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台教與起信論融會章

天台教與起信論融會章

时间:2023-07-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客忽問余曰:《起信論》於天台四教[1],攝屬何耶?天台不見文句解釋,此乃各是一家制作,難可和會。則《起信》攝屬何難,亦乃自見諸家妍醜。今試為先將教攝論,次為以教會疏。別有教道、證道,彼則唯論教道。未是別教通方,蓋是一途之說。[1] 天台四教,《佛學大辭典》:“天台宗之教相判釋,立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四教之名,通于兩種,其實八教也。”八教,見注① 。

有客忽問余曰:《起信論》於天台四教[1],攝屬何耶?余偶對曰:《起信論》是唐朝藏法師制《疏》申通。天台不見文句解釋,此乃各是一家制作,難可和會。客乃動容問曰:“聞天台一宗最能融會。如云[2]:‘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時教[3],罄無不盡。’此語何為?”余乃立理對曰:只恐不許天台融會,若信天台攝屬,容有其理。則《起信》攝屬何難,亦乃自見諸家妍醜。今試為先將教攝論,次為以教會疏。

且夫此《論》宗《百洛叉經》[4],而首題“大乘”,則理合通於衍門三教[5]。故天台《浄名玄義》云[6]:《佛性》[7]、《唯識》等論通申大乘三教[8]。《唯識》尚具三教,《起信》何不具三?況與《佛性》大同小異。今且於論初後,撮略教文以對三教。論以一心為宗,乃云:總攝世出世法。此則正在圓門[9],亦兼餘二。真如門有離言[10]、依言[11]、空不空義[12],則三教之理明焉。生滅門,明初發心住,能少分見於法身。八相成道《涅槃》云[13]:十住能少分見法身[14],“見不了了”,天台判為圓位。妙樂云[15]:唯《華嚴》、《起信》明初住八相最為顯著,豈非圓位耶?次第翻九相[16],豈非別位耶?“八地得無功用道[17]”。豈非通教被接之位耶[18]?略引此文,諸可悉例。

客曰:藏師制《疏》[19],分齊如何?

對曰:賢首立義[20],望於天台,乃是別教一途之說,未是通方別教。何者?別有教道、證道,彼則唯論教道。別有四門被機[21],彼乃只論雙。亦別有自他橫豎,彼乃獨論自行豎入。別有多義,彼所不云。未是別教通方,蓋是一途之說。

客乃難曰:彼《疏》“隨緣不變”為宗,天台亦以“隨緣不變”[22],證於三因體遍[23],乃是圓意,何言別耶?

余曰:藏師雖用圓名,而成別義。何者?彼云[24]:“真如隨緣,作一切法。”而真如體性常不變。卻謬引《釋論》云:無情唯有法性而無佛性,此則名雖在圓,而義成別。

客曰:別明凝然為理,今以“隨緣真如”而為別理。此據何文?

余返曰:“別理隨緣[25]”,其文稍顯,凝然為理,出自何文?

客曰:此宗講者皆有此言,而未見文疏所出。

余曰:盛將隨緣以凝然二理,簡於性相二宗[26],此乃出自賢首,天台未見此文。據理,隨緣未為圓極,彼宗尚自判終教[27],未及於圓。豈天台之圓同彼之終?須知:若凝然,若隨緣,但據帶方便義邊,皆屬別教。

客曰:天台立“別理隨緣”文據如何?

對曰:《止觀》立別教發心境云:“只觀根塵一念為迷,解本記別如來藏[28],為善不善因[29]。”妙樂云[30]:別教“從無住本立一切法”。乃云:“無明覆理。能覆所覆俱名無住。[31]”又云:真如在迷,生一切法[32]。又云:無明為因,能生九界[33],必須法性為緣。文證若此,足可依憑。

客曰:疏義在別,此則已明。論具三教,更冀剖析。

余曰:儻有微礙,盡望陳述。

客曰:真如門屬理,具三教可然。生滅門論於地住修證,須依一轍。別則始,終俱別;圓則初,後俱圓。如何三教位次並陳?

對曰:此論宗經,既多明理,是故非一。理既不一,依位修證,如何一途?如《華嚴經》明圓初住,乃云[34]:“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後明地位。卻云[35]:“八地得無功用道。”又《仁王》一偈頌中[36]:“三賢十聖住果報”,在圓十四般若為別[37],五忍[38]屬通。此一兩經,明位尚爾,況此論宗《百洛叉經》,豈可止有一翻地位?文中缺於三藏位者[39],既以《大乘》標題,只可唯明衍教。

客曰:且如賢首,學通性相,位繼四依,因何釋義全下天台?

