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石屋山居诗

石屋山居诗

时间:2023-07-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参天目山高峰原妙。曾在天湖庵山居长达四十年,有《石屋珙禅师语录》两卷传世,其中卷下即为《山居诗》。古代朝官的腰带,按品级镶以不同的金饰,品级高者用纯金制成,后泛指身居显要地位。天人之寿命约四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之四百年,其寿命约合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兜率内院为即将成佛的大菩萨居住,如弥勒菩萨现在即住于此,称为“弥勒净土”。[2][1]这首诗与一般的山居诗立意迥异,别有意趣。

【注释】

[1]释清珙(1272~1352),元代禅僧,字石屋,谥号“佛慈慧照禅师”。属临济宗虎丘派。生于苏州常熟,俗姓温。在兴教崇福寺永惟座下出家。后参天目山高峰原妙。曾在天湖庵山居长达四十年,有《石屋珙禅师语录》两卷传世,其中卷下即为《山居诗》。元顺宗至正十二年(1352)七月二十三日示寂,世寿八十一,僧腊五十四。嗣法弟子为高丽的太古普愚。普愚为韩国佛教史上的名僧,为韩国禅门太古宗之祖。

山居诗序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余,偶成偈语自娱。纸墨少便不欲纪之。云衲禅人请书,盖欲知我山中趣向,于是静思,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故掩而归之。复嘱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意,则有激焉。[1]

【注释】

[1]小序的最后一句是说,不要将《山居诗》视为普通的诗歌,要参悟其中的禅理,有所激发。

[○九四]吾家住在霅溪西,[1]水满天湖月满溪。[2]未到尽惊山险峻,曾来方识路高低。[3]蜗涎素壁粘枯壳,[4]虎过新蹄印雨泥。闲闭柴门春昼永,青桐花发画胡啼。[5]

【注释】

[1]霅(zhà)溪:水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南。

[2]天湖:在湖州霞雾山,石屋清珙禅师长期住于此地天湖庵,过着一种清苦而又洒脱的生活。如其《语录》记上堂语说:“把住也锋芒不露,放行也十字纵横。水云深处相逢,却在千峰顶上。千峰顶上相逢,却在水云深处。今朝福源寺里开堂演法,昨日天湖庵畔垦土耕烟。所以道法无定相,遇缘即宗,可传真寂之风,仰助无为之化。”

[3]“未到”两句以写山写景喻悟道境界。

[4]蜗涎(xián):蜗行所分泌的黏液。苏轼《题雍秀才画草虫八物·蜗牛》:“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5]胡啼:一种乐器,即琵琶。白居易《听曹纲琵琶兼示重莲》:“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蕃语两玲珑。”琵琶的音响多用桐木制作,这句是说,在青桐花发之后,在桐木上画琵琶的图形截取来制作琵琶。

[○九五]柴门虽设未尝关,[1]闲看幽禽自往还。尺壁易求千丈石,黄金难买一生闲。雪消晓嶂闻寒瀑,叶落秋林见远山。古柏烟消清昼永,是非不到白云间。

【注释】

[1]“柴门”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这句进一步说,连门也不关,让那些禽鸟们自由自在地来去。

[○九六]荒冢累累没野蒿,昔人未葬尽金腰。[1]有求莫若无求好,进步何如退步高。[2]贪饵金鳞终落釜,出笼灵翮便冲霄。[3]山翁不管红尘事,自种青麻织布袍。

【注释】

[1]金腰:即腰金,为叶韵而倒置。古代朝官的腰带,按品级镶以不同的金饰,品级高者用纯金制成,后泛指身居显要地位。

[2]“进步”句:“进步”指入世法,“退步”指出世法。《老子》第四十一章:“进道若退。”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清代禅僧无趣老人曾作《退步歌》三首,其第一首写道:“人到中年,去后光阴少。如浅水鱼,渐渐干来了。趁办行资,莫待临头懊。浮世无常,退步回头好。”可供参考。

[3]翮(hé),鸟翅。灵翮:指美丽而富有灵性的鸟。

[○九七]纸窗竹屋槿篱笆,客到蒿汤便当茶。多见清贫长快乐,少闻浊富不骄奢。看经移案就明月,供佛簪瓶折野花。[1]尽说上方兜率好,[2]如何及得老僧家。

【注释】

[1]簪(zān):插。这句是说,用野花插在瓶中供养佛陀。佛教所谓“供养”完全在于心意,佛陀已是大觉悟者,岂在乎众生花多少钱供养他?供佛的唯一目的是培养自心的敬畏和清净。这句诗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2]兜率:天界的名称,梵语Tusita的音译,“率”字应读作shuài。兜率天为欲界六天之第四天,其中兜率外院属欲界天,为天众所居,享受欲乐。天人之寿命约四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之四百年,其寿命约合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兜率内院为即将成佛的大菩萨居住,如弥勒菩萨现在即住于此,称为“弥勒净土”。

[○九八]道在人弘孰可凭,发言须与行相应。[1]贪心似海何时足,妄念如苗逐日增。几树梅花清处士,一园芋子乐闲僧。而今随例庵居者,见道忘山似不曾。[2]

【注释】

[1]道在人弘:南朝高僧僧祐编辑《弘明集》一书,并自作序言说:“道以人弘,教以文明,弘道明教,故谓之《弘明集》。”这两句诗点出修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真正做到文如其人,言行一致,这样的人才能弘道。

[2]“而今”两句:批评一些“随例”隐居山林者,身处山林而心不能清净,即不能见道忘山。“见道忘山”语出自唐代永嘉禅师《禅宗永嘉集》:“若未识道而先居山者,但见其山,必忘其道;若未居山而先识道者,但见其道,必忘其山。忘山则道性怡神,忘道则山形眩目。是以见道忘山者,人间亦寂也;见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

[○九九]动则乖真静则差,非思量处更淆讹。无心未合祖师意,有念尽为烦恼魔。[1]矮屋朝阳寒气少,疏篱种菊晚香多。白云曳曳方拖练,又被风吹过绿萝。[2]

【注释】

[1]这几句从理上辨析修道中常令人迷惑的几组相对概念:动与静、无心与有念、思量与非思量,执着在哪一边都不对。正如宋代子璇法师《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五所说:“以灵源真心,本无能所,妄生能所,即是乖真;能所既除,即合本体,灵然不昧,物我皆如。故《华严》云:‘能见及所见,见者悉除遣。不坏于真见,是名真见者。’”所谓修心悟道,即是修此心,悟此道。

[2]曳曳:飘动貌。这几句由理转向事,由议论转为写景,最后用云的意象写那种毫无执着、挂碍的境界。

[一○○]松下双扉冷不扃,[1]一龛金像照青灯。眠云野鹿惊回梦,落涧猕猴坠折藤。得意看山山转好,无心合道道相应。多时不向门前去,藓叶苔花积几层。

【注释】

[1]扃(jiōng):门闩。不扃即门上无锁。

[一○一]三十余年住崦西,镢头边事不吾欺。[1]一园春色熟茶笋,数树秋风老栗梨。山顶月明长啸夜,水边云暖独行时。旧交多在名场里,竹户长开待阿谁?[2]

【注释】

[1]镢头:刨土的农具。“镢头边事不吾欺”一语看似平常,其实有很深的内涵。联系下文,“不吾欺”真正所指为因缘果报,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丝毫不会错的。这正是从生活中体悟佛法的真理。

[2]末两句体现着菩萨般的大悲心。对于那些迷途忘返的众生,禅师的“竹户长开”是期待着他们早日归来,但是又有几人能够明了此意呢?

[一○二]翠窦丹崖列四傍,茅庵恰好在中央。一身布衲衣裳暖,百念消融岁月忘。石瘦种来蒲叶细,土深迸出笋芽长。有时夜半闻钟磬,知有招提在下方。[1]

【注释】

[1]招提:梵文音译,原指为四方僧众所设的客舍,后也泛指寺院、僧房。

[一○三]莫谓山居便自由,年无一日不怀忧。竹边婆子长偷笋,麦里儿童故放牛。栗蟥地蚕伤菜甲,野猪山鼠食禾头。[1]施为便有不如意,只得消归自己休。[2]

【注释】

[1]这首诗与一般的山居诗立意迥异,别有意趣。这几句列举数事,说明山居生活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样自由自在,也会产生很多烦恼、忧愁,这才是真实的山居。

[2]施为:作为,有为。最后两句点题:从根本上说,山中生活并没有离开人世间,仍然属于“有为法”,只要是有为法,就一定会有不如意之事。再引申说,出家也是如此,不要以为出了家就一定能解决世间一切烦恼。那么怎么办呢?答案就在最后一句“消归自己”四字,“消归自己”才是真正的无为,才能获得彻底的“大休歇”。

[一○四]庵住霞峰最上头,岩崖巇险少人游。[1]担柴出市青苔滑,负米登山白汗流。[2]口体无厌宜节俭,光阴有限莫贪求。老僧不是闲忉怛,[3]只要诸人放下休。

【注释】

[1]巇(xī):险。

[2]“担柴”两句:从中可以看到禅僧是在山上砍柴挑到市上去卖,换回粮食,每天都是这样劳作,并非白白地受人供养,这正是中国禅宗的优良传统。

[3]忉怛:啰唆,唠叨。

[一○五]啸月眠云二十年,自怜衰老见时艰。乌来索饭上台立,僧去化粮空钵还。鰕蚬人争捞白水,[1]镢锄我且斸青山。[2]黄精食尽松花在,[3]不着闲愁方寸间。

【注释】

[1]鰕蚬(xiāxiǎn):虾和蚌蚬,也泛指小鱼。

[2]斸(zhú):挖、砍。这两句是说,别人都在争捞鱼虾,我则素食,故开山种粮。

[3]松花:松树结出的花。《本草纲目·木一·松》:“松花,别名松黄……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

[一○六]幽居自与世相分,苔厚林深草木熏。山色雨晴常得见,市声朝暮罕曾闻。煮茶瓦灶烧黄叶,补衲岩台剪白云。[1]人寿希逢年满百,利名何苦竞趋奔。

【注释】

[1]用天上的白云缝补衲衣,此意象常见于禅诗禅联。如“荷叶满地无线补,白云为我做禅衣”(《大智偈颂》)、“剪一片白云补衲,留半窗明月看经”(江苏海安观音禅寺禅房联)、“细剪山云缝破衲,闲捞溪月作蒲团”(浙江杭州净慈寺联)等。既是禅僧艰苦生活的写照,又富有诗意。

[一○七]入得山来便学呆,寻常有口懒能开。他非莫与他分辨,自过应须自剪裁。[1]瓦灶通红茶已熟,纸窗生白月初来。古今谁解轻浮世,独许严陵坐钓台。[2]

【注释】

[1]“他非”两句:是说慎言无诤的道理。所谓是非人我乃分别心的体现,真如本性圆融无碍,本无是非,只有去除分别心,才能证得真心。智旭大师阐解《论语·子路》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句的一段话,可供参考:“无诤故‘和’,知差别法门,故‘不同’;情执是‘同’,举一废百,故‘不和’。”又《六祖坛经·忏悔品》谓:“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皆为修心要法。

[2]严陵:严光,字子陵,省称严陵。东汉会稽余姚人。少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刘秀即帝位后,严光变姓名隐遁。刘秀遣人觅访,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垂钓于富春山。

[一○八]溪浅泉清见石沙,屋头无角寄藤萝。夜深月下长猿啸,苔厚岩前少客过。庭竹欹斜春雪重,[1]岭梅消瘦夜寒多。寥寥此道非今古,徒把砖来石上磨。[2]

【注释】

[1]欹(qī):倾斜。

[2]“徒把”句:用禅门“磨砖成镜”典。《景德传灯录》卷五载:唐朝道一和尚常习坐禅,未能悟道。南岳怀让禅师问他:“大德坐禅为什么?”回答说:“为了作佛。”怀让即取一砖在他庵前石上磨,道一问磨砖做什么,怀让回答“磨作镜”,道一奇怪地问:“磨砖岂能成镜?”怀让反问:“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意谓如果不能认识真心大道,参禅打坐也是徒劳,但古往今来能明此理的人寥寥无几。

