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非常名”

时间:2023-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理,“名可名,非常名”也不要用常名去理解《老子》书中的非常名,否则就会出错。笔者试以“名”与“非常名”这把钥匙打开《老子》众妙之门,同时指出人们错解老子的原因。“物”既是常名,东西、物质、事物、万物,又是非常名,是自然。“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所以“物”与“道”在某一章句中同时出现。

《老子》宣称“大道甚夷”,“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然而,由于人们诸多误解,对老子的“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一言蔽之“玄之又玄”,难从迷宫里走出来,原因之一,就是习惯用“常名”去理解《老子》中的“非常名”。

“先秦诸子著书,必各有其书所特创专用之新字与新语,此正为一家思想独特精神所寄。以近代语说之,此即某一家思想所特用之专门术语也,……然此一家之使用此字此语,实则有其特殊之涵义,不得以惯常字义说之。”同是一个“大”字,庄子定义为:“不同同之之谓大。”包容不同的事物就叫大。《老子》用“大”给物(自然)命名。庄子之大非老子之大。《易经》定义:“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将“物”(自然)命名为“道”,故特别强调,“道可道,非常道”,既不要用《易经》之道去解释《老子》之道,更不要用常见的“道”去理解《老子》书中有特殊涵义的“道”。庄子的成仙之道不是老子的自然之道,所以,庄子认为道不可道(仙机不可泄露),但不可以认为老子的道不可道。同理,“名可名,非常名”也不要用常名去理解《老子》书中的非常名,否则就会出错。笔者试以“名”与“非常名”这把钥匙打开《老子》众妙之门,同时指出人们错解老子的原因。

常名:1.本义;2.引申义;3.比喻义。这些意义可以从字典中查找。

非常名:1.不能以常用的涵义去理解,只能根据前后文的意思去体认,切忌离开原文,随便将《字典》《词典》之常用义项强解《老子》的非常名。翻译时,在字典、词典中找不到相同的词语代替,只有直接使用该词。非常名不是外星人的语言,仍然是使用其本义或引申、比喻义,认真咀嚼,总还是有迹可循。比如“同谓之玄”,玄的本义是绞丝,无法用其他词语代替。人们用虚玄代替玄,结果使老子甚夷的大道堕入玄学的深渊。2.多音字,某种读音不常用。多义词,某种义项不常用,也可算是非常名。必须认真分析,必要时只有选择不常用的读音或词语注释或翻译,否则就会离题万里或与原意发生冲突。比如“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里的“常”就不是经常的“常”,而要选用常的本义“旗”,翻译为“(道为尊,德为贵)不是天帝的命令而是自然的旗号”。从古至今,解老学者犯下许多类似错误,使《老子》生涩难懂,这一点至今尚未引起重视。

【物】

在不同的章句中,有不同的意思,切不可一概而论。“物”既是常名,东西、物质、事物、万物,又是非常名,是自然。

一、常名:《高级汉语词典》:物wù<名>,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1.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第六十二章)“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万物作焉而不辞。”(第二章)“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四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五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第十六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第三十二章)“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第三十四章)“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第三十四章)“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矣。”(第三十四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三十七章)“万物得一以生。”(第三十九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第七十六章)

2.具体的物:东西、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第十四章)“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第十四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第十六章)“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二十七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第三十章、第五十五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第五十七章)

有物混成,“物”是自然存在;“象帝之先”,物(自然)的存在先于天帝。庄子则认为有一个“造物者”。他认为,生、老、病、死、苦都是由造物者决定的。人,不过是“物”,在造物者面前,只有服从,只能无为,没有必要发怨言。《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译文:子舆说:“伟大啊,造物者!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的样子!”庄子的物是造物者所造,不能与老子的等同自然的物相比。造物者在西方,被称为上帝。

二、非常名:以下章句中的“物”只能按书中特定语境的意义去理解,这些涵义,在字典中,一般没有解释。

1.物是天地的根源。“(物)可以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

物(自然)使万物有了形状,使万事有了动力。“物形之,势成之。”(第五十一章)

2.物的出现,比天地还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二十五章)

3.物有名字,名“大”,字“道”。“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第二十五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二十一章)

4.道是物(自然)的名字,不是物本身。正如“飞机非飞机”。飞机、plane这些虚的名字、笔画、字母、符号代表飞机,但不是真实的飞机。所以“物”与“道”在某一章句中同时出现。“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三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第五十一章)

5.物(自然)由“无”与“有”构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

6.物有相反相成的作用。“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一章)

7.物与道一样,也是规律。“故物或行或随。”(第二十九章)

8.根据大、逝、远、反的原理,事物发展到顶点之后都是“老死”。“物壮则老,是谓不道。”(第三十章、第五十五章)

9.物(自然)的名字:“大”,天下因为“大”(合乎物、自然)而“顺”。“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第六十五章)

【自然】

一、常名:《高级汉语词典》: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自身本来的样子。自然又称天然。庄子常常称之为“天”。

1.不受干扰、自由自在:“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

2.不勉强、不拘束:“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

3.非人为的:“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

4.人在自然面前,只能顺应,不敢妄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二、非常名:自然就是“物”。因此,自然也名“大”,字“道”。(第二十五章)

1.自然是宇宙最高法则、律法,统领人、地、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2.自然是道、德的统帅。道之所以尊崇,德之所以宝贵,不是天帝的命令,而是出于自然的旗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3.自然是治国之道。“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第十七章)

4.自然是为人的准则。“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5.自然是言行的宗旨。“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

