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千年前的统计学

两千年前的统计学

时间:2024-07-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轨”是统计的意思;“国轨”,国家统计。这是讲调查统计,管子制定经济政策不是盲目的,是有统计作依据的。可见两千多年前的管子对统计是何等重视。每年还要统计,全县人口需要多少口粮,减去口粮还剩下多少余粮。除了统计粮食之外,乡一级还要统计从事纺织的妇女年产量是多少。“别群轨”,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可见我国两千多年前的统计学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这是长期受现代教育所形成的历史观影响而造成的。

“相地而衰征”,不是一句空话,它有具体实践的办法。在划分土地等级后,要交纳多少租税,有一套完整的统计制度。现在看《山国轨》。“轨”是统计的意思;“国轨”,国家统计。我选其中的一段给大家讲 解。

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官国轨。”管子对曰:“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桓公曰,“行轨数奈何?”对曰,“某乡田若干?人事之准若干?谷重若干?曰:某县之人若干?田若干?币若干而中(符合)用?谷重若干而中币?终岁度人食,其余若干?曰:某乡女胜事者终岁绩,其功业若干?以功业直时而櫎之,终岁,人己衣被之后,余衣若干?别群轨,相壤宜?”桓公曰:“何谓别群轨,相壤宜?”管子对曰:“有莞蒲之壤,有竹前檀柘之壤,有泛下渐泽之壤,有水潦鱼鳖之壤。今四壤之数,君皆善官而守之,则籍于财物,不籍于人。亩十鼓之壤,君不以轨守,则民且守之。民有过移长力,不以本为得,此君失 也。”

这是讲调查统计,管子制定经济政策不是盲目的,是有统计作依据的。桓公问管子:“请问怎么管理国家的统计事务?”管子回答:“土地要统计,人口要统计,政府支出要统计,乡里组织的数目要统计,民众日常生活收支要统计,货币要统计。不但县级政府要有统计,整个国家也要有统计。不掌握统计方法,而想要管好一个国家是行不通的。”可见两千多年前的管子对统计是何等重视。我们现在也搞统计,但数字往往靠不住。统计的目的本来是作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但在“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影响下,统计往往和政绩或宣传联系在一起,给决策者提供的依据不准确,政策必然出问题。有些官员的头脑还不如两千年前的古人清 醒。

桓公问:“何谓别群轨,相壤宜?”“别群轨”,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统计学就是要越细致越好。可见我国两千多年前的统计学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相壤宜”,考察土地,分出相应的等级。桓公问管子具体怎么去做。管子回答:“有莞蒲之壤,”“莞蒲”是一种蒲草,可用来编席子、草篮,长满蒲草的土地,就是湿地。“有竹箭檀柘之壤”,有长满各种树木竹子的土地,就是林地。“有泛下渐泽之壤”,有涨潮水时为湖、退潮时为田的湖田。“有水潦鱼鳖之壤”,有水面地。“今四壤之数,君皆善官而守之。”请你派人妥善管理这四类土地。政府就可以“籍于财物,不籍于人”。不用去征收人头税,而是征收这些土地上的物产税就可以了。这是指下等地的情况。另外一种情况是讲良田,“亩十鼓之壤,君不以轨守,则民且守之”。亩产十鼓以上的上等土地,如果政府不把它纳入统计范围来控制其产品,那么有钱人就会控制。“民有过移长力,不以本为得,此君失也。”这些人手中有钱,从来不以务农为本,而是靠投机取巧所得,这就是君主的失策 了。

实行“相地而衰征”,只是靠统计还不够,《管子》又发展出科技部分。怎么进行土地分类?什么样的是盐碱土?什么样的是高岭土?什么样的是沼泽土?什么样的是水地?什么样的土地适合长什么样的庄稼?什么样的土壤下面可能有什么矿?这些都是地质学知识,而且和现代地质学非常接近。除此之外,《管子》的科技部分还包括水的知识、天文和历法的知识。管子的思想包括体、用两部分,讲“用”就讲得细致到这个程度。当然它的科技部分也是为经济、为富国强兵服务 的。

在今天经济生活中,你能想得到的,管子差不多都想到了。有人会说古人真聪明!我说,这话不对。这话的前提是我们以为自己最聪明,低估了古人,觉得古人肯定没我们聪明。所以现在一下子才觉得古人真聪明。这是长期受现代教育所形成的历史观影响而造成的。现在很多人接受的历史观都是进化论,总认为一代超过一代。这就是佛家所谓的“所知障”。你想当然的事情就不会去动脑筋了。看看历史事实,其实人类历史是起伏的,否则没有办法解释很多古代的事情,比如古代技术的成就。看三星堆考古,那是很震撼的;又比如古希腊文明,此后出现了几百年黑暗的中世纪,就反映了人类历史并不是直线往前走的,而是起伏的。所以古人有很多超越我们的地方,其实不足为奇,是我们在走下坡路,或者我们到达的山顶和古人到达的山顶差不多。所以,“古人真聪明”这句话的背后其实反映了我们长期形成的历史观,主要是受西方历史进化论影响的结果。我们看到的埃及金字塔、卢克索神庙,六千多年前的建筑,因为用历史进化论无法解释这些古代文明奇迹,就说可能是外星人造的。如果相信人类历史是起伏的,也许那个时代的人类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建筑工艺,不过后来因为战乱或自然灾害导致技术失传了;或者代表这一文明的人整个灭亡了,技术没有传下来,然后人类又进入了一个低谷,历史有很多偶然性。我们现代文明这样发展,环境破坏等各种各样问题出现,也可能几百年以后,我们这个文明也毁灭了,人类又要重新开始慢慢发展。过了一两千年看看,可能那时的人会觉得:二十一世纪的人真聪明啊!所以要研究一个东西先要破掉“所知障”,否则没法深入。我们这个时代自然科学技术上进步很大,其实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没什么大的创造,就因为我们的思想被技术主义框住了,好像到了二十一世纪每件事情都有了答案,这样就不在人文科学上再去追求了。所以我们这个时代最缺的是思想 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