[一○九]白发禅翁久住庵,衲衣风卷破褴毵。[1]溪边扫叶供炉灶,霜后苦茆覆橘柑。本有天真非造化,现成公案不须参。[2]豁开户牖当轩坐,尽日看山不下帘。

【注释】

[1]褴(lán)毵(sān):败絮。《古尊宿语录》卷六《睦州和尚偈》:“抖擞多年穿破衲,褴毿一半逐云飞。”

[2]公案:禅门对禅僧参悟过程,指点学人的文字记录。一般常说禅门公案有一千七百则,后世常以“参公案”作为修禅的方式。这句是说,大自然的造化寓含着无穷奥秘,这本身就是现成的公案,故不必去参那些文字禅。最后两句写“尽日看山”,即是参大自然这个“公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山居诗都是在参大自然这个公案。这个公案参透,自能“见道忘山”。

[一一○]卧云深处不朝天,只在重岩野水边。竹榻梦回窗有月,砂锅粥熟灶无烟。万缘歇尽非除遣,一性圆明本自然。[1]湛若虚空常不动,任他沧海变桑田。

【注释】

[1]“万缘”两句:当代大德、著名科学家牛实为先生曾引用此诗说明“自性”,节录一节供参考,有助于深刻理解此诗内涵:“自性具有灵觉,所以人被称为万物之灵。但是自性通常又被物欲、杂念、意识等活动所覆盖;只有当意识活动被转化成大智之后,自性光明才会呈现出来。古人所谓‘万缘歇尽非除遣,一性圆明本自然’。历代很多先哲,通过长期修持,直觉地体验到自性的存在,因此提出以下论点。从空间方面来说,自性灵明洞彻。……从时间方面来说,自性湛寂常恒。……从物性方面来说,自性非浊非清。……从运动方面来说,自性无背无向。……根据以上四方面的讨论,自性可以看成是一种不居万法却又不舍万法的真空灵觉状态。”(牛实为:《人性与生死的秘密》第2—3页,金城出版社,2011年)

[一一一]岳顶禅房枕石台,白云飞去又飞来。门前瀑布悬空落,屋后山峦起浪堆。素壁淡描三世佛,[1]瓦瓶香浸一枝梅。下方田地虽平坦,难及山家无点埃。[2]

【注释】

[1]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佛,一般指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燃灯佛又译为定光佛、定光如来,久远劫以前出世的佛,为释迦牟尼佛的本师。另一种说法谓过去佛为迦叶佛。从佛法真谛说,过去的时间无穷无尽,佛也无穷无尽,这正是自性圆明之相。佛教三世佛的观念意在说明佛法从来就有,历劫长在,不能局限于人类所能认知的历史和时间。

[2]埃:尘埃。点埃:一点点尘埃。

[一一二]大道从来无盛衰,未明大道著便宜。[1]圣贤隐伏当斯世,邪法流行在此时。痛策诸根休自纵,[2]常存正念莫他为。人身一失袈裟下,万劫千生不复追。[3]

【注释】

[1]便(biàn)宜:权宜方便。这两句是说,尽管大道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从来都在,但是生逢乱世,大道难以阐明,只能方便从事,开启下一句的“圣贤隐伏”。

[2]策:鞭策。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自纵:自我放纵。意谓要严持戒律,保持正念,开启下一句的“人身一失”。

[3]“人身”两句:佛门常以“人身一失,万劫难复”警醒自己,也揭示人生真正宝贵的价值所在。《宏智禅师语录》“示众”一偈可供参印:“蒿里新坟尽少年,修行莫待鬓毛斑。死生事大宜须觉,地狱时长岂等闲!道业未成何所赖?人身一失几时还?前程黑暗路头险,十二时中自着妍。”穿着袈裟的出家人尤其当自珍自重,祩宏大师《竹窗随笔》“出家利益”则引古偈:“施主一粒米,大似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即说明此意。

[一一三]破屋萧萧枕石台,柴门白日为谁开?名场成队挨身入,古路无人跨脚来。[1]深夜雪寒唯火伴,五更霜冷只猿哀。袈裟零落难缝补,收卷云霞自剪裁。

【注释】

[1]这几句再次感叹:众生根机越来越陋劣,只知奔逐于名利之场,难有求道之心。细味此言,一片菩萨心肠。

[一一四]人寿相分一百年,有谁能得百年全?危如茅草郎当屋,险似风波破漏船。[1]流俗沙门真可惜,贪名师德更堪怜。[2]寥寥世道今非昔,日把柴门紧闭关。

【注释】

[1]郎当:颓败、破败。“郎当屋”比喻生命的脆弱。下一句“破漏船”则比喻有漏之身出没于生死苦海中。人生一世不过百年,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生命的这种状况而发起觉悟之心呢?

[2]沙门:梵文sramana的音译,意为息心、静志,原为婆罗门教用语,佛教亦指出家修道者。这两句批评一些出家人自身不明大道,流于世俗,贪名求利。这些皆是佛教所谓“末法时期”的表现。

[一一五]绿雾红霞竹径深,一庵终日冷沉沉。等闲放下便无事,着意看来还有心。[1]古镜未磨含万象,洪钟才扣发圆音。[2]本源自性天真佛,[3]非色非空非古今。

【注释】

[1]等闲:随意,随便。这两句是说,有些事情,只要任运随缘,将它放下,也便无事。如果仔细观察自己的内心,就知道还有细微的妄念。这一句中的“心”指的是妄心,那个能够观察此妄心的便是“真心”,而一旦对此“真心”“着意”,真心又成为妄心。觉察妄心生起,再用真心去观照,久而久之,真心豁然显露而无真心之相。这是一种精微的修心功夫,如《圆觉经》所说“有照有觉,俱名障碍。……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远离为幻,亦复远离”“不即不离,无缚无脱”等等,皆是对这种修心功夫的描述。

[2]“古镜”两句:是对前两句修心功夫的形象描述。

[3]出自《永嘉证道歌》:“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一一六]优游静坐野僧家,饮啄随缘度岁华。[1]翠竹黄花闲意思,[2]白云流水淡生涯。石头莫认山中虎,弓影休疑盏里蛇。[3]林下不知尘世事,夕阳长见送归鸦。

【注释】

[1]饮啄:饮水啄食,引申为吃喝。《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

[2]“翠竹”句:寓含禅宗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但对于这句话,禅宗各派的主张是不同的,可参看《大慧普觉禅师普说》卷十五的一段讨论:“珠曰:‘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著翠竹,说黄华著黄华,说法身滞法身,说般若不识般若,所以皆成诤论。’师云:‘国师主张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直主张到底。大珠破青青翠竹不是法身,直破到底。’”

[3]“石头”两句:连用两个典故,说明“万法唯识”的道理。《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应劭《风俗通》记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但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是壁上赤弩照在杯中,其影如蛇,病即愈。《象田即念禅师语录》谓:“视夜杌,意为鬼,杌岂能迷人?睹弓影,疑是蛇,影胡为毒客?心怖成境,意疑为病。如能以此推之,则可知四生如幻翳,三界若空华,唯心之旨,无外于是矣。”

[一一七]满头白发瘦崚嶒,[1]日用生涯事事能。木臼秋分舂白术,[2]竹筐春半晒朱藤。黄精就买山前客,紫菜长需海外僧。谁道新年七十七,开池栽藕种茭菱。[3]

【注释】

[1]崚(léng)嶒(céng):原指山的突兀高峻,这里用来形容人的高大清癯貌。

[2]臼: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3]全诗写随季节采摘栽种,买卖交易,过着常人一般的生活。但不同的是,他心无挂碍,一切任运随缘,正是所谓“生活禅”的真实写照。

[一一八]卜得重岩远市朝,柴门半掩草萧萧。是谁白发贫无谄,那个朱门富不骄?[1]急债莫于宽里做,[2]妄情须是静中消。白云也道青山好,夜夜飞来伴寂寥。

【注释】

[1]见《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谄:奉承、谄媚。骄:骄慢。

[2]急债:马上要偿还的债务。宽:指经济上宽裕。这句本意是说:不要在经济宽裕时欠下急债,引申的含义是:不要在人生顺境时造作恶业。世上许多罪业莫非“宽”时所造,逆缘到时,想造业都造不了,唯有偿债的份,看看那些禽畜之类便可了然。“宽里做债”是清珙禅师一句发人深思的警世语,《石屋清珙禅师语录》卷上也说:“不清戒律,不明因果,不畏罪福,宽里做债,造地狱因。”

[一一九]风樯来往塞官塘,[1]站马如飞日夜忙。冒宠贪荣谋仕宦,[2]贪生重利作经商。人间富贵一时乐,地狱辛酸万劫长。[3]古往今来无药治,如何不早去修行。

【注释】

[1]风樯:帆船。官塘:官道、大路。

[2]冒宠:无勋德而受恩宠。

[3]“人间”两句:按照佛教典籍的描述,地狱的众生因业受报,遭受种种折磨,却“长生不死”,其寿量与六欲天一样,如大焦热地狱的寿命是半中劫,无间地狱是一中劫,等等,相对于人间而言,是非常漫长的。

[一二○]入此门来学此宗,切须仔细要推穷。清虚体寂理犹在,忖度心忘境自空。[1]树挂残云成片白,山衔落日半边红。是风动耶是幡动?不是幡兮不是风。[2]

【注释】

[1]“清虚”两句:清虚体指不需饮食,近似虚无,毫无障碍的身体,指法身,法身常寂却包含万理。忖度心指众生妄心,亦称遍计,此心生成我执、法执。只要忘却了这个忖度心,如如不动的空境即清虚之体就能显现。

[2]“是风动耶”两句:《六祖坛经·序品》: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此事成为著名的禅宗公案,“胡床趺坐究幡风”几乎成为参禅的代名词,其意在于揭示世界之有动相,根本原因在于众生妄心的动相。一旦此心(本体)不动,则外界的风幡(现象界)必归于不动,即是涅槃境界。

[一二一]客爱幽闲到竹篱,逢仰应恕礼全亏。[1]满头白发髼松聚,[2]一顶袈裟撩乱披。黄叶火残终夜后,青猿声断五更时。拥衾相对蒲团坐,各自忘言契此机。

【注释】

[1]“客爱”两句:是说禅僧相逢不拘礼节,随意自然。

[2]髼:同“蓬”。这句是说,不刻意容貌的打扮。

[一二二]百岁光阴过隙驹,几人于此审思惟。己躬下事未明白,[1]生死岸头真险巇。[2]衲定线行娇妇泪,饭香玉粒老农脂。[3]莫言施受无因果,因在果成终有时。[4]

【注释】

[1]己躬下事:躬,身体,己躬下事即自己的生死大事,无人能够替代。佛教认为,一个人不能明了生死的奥秘和真相,死后必然迷迷糊糊地投胎转世,在生死轮回中不能出离。所以世间最要紧的便是明了生死大事。

[2]险巇:危险。不明生死的人死后进入中阴身,会遭遇种种险恶境界,完全是如睡梦般糊里糊涂地随前世业力投胎转世,所以是异常危险的。

[3]“衲定”两句:是说僧人所受供养,哪怕是一针一线,一麦一粒都要格外珍惜,否则要受报应。佛教绝不认为,一个人出家为僧就可以打破因果规律,在因果面前,众生是一律平等的。

[4]“莫言”两句:阐明佛教的因果观,即:(1)果由因生:无因不能生果,有果必有其因。唯有因无缘不能生果,因缘俱足必然生果。(2)事待理成:万法生住异灭,在事相中有其普遍的理性。如生必有死,聚必有散,合必有离,成必有坏,都是必然的理则。(3)有依空立:任何生起存在的事物,都必依否定实在性的本性而生起。譬如造一间房子,房子的存在,要从种种的——木、石、瓦、匠人等因缘合成,这是“果从因生”。房子有成为房子的基本原则,如违反建造房屋的原则,即不能成为房子,这是“事待理成”。房子必依空间而建立,如此处已有房子,就不能在同一空间再建一所房子,这是“有依空立”。

