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方道士徒有慕
先秦以降,历代都有热中养生之人。但通过什么路径实现目的,则分歧极大。战国秦汉的方士和东汉以后的一些道士,千方百计寻求仙药或炼制所谓“金丹”,幻想服食之后就可长生。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以诗批之,曰:
长 生
明·王守仁
长生徒有慕,苦乏大药资。[1]
名山遍探历,悠悠鬓生丝。[2]
微躯一系念,去道日远而。[3]
中岁忽有觉,九还乃在兹。[4]
非炉亦非鼎,何坎复何离?[5]
本无终始究,宁有死生期?[6]
彼哉游方士,诡辞反增疑。[7]
纷然诸老翁,自传故多歧。[8]
乾坤由我在,焉用他求为。[9]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10]
【题解】
此诗选自上海大一统书局民国十六年(1927)印行的《王文成公全集》卷之二十。原题《长生》,意在揭明道士追求长生的荒谬,指出自我才是生命的主宰。
作者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弘治六年(1493)中进士,走上仕途。开始并不顺利,曾得罪大宦官刘瑾,被廷杖下狱,贬到人迹罕至的贵州龙场当驿丞,后移卢陵知县。刘瑾垮台后,王氏地位节节上升。历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右佥都御史,南赣、汀漳等地巡抚,曾先后镇压了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农民起义,活捉反叛朝庭的宁王朱辰濠,战功赫赫。但他又是明代著名儒家学者,集心学之大成。他曾在浙江绍兴的阳明洞隐居读书,又曾创办阳明书院,从事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所以后人称为阳明先生。其学说称为“王学”或“心学”,与程朱理学并峙。卒后谥“文成”。其文博大畅达,诗秀逸有致,世称姚江派。著有《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与《阳明乡约法》等,并行于世。《明史》卷一百九十五有其传。
【注释】
[1]“长生”二句:有人徒然羡慕长生,但苦于缺乏炼制金丹大药的金钱。道士认为服食金丹大药,就一定长生不老。诗人否定此说。
[2]“探历”:探访和经历。“悠悠”句:在不知不觉中,鬓上长出白发。
[3]“微躯”句:微小的身躯系于一个念头,指长生愿望。“去道”句:离开大道一天远一天。
[4]“中岁”句:中年时忽然有所觉悟。“九还”:指金丹在炉鼎内的变化要经过九个阶段。“乃在兹”:就在这里,指炉鼎内。
[6]“本无”句:本来就没有开始、终结可以探究。“宁有”句:哪有什么死生之期。
[7]“彼哉”二句:那些游方的道士啊,以诡辩之辞为炼丹作论证,反倒使人更加怀疑(炼丹的合理性)。
[8]“纷然”二句:此前许多炼丹的老道士,各自传授下来的炼丹理论和方法,存在许多分歧。
[9]“乾坤”二句:天地万物是由于我而存在的,何必要到我之外寻求长生之道呢?作者以“心”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故有此说。
[10]“千圣”二句:以往的千百个圣人,都是过去的影子,“良知”才是我真正的老师。“良知”,孟子用语,本指天赋的道德观念,并不是从外面学得的。王守仁据此提出“致良知”说,认为“心”中具备一切,不假外求。
【简析】
此诗前十六句批判道士炼制、服食金丹的思想行为,是虚妄和违道伤生的,很有深度和说服力。最后四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突出“良知”的作用,强调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具有积极意义。在此可将“良知”看作合理的思想。养生之道必须符合事理,方有成功可能。但诗人是以心本论看待长生问题的,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诗人还有两首短诗,也突出这一思想。如《答人问道》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寄题玉芝庵》诗:“尘途骏马劳千里,月树鹪鹩足一枝。身既了时心亦了,不须多羡碧霞池。”也值得玩味和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