以下再详解自然。

常名:万事万物,原本的,本真的,没被人动过的,就是真的、自然的。被人动过的,就是人为的,就是“伪”就不是自然的。要保持自然的纯真,就要无为(无伪)。自然是《道德经》研究的主旨。萧天石:“《道德经》五千文,归根一句,不离一道。”②把道凌驾于自然之上,是忘记“道法自然”这关键的一句了。

非常名:天地人间有正道,大道通自然。《道德经》把自然推崇得高于道、天、地、人,目的是要回归自然,解放人类。思想解放(不争、利而不害:不要争强好斗,不要争名夺利;清静:不要做金钱名利的奴隶);政治解放,《道德经》叫玄同,孔子叫天下为公,马克思叫共产主义社会,从野蛮的家天下转变为公天下;经济解放(无为:统治者不剥削,不压迫。不仁:不偏私)。

自然,老子又叫“物”。佛祖叫“自在”“法”。连“自然”也是老子所谓“有物混成”那物的名字,也不是自然本身。自然不是不能说、不可说,而是以人类过去现在的认识水平,还没有能力,无法完全说清楚,说透彻。从古至今,人们都企图搞清那“物”的奥秘,至今没有搞清楚。佛祖说他说的“法”(老子的物)只是鸿爪上的一点泥。老子说,他站在“众妙之门”口,尚未登堂入室。《道德经》五千言就是探索自然奥秘的,而且,这极为精妙的五千言,只是研究自然的一个提纲,仍有许多领域尚未涉及。即使是今天,把古今中外所有的书籍总结起来,全世界最详细、最系统的百科全书仍然未能说明那“物”(自然)是什么,仍然是“鸿爪上的一点泥”。李耳着重研究属于自然的人间的道。道与德确实是《道德经》中最详细的部分,无论它怎么详细,都只是自然的组成部分,都是盲人摸象。

以人类有限的生命、知识、语言,要说清楚无限的“自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的。自然不可说,说出来的都不是自然本身,那还有一定道理。现在,我们明白了,那些把“道可道,非常道”翻译成“道不可说,说出来的就不是常道”的人,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其错误原因在于把道等同于自然了。这样改就有道理了。自然不可能说清楚,人类目前说的自然,都只是自然很小的一部分。

【大】

一、常名:《高级汉语词典》:大dà<形>(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1.与细、小相对。“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矣。”(第三十四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第四十一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大者宜为下。”(第六十一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为大于其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第六十七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第五十三章)“大道废,有仁义。”(第十八章)

2.由大引申为一等的、最好的。“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第七十四章)“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第三十八章)

超过一般。“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三十四章)

规模。“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三十章)

性质严重。“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七十二章)“祸莫大于轻敌”(第六十八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第十三章)

3.副词。

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故大制不割。”(第二十八章)

非常。“智慧出,有大伪。”(第十八章)“虽智大迷。”(第二十七章)

很、十分。“下士闻道,大笑之。”(第四十一章)“然后乃至大顺。”(第六十五章)“和大怨,必有余怨。”(第七十九章)“甚爱必大费。”(第四十四章)

太。“大白若辱……大方无隅。”(第四十一章)

二、非常名:“大”在《道德经》某些章句中已经不是形容词或副词,而是名词。只有《道德经》一书中有这种用法。而这个“非常名”一直被人们以常用的字典中的“大”去理解,必然在《道德经》迷宫里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

1.“大”是物(自然)的名,并非平常所谓大小的大。“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第二十五章)

2.用“大”这个名代表自然。大象:自然之现象、自然之形象。“执大象,天下往。”(第三十五章)译文:恪守自然,天下人都向往。

3.“大”界定自然的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仍然有大的意思。“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译文:自然无法说清其形状;道隐藏在自然无法显示。解释:自然之大,最好的望远镜也望不到边,自然之隐微不明,连电子显微镜也无法观察。

4.大与道,名与字一起代表物(自然)。“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译文:自然如此广泛呀,哪里能够左右它呢?

5.老子在用“大”给自然命名的同时又描述“大”运动的状态。这是理解《道德经》的关键,也是最大的难点。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译文:自然嘛运动,运动嘛发展,发展嘛返回。注释:曰在句首、句中作为助词,无实义,如:“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小雅·采薇》)

“大:逝、远、返。”用今天的哲学术语叫作“自然规律,发生发展消亡,循环往复,轮回”。这个逝字很容易理解为“消逝”,应该理解为运动。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就是水的流动,表示运动。

“大”这种运动方式还在原第六十五章中出现: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玄德就是同德、大德。

6.“大”就是轮回、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第二十五章)译文:所以,道在轮回(发生—发展—消亡)。天在轮回(白天、中午、黑夜,一天又一天)。地在轮回(春秋冬,一年又一年)。人也在轮回(生、老、死,一代又一代)。

7.“大”就是运动方式。“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译文:宇宙之中有道、天、地、人共四种轮回方式。人是其中之一。

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人们把“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个自然运动轮回方式讲成形容词,大小的大,于是,那些御用文人便主动将“人亦大”改为“王亦大”。傅奕本《道德经》把被御用文人篡改的“王亦大”纠正为“人亦大”,得到范应元、陈鼓应、萧天石等学者的支持,最终成为通行本,却遭到一些人的嘲笑:“改‘王大’为‘人大’硬伤不轻。”从古至今,所有的人都用常名解释“大”这个非常名,本来就谬以千里。为此争论了两千五百多年,现在才知道,《道德经》的“大”根本不是大家争论的那回事。若老子有知,必哑然失笑。

【道】

一、常名,道就是路。《高级汉语词典》:道dào<名>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1.本义:道路。“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第二、第三个“道”字)。

