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比翼鸟”

“比翼鸟”

时间:2023-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比翼鸟”其字面意义是传说中的一种鸟,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史记·封禅书》:“西海致比翼之鸟。”“比翼鸟”最先出现在先秦诗文中,到南北朝时 “比翼双飞”首次出现。“比翼双飞”自产生以来一直为世人所爱,清朝使用最多,沿用至今。此种现象可以归纳为合典,而“比翼鸟”和“连理枝”属于相异事物的典故合用。在“比翼鸟”和“连理枝”产生之初及其后来若干年,人们只是将它们作为一种情感寄托单独使用。

1.文学母题

“比翼鸟”其字面意义是传说中的一种鸟,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史记·封禅书》:“西海致比翼之鸟。”司马贞《索隐》:“《山海经》云:‘崇吾之山有鸟,状如鳧,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云蛮。’”“比翼鸟”是指雌鸟雄鸟总是在一起飞翔,古代诗文中常以其比喻恩爱夫妻。

典故“连理枝”有两则传说,主人公都是韩凭和妻子。相传战国时宋康王夺了韩凭的妻子,韩凭自杀,其妻跳台而死。两人坟墓各生梓树一棵,根和枝都交错在一起,一对鸳鸯在树上交颈悲鸣,人称之为连理树。另一说作韩朋,妻被夺后,被派筑青陵台,即死于其地,其妻来视,跳入墓不复见。由此而生了化蝶之说。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敦煌变文集·韩朋赋》《古诗源·鸟鹊歌》都有相关记载。《警世通言·乐小舍拼生觅偶》:儿呵!你生前不得吹箫侣,谁知你死后方成连理枝。

2.主题的开拓、发展

“比翼鸟”最先出现在先秦诗文中,到南北朝时 “比翼双飞”首次出现。《玉台新咏》卷三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从 “比翼鸟”到成语“比翼双飞”主要是词语侧重点发生了变化,“比翼鸟”是指传说中的一种鸟,“比翼”形容鸟的翅膀,而 “比翼双飞”具有形象色彩,描写出“比翼鸟”飞翔的动态美。“比翼双飞”自产生以来一直为世人所爱,清朝使用最多,沿用至今。《列朝诗集·闰集第四》:“比翼双飞宿上林,流苏掩映合欢衾。香奁赋就怜苏蕙,织出回文寄锦心。”

3.经典原型的分析

“连理枝”的典故有两个传说,一则是生了相思之树,一则是化了相思之蝶。在古代,由于社会环境的束缚,有情人难以终成眷属,所以人们常用连理枝、蝴蝶等意象喻指无缘结合的男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古代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化蝶的故事。如“庄周化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梁祝化蝶”,讲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连理枝”典故主要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希望爱情像连理树一样缠绵、深厚。连理枝的交错盘绕,生生不息,是典故最基本的意义。和凝《江城子》:“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王维有诗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可见,红豆、罗帕、玉佩等都是古代定情信物。而盟誓在男女爱情中意义深刻,辛弃疾 《南乡子·赠枝》:“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在隋唐五代时,“连理枝”既是男女盟誓场所,也是男女爱情的见证。韩襄客诗残句:“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连理枝”和其他的典故连用时,表现的是脆弱、柔软的特点。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句将 “比翼鸟”和“连理枝”两种富含相思意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此后常被文人骚客连用来描写男女之间的深情厚谊。此种现象可以归纳为合典,而“比翼鸟”和“连理枝”属于相异事物的典故合用。在“比翼鸟”和“连理枝”产生之初及其后来若干年,人们只是将它们作为一种情感寄托单独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