余曰:菩薩弘教,各逗機宜,蓋是一類之機宜,聞一途之說。所以作此申通,未必四依,有不了也。

客曰:既各擅一美,各逗機宜,何須彼此攝屬?

對曰:既知二宗各逗機宜,何須致問?既令攝屬,如上所陳。若論被機,不須和會。

客乃唯唯而退。

[1] 天台四教,《佛學大辭典》:“天台宗之教相判釋,立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四教之名,通于兩種,其實八教也。”八教,《佛學大辭典》:“于華嚴時乃至法華、涅槃時五時所說,化法之四教與化儀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三藏教,經律論之三藏,部類判然,說因緣生滅之四諦,正教聲聞緣覺之二乘,傍化菩薩者。二、通教,說即空無生之四真諦,使通三乘而同學者,但以菩薩為正機,二乘為傍機。三、別教,於二乘之人皆不同,別對菩薩說大乘無量之法者。四、圓教,對最上利根之菩薩說事理圓融之中道實相者(別圓二教之相違唯隔曆二圓融耳)。以上之四教,為化益眾生之法門,故名化法。化儀之四教者,以彼化法說示眾生之儀式作法也。一、頓教,對頓大之機,頓說別教圓教之大法者,如華嚴時是也。二、漸教,對漸機,漸漸次第說化法之四教,如鹿園、方等、般若三時之說相是也。三、秘密教,對一種之機,說秘密之法,使一會之人自他互知者,是由如來身口意之不思議力。四、不定教,於一會之中說一法使聞者異解,或得益或不得益者。蓋化法之四教,如藥味,化儀之四教如藥方,合成八教也。”

[2] 文見高麗諦觀錄《天台四教儀》。

[3] 五時八教,天台一時教。《佛學大辭典》:“天台宗分別佛一代之說法為五時。第一華嚴時。佛成道後,三七日中說《華嚴經》之間。是依經題而與名。第二鹿苑時。說《華嚴經》後十二年中于鹿野苑等說小乘阿含經之間。是就地而與名。第三方等時。說《阿含》後八年說《維摩》、《勝鬘》等諸大乘經。廣(方之義),談藏通別圓四教,均(等之義),被眾機之間。是就所說之法而與名。第四般若時。說《方等經》後二十二年,說諸部《般若經》之間,是依經題而付名。第五法華、涅槃時,《般若》二十二年後,八年說《法華經》,一日一夜說《涅槃經》之間。是亦依經題而付名。荊溪之《四教儀》備釋曰:‘《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此五時就經典之部帙而分之者。更立化儀之四教與化法之四教,分別此五時中之說法儀式與所說之教義。是台家所立之五時八教也。”八教,見注① 。

[4] 《百洛叉經》,見龍樹造,姚秦筏提摩多譯《釋摩訶衍論》卷第十。王堅點校本第38、40頁均未用書名號。

[5] 三教,法相宗所立之三教。法藏撰《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二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提婆清辯。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亦立三教。以明無相大乘為真了義。謂佛初鹿園為諸小根說於四諦,明心境俱有。次於中時,為彼中根說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未能令入平等真空故作是說,於第三時,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又初則漸破外道自性等,故說因緣生法決定是有,次則漸破小乘緣生實有之執。故說依他因緣假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猶在假有而接引之。後時方就究竟大乘,說此緣生即是性空平等一相,是故即判法相大乘有所得等。為第二時非真了義也,此三教次第。”(唐)湛然述《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一:“故昔教中望今迹門,則三教照理不遍。故三教人實信未生,權疑未盡。”

[6] 《浄名玄義》,《中國佛教》:“智顗弘法三十餘年,其著作之《三觀義》(由《浄名玄義》分出)二卷、智顗前出《浄名玄義》十卷;後為晉王楊廣著疏,並別制《玄疏》。因將前出《玄義》分為三部,即《四教義》六卷、《四悉檀義》二卷、《三觀義》二卷。”