[一二三]自入山来万虑澄,平怀一种任腾腾。[1]庭前树色秋来减,槛外泉声雨后增。挑荠煮茶延野客,买盆移菊送邻僧。锦衣玉食公卿子,不及山僧有此情。

【注释】

[1]腾腾:舒缓貌。寒山诗之二六五:“腾腾自安乐,悠悠自清闲。”

[一二四]是身寿命若浮沤,[1]只好挨排过了休。[2]事欲称情常不足,人能退步便无忧。衰荣可逾花开落,聚散还同云去留。我已久忘尘世念,颓然终日倚岑楼。[3]

【注释】

[1]浮沤: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灭而无本体,常用以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

[2]挨排:依次排列。每个人都像排好队一样走向死亡。

[3]岑楼:高楼。

[一二五]自觉从前世念轻,老来任运乐闲情。芒鞋竹杖春三月,纸帐梅花梦五更。求佛求仙全妄想,[1]无忧无虑即修行。松风昨夜炽然说,自是聋人不肯听。

【注释】

[1]“求佛”句:将其他世间所求称为妄想,一般人容易理解,但为什么说“求佛”也是妄想呢?这必须用禅理去解读方能明了。禅宗认为,真正的佛是那个永恒不变而又遍一切处的法身,也就是彻底摆脱了妄念的真心。但很多求佛的人认为佛是处于这个世间之外的某个神灵,这样去求佛,永远也求不到佛,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什么是佛。因此,禅师对有人前来询问“如何是佛”这个问题时,直截了当的回答就是“莫妄想”。当然也可以给出各种不同的答复,其用意都在于消除学者的妄心而已,妄心一旦消除,当下就是佛,根本不必去求。下面是从《五灯会元》等禅宗语录中摘取出若干禅师对“如何是佛”这个问题的回答,以窥一斑:僧问:“如何是佛?”答:“秤锤蘸醋。”僧问:“如何是佛?”答:“干屎橛。”僧问:“如何是佛?”答:“新妇骑驴阿家牵。”僧问:“如何是佛?”答:“头枕衡山,脚踏北岳。”僧问:“如何是佛?”答:“猫儿上露柱。”僧问:“如何是佛?”答:“春来草自青。”僧问:“如何是佛?”答:“明日来,向汝道,如今道不得!”僧问:“如何是佛?”答:“如何不是佛?”其实还可以有无数的答案。诗的尾联“松风昨夜炽然说,自是聋人不肯听”,正是此意。这是禅宗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真正内涵,能听到这炽然演说着佛法的松风声就不是聋人。

[一二六]逐日挨排过了休,明朝何必预先忧。[1]死生老病难期约,富贵功名不久留。湖上朱门萦蔓草,涧边游径变荒丘。所言皆是目前事,只是无人肯转头。[2]

【注释】

[1]“逐日”两句:众生妄心念念不停,轮转于过去、现在、未来,但究其实,三心皆不可得,皆是虚幻,有什么必要为那个虚幻的“未来”担忧呢?禅宗所谓“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方可出生入死”(《佛源禅师语录》卷四)。佛门有一个《三际求心不可得偈》:“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缘无;妄缘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楞严经集注》卷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过去与未来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过”和“可能存在”的东西,唯一“存在”的是现在。可是“现在”在哪里呢?

[2]“目前”即现在,即当下,把流转不停的妄心定在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刻,当下即是永恒,即是菩提涅槃,即是极乐世界。“转头”就是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关键就在于肯不肯“转头”。当代高僧一行禅师在其众多著作中深刻揭示了“活在当下”的意义。如:“我们中的许多人,虽然活着,但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着,因为我们没能感受到当下的生命。”(《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只存在于当下。失去了当下就是失去了生命。佛陀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我们必须告别过去,以便我们可以回归当下。回归当下就是同生命相接触。……独处并不意味着拒绝世界和社会。佛陀讲,独处意味着生活在当下,深入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假如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将不会被卷进过去,或者被对未来的思虑所吞没。佛陀讲,如果我们不能安住在当下,即便我们生活在僻远的莽林中,我们仍算不上是真正的独处。他说,假如我们完全安住在当下,即便我们生活在拥挤的市区,我们仍然可以说是独处。”(《与生命相约》)

[一二七]白发头陀老病侵,[1]住来茅屋几年深。消磨本有凡情执,析荡今从圣量心。[2]百鸟不来山寂寂,万松长在碧沉沉。分明空劫那边事,[3]一道神光自古今。[4]

【注释】

[1]头陀:梵语dhûta的音译,意为抖擞,去除烦恼,佛门有所谓“十二头陀行”。在中国古代主要指住在山林中,过着非常简朴、清净的生活,借此磨砺身心,获得觉悟的出家僧人。本句的“头陀”指代自己。

[2]析荡:通过对佛理的分析和理解,扫荡内心妄念。圣量心:指佛教圣人的言教。

[3]空劫:世界自成立到破坏之间,分为成、住、坏、空四阶段,称为四劫。空劫,指此时期之世界已坏灭,下一期世界形成之前、万物未生的时期。

[4]神光:精神、灵光,指真如本性。这句是说,即是在万物未生的空劫时期,真如本性也历历常在,毫无损伤。

[一二八]竞利奔名何足夸,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1]觉苑长开智慧华。[2]黄土坡边多蕨笋,青苔地上少尘沙。我年三十余来此,几度晴窗映落霞。

【注释】

[1]无明草:无明为烦恼之别称。指暗昧事物,不能通达真理,不能明白理解事相道理的状态,也泛指无智、愚痴。佛教认为,无明是一切烦恼和生死轮回的根本,断除无明,生死轮回的链条即中断。这一句形象地用“无明草”来比喻无明的状态,无明就像野草一样,不知什么原因就生出来,心田中的草就是无明。

[2]觉苑:修行者清净的心境。

[一二九]我本禅宗不会禅,[1]罢休林下度余年。鹑衣百结通身挂,[2]竹篾三条蓦肚缠。[3]山色溪光明祖意,鸟啼花笑悟机缘。有时独上台盘石,午夜无云月一天。

【注释】

[1]“我本”句:《景德传灯录》卷六记大会珠海禅师语:“我不会禅,并无一法可示于人。”禅宗认为,真正的禅是不可言说的,将禅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反而离禅愈远。此即《金刚经》所说:“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

[2]鹑(chún)衣:《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鹑尾秃,故用鹑衣指补缀的破旧衣衫。

[3]竹篾(miè):劈成条的竹片。这句是说,将竹篾缠在腰间,以方便行脚。

[一三○]四十余年独隐居,不知尘世几荣枯。夜炉助暖烧松叶,午钵充饥摘野蔬。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1]

【注释】

[1]西来意:菩提达摩祖师自西方的印度来到中国弘传禅法的真意。家私:家常日用器物。渠:他。这两句是对“西来意”的一句独特解释,包含着“平常心是道”的内涵。

[一三一]虿尾狼心满世间,[1]争先各自使机关。[2]百年能得几回笑,一日曾无顷刻闲。[3]车覆有谁知改辙,祸来无地著羞惭。老僧不是多饶舌,[4]要与诸人揭盖缠。[5]

【注释】

[1]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虿尾狼心,喻世间狠毒贪婪之人。

[2]机关:心机,计谋。

[3]这两句是说,众生的妄念刹那不住,没有片刻停息,生一切烦恼,是世间一切痛苦的根源。《楞严经》所谓:“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4]饶舌:多嘴,唠叨。佛教常用来比喻多说无益,但是慈悲心切,又不得不说。

[5]盖缠:即烦恼。佛教有五盖、十缠之说。五盖为: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十缠包括: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沈、忿、覆。以上种种皆为世间众生污染心的表现,合起来统称为烦恼。

[一三二]乌兔奔忙不暂停,[1]岩居忽尔到颓龄。[2]冰边行道影偏瘦,松下看山眸转青。红叶旋收供瓦灶,黄花时采插铜瓶。劳生好饮利名酒,[3]昏醉无由唤得醒。

【注释】

[1]乌兔:古代神话谓日中有乌,月中有兔,故以“乌兔”指日月,又引申为时光。佛教认为,时光的流逝本质上是因妄心的片刻不停。

[2]颓龄:衰年,暮年。

[3]劳生:辛劳的人生,对名和利不息的追逐是劳生的根源。《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

[一三三]茅屋青山绿水边,往来年久自相便。数株红白桃李树,一片青黄菜麦田。竹榻夜移听雨坐,纸窗晴启看云眠。人生无出清闲好,得到清闲岂偶然。[1]

【注释】

[1]此诗全写清闲之境。外境即是心境,所以能享受清闲之外境,绝非偶然。禅门所谓“清闲”非一般世俗意义上的清闲,而是指真心的觉悟之境,此真心寂而不动,与日常生活中的清闲之境契合。清代大方禅师有《和石屋禅师山居诗》一组,录其中一首以相参:“万物无常孰肯推,荣枯得失一盘棋。浮生梦幻谁能觉,旷劫尘劳若个知。一念知非心地印,无心接物月临池。为人无出清闲好,再不清闲待几时!”

[一三四]古人为道入山中,日用工夫在己躬。添石坠腰舂白米,[1]携锄带雨种青松。担泥拽石何妨道,运水搬柴好用功。[2]亸懒借衣求食者,莫来相伴老禅翁。[3]

【注释】

[1]“添石坠腰”句:用六祖惠能典故。《六祖坛经·行由品》:“次日,(五)祖潜至碓坊,见(惠)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禅宗认为,这些日常生活之事和普普通通的劳动,正是培养一个人心性、检验一个人行持的重要方面,可借以指点或勘验修悟境界。

[2]“运水搬柴”句:用庞居士典故。《五灯会元》卷三记庞蕴居士所作偈:“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若说神通,世间最平常的事情也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妙谛,参禅正应从此处入手,而不是离开日常生活去别求神通。

[3]亸(duǒ)懒:亸,通“躲”,偷懒。这两句是说,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都想偷懒的人是求不了大道的。

[一三五]万物生成感宿根,[1]己长彼短不须论。一团猛火利名路,三尺寒冰佛祖门。[2]草莽荆榛狐窟宅,[3]云霄蓬岛鹤乾坤。[4]满头白发居岩谷,几度凭栏到日昏。

【注释】

[1]宿根:过去世的根基、因缘。佛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若从根源上推求,可以推至无穷。

[2]“一团”两句:将世间名利比喻为猛火,所谓热恼无穷;将佛教比喻为寒冰,可以令人清醒,冷静地看待世间一切。

[3]草莽:荒原中的野草。荆榛: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4]上两句通过景物对比描写,对应首句,说明众生各自根基、因缘不同。

[一三六]岩居我本为修行,不许人知每自评。道性淳和余习尽,[1]觉心圆净照功成。[2]种松锄菜一身健,补衲翻经两眼明。世异事殊真好笑,避秦亦得隐山名。[3]

【注释】

[1]余习:一个人多生积累而没有断尽的习气。佛教认为,即是烦恼断除了,余习可能仍存。《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

[2]照功:观照的功夫。观照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为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

[3]“避秦”句:是说隐居山林的人大多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说:“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但这与为了修行而隐居山林貌同心异。

[一三七]历遍乾坤没处寻,偶然得住此山林。茅庵高插云霄碧,藓迳斜过竹树深。[1]人为利名惊宠辱,我因禅寂老光阴。苍松怪石无人识,犹更将心去觅心。[2]

【注释】

[1]迳:同“径”。藓迳:长满苔藓的小路。

[2]将心去觅心:禅宗话头,谓不识当下即是真心,向外去寻找真心,永远不可得。如《永嘉证道歌》谓:“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则知君不可见。”《普庵印肃禅师语录》卷二说:“若闻见性成佛,便兴妄心,别求知解,岂不是骑牛觅牛,将心觅心,使佛觅佛,无有是处。何如直下承当,全不费纤毫之力。”对照前一句“苍松怪石无人识”,则无人能识的苍松怪石其实皆是真心的显露,若能即此了悟,就不会“将心觅心”了。