2.引申义,人生道路。“大道甚夷,而人好径。”(第五十三章)

二、非常名。广义的道,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观察世界(宇宙、自然、人)之后得到的一种理念、规律、思想方法,统称为理论,俗名道理。诸子百家各有其道,它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反之处,所以,可以对比分析,但不可以用此道解释彼道,例如不可以用孔孟之道解释老庄之道。即使是同为道家之道,也不可以庄子之道解释老子之道。即便是老子的“道”在不同的章句,有不同于通常所谓“道”“路”的各种含义。在《道德经》中,广义的道就是自然规律,它有原始性,所以又称为“朴”。它有唯一性,所以又称为“一”,它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所以又称为“牝、母、父、根”。

有物混成,自然由万事万物混合而成,除了统而为“一”的道之外,万事万物、天、地、人,各有其道。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便有狭义的道,比如处世为人的道理,但是,它又必须合乎天道。不遵守处世为人规矩的人,不讲道理的人,必然恶毒、阴险、残暴,俗话叫“无天无道”。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就是处世为人的狭义的道。

1.道是物(自然)的名字:“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第一个道就是自然的名字。这个“道”是《道德经》书中特有的名词。钱穆所谓“不得以惯常字义说之”就是老子的“非常名”。“道”界定自然规律;“大”阐述自然运行方式——发生,发展,消亡,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轮回。

2.道是代表自然的最高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3.道既是哲学概念,是无形的规律、规则,也是有形的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第二十五章)

4.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5.道是必须遵循的规则:“天之道,其犹张弓与?”(第七十七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九章)

不遵循道的规则,就会灭亡。“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章)

6.道无处不在,贯穿古今。“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十四章)

7.道的本质是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七章)“夫唯道,善贷且成。”(第四十一章)

8.道与天、地、人一样,都有发生—发展—消亡,周而复始,轮回的特点:“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9.道有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特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第四十一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四章)“道常无名。”(第三十二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第三十五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第六十七章)

10.最蠢的人只能认识虚华的道:“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第三十八章)

11.道是自然的名字,代表自然,而自然是实体,所以,道可以感知。“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第四十七章)

道可以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第三十五章)

道可以闻。“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四十一章)

道可以行。“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第五十三章)

道可以选择。“大道甚夷,而民好径。”(第五十三章)“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道可以得。“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第六十二章)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与老子的道风马牛不相及。

道可以保持。“保此道者不欲盈。”(第十五章)

道可以进献。“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

12.道有如下作用:

(1)有道者可以为王,即使王死了,其王权也能保持长久。“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第十六章)

(2)掌握了道的学者博古通今。“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第十四章)

13.道与德的关系。

(1)道与德都从属于自然。“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第五十一章)

(2)道指导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二十一章)“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五十一章)“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第二十三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第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第三十八章)

14.道,作为人间正道,可以分为如下类别:

(1)处世之道。“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第二十四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第七十三章)“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第五十三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

(2)为人之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七十九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第六十二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以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3)养身之道。“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

(4)治国之道。“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第六十章)“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名)民,将以愚之。”(第六十五章)

(5)用兵之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第三十章)“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三十一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播;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第四十六章)

以下详解道。

“道”是自然的字,是思想之路,不是脚走之路。根据“道生一,一生二”的道理,用今天的哲学术语解释,道就是“一分为二”。那些希望将自己修炼成神仙的人将“道”神秘化,一般人难以理解。吕洞宾说:“道,乃混元未剖之际,阴阳未分之时,无天地以合相象,无日月以合明,无阴阳以合气,无造化以合其道。者是一个道字。”吕洞宾这类神仙的话,我们凡人听不懂。从古至今,得道成仙者,究竟有几人?我们还是按照凡人的思维去理解《道德经》。不然,一部很好的,教人走正道的书都被搞成修炼神仙之道,神秘至极。使人们不走甚夷的大道,通向善终的归宿,而在修仙的深山小径上瞎摸乱撞。

道与自然的关系怎样?

道是老子研究自然所得的哲学概念。它在人们头脑里成为理论、道理之后,就像道路一样,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成为人们处世为人的原则。“道法自然”道体现自然规律,道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不要理解为“道即自然”。道,多数时候都是代表自然运动的规律,道说出了自然运动规律的某些方面,而自然本身至今无人能说清楚。人类至今仍然在探索自然,探索所得就叫得道,也只能够说出自然的某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全部。释尊:“我所说法,如爪上泥,所未说法,如大土地。”(《升摄波经》)佛祖都承认,自己所说的“法”只是自然极其微小的一点而已。佛祖的法,相当于老子的道,老子的道也只是自然的极其微小的“爪上泥”。把“道可道,非常道”理解为“道不可说,说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其所以错,就错在把道等同于自然。

由于人们理解为道就是自然本身,无法用自然统领全书,增加理解《道德经》的难度。古代权威认为《道德经》全书不离道,其实,《道德经》全书不离自然。自然高于一切,自然才是全书的指导思想、全书的灵魂。不搞清楚这一点,势必陷入迷宫。

自然在道、天、地、人之上。道不可能在自然之上。自然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源头。这就是道的核心,也是阅读理解《道德经》全书的根本。佛教里的法高于一切,天主教里的上帝高于一切,用无神论的观点看:上帝就是自然。

【法】

《高级汉语词典》:法fǎ<名>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一、常名:法律、法令、法规。法是会意字,三点水表示法如水一般公平。去字表示远离法规禁忌,否则是触犯法律,要受惩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

