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乌蛮滩杂记

乌蛮滩杂记

时间:2023-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任粹修庙建碑后,当地民众仍言必称乌蛮山、乌蛮滩。据老人说,乌蛮滩是“八宿”地。在各州县都拼凑“八景”的年代,乌蛮山自然成为横州八景之一, 称为“乌蛮积翠”。传说马援率军乘战船受阻于乌蛮滩,命将士凿礁疏流。凡过滩者必焚香祈祷,往来帆樯燃放鞭炮示以崇敬,成为乌蛮滩人文一景。

乌蛮滩的前世今生

乌蛮滩是乌蛮山脚横亘于郁江的滩头,滩岸有伏波庙。

乌蛮山之所以叫乌蛮山,旧志说:“昔有乌蛮人居此,故名。”但任粹说,乌蛮山并非原名,它的原名叫乌岩山。

任粹于宋朝庆历丙戌年(1046年)出任横州知州,他说:

我将要到横州任职时,奉常二卿刘公写诗送我,诗里有“乌岩积翠贯州图”之句。我到横州后就去找乌岩山,但找不到。当地父老知情者告诉我说:“现在的乌蛮山原叫乌岩山,五代时期刘岩称帝,因避其名讳改称乌蛮山,直到现在。”那些蛮人乃一方丑陋的少数民族,刘岩也是一时的僭窃,却使名贤千古庙貌,误用这个蛮字,应该改用其原来的岩字。大家一致赞成,于是修庙建碑,用来更正这个错误。

任粹说的“蛮人”指“乌浒蛮”。据清《横州志》载,其国在交趾西,其人顽冥不化,生第一个小孩,必杀而分吃,说是宜弟,人称“啖人国”。汉朝时郁林太守谷永曾招降十多万人,安置于内地,其中一部分安置于乌岩山一带居住。

刘岩就是五代时期的南汉高祖皇帝。他的父亲刘隐于唐朝天祐二年(905年)任清海军节度使,辖岭南两广地区。刘岩于917年称帝,传三世至972年被北宋灭亡。所以北宋州官任粹认为刘岩称帝是“僭窃”,避其名讳改乌岩山为乌蛮山,有损于伏波将军的威名。但刘氏统治岭南达七十余年,其影响不可谓不大。任粹修庙建碑后,当地民众仍言必称乌蛮山、乌蛮滩。

1550年,明朝南宁府知府王贞吉也许认为“蛮”字对伏波将军有所不敬,干脆下令将乌蛮滩改为起敬滩,勒石立碑,上刻“起敬滩”三个大字,题款曰:“此滩昔名乌蛮,今更起敬,往来士民请再勿呼旧名。”

1637年,明朝人徐霞客游横州谒伏波庙,见到任粹当年修庙之碑和王知府所立之碑。他将任粹的话和王贞吉的碑文摘入游记中,但他记录王知府的碑文却是:“乌蛮非可以渎前古名贤之祠,易名起敬滩。”

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却为何错记了王知府的碑文?

王知府的碑碑文深刻,至今仍清晰可辨。它倚墙而立,阅尽沧桑,漠然默对我的迷茫。

乌蛮滩在当地老人眼里非同一般。据老人说,乌蛮滩是“八宿”地。八宿者,蜈蚣也。蜈蚣在民间文学中是神异之物。又说这一带山地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8块吉地,而伏波庙正处于“寿”地上。这些说法使乌蛮滩陡然增添神秘色彩,再加上伏波将军神灵的传说,人们敬而畏之,不敢轻易砍伐山上的树木,不敢在附近取土、垒坟,客观上维护了乌蛮滩的自然景观。所以,乌蛮山自古以来树木重叠掩映,氲氤幽谧。在各州县都拼凑“八景”的年代,乌蛮山自然成为横州八景之一, 称为“乌蛮积翠”。文人墨士为之咏诗赋词,但没有谁说得很明白,这个景点如何的“翠”。

明人陆嘉鲤《乌蛮积翠》诗曰:

遥指烟蛮翠色重,微茫一径湿云封。

妆描不假丹青手,秀丽都归造化工。

他只是远远地瞄一眼,云遮雾罩什么也看不清。

清人陈奎写《乌蛮积翠》:

乌岩形胜久称殊,积翠分明列画图。

倒挂枝头啼杜宇,长流水面戏鸥雏。

悬崖叠叠开青障,危石层层长绿蒲。

大地桃源三百界,更于何处访蓬壶。

诗人看清了,首联即说“积翠分明”,但颔联却“王顾左右而言它”,颈联回到了“翠”字上,然只见石头不见林,仿佛一堆层层叠叠长满绿蒲的石头山,尾联却又说翠得像仙境。可又有谁见过“蓬壶”?