[一三八]年老心闲身亦闲,扫除一榻卧松间。岩扃幽寂自为喜,[1]世路崎岖人转顽。风暖野禽声琐碎,日斜华药影阑珊。藜羹粟饭家常有,[2]不用持盂更下山。

【注释】

[1]扃(jiōng):门户。岩扃指岩洞。

[2]藜羹:用藜菜做的羹。藜藿,两种野生植物,可以食用,泛指粗劣的食物。

[一三九]清晨汲水启柴门,看见天空四敛氛。[1]黄独火香思懒攒,[2]碧桃花谢悟灵云。[3]林间猿鹤惯曾见,世上衰荣杳不闻。几度坐来苔石暖,好山直看到斜昏。

【注释】

[1]敛氛:云气聚集。

[2]懒攒:“攒”应作“瓒”。懒瓒为唐代禅僧,唐德宗闻其名,遣使诏之。使者至其室,宣言:“天子有诏,尊者当起谢恩。”师方拨牛粪火,寻煨芋而食;寒涕垂颐,未尝答。使者笑曰:“且劝尊者拭涕。”师曰:“我岂有工夫为俗人拭涕耶?”竟不起。使回奏,德宗甚钦,叹之。(见《禅苑瑶林注》)《景德传灯录》卷三十载《懒瓒和尚歌》:“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直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过去已过去,未来犹莫算。兀然无事坐,何曾有人唤。向外觅功夫,总是痴顽汉。粮不畜一粒,逢饭但知餐。世间多事人,相趁浑不及。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愚人笑我,智乃知焉。不是痴钝,本体如然。要去即去,要住即住。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裤。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莫谩求真佛,真佛不可见。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移动,个中无改变。无事本无事,何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下睡。……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山云当幕,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水月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3]“碧桃”句:《五灯会元》卷四:灵云志勤禅师福州灵云志勤禅师,本州长溪人也。初在沩山,因见桃华悟道。有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一四○]白云深处结茅庐,随分生涯乐有余。未死且留煨芋火,[1]息机何必绝交书。[2]湛然凝寂通三际,[3]廓尔圆明裹十虚。[4]庵内不知庵外事,几番花落又还敷。

【注释】

[1]煨芋:将山芋放在火炭边烤。此亦用懒瓒典故,见上首诗注。

[2]息机:息灭心机。《楞严经》卷六:“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绝交书:断绝交谊的书信,如嵇康有《与山巨源绝交书》。这一句是说,如果妄心息灭了,触处皆真,那么连绝交书也不必写。

[3]三际:即三世,佛教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段。

[4]十虚:即十方。这两句是说,觉悟了的真心没有时间和空间,湛然凝寂,廓尔圆明,便是最好的描述。如宗密《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序》所说:“心也者,冲虚妙粹,炳焕灵明,无去无来,冥通三际,非中非外,洞彻十方,不灭不生。”

[一四一]细把浮生物理推,[1]输赢难定一盘棋。僧居青嶂闲方好,人在红尘老不知。风飏茶烟浮竹榻,[2]水流花瓣落青池。如何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3]

【注释】

[1]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杜甫《述古三首》:“古时君臣合,可以物理推。”

[2]飏:飞扬、飘扬。

[3]“如何”两句:参看《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卷一:“百年光景全在刹那,四大幻身岂能长久。”注:“此言百年光景,即三万六千日之光景。……盖百年光景,而被于刹那不住,念念不停,消磨尽矣,故云全在刹那。”

[一四二]恁么彻底恁么去,[1]放下从头放下来。两片唇皮堆白醭,[2]一条古路长苍苔。云边木马飞如电,海底泥牛吼似雷。[3]雪覆万峰晴月夜,暗香春信到寒梅。[4]

【注释】

[1]恁(nèn)么:宋元俗语,意为“这样”“如此”。

[2]白醭(bú):东西腐烂后表面形成的白色霉状物。这里指人死亡后尸体腐烂出现的白霉,借以警醒生命的无常。

[3]云边木马:云的形状像木马,随风而逝,喻时光迅速。海底泥牛:泥牛入海底,不见踪影,喻万法性空境界。《景德传灯录》卷四《潭州龙山和尚》:“洞山又问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4]春信:春天的信息,常以梅花来表达春天的到来。郑谷《梅》:“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

[一四三]清贫长乐道人家,日用头头自偶谐。[1]昨夜西风吹古木,天明满地是干柴。霞飘素炼粘丹壁,露滴真珠缀绿崖。活计从来随现定,[2]不劳辛苦去安排。

【注释】

[1]偶谐:和谐无碍。《景德传灯录》卷八载庞居士偈:“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乖。朱紫谁为号,邱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自休自已自安排,常愿居山事偶谐。”

[2]活计:生计,生活。随现定:一切现成。

[一四四]了了常知似不知,翛然如兀又如痴。[1]旋岚倒岳镇长静,[2]一念万年终不移。[3]有耳听声风过树,无心应物月临池。休言我独能明了,此事人人尽可为。

【注释】

[1]常知似不知:僧肇《肇论·般若无知论》谓:“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矣。”翛(xiāo)然:无拘无束的样子。兀:茫然无知的样子。

[2]旋岚倒岳:即旋岚偃岳。《肇论·物不迁论》:“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旋岚:梵文音译,又作旋兰,意为大猛风。这一句是说,能够吹倒山岳的大猛风本质上非常安静。印光法师《观河集重刻序》:“夫心者,世出世间诸法之本也。若能彻悟自心,则观一切法,悉是自心之所流露。观一切生灭迁变境界,悉是常住寂灭真如实相。《楞严》所谓‘观河之见,无有童耄。’肇公所谓‘旋岚偃岳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皆示此即生灭而见真常之微旨也。果能了此,则可谓了事凡夫,达本道人。”

[3]僧璨《信心铭》:“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

[一四五]计拙惭亏应世才,[1]聪明无分占痴呆。[2]自言境物皆虚幻,谁解资财尽倘来。[3]黄叶随流闲去住,白云横谷慢徘徊。双眸合却方才好,为爱青山又放开。

【注释】

[1]惭亏:即惭愧。应世:应付世事,在世间施展抱负。这一句是说,惭愧自己没有那种应付世事的才能。

[2]无分:无缘。黄庭坚《江城子·忆别》:“有分看伊,无分共伊宿。”

[3]倘来:不应得而得或无意中得到。黄庚《偶成简任肃斋教论》:“富贵倘来应有命,何须弹铗扣知音。”

[一四六]圆颅方服作沙门,[1]便见牟尼佛子孙。[2]止恶防非调意马,忘机息见制心猿。[3]炼魔道性真金净,涵养灵源美玉温。[4]把手牵他行不得,为人自肯乃方亲。[5]

【注释】

[1]圆颅方服:谓出家人剃除须发,著方士服装。《紫柏老人集》卷三《法语》:“圆颅方服,顶冠束带,谓之黑白之徒。”黑指缁衣,白指白衣。沙门:梵语Sramana的音译,出家佛教徒的总称。

[2]牟尼:释迦牟尼。这两句是说,剃了须发,穿上僧服,成为出家人,就都是释迦牟尼的子孙。

[3]意马心猿乃中国宗教形容人的心神散乱,难以控制的常用术语。意马喻追逐名利、欲望炽盛之心如野马,心猿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诸法集要经》卷八:“善坚固诸定,则能调意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这两句用“止恶防非”与“忘机息见”说明调制意马、心猿的方法,非常贴切。

[4]炼魔:即降魔,比喻为从矿石炼出真金。涵养:滋润养育,比喻为自矿石蕴出美玉。

[5]“把手”两句:是说修道完全是自家事,别人无法替代,必须“自肯”即自悟、自修方能有所得。

[一四七]红日东升夜落西,黄昏钟了五更鸡。乾坤老我一头雪,岁月消磨百瓮齑。[1]借地栽松将作栋,吃桃吐核又成蹊。寄言世上伤弓羽,[2]好向深山择木栖。

【注释】

[1]齑:切碎的姜末等。这里借指生活的贫穷。

[2]弓羽:弓为弓箭,羽为箭上的羽毛。两者代表杀生的工具。

[一四八]法道寥寥不可模,[1]一庵深隐是良图。门前养竹高遮屋,石上分泉直到厨。猿抱子来崖果熟,[2]鹤移巢去涧松枯。[3]禅边大有闲情绪,收拾干柴向地炉。

【注释】

[1]法道:佛法之道。《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语录》:“暨登杨大年、李都尉之门,机语契投,于是法道大振。”寥寥:稀少、冷落,指佛法衰微。模:法式,规范。

[2]“猿抱”句:暗用一个禅宗著名话头:僧问夹山善会:“如何是夹山境?”善会说:“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见《景德传灯录》卷十五)

[3]“鹤移”句:宋僧正觉《偈》:“寒松尽夜无虚籁,老鹤移栖空月巢。”葛天民《平居遣兴》:“风雨欲来偏感处,蚁先移穴鹤移巢。”

[一四九]浮世光阴有几何,谁能挈挈又波波。[1]厨空旋去寻黄独,[2]衲破方思剪绿荷。麈尾罢拈言语断,[3]佛经忘看蠹鱼多。[4]可怜身在袈裟下,趣境攀缘事如麻。[5]

【注释】

[1]挈挈(qiè):急切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波波:奔波。岑参《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这两句是说,人们在有限的生命时光中,生生世世奔波劳碌,无有停息。

[2]黄独:一种薯科植物,又名黄药。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二:“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仇兆鳌注谓:“陈藏器《本草》:黄独,遇霜雪,枯无苗,盖蹲鸱之类。蔡梦弼引别注云:黄独,岁饥土人掘以充粮,根惟一颗而色黄,故谓之黄独。”

[3]麈尾: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有此称。李白《峨眉山月歌》:“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言语断: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碧岩录》卷七记载:“梁武帝请傅大士讲《金刚经》,大士便于座上挥案一下,便下座。武帝愕然。志公问:‘陛下还会么?’帝云:‘不会’。志公云:‘大士讲经竟’。”

[4]蠹鱼:又名“蟫”或“衣鱼”。书籍或衣服中生出的蛀蚀小虫。体小,有银白色细鳞,尾分二歧,形稍如鱼。白居易《伤唐衢》诗之二:“今日开篋看,蠹鱼损文字。”引申为死啃书本的读书人。孙华《再迭随庵韵》:“衰年髣髴烛光余,犹向残编作蠧鱼。”这两句是说:佛教的精义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故不能执着于文字。

[5]趣境攀缘:佛教谓世人随着外境和外缘的变化而起心动念,有所造作,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源。唯识学论心遍行法有五,其一为:“作意(相应于心而起于所缘境,引心为业)心未起,警之令起。已起,引之趣境。”

[一五○]道人缘虑尽,[1]触目是心光。[2]何处碧桃谢,满溪流水香。[3]草深蛇性悦,日暖蝶心狂。曾见樵翁说,云边霅昼房。[4]

【注释】

[1]缘虑:佛教所说肉团心、缘虑心、集起心、坚实心等四种心之一,即攀缘境界,思虑事物之心,指眼、耳乃至阿赖耶等八种之心识。

[2]心光:又称智光、内光,佛的智慧、慈悲心所现的大光明。当缘虑心消除后,真心本有的光明即显现出来,触目皆是。

[3]化用刘昚虚《阙题》诗句:“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4]霅(zhà):霅溪,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南。

[一五一]一镢足生涯,居山道者家。有功惟种竹,无暇莫栽华。水碓夜舂米,竹笼春焙茶。人间在何处,隐隐见桑麻。[1]

【注释】

[1]桑麻:桑树和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陶潜《归园田居》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孟浩然《过故人庄》:“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一首写隐居山中,过着耕田种地的农夫生活,平平常常中寓含禅意。

[一五二]时时自解颜,[1]年老得安闲。心下浑无事,眼前惟有山。天空鹏翥翼,[2]雾重豹添斑。独与梅花好,相期尽岁寒。

【注释】

[1]解颜:开颜欢笑。《列子·黄帝》:“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

[2]翥(zhù)翼:展翅高飞。

[一五三]万缘休歇罢,一念绝中边。[1]尽日闲闲地,长年坦坦然。山空云自在,天净月孤圆。磨炼工夫到,难同知解禅。[2]

