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松一
1940年5月,日军为控制长江水上交通线,集结大军,悍然发动枣宜会战。时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身先士卒,在前线抗击来犯之敌,最终壮烈殉国。张自忠将军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也是世界50个同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本文便是对张将军生平的回顾和纪念。
孙松一,1938年任《武汉日报》记者,多次到抗战前线采访。他曾报道台儿庄大捷,留下“捷报传来武汉市,三镇欢呼喜欲狂”的诗句。
张自忠将军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县人,是老西北军冯玉祥将军的部下。他身材魁梧,方面巨鼻,语声朗朗,好像从来也不会小声说话。一经接触,便使人感觉到这是一条光明磊落的血性汉子。“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提到张自忠将军抗战到底、壮烈殉国的事,不由得使人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烈诗句。
笔者抗战期间是战地记者,在济南、徐州突围的行军中,以及在沦陷前夕的武汉,几次见到张将军,作过几次长谈,所以对他矢志报国的前后经过知之较详。现在,作为史料记录下来。他的壮烈事迹,可歌可泣,可说是中华民族的一首《正气歌》。
张自忠将军
忍辱负重仓皇出走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抗日战争的战幕。不久,日本军国主义者频繁向中国出兵,一面搞冀东自治伪政权、搞华北五省自治,诱降和围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冀、察两省,平、津两市的二十九军宋哲元。宋哲元及其部下,一方面想保存实力与日寇敷衍应付,一面也准备在不得已时与日寇决战。但是,由于日寇的步步进逼,不久便应付不下去了。于是,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九日,平津报纸突然登出了一条不平常的消息:张自忠代替宋哲元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代北平市市长,这之前,张自忠已经是河北省主席兼天津市市长了,这样一来,冀察两省,平津两市和二十九军的军政大权都集中于张自忠一身了。这是一条令人惶惑不安的消息。社会上有两种猜测:一是在日寇步步进逼之下,宋哲元应付不下去了,推举出张自忠来继续与日寇周旋,一是张是二十九军兵力最强的人,日寇曾经派汉奸潘毓桂、张壁等人做张自忠的附日工作,这样一来,恐怕张自忠真的要投日当汉奸了。
可是,从九一八事变冀东自治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发动下,平津一带的学生抗日救国运动声势浩大,震动了全国,推动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蓬勃发展。张自忠这条消息一经传出,张的家乡山东临清县老家被学生包围了,喊口号、贴标语,并把张自忠家的大门上涂满了黄澄澄的人粪。他家有人连夜逃往北平把实况报告了张自忠。
听说张自忠得到家中人的报告后,痛哭了一场。当夜即化装成商人隐匿到北平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半夜里逃到天津市郊,改装穿着白夏布长衫,头戴草帽、架一副黑色眼镜,雇乘一条小轮,连夜逃往山东省的烟台市。
差不多就在这同时,山东省主席兼第三路军总司令韩复榘,接到南京蒋介石的密电略云:“……张自忠如逃到山东,立即秘密押解南京,不得贻误!”而这时,韩复榘驻烟台的部队也由电话报告:张自忠化装到烟台,请示如何接待处理。
我们知道:韩复榘、宋哲元、石友三、刘汝明等人,都是冯玉祥当年在天津小站练兵时的部下,那时,他们都是营、连长,而张自忠、冯治安等人那时都是排长、班长等职务。这次张自忠逃到烟台,韩复榘和他是老战友、老部下,但手中又拿着蒋介石要押解南京的电报,这确使韩复榘左右为难。因为既碍于面子,不好押解;又怕他从山东跑了,不好向蒋介石交代。结果,韩派了两个班的士兵用一辆卡车到烟台去接,表面上是保护,实际上是怕他跑掉。
张自忠到达济南和韩复榘见面了。没等韩复榘说话,他就声泪俱下地说:“我是炎黄子孙,我是中国人,宁死也不当汉奸。”韩试探着问他今后如何打算时,他说:“……到南京去,见委员长(蒋)坚决要求抗日。”韩复榘一听,放心了,遂即出示了蒋介石的电报。张说:押解吧,不押解我自己也要去。于是韩复榘便派人陪他一同去南京。
到南京后,张自忠向蒋介石慷慨表示,坚决抗日,以死报国。据说蒋介石一时也很受感动,并觉得由张自忠去收拢廿九军宋哲元的队伍,也是最恰当的人选。于是,遂命张自忠为五十九军军长,率部驻扎河南东部,归由第五战区李宗仁指挥。
奋力抗战屡建奇功