二、非常名:“道法自然”与西方的“自然法”相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名】

《高级汉语词典》:名míng<动>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一、常名。

1.名字、名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第二十五章)“自今及古,其名不去”(第二十一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将知之。”(第三十二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三十七章)

2.名声、名誉、名望:“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功成而不名有。”(第三十四章)“名与身孰亲?”(第四十四章)

3.名分、身份:“道常无名”(第三十二章)

二、非常名。

1.古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名词可以用来命名。“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常无欲,可名于小矣;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矣。”(第三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第十四章)

2.名与“明”是通假字。“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明)。”(第十四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明)。”(第四十一章)“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明),不为而成。”(第四十七章)“非以明(名)民”(第六十五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第四十七章)“非以明民。”(第六十五章)

人们忽视通假字,结果,将“愚民”的帽子强加于老子头上。老子不与这些人一般见识,只说“吾言甚易知”。

【天】

一、常名:头顶之上的空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第七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二、非常名:

1.世道。“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第十章)

2.自然:由“天”引申为“高于一切的道理”。“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

3.天就是道:“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

【天地】

一、常名:天空与大地,宇宙。“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第五章)“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第二十三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

二、非常名:自然,自然规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五章)

【一】

一、常名:最小的正整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第十一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第十四章)

二、非常名:“一”既是“有”的初始,从一开始,一分为二,又是发展的归宿,最后“合二为一”、九九归一。“一”是道变化的初始状态,是道的出发点,也是道的根本。自然界,万事万物用一个字归纳——物。

1.抓住,守住道的根本。“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第十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

2.“一”是道变化的最初形式,但“一”不是道。但在《道德经》中,有时,一就是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第三十九章)

【朴】

《高级汉语词典》:形声。从木,菐声。

一、常名:未加工的木材。“敦兮其若朴。”(第十五章)“复归于朴。”(第二十八章)“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二、非常名:

1.“朴”与“一”一样从属于道,是道最初的形态,但是,朴与一又有区别。一切器皿都是以原木做成的。原木是自然的,未经破坏的,一旦成为器皿之后,其“朴”便被破坏了。“朴散则为器。”(第二十八章)

“朴”与“一”是同义词。抱朴就是抱一。“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第十九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第十章)

2.朴是道的根本。“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第三十七章)

自然、物、道、一、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数学符号表示:自然=物≥道≥一=朴。

【玄】

一、常名:

1.黑夜、黑暗。通眩,看不清。“涤除玄览,能无疵。”(第十章)

2.“共、同、和、合、结合、统一、合二为一”,这是玄的本义,目前尚未进入字典或词典。“同谓之玄。”(第一章)人们放弃玄的本义“同、一”而选择“看不见、玄虚、深奥”的义项,必然无法读懂《道德经》。

二、非常名:

把有、无同出于自然,然而名字不同定义为“玄”(共同、和合)。

“同谓之玄。”(第一章)玄就像两股丝一样,表面看,是一根,仔细看,却是两根合成的。既是合二而一,又可以一分为二。玄就是“共、同、结合、统一”。

“玄之又玄。”(第一章)译文:像绞缠的丝再次绞缠,不同又共同,共同再共同。

玄同:合二为一。“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译文:在天,日月星光相和,在地,灰尘与泥土同处,这就是玄同。

玄通:共通、相通。“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第十五章)

玄德:共同、和合、团结、包容之德,就是《周易》的“厚德载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十章、第五十一章)

玄德:大德,合乎物(自然)运动“大”的规律。就是《周易》的可以载物的“厚德”。“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第六十五章)

玄牝:共源、同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第六章)

看看古人是怎样误解“玄”的。抱朴子曰:“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眛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抱朴子内篇·畅玄》)他的“玄”与《道德经》“同谓之玄”风马牛不相及。抱朴子混淆了“玄、道、自然”的关系,《道德经》的自然高于一切。而抱朴子的玄高于自然。抱朴子的玄就是微妙、邈远,把《道德经》引向玄谜不可知。

从古至今,人们都将“玄”错误理解为看不见,玄虚,对“玄牝”的解释便花样百出。清代学者俞正燮指出,“玄牝”可指某种“空洞”。郭沫若说:“玄牝是象征着幽远深妙的、看不见的生产天地万物的生殖器官”⑤。陈鼓应说:玄牝之“玄”,在这里是“牝”的修饰词,意为“玄妙”“玄秘”,兼有“神圣”的意味。“玄”字的使用,使古老的女性崇拜获得了哲学的意义。尚有千奇百怪的解释,不一一列举,所有的学者都因错解“玄”字而“谬以千里”。

以下详解玄。

目前,所有的字典、词典中找不到合乎《道德经》中“玄”原意的义项,有的字典、词典反而误导读者。因此“玄”被误解得最厉害,从古至今,连异议、争论都没有。

一般字典,只有黑色、深奥、玄虚三种义项,要解释老子的“玄”显然不行。《高级汉语词典》:玄xuán<形>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人们用了玄的“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去理解《老子》的“玄”。《高级汉语词典》把“玄之又玄”解释为“神妙难捉摸;深奥”。使“玄”永远玄虚、玄妙,无法理解。

我们只有从祖先造字的源头去找答案。与“玄”同属于会意字的形似字还有“糹”,在四川方言中叫“绞丝”或“丝绕儿”,就是两股丝绞缠在一起。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引申并结论如下:玄具有“同、共、和、合、合二为一、结合、统一、系(系统)、缀(连缀)”等义项。