【注释】

[1]“万缘”两句:佛教传说弥勒菩萨曾造《中边分别论》(南朝真谛译)。所谓“中”,指大乘根本思想之中道;所谓“边”,有相互对立、极端观念之意。“绝中边”指既不执着于边,也不执着于中,彻底摆脱虚妄分别,才是真正的中道。明代憨山德清所作《居山偈》亦发明此义,但《高僧山居诗》未选入此诗,特迻录如下:“借问山中人,居山有何趣?日饱三顿粥,长伸两脚睡。磐石作禅床,云霞为盖被。微风吹幽松,发明西来意。拨落云里华,刮除眼中翳。一念绝中边,了无前后际。觉来双眼空,回视梦中事。捞捷水底月,却翻成钝滞。凡圣一齐抛,方脱娘生累。一物不将来,犹是第二义。透出无事关,始遂居山计。”这首诗中“了无前后际”“凡圣一齐抛”“透出无事关”,以及本诗中“万缘休歇罢”“山空云自在,天净月孤圆”等语句皆是“绝中边”的境界。

[2]知解禅:通过语言文字,以人类的思维妄执禅境。知解禅如雾里观花,无法参透禅的本来面貌。这里强调要有实际的禅定、参究功夫即本诗所说“磨炼工夫”,才能真正契悟禅的境界。

[一五四]岩台舒野望,依约见松门。[1]唐代高僧寺,宋朝丞相坟。溪光晴泻远,野色晚来昏。山路歌声绝,樵归烟火村。

【注释】

[1]松门:门前植松树,以松为门。陆游《书怀绝句》之一:“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军持”源于梵语,意为澡罐或净瓶。

[一五五]屈曲黄泥路,团圞紫槿篱。纸窗开竹屋,瓦灶爇松枝。平澹忘怀处,萧然绝照时。[1]何人能似我,无事亦无为。

【注释】

[1]绝照:佛教将真理之体称为“寂”,将真智之用称为“照”。绝照即显现真实理体,超然绝待,故用“萧然”形容。宋代《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十五《示泉禅人》一节文字可以参考:“直下忘情绝照,胸襟荡然。如痴似兀,不较得失,不争胜负,凡有违顺,悉皆截断,令不相续,悠久自然。到无为无事处,才毫发要无事,早是事生也,一波才动万波随,岂有了期。他时生死到来,脚忙手乱,只为不脱洒。但以此为确实,自然闹市里亦净如水,岂有己事不办耶?”

[一五六]深山僧住处,端的胜蓬莱。[1]地上并无草,园中却有梅。闲多诸想灭,静极自心开。一顶破禅衲,和云晒石台。

【注释】

[1]蓬莱: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常泛指仙境。

[一五七]一阵从何起,飕飕遍九垓。[1]撼他林木动,吹我竹门开。本自无形段,如何有去来。[2]欲穷穷不到,一虎笑岩台。

【注释】

[1]飕飕:风声。九垓(gāi):中央到八极的九州之地,又作“九畡”。《国语·郑语》:“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韦昭注:“九畡,九州之极数。”

[2]形段:形迹。这两句以风的无形,看不到来去的踪迹,形容参禅者毫无挂碍拘束的内心。如《五灯会元》卷七:曰:“如何是宗门中事?”师曰:“从来无形段,应物不曾亏。”卷十九:上堂:“本来无形段,那复有唇嘴。特地广称扬,替他说道理。”

[一五八]霞雾山头顶,云边阚小房。[1]夏凉窗近竹,冬暖合朝阳。茧纸衣裳软,[2]山田粥饭香。此生随分过,无可得思量。[3]

【注释】

[1]阚(kàn):望。

[2]茧纸:用蚕茧制作的纸。这里指衣裳的软像茧纸一样。

[3]“此生”两句:杜荀鹤《自遣》:“粝食粗衣随分过,堆金积帛欲如何?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莫思量亦为禅宗常用话头,如《六祖坛经》所说:“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所说:“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著,无著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著,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三世不摄,亦名无三世也。心若起去时,即莫随去,去心自绝。若住时,亦莫随住,住心自绝,即无住心,即是住无住处也。”

[一五九]一镢足生涯,长年饱水柴。有山堪寓目,无事可干怀。[1]岚气湿茅屋,苔痕上土阶。任缘终省力,浑不用安排。[2]

【注释】

[1]干怀:扰乱心意。《北齐书·李元忠传》:“元忠虽居要任,初不以物务干怀,唯饮酒自娱,大率常醉。”

[2]“任缘”两句:不用安排乃禅宗常用话头,如《续古尊宿语要第二集》:“巢知风,穴知雨,不用安排,自成规矩。历历靡缘,闲闲何偶,乐哉林鸟渊鱼,一笑相忘尔汝。”“夺境也如驴觑井,夺人也如井觑驴。三千世界百亿身,不用安排只者是。”

[一六○]山厨修午供,[1]泉白似银浆。羹熟笋鞭烂,饭炊粳米香。油煎清顶蕈,[2]醋煮紫芽姜。百味皆难及,何须说上方。[3]

【注释】

[1]午供:寺庙中所供的午斋。赵蕃《章坞庵》:“午供随斋钵,留题陟上方。”

[2]蕈(xùn):蘑菇一类的菌类植物。

[3]上方:天上,天界。杜甫《山寺》:“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一六一]真空如湛海,微动即成沤。[1]才受形骸报,便怀衣食忧。[2]识情奔野马,妄念走狂猴。[3]不悟空王旨,[4]轮回卒未休。

【注释】

[1]“真空”两句:上一句用宗密《圆觉经大疏》下卷论“湛海澄空观”:“湛海则波澜不动,先静观以反流。澄空则水性清明,后寂观以显性。”是说真如本性如深湛的大海一样清明不动。下一句用《楞严经》卷三:“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微动代表无始无明生起,海水出现泡沫、波浪,而有生灭相。这两句揭示了佛教对生死轮回本质的认识。后面几句则揭示回复本性的途径。

[3]“识情”两句:参看石屋“圆颅方服作沙门”诗注。前两句说肉体,这两句说精神,解脱无非是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

[4]空王:对佛的尊称。佛说世界一切皆空,故称“空王”。《旧唐书·刘瞻传》:“伏望陛下尽释系囚,易怒为喜,虔奉空王之教,以资爱主之灵。”

[一六二]山家八月天,时物自相便。[1]豆荚新垂陇,稻花香满田。割茅修旧屋,斫竹觅清泉。[2]世上谁知我,优游乐晚年。

【注释】

[1]时物:应时的作物。《后汉书·章帝纪》:“宜助萌阳,以育时物。”

[2]斫(zhuó):劈砍。

[一六三]茆庵竹树间,[1]尘世不相关。门对一池水,窗开四面山。烟熏茶灶黑,塺蒸布裘斑。[2]不悟空王法,缘何得此闲。

【注释】

[1]“茆”同“茅”。清代《法玺印禅师语录》亦载《山居诗》数首,其绝句第一首为:“一个茆庵一个僧,住行钵底米无升。夜来拨出无烟火,直教寒山烈焰腾。”律诗第三首为:“一个茆庵居物外,无心拾得未轻输。飘飘毳衲人同少,寂寂柴门道不孤。坐断千峰云作伴,烹残万壑月为沽。家囊虽是贫如洗,拄杖还堪出入扶。”能够有这种与“尘世不相关”的情怀,正是悟得空王法的结果,一般人是难耐那种寂寞的。

[2]塺(méi):尘土。布裘:布制的绵衣。

[一六四]红日半衔山,[1]柴门便掩关。[2]绿蒲眠褥软,白木枕头弯。松月来先照,溪云出未还。迢迢清夜梦,不肯到人间。

【注释】

[1]衔:原意为用口含住,引申为包含、蕴含。红日衔山,指太阳落山,似乎将整个山包容进去。苏轼《西湖寿星院明远堂》:“龙蜃吐云天入水,楼台倒影日衔山。”

[2]掩关:原意为关门。禅僧闭门静坐,以求觉悟亦称掩关。懒残《辞召诗》:“三十年来独掩关,使符那得到青山。休将琐末人间事,换我一生林下闲。”白居易《秋山》:“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一六五]扶杖出松林,闲行上翠岑。[1]鹤群冲鹘散,[2]树影落溪沉。野果棘难采,药苗香易寻。澹烟斜日暮,红叶半岩阴。

【注释】

[1]岑:小而高的山。

[2]鹘(hú):鸷鸟,又名隼(sǔn)。以下皆写外出闲行所见山野景物,描写大自然一派生机与和谐。

[一六六]好山千万叠,屋占最高层。减塑三尊佛,长明一碗灯。钟敲寒夜月,茶煮石池冰。客问西来意,惟言我不能。[1]

【注释】

[1]西来意:参看永明“散诞疏狂得自然”诗注。当别人来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时,只是回答我不知道,这是禅宗打破学人妄想执著的一种方式。如《五灯会元》记大慧珠海禅师语:“禅客,我不会禅,并无一法可示于人。不劳久立,且自歇去。”

[一六七]取舍与行藏,[1]人生各有方。乾坤容我懒,名利使他忙。背日鸥眠埠,[2]营窠燕绕梁。情迷随物转,不得悟空王。[3]

【注释】

[1]行藏:出处或行止,亦可以表示入世与出世。《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郭印《和计敏夫留题云溪》:“知君绝学谢尘编,语默行藏不碍禅。”

[2]背日:背向太阳,即阴凉处。埠:停船的码头。

[3]“情迷”两句:修道要能做到心不随物转,对境无心,不被尘蒙,如此则心得自在,物随心转,否则就难以觉悟空性。

[一六八]结草便为庵,年年用覆苫。[1]纸窗松叶暗,竹屋藓华粘。麦饭惟饶火,[2]藜羹不点盐。生涯随分过,谁管世人嫌。

【注释】

[1]苫(shān):用席、布等遮盖。

[2]饶:增添。

[一六九]凄凄茅舍新秋夜,白豆花开络纬啼。[1]山月如银牵老兴,闲行不觉过峰西。

【注释】

[1]络纬: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叫声如纺线。舒岳祥《十虫吟》:“虫有络纬婆,如缫复如纺。”

[一七○]满山笋蕨满园茶,一树红花间白花。大抵四时春最好,就中犹好是山家。

[一七一]有人问我何年住,坐久才方省得来。门外碧桃亲手种,春光二十度花开。

[一七二]厌烦劳役爱安闲,个样如何居得山。百丈已前岩穴士,[1]生涯全在镢头边。

【注释】

[1]百丈:唐代禅僧怀海(720~814),福州长乐人,出家后多半生住于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世称百丈禅师。他主张参禅与务农并重,留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佳话。也是中国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岩穴士:指在山林隐居的禅僧。

[一七三]年老庵居养病身,日高犹自未开门。怕寒起坐烧松火,一曲樵歌隔坞闻。

[一七四]童子未曾归动火,水云早已到投斋。山庵喜免征徭虑,剩种青松只卖柴。

[一七五]玉堂银烛笙歌夜,金谷罗帏富贵家。[1]争似道人茅屋下,一天晴月晒梅花。[2]

【注释】

[1]金谷:晋石崇所筑的金谷园。潘岳《金谷集作》诗:“朝发晋京阳,夕次金谷湄。”后用以指富贵之家。李白《宴陶家亭子》:“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2]争似:怎似。富贵之家,虽然锦帐罗帏、夜夜笙歌,但是富贵不能长保,富可敌国的石崇亦难免横死。道人之家虽然贫穷,但每天都过着富有诗意生活,趣味无穷,由此引出诗的最后一句:“一天晴月晒梅花”。

[一七六]相逢尽说世途难,自向庵中讨不安。[1]除却渊明赋归去,更无一个肯休官。[2]