[7] 《佛性》,《佛性論》四卷,天親造,(陳)天竺真諦譯,《大正大藏經》第1610著錄。

[8] 《唯識》,即《唯識論》一卷,天親造,(後魏)瞿曇般若流支譯,《大正大藏經》第1588著錄。並有《成唯識論》十卷,護法等造,(唐)玄奘譯,《大正大藏經》第1585著錄,兩種。通申,通申論,《佛學大辭典》:“三論之嘉祥,區別菩薩所造之論為兩種,通申諸經之旨者云:通申論,如《中論》、《百論》等。別申一經之旨者云別申論,如《智度論》之《釋大品經》。略云:通論、別論。見三論玄義。明智旭稱之為宗經論(通申論),釋經論(別申論)。見《閱藏知津》。”(唐)湛然《法華玄義釋籤》卷第三:“此下一代四時皆有論申。唯《方等部》未有別論,可以《唯識》通用申之。”

[9] 圓門,智者大師說《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九上:“圓門,即生死色是法性色,即法性色而通中。圓門虛融微妙不可定執,說有不隔無約有而論無,說無不隔有約無而論有。有無不二無決定相。假寄於有以為言端。”

[10] 真如門,《佛學常見辭匯》:“真如門和生滅門。如來藏之一心,其體性平等一味,離差别之相,既真實且如常,叫‘真如門’,此亦即不变真如也。如來藏之一心,隨染緣而生流轉之染法,隨净緣而生还滅之净法,起差别之相,叫‘生滅門’,此亦即隨緣真如也。其實,真如門是如來藏心之體,生滅門是如來藏心之相。”離言,《佛學大辭典》:“二真如之一。離心念之相,離言說之相,真如之法體也。”

[11] 依言,《佛學大辭典》:“依言真如,真如之相狀可依言說而分別者。見《起信論》。”

[12] 空不空,《佛學大辭典》:三空不空“小乘之法門知三解脫門之空理,不知第一義空不空之理,謂之三空不空。《往生論注下》曰:‘盡彼生者,上失無為能為之身,下湎三空不空之痼。’”王堅點校本第39頁前“空”後用頓號斷開。

[13] 八相,八相成道,《佛學常見辭匯》:“佛示現人間,有八種相,名八相成道。大乘所說的八相是: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滅。小乘所說的八相是從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此中大乘有住胎,無降魔,小乘有降魔,無住胎。”《涅槃》,《大般涅槃經》之略稱,有(北涼)天竺曇無讖譯本。引文,見卷第二十七《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

[14] 十住,《佛學大辭典》:“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謂既得信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一、發心住,以真方便發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圓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浄,如琉璃內現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三、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遊履十方而無留礙也。四、生貴住,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彼此冥通,入於如來種也。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所缺也。六、正心住,非僅相貌,而心相亦與佛同也。七、不退住,身心合成,日日長增也。八、童真住,佛之十身靈相一時具足也。九、法王子住,由初發心至第四生貴皆名入聖胎,由第五至第八,名為長養聖胎。而於此第九則相形具足,而出胎也。十、灌頂住,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則佛以智水灌頂,如刹利王子之受職灌頂也。”這裏指是十住房菩薩,《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二有:“佛性二種。一者是色。二者非色。色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色者凡夫乃至十住菩薩。十住菩薩見不了了故名非色。”

[15] 妙樂,《佛學大辭典》:“天台九祖荊溪(唐)湛然,甞住常州之妙樂寺,講《法華》,號妙樂大師,師之《法華文句記》稱為妙樂。”參見代序文。引文見(唐)湛然《法華文句記》卷第十上,曰:“唯《華嚴》、《起信》彰灼明文十住八相。”

[16] 九相,又名九想。《佛學常見辭匯》:“即對人的屍體作九種的觀想,以便去除人們對幻軀的留戀,以及覺知人身的不浄,為觀禪中之不浄觀。①新死想,即觀初死的人,身硬肉冷,面目可怖,形狀堪哀;②青瘀想,即觀數日未斂,瘀紫發臭,目不忍睹,手不敢觸;③膿血想,即觀死屍潰爛,肉腐成膿,腸胃融化,膏血欲滴;④絳汁想,即觀腐膿再化,成為血水,處處流出,臭不可聞;⑤蟲啖想,即觀腐屍日久,遍體生蛆,穿筋齧骨,身如蜂窠;⑥筋纏想,即觀皮肉鑽盡,筋骨猶存,如繩束薪,得以不散;⑦骨散想,即觀筋亦爛壞,骨節縱橫,零落骷髏,不成人狀;⑧白骨想,即觀骨骼日久,白如珂雪,雨淋日曝,暴露原野;⑨燒灰想,即觀白骨被焚,成為灰燼,如沙如土,還歸大地。”