把玄字拆开,“幺”字上面的“一”明确指出,那是合二而一,最上面那一点,就是钉子,所以,玄又有悬挂、不落实、虚空难以捉摸的意思。由于绞丝的目的是为了染色,一般染成赤黑色,黑中带红,于是,玄有赤黑色、黑中带红的义项。从黑又引申为黑夜、黑暗、难以捉摸、玄虚。自古以来,人们丢掉“同、合、和、共”最基本的意义,结果,一个很容易理解的玄,被人弄得神乎其神,无法理解。

玄即同、共、和、合、合二而一,此一含义贯穿《道德经》全书,是构建和睦家庭、和谐社会,世界和平,天下大同的重要思想。把它理解为虚玄,屏蔽了老子思想的光辉,难以发挥巨大作用。玄就是合二为一,道就是一分为二。合二而一之后,再次合二为一,就叫玄之又玄。

玄即同、共、合二而一,揭示“有与无”“高与下”等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既水火不容又有相同、相通之处,有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作用。

玄同:共同,是《道德经》最重要的思想理论之一。这个“玄”字几千年来,被理解为“玄虚”,结果《道德经》成为“玄学”的理论基础,若老子有知,只能苦笑,叹曰:“言者不知啊!”

《道德经》的玄,就是共同,就是合二为一,万事万物都有玄同、玄通的属性。阴与阳玄同成为和气,无与有合二而一成为“物”就是自然。水与火,本来是你死我活,互不兼容,但是,人类不能没有水,也不能没有火。矛与盾不共戴天,然而在军事上,缺一不可。这就是玄同的道理。由于人们长期不理解这一重要道理,人类社会许多本来可以和平解决的问题,偏要诉诸武力。古代的儒法之争,儒道之争,本国的诸子百家与外来的佛家之争,都是各执一端,直到明清才懂得“三教合一”的道理。

世界上,最容易造成对立,挑起争端,导致流血的是思想、主义、党派、阶级、宗教、民族。如果不用玄同思想统一的话,已经存在的矛盾永远不能解决,还有更多的矛盾将要产生,国家混乱,世界混战,永无宁日。当然,某些阴谋家、野心家故意制造矛盾,不让人们玄同,不愿让世界安宁,那又当别论了。

任何思想、主义、理论、信仰都是“道”而不是自然。无论什么道,无论它说得如何美好,都必须用自然来检验。法自然者为正道,违背自然者是邪路。人间正道,殊途同归,都是通向天下大同的。不同地方的人,道路也不同,为什么要唯我之道独尊呢?为什么要强迫人家认为只有我这条道才是正道呢?

平民认识玄同,就不固执己见,就会心胸宽广。政治家认识玄同,国家就宽松,社会就和谐。任何美好的主义,一旦没有玄同、玄通思想,只强调唯我独尊,就是独裁主义。越漂亮,越虚伪,正如《道德经》所言:“美言不信。”

【无】

一、常名:

1.没有。“无有入无间。”(第四十三章)“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第七章)“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十章)“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第十四章)“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绝学无忧。乘乘兮若无所归,漂兮若无所止。”(第二十章)“自伐者无功。”(第二十四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二十七章)“复归于无极。”(第二十八章)“道常无名。”(第三十二章)“常无欲,可名于小矣。”(第三十四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第三十五章)“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三十七章)“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第三十八章)“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故致誉无誉。”(第三十九章)“大方无隅,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第四十六章)“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第五十章)“以无事取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孰知其极?其无正。”(第五十八章)“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第五十九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故终无难矣。”(第六十三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第六十四章)“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第六十九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于天下。”(第十三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以其无以易之。”(第七十八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七十九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第八十章)

2.不。“圣人处无为之事。”(第二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爱国治民,能无为乎?”(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第十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第七十章)“夫唯无以(己)生(而)为者,是贤于贵生。”(第七十五章)

3.不会。“无遗身殃。”(第五十二章)

4.不要。“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第七十二章)

二、非常名:

1.是天地初开的名字,天地万物,最初都处于“无”的状态。“无,名天地之始。”(第一章)

2.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第一章)

3.与“有”相对应,相比较而存在的哲学概念。“故有无相生”(第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4.有与无相反相成。“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第七章)

【有】

一、常名:

1.出现、发生。“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第五十二章)“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三十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第六十四章)“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为之于未有。”(第六十四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

2.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二十五章)“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第四十三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第十四章)“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故建言有之。”(第四十一章)“无有入无间。”(第四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第十四章)“太上,下知有之。”(第十七章)“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第三十八章)“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第六十二章)“用兵有言(第六十九章)希有不伤其手矣。”(第七十四章)“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七十五章)“和大怨,必有余怨。”(第七十九章)

3.占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第十章)“功成而不有。”(第三十四章)“生之徒,十有三。”(第五十章)

4.产生。“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第十一章)“(上)信不足焉,(下)有不信焉。”(第十七章)

5.实物、实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6.具备、具有。“故令有所属。”(第十九章)“不自伐,故有功。”(第二十二章)“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第三十二章)“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第四十三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播。”(第四十六章)“使我介然有知。”(第五十三章)“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第六十二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第六十七章)“言有宗,事有君。”(第七十章)“常有司杀者。”(第七十四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第七十九章)“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第八十章)

7.拥有。“财货有余。”(第五十三章)“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第二十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第二十六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第三十三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第三十八章)“可以有国。”(第五十九章)“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第七十六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第八十一章)

二、非常名:

1.万物的名字,根源。“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

2.哲学范畴,指有形、有名、实在等。指物质的显现状态。“常有,欲以观其徼。”(第一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第五十二章)