【注释】

[1]“庵中讨不安”,语出双关,谓那些在世上艰难度日的人常向佛庵中乞安心之法。

[2]“除却”两句:感叹世人虽然也偶然会发一点出离之心,但是很少有人能像陶渊明那样,写出《归去来辞》那样表达个人心志的作品,毅然辞官归隐。整首诗是说,一般人对世间功名利禄等难以看破、放下。

[一七七]山厨寂寂断炊烟,冻锁泉声欲雪天。面壁老僧无定力,又思乞食到人间。

[一七八]种了冬瓜便种茄,劳形苦骨做生涯。众人若要厨堂好,须是园头常在家。[1]

【注释】

[1]园头:禅林中,司掌栽培耕作菜园之职称。《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列职杂务”条谓:“园头须不惮勤苦,以身率先,栽种菜蔬,及时灌溉,供给堂厨,毋令缺乏。”

[一七九]粥去饭来何日了,日生月落几时休。都来与我无干涉,空起许多闲念头。

[一八○]屋后青松八九树,门前紫芋两三疄。山居道者机关少,家火从头说向人。[1]

【注释】

[一八一]此事谁人敢强为,除非知有莫能知。[1]分明月在梅花上,看到梅花早已迟。[2]

【注释】

[1]“除非”句:暗用《老子》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知有莫能知”即知道那个一般人“莫能知”的大道。句首的“此事”指修道之事,说它简单,简单到极点,说它难,又难到极点。

[2]“分明”两句:此联在后世禅门流传甚广。如《正源略集》卷七妙协启禅师:“上堂:唐明皇剑斩纸人,李将军箭穿石虎。什法师八岁能举铁磬,商邱开出入水火。所以道:毫厘系念,鹞过新罗。瞥尔情生,万劫羁锁。拈拂丝曰:者些子虽是栗棘蓬金刚圈,会得也不值涕唾,会么?分明月在梅花上,看到梅花早已迟。”《林野奇禅师语录》:“开示:现成公案不用忖量,直下洞明,了无异辙。但是诸君情存知见,意涉多途,故不证得。若肯直下承当,便见根身器界,万象森罗,一一宣明第一义谛。然虽如是,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何故?不见道:分明月在梅花上,看到梅花早已迟。”皆言修道之心得,可以参看。

[一八二]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1]

【注释】

[1]全诗意谓:在永恒不停流动的时间长河中,过去、未来皆属虚妄。沉湎过去,谋算未来,都是徒增烦恼,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当下的生活,活在当下,心若能恒定于当下,当下即是佛。“梅子熟”为禅宗著名公案,谓成佛时机已到。《景德传灯录》卷七:“大寂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心即佛,我便向遮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遮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此首诗后世流传甚广,以其直道出“活在当下”的意义。如清代《无幻禅师语录》:“示众:‘石屋珙大师道: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大众,且道只今便道只今句,为甚么梅子熟时栀子香,还会么?岂不见丹霞和尚又道:过去诸佛已过去了,你等不必追念;未来诸佛又且未至,你等莫妄想;现在佛正当今日,你是何人?”近代弘一法师亦将此诗采入其所编佛教格言集《晚晴集》中。

[一八三]一日打眠三五度,也消不得许多闲。循环数遍琅玕竹,[1]又出青松望远山。

【注释】

[1]琅玕:形容竹之青翠。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仇兆鳌注:“青琅玕,比竹簟之苍翠。”

[一八四]攀缘起倒易消停,卒急难除是爱憎。[1]我笑青山高突兀,青山嫌我瘦崚嶒。

【注释】

[1]攀缘:指凡夫之心执著于某一对象,时常攀缘外境,随外境而转,没有一刻宁静。爱憎为凡夫对事物生起的情执。这两句是说,攀缘心还好消除,但爱憎心与生俱来,非常难以消除。《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八十九:“云何名为离爱憎三摩地?谓若住此三摩地时,于诸等持及一切法,都不见有爱憎之相,是故名为离爱憎三摩地。”可见“离爱憎”为佛教修行的重要目标。

[一八五]真空湛寂惟常在,[1]不觉良由妄所朦。[2]真性何曾离妄有,花开花落自春风。

【注释】

[1]真空湛寂:中国佛教认为,真空即心本具之智体,此体灵明洞彻,湛寂常恒。不生不灭,无始无终。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谓之为空,则万德圆彰;谓之为有,则一尘不立。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2]“不觉”句:人不能觉悟,是由于颠倒妄想,妄想灭去,真性即现前。

[一八六]天湖水湛琉璃碧,霞雾山围锦幛红。触目本来成现事,[1]何须叉手问禅翁。[2]

【注释】

[1]触目:目光所及。“触目现成”为禅宗常见话头,谓道寓于生活日用之中。

[2]禅翁:老禅师。白居易曾作偈呈道林禅师,谓:“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叩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见《佛祖纲目》卷三十二)

[一八七]年老气衰真个懒,晨朝更不见和南。[1]客来无语相抵对,辛苦空劳到草庵。[2]

【注释】

[1]和南:梵语vandana之音译,意为稽首、礼敬。这句诗是说,晨起不愿被信众礼敬。

[2]这两句是说,辛苦进山前来礼拜我的信众可能会失望,因为我见到他们,只是相对无语,并没有什么高明的开示。此诗看似平常,实亦含佛理妙义。佛法精微,无可言说,佛法真谛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故无语可能包含着千言万语。正如《五灯会元》卷三记沩山禅师与人问答:“去时有甚么语?”曰:“无语。”沩曰:“莫道无语,其声如雷。”

[一八八]老去一身都是懒,闲来百念尽成灰。与兄相见略弹指,[1]无奈人情强接陪。

【注释】

[1]弹指:捻弹手指作声,佛教多用以喻时间短暂。但此处“弹指”使用的是另一意,即《妙法莲华经·神力品》中的“一时謦欬,俱共弹指”。智顗《文句》谓:“弹指者,随喜也。”随喜为佛教常用名词,有两意,一指见人做善事或离苦得乐而心生欢喜。二指随着他人的欢喜而欢喜。这首诗是说,与人相见、世俗应酬等固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只用一种随喜的心即可,不必太过着意。下面“无奈人情”即是感叹,世人不以道业为重,将时光浪费在“接陪”这类应酬之中。

[一八九]山地无尘长不扫,柴门有客扣方开。雪晴斜月侵檐冷,梅影一枝窗上来。[1]

【注释】

[1]此诗全写山中清净之境。无尘既指自然环境,如唐代常衮《登栖霞寺》:“林香雨气新,山寺绿无尘。遂结云外侣,共游天上春。”更指人的心境。佛教将色、声、香、味、触、法称之为“六尘”,相对于眼、耳等六根,以坌污净心,故称之为尘。《圆觉经》:“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净心诫观》卷下:“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心地清净,则所居无尘,不须打扫。

[一九○]茅屋低低三两间,团团环绕尽青山。竹床不许闲云宿,日未斜时便掩关。[1]

【注释】

[1]这一首写得诗意盎然,即事即理,连那一向被视为代表着“闲情”“自由”意象的云,竟也来向老僧来“借闲”“借宿”,衬托出山居僧人内心无限的闲意以及“我是主人翁”的自由自在的境界。

[一九一]禅兄何事到烟萝,[1]老我生涯苦不多。岩下木樨香满树,园中菜甲绿成窠。[2]

【注释】

[1]烟萝:草树茂密,烟雾缭绕,借指隐居之地。此诗为对前来探望他的师兄的自白。

[2]木樨:木樨花,即桂花。雪机纲禅师偈:“水边林下旧生涯,梦里还家未是家。昨夜月明归兴动,西风一阵木樨花。”(《宗鉴法林》卷三十二)菜甲:菜初生的叶芽。杜甫《有客》:“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一九二]一片无尘新雨地,半边有藓古时松。目前景物人皆见,取用谁知各不同。[1]

【注释】

[1]取用:获得和使用。景物虽同,但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亦是万法唯心所现的道理。

[一九三]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1]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注释】

[1]知见指众生依自己的思虑分别而生起的见解,与智慧有别。只有将这种妄知妄见消融,大智慧才能生起。

[一九四]岩房终日寂寥寥,世念何曾有一毫。虽着衣裳吃粥饭,恰如死了未曾烧。[1]

【注释】

[1]佛教常将“死”字挂在心头,很容易被人误解,认为佛教非常消极或者贪生怕死。其实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死不了的,生生世世在轮回着。所以须“死”的是心,也就是第二句的“世念何曾有一毫”。

[一九五]新缝纸被烘来暖,[1]一觉安眠到五更。闻得上方钟鼓动,[2]又添一日在浮生。

【注释】

[1]纸被:古时用藤纤维纸制成的一种被子。

[2]上方:天上、上界,引申为住持僧居住的内室。孔武仲《清凉寺》:“白寺荒湾略舣舟,携笻来作上方游。”

[一九六]门前枯木似人立,屋后好山如浪堆。老我为人无可说,高高云路赚兄来。[1]

【注释】

[1]云路:高山上被烟云笼罩着的山路。卢照邻《赠益府裴录事》:“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

[一九七]山形凹凸路高低,石占云头屋占蹊。[1]地窄栽来蔬菜少,又营小圃在桥西。

【注释】

[1]占:占有,据有。温庭筠《太子西池二首》:“柳占三春色,莺偷百鸟声。”

[一九八]百年日月闲中度,八万尘劳静处消。[1]绿水光中山影转,红炉焰上雪花飘。[2]

【注释】

[1]尘劳:烦恼。佛教以八万四千为数量极多的形容词,又可简称八万。《华严经》卷三十五:“或说八万四,乃至无量行。”

[2]禅宗常用“红炉片雪”表示纤尘不立、片刻即成的悟心。如宋代慧勤禅师有“去年今日时,红炉片雪飞”;真歇了禅师有“幻妄浮尘,红炉片雪”之句。片雪代表烦恼,红炉象征锤炼。片雪在红炉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即通过修行将烦恼斩断。

[一九九]西方有路不肯去,[1]地狱无门斗要过。[2]金阁银台仙子小,镬汤炉炭罪人多。[3]

【注释】

[1]西方:指阿弥陀佛建立之西方极乐世界。在中国影响极大的净土宗法门认为,一个人只要相信有一个无限美好的西方极乐世界,愿意来生生到那里,只要诚恳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即可以实现。因此说西方极乐世界虽然遥远,但是想去却并不难,故成为中国佛教徒一种普遍信仰。

[2]地狱无门:佛教认为,地狱并非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它只是作恶的人内心感召的境界,因此说地狱无门。但世上的人却争相涌向这个无间的地狱。斗:争相、比赛。虽然地狱只是一种幻象,但是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又是如此真实,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此诗感叹世人作恶多,为善少,又引出后面两句。正如《莲修起信论》卷二所说:“地狱无门实有门,循环对报一时成。弥陀虽有无边力,难度无明苦众生。”

[3]金阁银台:指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所处的美妙境界。镬汤炉炭:指地狱中人所处的众苦交煎的境界。据佛经《正法念处经》卷七等记载,有所谓“镬汤地狱”,即以锅镬煮沸汤,置罪人于其中,以惩其生前罪行的地狱。

[二○○]着意求真真转远,拟心断妄妄犹多。道人一种平怀处,[1]月在青天影在波。[2]

【注释】

[1]此诗全写禅宗无所求亦无所得的真超脱、不执着精神。只要有求便是妄,想求真的心也是求,想断妄的念头即是妄。“平怀”二字为全诗主脑,所谓“平怀”即平平常常,别无奇特,禅宗三祖僧璨《信心铭》所谓“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2]“月在青天”一句化用唐代李翱事。据《五灯会元》卷五记载:鼎州李翱刺史向药山玄化,……问曰:“如何是道?”山以手指上下,曰:“会么?”守曰:“不会。”山曰:“云在青天水在瓶。”守忻惬作礼,而述偈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二○一]要求作佛真个易,唯断妄心真个难。[1]几度霜天明月夜,坐来觉得五更寒。

【注释】

[1]成佛易是因为真如佛性本来具足,并非外来,所谓“人人具足,个个圆成”;但成佛又很难,这是因为众生无始劫来皆用妄心,只要断除妄心,真心自然现前,故最关键的便是断妄心。

[二○二]万缘脱去心无事,诸有空来性坦然。几度夜窗虚吐白,月和流水到门前。

[二○三]一事无心万事休,也无欢喜也无忧。无心莫谓便无事,尚有无心个念头。[1]

【注释】

[1]真正的修行是将这个“无心”的念头也斩断,这才是真正的无心。杜荀鹤《题著禅师》一诗可以参考:“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空么?”