[17] 八地,《佛學大辭典》:“菩薩于八地已上,不借加用之功,自然契于真性之智也。《西方要決》曰:‘《十地論》云:入八地已去,得任運無功用智,於散散中得自在故無念退也。’《玄義分記》一曰:‘佛地論意,七地已前名功用,八地已上無功用。’”無功用道,《三藏法數》:“梵語斫迦羅山王,華言輪圍。謂此山金剛輪圍,純寶所成,諸自在仙咸在其中。以喻不動地菩薩,無功用道,得心自在,化菩薩眾,如斫迦羅山王也。(無功用道,即無功用行也,謂菩薩順性而修,雖加功用行,而能離於行相也。)”文見(隋)胡吉藏撰《二諦義》卷下:“從初心訖至七地,未得並觀。至八地始並觀,此就功用無功用判之。初心至七地,未得無功用道,八地得無功用道故。七地已前,未得無功用道,未並觀。八地得無功用道故,得並觀。此約功用無功用道,判並觀不並觀也。”

[18] 通教,《天台教學辭典》略曰:“《法華經玄義》卷三下:‘通教之通有二義:①三乘共學義:即藏教之三乘,於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所學各異。通教三乘共學諦、緣、度,皆見“當體即空”理故稱通。②單以菩薩:有通前通後義,通教之菩薩有利、鈍二種,鈍根菩薩與前藏教同證但空涅槃,稱為通前藏教,鈍同二乘。利根菩薩,聞當體即空說,了知不但空義,通於其後之別、圓二教,所詮中道實相理,稱通後別圓。此唯以菩薩,有通前通後義,故稱通教。’”

[19] 藏師,即法藏,參見代序文。

[20] 賢首,即法藏,參見代序文。

[21] 四門,《天台教學辭典》:“台宗對佛陀一代教化,判立藏、通、別、圓四教,四教各配於四種入理門,即: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故稱四教四門。據《法華經玄義》卷八下,四教中藏、通二教為界內教,俱證偏真理;以入理門,有巧拙之殊,而生不同八門。別、圓二教為界外教,共證中道理;入理門有偏圓之異,故亦生不同八門。《四教義》卷四:‘四教各明四門,雖俱得入道,然隨教立義,必須逐便!若是三藏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有門。通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空門。別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亦有亦空門。圓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非有非空門也。’”被機,《三藏法數》:“教所被機者,謂此圓融具德之教,正被一乘圓頓之機。諸大菩薩及無信等從類收攝,略有十機。令其信解悟入,同游《華嚴》性海。經云:我等諸佛,護持此法,令未來一切菩薩,未曾聞者,皆悉得聞,乃至深入如來境界。是也。(十機者,無信機、違真機、大實機、狹劣機、守權機、正為機、兼為機、引為機、權為機、遠為機也。)”

[22] 隨緣,《佛學大辭典》:“外界之事物來,與自體以感觸,謂之緣。應其緣而自體動作,謂之隨緣。如水應風之緣而起波。真如之于諸法,佛陀之於教化,皆然。”

[23] 三因,《佛學常見辭匯》:“正因、了因、緣因。正因是眾生本有的真性;了因是明白一切真正的道理;緣因是修種種真實的功德。”

[25] 別理隨緣,《中國佛教》略曰:“又稱但理隨緣,或一理隨緣,是闡釋天台四教中別教所顯的真如也有隨緣義,是天台宗山家一派的學說。‘隨緣’義本來出於賢首宗唐法藏的《大乘起信論疏》,但是在天台宗(唐)湛然的著述中也曾多次引用過。如《止觀大意》、《金剛錍》中說過。後來宋知禮中興台教,嘗著《十不二門指要鈔》,認為‘隨緣’義通於圓別兩教,不僅圓教有‘隨緣’義,別教也有‘隨緣’義。別教實際具有‘隨緣’和‘不隨緣’二義,因此建立了‘別理隨緣’的理論。他指出湛然的著述中,對於‘別理隨緣’雖未明顯說出,卻已備有其義。並以天台宗立義與賢首宗相衡量,證明賢首宗的‘隨緣’義只相當於台宗別教。知禮確定圓別二教隨緣義的差別,在於體用相即與否。他提出必須體用不二,全用即體,才能算是相即。如果單說真如‘隨緣’,不談理具,也仍然不是相即。知禮認為如果不談體具,不論‘隨緣’與‘不隨緣’,都只是依據帶方便義的一面,都屬於別教。關於別教雙具‘隨緣’與‘不隨緣’二義,知禮更引據智顗《法華經玄義》卷二下的解釋,別教或說法性生一切法,是說法性隨無明緣生九界法,乃是‘隨緣’義;或說黎耶生一切法,則是直說無明生法,不說真如‘隨緣’,乃是‘不隨緣’義。他指明‘不隨緣’與‘凝然’義同,賢首宗以‘隨緣’與‘凝然’二理簡別性相二宗和終分二教,在天台宗則同屬於別教。他又說到‘隨緣’和不變的關係:不變未必‘隨緣’,‘隨緣’必有不變。因為‘隨緣’是真如性隨緣,如果在隨緣時改變,就不能稱為‘性’了(見《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