3.有与无的关系。

(1)相辅相成。“故有无相生。”(第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2)相反相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有与无构成物(自然)用“有”给“万物之母”命名;用“无”给“天地之始”命名,是老子的独创,不能引用任何字典里“有、无”的义项来解释。老子首先把那些不可见,暂时尚未发现的,将要出现的事物命名为无,这里的无不是不存在,而是事物产生的初始状态,它是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由量变到质变的瞬间。如婴儿之诞生,如风之至、雨之降,在无之前就有因缘,等待内外因具备,条件成熟,物从无变有那一刻。“无”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把人的好奇心引向一个奇妙的世界。

有了“有、无”两个名字,便可以概括自然了。《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古人认为整个自然无外阴、阳二气构成。然而,有的事物无法用阴阳来划分。男为阳,女为阴,那么,男女结合生成的孩子算什么?那些两性畸形人又算什么?而用无与有来命名,那么,大千世界,无所不包。现在可以这样说:夫为阳,妻为阴,子为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既不是阳,也不是阴。老子填补了《易经》认识自然的漏洞。

【德】

《高级汉语词典》:德dé<动>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德,升也。(《说文》)

一、常名:品德、德行,老子强调人的自然本性,未把当时社会规范的“德”纳入讨论范围。

恩德:“大小多少,报怨以德。”(第六十三章)

二、非常名,在道德规范下的行为。道是道理、理论;德就是实践。

德的定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十章)玄德就是三不。生、为、长;不占有、不仗恃、不主宰都是行为。这些行为就是玄同宽厚的德行。

德的范围:玄德。1.广大无边,从横向界定:认同,宽容,宽广;和谐。就是《周易》的可以载物的“厚德”(见第十章、第六十三章)。2.从纵向界定:深远。玄德就是化解矛盾,使对立变为统一(见第六十五章)。

德的属性:德行从属于道理,接受道的约束与规范(见第二十一、二十三章),合于道的言行就是德,与道违背的言行就是缺德。

德的根本:不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是谓不争之德。”(第六十八章)

德的表现,如婴儿般自然,天真无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

德的等级层次。“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第三十八章)“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第四十一章)

怎样修养德性?爱到极点为啬。“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第五十九章)

怎样修养与发扬德行?“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第五十四章)就是坚持不辍,从自身做起。这里的德,既有德行的意思,又有获得的意思。其德乃真:他获得的德行就真;其德乃余:他获得的德行就有富余;其德乃长:获得的德行就是增长;其德乃丰:获得的德行就丰富;其德乃普:其德行就会得到普及。德按照“身—家—乡—邦国—天下”的道发展。老子之道与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相同。

德受道的规范,合于道的行为叫德。道与德不可分割。道是万物的规律、法则,善良的人有道就是法宝,不善良的人有道就会得到保护。“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第六十二章)道既然是万物之奥,德也不能不包藏于道中。

德的要素是什么?德最重要的元素是善与信。“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四十九章)

既然善是德的第一要素,那么,什么是善呢?

善的反面是邪恶。“善复为妖。”(第五十八章)

善与恶相隔很近,不行善往往会行恶。“善之与恶,相去何若?”(第二十章)

最高层次的善是什么?德受道的规范,善当然要合于道、自然界,最接近于道的是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有道德的人在行为上有哪些表现?救人、救物。“圣人常善救人;常善救物。”(第二十七章)

怎样行善?不要侵害别人。损害他人利益,必然结下仇怨,那时候,即使你主动与人和解,仍然会心存芥蒂。“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第七十九章)

战争,本来就是恶行,怎样体现善呢?

非正义的侵略战,镇压老百姓的战,无论如何都是恶,老子主张不参战,不蹈死地;到了战场,脱下军装,放下武器,(你不杀别人,别人也不杀你,)敌人的刀枪就会不进入你的身体。“入军不被甲兵……兵无所容其刃。”(第五十章)

正义的保卫战是不得已而为之,必须奋勇杀敌,也是取得胜利就停战,不要把保卫战变成侵略战。“(战争)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第三十章)

最善的语言是真话。“言善(者)(乃)信。”(第八章)

什么叫信?信的本质是真。“(道)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

信就是不说假大空话,不狡辩,反之叫不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诚信的话不漂亮,漂亮话不诚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

不真诚,不诚信的后果是什么?

言而无信的人,就没有人相信。他在世上就难以为人。“(上)信不足焉,(下)有不信焉。”(第十七章)

随便许愿是造成失信的原因。“夫轻诺必寡信。”(第六十三章)

个人缺乏诚信,难与人相处,国家也是一样的。君王不真诚、不诚信,人臣就不忠,靠君臣之礼来维持国家的稳定,那是祸乱的根源。“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

总结《道德经》的道德就是“善、信”,信就是“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真与善属于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今天说的“真善美”就是来源于《道德经》。

【圣人】

一、常名:《高级汉语词典》:“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这种解释,显然只是诸子百家中儒家的圣人。其他各家都被排除了。道家有道家的圣人,法家有法家的圣人。古代有公认的圣人:三皇五帝。神农氏因为发明医药而当皇帝,轩辕氏发明衣服而当皇帝,伏羲氏创制人伦关系而当皇帝。

《道德经》一书,没有常名的圣人。许多解老著作将“圣人”说成是帝王,这是错误的。后世的帝王自称圣人,帝王绝大多数是恶人、庸人。

二、非常名:《道德经》中的圣人在通行的字典里没有相关词条。

1.圣人是可以为帝王的人。“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第七十八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第六十六章)“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第二十八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第五十七章)

2.圣人是老子的理想人物。圣人只是维持自己自然的天性,他具备了治国的能力,但不愿意坐上帝王宝座。圣人绝不是神仙,只是圣人的言行,由于常人私心太重,不容易学到。只要无私无欲,献身天下,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特别是那些由于某种原因坐上帝王位置的人,要想治理国家、天下,就必须补课,使自己成为圣人,否则无法治理国家或天下。成为圣人要从哪些方面修养呢?