[二○四]于事无心风过树,于心无事月行空。[1]风声月色消磨尽,去却一重还一重。

【注释】

[1]此诗拈出的“于事无心”和“于心无事”,实为参悟要旨。“风过树”“月行空”谓一切皆空,无丝毫挂碍。参看《金刚经宗通》引德山上堂法语:“汝但于事无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许言之本末者,皆为自欺。何故?毫厘系念,三涂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圣名凡号,尽是虚声;殊相劣形,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及其厌之,又成大患,终而无益。”可见禅宗所谓“无心”须是彻底无心,如此才虚而灵,空而妙,既无所求,也无所厌,两边皆不著。这种对心性的消磨、锻炼确实是“一重还一重”。

[二○五]新年头了旧年尾,明日四兮今日三。道业未成空白首,大千无处着羞惭。[1]

【注释】

[1]这首诗表层上是感叹时光易逝,道业无成,因而很惭愧。此外还有更深一层含义:新年头、旧年尾,新年旧年连续不断,今日之新年亦成明年之旧年,无穷无尽,时光的轮回正是生命轮回的表征。只有修成道业即获得觉悟,才能从这种轮回中超脱出来。故“空白首”不仅言今生今世,亦言多生多世皆是如此,这才是禅师所感叹的。

[二○六]白发催人瘦入肩,住来茅屋已多年。裈无腰带裤无口,[1]一领褊衫没半边。[2]

【注释】

[1]裈(kūn),古代指满裆裤,裤则包含满裆裤和小儿穿的开裆裤两类。

[2]褊衫:一种僧服,开脊接领,斜披在左肩上,类似袈裟。

[二○七]一轴《楞伽》看未周,[1]夕阳斜影水东流。云归自就茅檐宿,一日光阴又早休。

【注释】

[1]《楞伽》:指《楞伽经》,中国禅宗修行所依据的重要经典,有多种译本,一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本,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名四卷楞伽;二为北魏菩提流支译本,名《入楞伽经》,十卷,名十卷楞伽。三为唐实叉难陀译本,名《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名七卷楞伽。其中四卷本《楞伽经》传说为菩提达摩传法所用,更为禅宗所重。看未周:没有读完。禅宗认为读经不是目的,经中文字是供参悟之用,一旦了悟,则片言只语皆是法宝,若不能了悟,纵使读遍大藏经也无济于事。

[二○八]茅檐雨过日头红,瞬息阴晴便不同。况是死生呼吸事,[1]黄昏难保听朝钟。

【注释】

[1]死生呼吸事:《四十二章经》载: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数日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饭食间。”“去!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之间。”佛言:“善哉,子可谓为道者矣。”佛教极言死生呼吸事,一息不来,即成隔世,故要“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显示了佛教对生命意义的珍重。

[二○九]明明见了非他见,了了常知无别知。[1]记得去秋烟雨里,猿来偷去一双梨。

【注释】

[1]“明明”两句:是说禅门的知见不同于世俗知见,是知而无知,见而无见。清代《林野和尚语录》上堂说法曾引此语,引以参考:“示众。古人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所谓眼里着沙不得,耳里着水不得,汝等还委悉么?如未委悉,老僧再将平日受用处,与汝诸人通个消息。明明见了非他见,了了常知无别知。村月如银牵老兴,闲行不觉过溪西。”

[二一○]半窗松影半窗月,[1]一个蒲团一个僧。盘膝坐来中夜后,飞蛾扑灭佛前灯。

【注释】

[1]宋代禅僧绍昙《颂古》有句:“霜拂金鞍玉坠腰,鸡声催入紫宸朝。何如云壑饱清梦,残月半窗松影摇。”谓世人一生奔波劳碌,追求功名利禄,不如片晌山林清坐。此意与本诗末句“飞蛾扑灭佛前灯”相契合,飞蛾扑火在佛教中常用来比喻不明真相而苦苦追求,自寻死路、自取灭亡,正是对世人贪欲的写照。这一句可能既是禅坐时的写实,又寓含哲理。此句亦成后世禅悟的话头,如《何一自禅师语录》载:晚参,问:“半窗松影半窗月,是何境界?”师云:“莫认境界。”乃卓拄杖一卓云:“会么?恁么向你道,为什么不会?”又卓一卓,云:“杖前无限松风意,散步归来月正圆。”

[二一一]长年心里浑无事,每日庵中乐有余。饭罢浓煎茶吃了,池边坐石数游鱼。

[二一二]饭炊五合陈黄米,羹煮数茎青荠苗。淡薄自然滋味好,何须更要著姜椒。

[二一三]移家深入乱峰西,烟树重重隔远溪。年老心闲贪睡稳,厌闻钟响与鸡啼。

[二一四]山风吹破故窗纸,片片雪花飞入来。添尽布裘浑不暖,拾枯深拨地炉灰。

[二一五]半窗斜日冷生光,破衲蒙头坐竹床。枯叶满炉烧焰火,不知屋上有寒霜。

[二一六]几树山花红灼灼,一池春水绿漪漪。衲僧若具超宗眼,不待无情为发机。[1]

【注释】

[1]无情:佛教将物分为“有情”与“无情”两类。情指情识,即所谓精神、思想、感情等,包括人类、诸天、饿鬼、畜生等生物,无情则指植物和矿物,如本诗前两句所说山花和春水皆属无情之物。发机:启发机杼。

[二一七]云未归时便掩扄,柴床眠稳思冥冥。山家不养鸡和犬,日到茅檐梦未醒。

[二一八]粥去饭来茶吃了,开窗独坐看青山。细推百亿阎浮界,[1]白日无人似我闲。

【注释】

[1]阎浮:阎浮本为梵语音译的一种树名,阎浮界指多有阎浮树的世界,即阎浮提,亦称南赡部洲,佛教经典中所称四大洲中的南部洲名,因赡部(即“阎浮”的另一音译)树得名,为人类等生物居处。晋译《华严经》卷五:“尔时光明过十世界,遍照东方百世界,乃至上方亦复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百亿阎浮提,乃至亿色究竟天,世界所有一切悉现。如此见佛坐莲华藏师子座上,有十佛世界尘数菩萨眷属围绕,彼一一世界中,百亿阎浮提亦复如是。”

[二一九]黑雾浓云拨不开,忽然去了忽然来。任他伎俩自磨灭,红日依前照石台。[1]

【注释】

[1]黑雾浓云指妄心、烦恼;红日指真心、佛性。此诗用形象化的诗句揭示了真心和妄心之间的关系。当然,此诗亦可做其他解读,比如以黑雾浓云指人生逆境,红日指坚定的意志等皆可。

[二二○]一天红日晓东南,自拔青苗插瘦田。[1]布裰半沾泥水湿,[2]归来脱晒竹房前。

【注释】

[1]瘦田:瘠薄之田。孟郊《秋夕述怀》:“浅井不供饮,瘦田长废耕。”

[2]裰(duō):古人穿的斜领大袖式家居常服。

[二二一]吃桃吐核核成树,树大花开又结桃。春去秋来知几度,争教我不白头毛。[1]

【注释】

[1]此诗明因果循环之理,亦即生命轮回之理。

[二二二]茅屋方方一丈悭,[1]四檐松竹四围山。老僧自住尚狭窄,那许云来借半间。[2]

【注释】

[1]悭:不多、稀少。

[2]参看祁伟、周裕锴《从禅意的“云”到禅意的“屋”——禅宗山居诗中两个意象的分析》一文的分析:与中晚唐时期相比,宋元山居诗中僧人与云的关系完全颠倒过来:从前是僧人羡慕“白云常自闲”,希望“长伴白云闲”;此时则是云慕僧闲,希望借得僧闲。

[二二三]临机切莫避刀枪,[1]拼死和他战一场。[2]打得赵州关子破,[3]大千无处不归降。

【注释】

[1]临机:面临机缘的变化情势。《禅林僧宝传》卷六《澧州洛浦安禅师》:“学道先须识得自己宗旨,方可临机不失其宜。”刀枪:此处喻机锋。

[2]参禅关键时刻如同上战场,须拼死力战方能取胜。“他”指妄念,参禅从本质上说即是真心与妄念之间的搏斗,即《金刚经》所谓“降服其心”,又如《黑豆集》卷八谓:“做知识当如将军临敌,衲僧家当如处女防身。”

[3]《赵州和尚语录》:师问:“新到,从什么处来?”云:“南方来。”师云:“还知有赵州关么?”云:“须知赵州关者。”师叱云:“者贩私盐汉。”又云:“兄弟,赵州关,也难过。”云:“如何是赵州关?”师云:“石桥是。”赵州关本为云居山上入真如寺之隘口,唐时赵州从谂禅师曾专程登云居山拜访道膺禅师,后用以指参禅时难以而又必须突破的障碍。圜悟克勤禅偈:“老婆勘破五台山,有谁参透赵州关?”

[二二四]有限光阴一百年,几人得到百年全。纵饶百岁终归死,只是相分后与前。[1]

【注释】

[1]此首辨析佛教的一个重要理念:学佛的目的究竟何在?佛教从来不以追求长生不死作为自己的目的,因为它从缘起论这一根本理论出发认识生命现象:有生必有死,只有无生才能无死,即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今生这个血肉之身是前世种种业报的结果,不管你怎样珍惜、呵护,也不管你是否愿意去死,人终有一死,只是早晚的事。所以关键不在于死与不死,而在于死前是否能够觉悟大道以及如何面对死亡的心态,这就是悟与不悟最根本的界限所在。

[二二五]一大藏经闲故纸,[1]一千七百葛藤窠。[2]谁能去讨他分晓,起个念头犹是多。[3]

【注释】

[1]禅宗为打破学人对语言文字的执着,往往用“故纸”来形容经典,如《五灯会元》卷一五东禅秀禅师:“僧问:‘如何是一代教?’师曰:‘多年故纸’。”;卷一六兴化绍铣禅师:“一大藏教是拭不净故纸。”等等。这种观念来自庄子,《庄子·天运》记老子的话:“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天道》篇轮扁讥桓公读书说:“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参看《五灯会元》卷四载神赞禅师偈:“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2]葛藤:指文字、语言有如葛藤的蔓延交错,本是用来解释、说明事相,反遭其缠绕束缚。宋代编撰的五种灯录中大约收录一千七百则公案,故称一千七百葛藤。

[3]对于真正的觉悟者来说,世间一切言辞解说皆为妄念,只有真正做到无念,方是究竟。这种观念在禅宗中非常普遍,如有人问南泉和尚:“黄梅(弘忍)门下有五百人,为什么卢行者(惠能)独得衣钵?”南泉云:“只为四百九十九人尽会佛法,唯有卢行者一人不会,所以得他衣钵。”(《祖堂集》卷十六)

[二二六]溪边黄叶水去住,岭上白云风往来。争似老僧常不动,长年无事坐岩台。

[二二七]霞雾山高路又遥。庵居从简篾三条。[1]却嫌住处太危险,落赚多人登陟劳。[2]

【注释】

[1]篾(miè),劈成条的竹片。这句是说,用三条竹片束于腰间。

[2]“却嫌”两句:大家都说这样的禅房住着太危险,需要加固,于是有很多人在山林间劳碌地登陟来往帮助加固禅房,这让老禅师感到很过意不去。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一位真正的修道者对于世间事无所谓的心态。

[二二八]老觉形枯气力衰,客来勉强出支陪。自怜不解藏踪迹,松食荷衣忆大梅。[1]

【注释】

[1]大梅,指唐代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常年隐居深山,曾作偈说:“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五灯会元》卷三)

