宗西来意……
这只应出现在梦里或者画里的情景,却不是梦,也不是画,这是马致远的《[双调·寿阳曲]烟寺晚钟》: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
顺西风晚钟三两声,怎生教老生禅定?
这么美的景致,却在最后浮现一个疑问:“怎生教老生禅定?”
如何不能禅定呢?寺庙静下来了,除了暮鼓晨钟,陪伴在僧人身边的也许就只有鸟鸣深涧中,溪流响叮咚了,况且,那些外界的声响已经响了百年千年,怎么会影响禅定呢?
除非,那是僧人的心不定。
想起禅宗一则公案:六祖慧能大师来到广州法性寺,忽然一阵清风吹进经堂,把佛幡吹得飘舞起来,一个和尚说是风动,一个和尚说是幡动,慧能大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六祖慧能在禅宗的历史上,有着不一般的地位,他接受五祖的衣钵也耐人寻味,他在这则公案中点破了是“仁者心动”,但凡不能禅定的,是自己的心不知放在了宇宙的何处无法归来。
老僧为何不能禅定,曲中未讲,或许是尘未了,或许是找不定禅意在兀自着急,这个可随西风去想象,没有对错。
可马致远却不是在简单地讲述这个烟寺晚钟,他借老僧的状况抒发自己的情怀。就如同这古寺远离尘世居于深山,人静山空,寒烟缕缕,一片凄清,这凄清的情怀又缘于他不得志的仕途,这位有着非凡抱负的被后人誉为“元曲四大家”的伟大的文人,经历了二十年的漂泊生涯,最后归隐于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这也许是他心境的真实写照。
元朝便是这样的,文人不被社会看重,他们的抱负和才气只有在勾栏瓦舍、阡陌乡间才显出丝竹的空音。
但是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改变心境呢?禅宗讲究随缘,那么,山崩地裂、云雨巫山都随缘不是挺好吗?说穿了,那个老僧为什么不能禅定呢?便是功名利禄心在作怪了。
功名如何?繁华又如何?万般宫阙都做了土,一切不过都是浮云。
元朝的士人们勘不破,现今的士人们也勘不破,那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捆在士人身上的枷锁,“官本位”的思想已经浸入人们骨髓,人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身为一个本真人的快乐,深陷其中还深以为乐。当你看破了尘缘与浮云的道理,便是一个“柳暗花明”的世界,只是一层迷障罩在人们面前,灯红酒绿,汲汲营营,苟苟且且,抛不得弃不得。
如果,这么聪明的马致远早先不热衷于功名,而是真的去修习禅定,我们今天还看不看得到这些元曲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的凄清,这样的历史,这样的思维都是应该存在的,如同一朵花,缺少花瓣、花蕊、根、茎都是不可的,不然,我们怎可悟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的禅意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