张自忠率部到达豫东防地不久,日寇在占领青岛市后,即沿胶县、诸城、莒县一线,向鲁南的军事要地临沂进逼。当时,驻在临沂城内的仅有庞炳勋军团的五个团的兵力。而围攻的日寇却是日军精锐板垣和矶谷两个师团。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即急调张自忠的五十九军驰援临沂。时为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二日,张自忠将军想想自己在北平、天津的受逼、挨骂,他的部队也各处调动未能迎击日寇,而跃跃欲试,所以,十三日凌晨一经接触,即以一当百地向敌人猛冲猛打。这时,城内的庞炳勋部已接到增援的电报,此刻听到城外打响,知道援军已到,即打开城门猛攻,形成了内外夹击,而敌军板垣、矶谷两个师团,是日寇的精锐,从侵华以来,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因此骄横跋扈。现在,经张、庞两军夹击,手足无措,狼奔豕突而逃。我庞张两部紧紧追击,日寇大败而逃,退缩到莒县城内固守。我军因此取得了抗战以来首次较大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心和粉碎日寇不可战胜的狂言。听说张自忠这次战后也说:“总算对日寇出了一口气。”
临沂战役之后不久,便是举世闻名的台儿庄大捷。在台儿庄战斗中,张自忠部参加的是外围作战,也建立了很大的战功。参加台儿庄市内争夺战的,是孙连仲第廿六路军的池凤城师,这次战斗的确是最激烈的。在台儿庄市镇内,敌人已占据了五分之四,而我池凤城师,最后虽坚守西南一角,每巷必争,每屋必夺;台儿庄外围则是我军和日寇的层层互相包围。就在我军在城内最后只剩下五分之一的垂危之时,我们的炮团击中了日寇的火药库引起爆炸。日寇的炮失灵了,子弹也不足了,因此,城内之敌全被消灭,我军取得了胜利。
与士卒同甘共苦纪律严明
台儿庄大捷后不久,日寇由东北、华北、江苏、南京、上海一带,调集十三个师团共三十万的大兵,企图包围徐州这一战略要地,并消灭徐州及其周围的第五战区的中国军队。尽管当时日寇广播宣传要踏平台儿庄前进,我方则宣传“保卫大徐州”,但这都是“虚晃一枪”。我方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和军委会参谋总长白崇禧,在徐州演的是“空城计”,密令五战区的各个部队,迅速撤离;而日寇也并没有踏平台儿庄前进,而是切断陇海路徐州以西的黄口车站包抄过来。所以,在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九日日寇扑入徐州时,已是一座空城了。
在大撤退当中,笔者以战地记者身份,随张自忠部撤退,看到了张自忠的森严的纪律和与士卒同甘苦的精神。徐州撤退,都是夜行军,白天隐蔽休息,不使敌机和地面炮击的敌人发现目标;下午四时开始行军,一直走一夜。记得是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九日下午,张自忠亲率两个团的兵力在安徽永城南十余里的空隙中后撤。张自忠骑马行在两列部队当中,一面领着队伍唱歌,一面行军,秩序十分严整,忽然,永城的敌人开炮了,炮弹就散落在附近。张自忠将军一面继续前进,一面命令向部队传话说“这是敌人盲目打炮,并未发现目标,部队保持原队形原速度前进”,这样,军心稳住了,他再一次领着部队唱着战歌,整齐地前进着。记得这一夜到达睢溪口休息,已有不少的部队在撤退中官兵相失,秩序很乱,独有张自忠的部队,保持队形休息,休息之后,又继续夜行军,严整地前进。
在夜色渐暗的时刻,看到张自忠将军从衣袋里掏出一条白手绢扎在脖子上。在行军中真是人衔枚马勒口,没有人喊马嘶,只有脚步声音,也没有一点光亮。在行进中,不断有人前来向张自忠将军报告情况,他有时稍住,用手电贴在地上看看地图,随口发布命令前进。这时,我们才悟出白手绢的妙用,是好让人们在黑暗中随时都易于向他报告情况。
襄樊战役壮烈殉国
一九四○年五月,日寇集中六七个师团的兵力,向湖北随枣地区的第五战区扫荡,张自忠将军徐州战役后已升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驻守在襄河西岸。由于在几次战斗中,张自忠每次都是战功赫赫,给敌以沉重打击,所以已成为李宗仁指挥下的王牌。五月十六日,日寇猛攻襄河东岸,情况万分危急。李宗仁乃急调张自忠将军率其总司令部直属的特务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渡河力战,像一把尖刀把敌军斩为两段。敌军又急调万余人向张夹击,张自忠身先士卒,奋力鏖战数倍之敌,特务营及两个团的兵力牺牲过半,仍力战不已。这时,张的随行人员劝张脱离战场。张厉声拒绝,最后,重伤倒地,对身旁的卫士说:“对国家……对民族……问心无愧……杀呀……”举枪自裁。在当时的抗日战争中,以集团军总司令而在战场牺牲的,张自忠将军还是第一人。
张自忠殉国后,国民政府为其举行了国葬。图为张自忠遗属在墓前留影。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的消息传到重庆,全国人民无不为其杀身报国的壮烈事迹所感动。他为祖国争了光,他为民族树立了不可战胜的光辉榜样。几天之后,张自忠的灵柩由嘉陵江运到重庆,这一天,夹江两岸数十万群众,迎候这位将军的灵柩。灵柩缓缓地在江轮上前进着……人们有的频频擦眼泪,有的失声痛哭……灵柩渐渐走近了,但见灵柩的前面题着“魂兮归来”四个字,下写“蒋中正挽”。这一天,听说蒋介石也亲自迎到了江岸。人们议论说:中央军那么些大官,也没出一个像张自忠这样的将领。的确,张自忠实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素志,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他以自己的功勋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的正气歌!
一九八二年脱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