[26] 性相二宗,《佛學大辭典》:“法性宗與法相宗也,略云性宗相宗。”

[27] 終教,賢首五教之一,亦名實教。《三藏法數》:“此教言定性聲聞,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名之為終,以稱實理,亦名為實。於中少說法相,多說法性,雖說法相,亦會歸性,是大乘之終極,名為終教。”五教,中國佛教協會編《中國佛教》:“華嚴宗,對釋迦一代的教法,判為‘五教十宗’。曰:五教。①小乘教。為聲聞乘人所說的教法,指說四諦、十二因緣的《阿含經》和《四分律》、《發智論》等。 ②大乘始教。為開始由小乘轉入大乘者所說教法,指大乘空宗的《般若經》、《中論》等以及有宗的《解深密經》、《唯識論》等。③終教。為大乘終極的教門,指說真如緣起,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楞伽經》和《大乘起信論》等。 ④頓教。是頓修頓悟的教門,指不依言辭、不設位次而頓悟教理的《維摩經》等。 ⑤圓教。為圓融無礙的教門,指完全說一乘教理的《華嚴經》,相當於一乘圓教。”

[28] 如来藏,《佛學大辭典》:“真如在煩惱中,謂之如來藏,真如出煩惱。謂之法身。”解本,指另一釋解本,應屬下。王堅點校本第39頁屬上,為“迷解本”,不當。

[29] 為善不善因,(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剎那品》第六:“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則善不善,是一個詞組。王堅點校本第39頁把“為善”與“不善”斷開,“為善”屬上。

[30] 文見(唐)湛然《法華文句記》卷第一下。

[31] 無住,《佛學大辭典》:“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所住著,隨緣而起,故云無住。故無住者萬有之本也。《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同注曰:‘什曰:法無自性,緣感而起。當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無所住。無所住故,則非有無。非有無而為有無之本。’《起信論義記》上曰:‘夫真心廖廓。(中略)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歧。逐迷悟而昇沈,任因緣而起滅。’《宗鏡錄》八曰:‘文殊師利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叡公釋云:無住即實相異名,實相即性空異名。’”

[32] 文見(唐)湛然《法華文句記》卷第一下:“真如在迷能生九界。即指果佛為佛法界。”

[33] 文見(唐)湛然《法華文句記》卷第一下:“故總云十:是故別人覆理無明為九界因。”

[34] 文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

[35] 文見(隋)胡吉藏《二諦義》卷下。

[36] 《仁王》,全稱《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護國經》,文見(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護國經・菩薩教化品》第三。

[37] 十四般若,(隋)吉藏撰《仁王般若經疏》卷中四“善男子其所説十四般若波羅密三忍地地上中下三十忍,一切行藏,一切佛藏,不可思議”。

[38] 五忍,《佛學大辭典》:“《仁王經》所說。一伏忍,别教菩薩,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賢間,未斷煩惱種子,而制伏之不使起之位也。二信忍,于初地至三地間,既見法性而得正信之位也。三順忍,於四地至六地間順菩提道而趣向無生果之位也。四無生忍,于七地至九地間悟入諸法無生理之位也。五寂滅忍,于第十地及妙覺間諸惑斷尽而涅槃寂滅之位也。”《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一:“五忍是菩薩法。一切佛菩薩無不由五忍而成聖。”

[39] 三藏位,《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五上:“生界內事善,說三藏位。生界內理善,說通教位。生界外事善,說別教位。生界外理善,說圓教位。破界內事惡,說三藏位。破界內理惡,說通教位。破塵沙事惡,說別教位。破無明理惡,說圓教位。緣事入真,說三藏位。緣理入真,說通教位。從事入中,說別教位。緣理見中,說圓教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