(1)圣人是有道,得道的人,是道的代言人,是道的化身。“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得道的圣人内心高尚,外表与常人无异。“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第七十章)

(2)圣人的本质是善人,不害人。“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第七十九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第五十八章)“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第六十章)

(3)无为是圣人的处世为人原则,常人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做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

(4)圣人不与人争先。“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5)圣人保持自己自然的天性,可以对违反自然天性的行为说“不”!

(6)不追求物质享受,克服物欲。“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第六十四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八十一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三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

(7)不仗恃自己的功劳,不显示自己的贤能。“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第七十七章)

(8)不自大,不作秀。“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三十四、六十三章)

(9)自知、自爱,不自以为高贵。“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第七十二章)

(10)无错,因为他讨厌错误,错像病,有病就医。“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第七十一章)

(11)无心。“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为天下浑其心。”(第四十九章)

(12)圣人无身。“以身为天下”(第十三章)

(13)圣人无私欲。“常无欲。”(第三十四章)“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圣人欲不欲。”(第六十四章)

(14)圣人的最高境界。“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圣】

《高级汉语词典》:圣shèng<形>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圣的不常用义项是睿智、智慧、聪明。耳朵善听,嘴巴会说到极点的人又称为圣。《玉篇》:“睿,智也、明也、圣也。”《书·洪范》:“睿作圣。”

把聪明智慧用于害人的人,遭到老子的揭露与反对,这是老子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被人们忽视的部分。那些发动战争的狂人,秦始皇之类的暴君,那些打着漂亮诱人的旗帜谋求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人,当今的高智商犯罪,都是比禽兽更阴险狡猾残忍野蛮的聪明禽兽。所以老子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里的圣是睿智、智慧、奸巧的意思,绝不是圣人的圣。若不这样理解,那么,老子说了圣人那么多好品质,这时突然要弃绝“圣、智”不是自相矛盾吗?凡是认为《道德经》章句自相矛盾者,都是自己没读懂。老子那样的大智者,绝不会在五千言中出现逻辑错误,绝不会前言不搭后语。

【婴】

常名:泛指初生儿,与赤子是同义词。老子用了常名,却赋予特殊的含义。用婴儿的天真无邪来比喻人自然的天性。婴儿无知、无欲、无为,与未经绳墨的朴(原木)一样最合于道。

1.人应该修养得如婴儿。“专气致柔,能如婴儿。”(第十章)

2.我已经做到了。“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第二十章)

3.婴儿合于道,那么道指导下的德,也必须如婴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

老子认为婴儿是自然的、圣洁的、无精神污染的。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影响,这些可贵的天性就逐渐消失了,“朴散则为器”一旦成人,婴儿无邪的天性便所剩无几了。老子就以圣人的言行为准则,教人们“复归于婴儿”。而这种教育,不是用美言,而是用身教。古代是圣人当帝王。用各种手段当了王的人,就应该补课,把自己修养成圣人。国王的德行影响大臣,大臣的德行影响官员,官员的德行影响百姓。所以,一个国家国民的道德素质高低,首先要看领导人的道德素质。要看执政党的道德素质。如果国家元首靠阿谀奉承,巴结奉迎甚至靠行贿,阴谋上台,执政党都使用恶斗,使用阳谋或阴谋,此种身教影响全国,那么,全国人民还能有什么道德可言呢?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老子在教育方面,太强调不言之教,强调顺从自然,显然有些漏洞。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道理,教育应该是1.言传;2.身教;3.奖惩。缺一不可。只言传,不以身作则,受教育者鄙视教育者,只做出榜样,学生不一定跟着学。一部分兽性较多的人,你即便做好言传与身教,他坚决不走正路,那么必须辅以严明的惩罚与公正的奖励。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差不多。婴儿是合乎道,合乎自然天性,但只是其兽性尚未觉醒,尚未表现而已。当其会听会说会做之后,其兽性就开始表演了。他们可以用小拳头打人,他们可以张开幼嫩可爱的小嘴骂人。(打骂任何人,别的大人也可以容忍,特别是亲人更宽容,因此,他们打人、骂人之后不会受到惩罚。)他们在家中是小霸王,在幼儿班、学校,身强体壮者便无师自通地欺负同伴,抢夺别人的东西,说谎,盗窃……究其原因,在于错过了早期矫正人的兽性的最佳时机。父母、成人喜欢小儿,忽视了孩子表现出来的兽性。若家长不注意及时矫正,今后,宝贝儿女,最终归宿就是死刑或监狱。家长发现心爱的儿女第一次向任何人扬起小拳头或巴掌的时候,都必须坚决予以矫正,否则,当他们成为大人,你成为老人之后,他再向你挥拳,向你搧巴掌,你就会觉得自己养的不是儿女,是冤家。他向别人挥舞拳头时,得到的是拳头的反击,他被打败之后,立即从君王沦为奴隶,变得胆小怕事。即使他打遍天下无敌手,最终有法律的牢笼收拾他,那时才后悔,自己不是人,而是关在笼子里,不准出来害人的野兽。

一般规律,家中出现逆子,出现罪犯,都是家长没有在早期纠正孩子的兽性,成人后,害人害己,自讨苦吃。有的家长,自己不会教育,不配合幼儿园,不配合学校教育,培养出兽性人,一害社会,二害孩子,三害自己。

在教育孩子方面,千万不要无为而治,不要顺其自然,不要以为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会成为好人。不教育,不矫正,儿女就会靠近兽性,远离人性,等他的兽性严重害人之后便开始害己了,或接受死刑,或像野兽一样,关在笼子里。想一想当初婴儿那天真无邪的笑脸,能不呕血吗?