[二二九]道人屋冷四檐竹,长者门高百尺墙。屋冷道人心愈静,门高长者日多忙。[1]

【注释】

[1]这首诗将一个远离世俗热闹的道人和一个热衷于世俗功业的长者相对照,写出两种人生观的不同。

[二三○]尽道凡心非佛性,我言佛性即凡心。[1]工夫只怕无人做,铁杵磨教作线针。

【注释】

[1]“尽道”两句:“佛性即凡心”是中国大乘佛教的根本主张之一。其思想根源是融合真俗二谛,如天台宗智顗法师用一个比喻解释“无明即法性”说:“如为不识水人,指水是水。指水是水,但有名字,宁复有二物相即耶?”天台宗湛然法师说:“无明即法性,无明复以法性为本,当知诸法亦以法性为本。”(《法华玄义释》卷十五)

[二三一]南北东西去复还,陆行车马水行船。利名门路如天远,走杀世间人万千。[1]

【注释】

[1]这首诗感叹世人皆为名利奔波,出没生死,而不明大道。

[二三二]居山那得有工夫,种了冬瓜便种瓠。[1]设使一毫功不及,许多田地尽荒芜。[2]

【注释】

[1]瓠(hù):瓠瓜,俗称葫芦。

[2]田地:喻指心田。如宋代《宏智禅师广录》卷六:“心田法地,是万像出生根源。种性不枯,花叶遍界。所以道:一粒在荒田,不耘苗自秀。”

[二三三]离众多年无坐具,[1]入山长久没袈裟。[2]单单有个铁铛[3]子,留待人来煮瀑花。

【注释】

[1]坐具:梵语“尼师檀”的意译,僧人用来护衣、护身、护床席卧具的布巾。

[2]袈裟:梵文kasa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指佛教僧尼的法衣。坐具和袈裟是一般僧人必备之物,但老禅师却没有这两样东西,体现了一个禅宗修行者不拘形式,任运自然的情怀。

[3]铛:一种三足浅底锅。

[二三四]布衣破绽种青麻,粮食无时刈早禾。辛苦做来牵补过,复身免得报檀那。[1]

【注释】

[1]檀那:梵语dana的音译,指供养僧众的在家信众,意译为施主。

[二三五]饭香麦麨和松粉,[1]菜好藤花杂笋鞭。我已尽形无别念,[2]任他作佛与生天。

【注释】

[1]麨(chǎo):炒的米粉或面粉。

[2]尽形:又作“尽形寿”,指一期有形体、有寿量的生命,即今生今世。

[二三六]山居活计镢头边,衣食须营岂自然。种稻下田泥没膝,卖柴出市檐磨肩。

[二三七]镢头添铁屋头悬,健即锄云倦即眠。红日正中黄独熟,[1]甘香不在火炉边。

【注释】

[1]黄独:又名黄药,多年生缠绕藤本。地下有球形或圆锥形块茎,叶腋内常生球形或卵圆形珠芽,大小不一,外皮黄褐色,可以食用。

[二三八]团团一个尖头屋,外面谁知里面宽。世界大千都着了,[1]尚余闲地放蒲团。

【注释】

[1]大千:佛教认为,合四大洲七山八海为一小世界,合小世界一千曰小千世界。合小千世界一千,曰中千世界。合中千世界一千,曰大千世界。都着了:将大千世界皆容纳进小屋中。这是佛教“广狭自在无碍门”的体现。如法藏《华严策林》所说:“大必收小,方得名大;小必容大,乃得小称。是知大是小大,小是大小。小无定性,终自遍于十方;大非定形,历劫皎于一世。则知小时正大,芥子纳于须弥;大时正小,海水纳于毛孔。”

[二三九]草庵盘结长松下,面面轩窗尽豁开。目对青山终日坐,更无一事上心来。

[二四○]深秋时节雨霏霏,藓叶层层印虎蹄。一夜西风吹不住,晓来黄叶与阶齐。

[二四一]团团红日上青山,竹屋柴门尚闭关。白发老僧眠未起,劳生磨蚁正循环。[1]

【注释】

[1]《晋书·天文志上》:“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譬之于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以左迴焉。”后以“磨蚁”喻指日月在天体中运行,又用以喻指人生之轮回。黄庭坚《金陵》:“青天行日月,坐搅磨蚁旋。”陈与义《述怀呈十七家叔》:“浮生万事蚁旋磨,冷官十年鱼上竿。”

[二四二]山舍清幽绝点尘,心间与世自相分。不知何处碧桃放,幽鸟衔来绕竹门。

[二四三]老来无事可干怀,竹榻高眠日枕斜。梦里不知谁是我,[1]觉来新月到梅花。

【注释】

[1]此句暗用《庄子·齐物论》所写“梦蝶”典:“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二四四]禅余高诵寒山偈,[1]饭后浓煎谷雨茶。[2]尚有闲情无着处,携篮过岭采藤花。

【注释】

[1]寒山偈:寒山,唐代诗僧,隐居于天台县西的寒岩幽窟中,人称寒山子。留有诗偈三百余首,名《寒山诗》。由此句可见:禅僧在禅坐之余吟诵寒山等诗僧或者自己的诗作,也是禅修的方式之一。

[2]谷雨茶:谷雨时节采摘的茶叶。

[二四五]僧因产业致差科,[1]官府勾追耻辱多。我有山田三亩半,尽情回付与檀那。

【注释】

[1]差科:指差役和赋税。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这首诗揭示了一个道理:古代寺院和僧侣的重要收入是“营生”“自供”,包括垦殖田圃、商旅博易、聚畜委积、占相卖卜、行医治病等,经营俗业、管理财务,成为寺院的一种重要职能。封建社会国家为了管理寺院,亦对一些寺院实行征税。很多禅僧认为,这与出家修道者的本怀和目的是相违背的,因此主张不蓄产业,维持最低生活标准,这样才能真正逍遥自在。

[二四六]楮阁安炉种炭团,床铺新荐被新棉。[1]一冬暖活如何说,梦想不思兜率天。[2]

【注释】

[1]荐:草席。

[2]兜率天:参看石屋“纸窗竹屋槿篱笆”诗注。

[二四七]去年家火缺支持,[1]家火今年用不亏。田里多收三斗谷,门前添得一方池。

【注释】

[1]家火:参看石屋“屋后青松八九树”诗注。

[二四八]白云影里尖头屋,黄叶堆头折脚铛。[1]漏笊篱撩无米饭,破砂盆捣烂生姜。

【注释】

[1]折脚铛:断了脚的铁锅。《景德传灯录·汾州大达无业国师》:“茅茨石室,向折脚铛子里煮饭喫过三十二十年,名利不干怀,财宝不为念,大忘人世,隐迹岩丛。”《续古尊宿语要》第二集:药山谓云岩曰:“与我唤沙弥来。”岩曰:“和尚唤他作什么?”山曰:“我有个折脚铛子要伊提上挈下。”大沩云:“药山折脚铛子,若无云岩,几成废器。大沩亦有个折脚铛子,要诸人亦各出一只手,且图古风不坠。”师云:“瑞岩亦有个折脚铛子,传来既久。直得唇嚣耳脱,声韵都无,有时飏在壁角落头,分文不直。有时拈来,东烹西煮,百味俱全。虽然如是,若要不倾不危,也须诸人各出一只手始得。”由此可见,此诗“折脚铛”“漏笊篱”“破砂盆”等既是生活艰苦简朴的实际写照,同时也寓有禅意,皆指从“废器”中体会大用。

[二四九]修行岂得不成佛,水滴年深石也穿。不是顽皮钻不破,[1]惟人只欠自心坚。

【注释】

[1]顽皮:厚而坚的皮囊,特指人的躯壳。《寒山诗》之二四二:“下士钝暗痴,顽皮最难裂。”

[二五○]独坐穷心寂杳冥,个中无法可当情。西风吹尽拥门叶,留得空阶与月明。[1]

【注释】

[1]此诗写静中光景,于孤寂中静观万物,体会那“万物与我为一”的妙境。

[二五一]玉蝶梅花香满树,水池洗菜绿浮科。锦衣公子如知得,定是移家入薜萝。[1]

【注释】

[1]薜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常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二五二]逆顺未尝忘此道,穷通一味信前缘。[1]是他了达虚空性,不动纤毫本自然。

【注释】

[1]穷通:困厄与显达。《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二五三]寒披荷叶衣裳暖,饥食松华饼饵香。不比世人营口体,奔南走北一生忙。

[二五四]新缝纸被暖烘烘,黄叶堆头火正红。闲梦不知谁唤醒,五更听得下方钟。

[二五五]旋斫青柴逐把挑,担头防脱莫过腰。今朝未保来朝日,且了寒炉一夜烧。

[二五六]今年难测是寒暄,[1]一日阴晴变几番。檐下纸窗干又湿,门前石迳湿还干。

【注释】

[1]寒暄:冷暖。荀悦《申鉴·俗嫌》:“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所以养神也;寒暄虚盈,消息必得其中,所以养体也。”

[二五七]峰顶团团尽是松,茅庐著在树阴中。天风一阵来何处,吹起波涛响半空。

[二五八]黄罗直裰紫伽梨,[1]出入侯门得意时。争似道人忘宠辱,松针柳线补荷衣。[2]

【注释】

[1]黄罗:黄色的罗纱。直裰(duō):僧人穿的大领长袍。伽梨:即袈裟。黄庭坚《元丰癸亥经行石潭寺别和一章》:“空余祗夜数行墨,不见伽梨一臂风。”

[2]此诗将那些受朝廷赐封的所谓“紫衣僧”与野居山林、无牵无挂的“山居僧”做了对照,显示了禅师具有真正的出世情怀和淡泊之风。朝廷赐与僧人紫色袈裟或法衣始于唐武则天时,此后历代皆仿效之。这固然显示佛教与世俗政权不相违背的用意,但这种风气实有违于佛教的根本宗旨。且紫衣属“五间色”之一,并非如法之坏色,故佛制严禁之,身穿紫衣袈裟,出入王侯之门,就世间法而言堪称“得意”之事,却遗失了佛法之“真意”,这正是禅师所深深慨叹的。

[二五九]春归暑退一秋凉,日晷如梭夜渐长。尽把工夫闲杂话,几曾回首暂思量。

[二六○]我见时人日夜忙,广营屋宅置田庄。到头一事将不去,独有骷髅葬北邙。[1]

【注释】

[1]此诗乃醒世警众,打破世人对世间的追逐留恋。如《净土全书》卷一所说:“人生时,父母妻子,屋宅田园,牛羊车马,以至台凳、器皿、衣服,及细微带索等物,不问大小色色,认为己物。仓库既盈,心犹未足,金珠已多,营犹未止。举眼动步,无非爱著。一宿在外,已念其家。一仆未归,已忧其失。种种事务,无非挂怀。一旦大限到来,尽皆抛去,虽我此身,犹是弃物,况身外者乎?静心思之,恍如一梦。古人有言:‘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妙哉此言也!予故用其后二句,续成一偈云:‘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但念阿弥陀,定生极乐国。’盖业者,谓善业恶业,此皆将得去者,岂可不以净土为业乎?”

[二六一]个个闻知有死生,闻知何不早修行?堂堂大道无人到,开眼明明入火坑。[1]

【注释】

[1]此诗亦醒世警众。众人皆知人有生死,却甘愿沉沦生死,不知出离。“堂堂大道”即《金刚经注》引川禅师语所谓“堂堂大道,赫赫分明,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即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怎奈世人迷失此真如佛性,作恶造业,以种种妄心造出地狱火坑,身陷其中受其苦报。

[二六二]尽说修行不在迟,今生还有后生期。三涂一报五千劫,[1]出得头来是几时?[2]

【注释】

[1]三涂:即“三途”,指畜生、饿鬼、地狱三种恶道。一旦堕入恶道之中,要经受五千个大劫的果报。

[2]此诗亦醒世警众。针对一些人认为既然来生无穷无尽,不妨今生得过且过,得乐且乐的思想,警醒世人:莫忘因果报应,如影随形,恶道之苦,苦不堪言。正像古语所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读此能不猛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