老子认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好像不言、无为就能解决人世间一切问题,也是不严谨的。人乃万物之灵,世界上只有人性最复杂。动物界所有的善恶品质,人类都具有,只用一种办法,根本不能教人弃恶从善。前面所说言传、身教、奖惩只是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而言,还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即使学校、家庭教育得很成功,但是,学生走上社会,看到社会状况不是老师和父母所说的那样,他们会觉得自己受骗,那么,两种教育就会前功尽弃。而社会环境的好坏又决定于党风、官风,党风好,官风好,民风就好。孩子们觉得父母老师的话是真的,他们就会跟着学好,否则,他们只能成为“反社会”分子。

即使用《道德经》全部思想教育人,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兽性占很大比重的人,虽然具有人的外形,但是能够叫人吗?为了克服与生俱来的兽性,必须用儒家思想,教育学生守纪律,懂礼貌,同时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生勇敢奋斗;还需要用老子思想教育学生乐观、豁达、自然;用佛的思想教育人们行善;还需要法制教育,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才是真人。

为了恐吓那些肆无忌惮地作恶的人,人类还发明宗教,用下地狱、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说法恐吓那些侥幸逃脱法律制裁的人,用善报、天堂等憧憬鼓励人。

一个国家,要人心向善、社会和谐,首先要有合乎人性、人道的政治体制,然后,学校、监狱、宗教缺一不可。希望一本《道德经》或《论语》《圣经》能够育人、治国,那是梦想。

【牝】

一、常名:《高级汉语词典》,本义:雌性的禽兽。“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第六十一章)

二、非常名:

1.引申义:“牝、牡雄性与雌性生殖器。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第五十五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第六十一章)

2.由雌性的禽兽引申为雌性生殖器,再由此引申为“生命之源”。玄牝就是共同的生命之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第六章)

【母】

一、常名:《高级汉语词典》: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第五十二章)

二、非常名:引申为根源、根本。“(物)可以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第五十九章)“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二十章)

【象】

一、常名:

1.现象。“象帝之先”(第四章)(自然之)象(于)帝之先。

2.形象。自然,说不出具体的形象,没有任何形象是自然的形状,没有哪一种事物能够代表自然的形象。“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第十四章)“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第二十一章)

二、非常名:大是自然的名,象是自然的状。“执大象,天下往。”(第三十五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第四十一章)

【和】

一、常名:

1.和睦。“六亲不和,有孝慈。”(第十七章)

2.和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

3.调和、和解。“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第七十九章)

二、非常名:《道德经》特有的名词,一般字典没有相关义项。

1.《易经》认为天下万物都可分为“阴阳二气”,老子发现阴阳激荡,冲撞交汇之后,还会产生一种新气——“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译文:万物都有阴阳两面,阴阳之气冲突,以后和解与统一,生成“和气”。

2.男为阳,女为阴,男女交合(生殖器冲撞交汇),生下婴儿,他就是和。婴儿就是和的代表。“(婴儿)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第五十五章)译文:婴儿整天啼哭,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他的和气达到至极。晓得“阴阳冲气以为和”的道理叫作“常”。

老子用“和、同、玄”三个非常名揭示了自然既各自独立又相和、相同、相交的特点。它们本来是矛盾的事物由对立达到新的层面的统一。“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译文:(自然)使天光相和,使尘土相同,这就叫玄同。

图解道、大、玄、和如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有、无)构成自然,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物(自然)由有、无构成,道是自然之名,而不是自然本身:

有无相生构成自然

域中有四大(轮回)。1.道大;2.天大;3.地大;4.人亦大:

道大

地大

天大

人大

附录常见的容易错解的词语。

【天下】1.全世界,全人类;2.天子、皇帝政权。

【国】诸侯的邦国,有界限,有疆域。

【无】不是空虚无物,而是产生“有”的一种状态。高楼大厦是从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丽的图画与文字是从白纸上创作出来的。无,是格式化了的硬盘,清除所有无用的垃圾文件,电脑才能高速运算。

【无心】无利己之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无身】无一己之身。“以身为天下。”

【无为】不妄为。老子不反对为:“强为之容”,“强行者有志”。

【无欲】无贪欲。“常使民无知无欲。”“常无欲,可名于小矣;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大矣。”无欲,站在圣人修养方面看,那是小的,万物归顺而不主宰它们,那才叫伟大。

【虚】虚心,谦虚。

【致虚极】虚怀若谷。心灵没有巨大的空间,能够“以身为天下”,“以百姓之心为心”吗?一个人心胸狭窄,能够装得下全世界、全人类吗?

【静】是为了更好的动做准备。任何成就都是静心思考,默默努力的结果。静的反义词是浮躁,浮躁的人能够做出什么成绩?

【不争】不首先挑起争端,不争夺别人的利益。不是要我们放弃维护自身权益而不争。

(原载厦门大学主办《道学研究》2015年第1期,有改动)

注释

①钱穆《庄老通辩·自序》,第3页,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②萧天石《道德经圣解》,第26页,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③曹金洪主编《道德经》,第575页,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版。

④⑤转引自陈鼓应《老子评传》,第4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⑥陈鼓应《老子评传》,第4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