也难怪,要以区区几十字来写出乌蛮山的翠,委实苛求诗人了。

乌蛮山确实秀出群峦,但它的神韵只有身心清寂时才能心领神会,而我们往往身坠欲海心惹凡尘无法清寂。

实际上,乌蛮山最值大书一笔的是乌蛮滩。

乌蛮滩长6公里余,其间礁石星罗棋布,犬牙交错,水流湍急,骇浪千重。舟行其间,险象环生,或毁或沉,吞噬人财无数。

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交趾(今越南北部)女子征侧反汉,占领岭南数十个郡县。光武帝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叛。传说马援率军乘战船受阻于乌蛮滩,命将士凿礁疏流。大军逆江而上,所向披靡。马援立铜柱为汉界,奏凯回朝。

乌蛮滩成就了马援的威名。

从此以后,当地百姓把马援奉为能降伏波涛保舟楫平安的神灵,在乌蛮滩建庙祭祀。凡过滩者必焚香祈祷,往来帆樯燃放鞭炮示以崇敬,成为乌蛮滩人文一景。

虽然如此,1900多年来,乌蛮滩仍奇险无比,声名远震。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横州官府还在乌蛮滩设置救生艇,专事抢救遇险船只。

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曾渡乌蛮滩,读他的记载,仍感觉到四百年前他的余悸。他写道:

乌蛮滩……为西南湍险之最……滩有四:曰雷霹,曰龙门,曰虎跳,曰挂舵。每滩四折,折必五六里,出入乱石丛中,势如箭激,数有破溺之患。

清人蔡廷兰的《海南杂著》记载他路过横州乌蛮滩的情景:

是午下起敬滩,流疾如箭,湍激不能直行;夹水乱石巉巉,犬牙相错,中间一线,左右斜穿,舟与水争路……

浮生如梦,一眨眼就过去了。但是,当你把身家性命托付于一叶扁舟,任由它鼓荡漂摇于非生即死的畏途时,这是何等的魂飞魄散啊!

蝼蚁尚且惜命,何况人呢?

如今放眼十里长滩,却是礁石遁迹,波澜不兴,千帆浮水,歙然往来。乌蛮滩的险峻,永远成为过去。

但这并非伏波将军的神力。

1957年10月,珠江航运管理局航道工程处第八炸礁队进驻乌蛮滩,全体队员不畏天冷水冻潜水挖坑装炮。随着一声声惊天地泣鬼神的炮响,江面激起数十米高的水柱,炸开的大石飞掷至伏波庙和龙门堂村,惊险异常。

这一炸,历时两月余,共耗炸药九吨,炸除水下礁石五千多公方。从此湖海波平,天水一色。

在记录这次旷世之炸的壮举时,他们在石碑上刻下如此简朴的文字:

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为了发展航运,该滩之疏浚首先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时间是1952年,实施时间从1953年到1957年,也就是说,横县解放不久,百废待兴之时,党和政府就把事关横县民生大计的乌蛮滩疏浚工作列入计划并按时完成。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哪朝哪代有谁如此把治理乌蛮滩放在心上?

来去匆匆的人们啊,读一读这些朴实的碑文吧,你能感受到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信仰与力量,心灵也会受到一次全新的洗礼。

马援将军其人其神

伏波大殿正中,竖着马援将军的塑像,他身披战袍,双手握剑,怒目圆睁。

祭坛上供品琳琅,朝拜者井然有序,虔诚而又肃穆。

知道并了解伏波将军马援的故事,是读他的《戒兄子严敦书》后。总的感觉,马援是个忠于国事,敦厚谨慎的人。

马援在远征交趾戎马倥偬之际,写信告诫他的两个侄子说:

图1:伏波庙马援坐像(本文图片皆摄于2012年5月)

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其大意是说: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正常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学谦虚廉洁厚重的龙伯高,即使学不好,仍不失为谨慎的人,就是俗话所讲的画天鹅不成好歹还像只野鸭;而学什么事都管,什么人都结交的杜季良,如果学不好,就会成为轻薄子弟,就如俗话所说的画老虎画成了狗。

这些话穿越千九百年,到于今仍掷地有声,如道目前。

宋人曾丰在《伏波庙》一诗中称赞马援曰:

鹄书示子今来少,谁似当年矍铄翁。

“矍铄翁”是光武帝赏识马援的话。就因为这句话,为东汉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马援年逾花甲再度披挂上马,率军出征武陵。他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他最终病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以还。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马援的遭遇同诸葛亮一样,令后世万千豪杰为之扼腕浩叹,更以之砥砺其气。明末抗清英雄张家玉写《军中夜感》引马援以自励:

惨淡天昏与地荒,西风残月冷沙场。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1647年,张家玉被清兵围困,身负重伤,他临难不苟,毅然投水自尽,壮烈殉国。

能使天下英雄折腰的马援同时又是惊世骇俗,独行特立的侠义之士。他早年经营农牧业发了财,有数以千计的马牛羊,有谷物几万斛,算得是百万富豪了。但他居然把所有财产都分给别人,自己过着淡泊的生活。建武十一年(35年),马援驻扎陇西时,光武帝赏给马援牛羊几千头,而马援转手就将这些牛羊全部分给将士。他说:“金钱财产的可贵,在于可以用来救济帮助别人,不然,人就变成守钱奴了。”

放眼现在,滚滚红尘又有谁敢与马援相比呢?

马援的故事与豪言壮语“老当益壮”“穷且益坚”“马革裹尸”等等流传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古贤有“人生三不朽”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大意是说,人欲死而不朽,须有高尚的道德,有大功于当代,有真知灼见传世。对照这三条,马援将军已然不朽。

但在专制社会,马援只是皇帝棋局中随意处置的卒子。他平定交趾有功,光武帝封他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文臣武将纷纷前来祝贺。马援却说:“以前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才封数百户,今我小小的功劳,不应该享受大县,功薄赏厚,哪里能长久呢?”

功成不居,马援清醒得很,清醒得一言成谶!

当年平定交趾凯旋时,马援拉回一车薏苡(一种植物的种子,别称薏米),死后尸骨未寒即被人说是珍珠,诬为搜刮民间所得。曾对马援称颂有加的光武帝突然变脸,怒而剥夺马援的新息侯封号和赏赐。马援的家人不敢把马援的尸体运回家族墓地安葬,在洛阳城外买了一块地草草掩埋。东汉永平年间,马援的女婿汉明帝追感前世功臣,图画开国元勋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却又偏偏漏下马援。

此后,为马援鸣不平者代有其人。唐朝人胡曾的《铜柱》诗颇有代表性:

一柱高标险塞垣,南蛮不敢犯中原。

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衔薏苡冤?

清朝人卢之美对马援有功却不能云台画像抱不平,他写《谒伏波庙》云:

薏苡疑珠久自明,云台无像意难平。

而今始信丹青拙,一柱分茅画不成。

胡曾和卢之美都是书呆子气,他们认为有功就应受赏,就应该云台画像,为何用薏苡来说事?

而明朝军事家王守仁却认为,功劳从来都是归功于皇上,个人是羞于说功劳的。王守仁非常崇拜马援,年甫15岁就曾梦见自己去拜伏波庙,还写了一首诗。1528年,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新建伯,总制两广、湖广、江西四省军务的王守仁抱病率兵镇压了广西桂平、永福等地民乱,之后逆郁江而上南宁。路过乌蛮滩慕名登岸拜谒伏波庙,见庙堂残破,便命南宁知府和横州知州维修。想起年轻时的梦,王守仁感慨万千,他挥笔写《谒伏波庙》云:

四十年前梦里诗,此行天定岂人为。

徂征敢倚风云阵,所过如同时雨师。

尚喜远人知向望,却惭无术救疮痍。

从来胜算归廊庙,耻说干戈定四夷。

这是深谙皇权政治的人对马援的解读。英雄相惜,源于心有灵犀。

王守仁的最终结局与马援惊人的相似。一个月后他病死于任上,灵柩还在归乡途中,嘉靖皇帝就听信谗言怒而剥夺王守仁“新建伯”的封号。

“四十年前梦里诗,此行天定岂人为”,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自古至今,不知多少人为马援之冤寻求答案。封建时代人们怕皇帝甚于怕老虎,不敢质疑皇帝,只从马援身上找原因。如明末清初人王夫之的说法就比较典型,他找不出马援的过失,却认为马援不知“功成名遂身退”,光武帝知马援不自贵也,“不自贵者,明主之所厌也”。批评马援的同时,顺带把皇帝的马屁拍得嘭嘭响!现代人也许不知皇权为何物,不怕皇帝,动辄拿皇帝说事,有的批评光武帝偏听偏信,有的说汉明帝为了避嫌。

其实,要查清是否珍珠,算不得难事,况马援已死,又何至于因不知进退而废去封赏?再说光武帝南征北战倚重马援多年,阅人无算,不会不知道马援的为人。而汉明帝更没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皇权至上,何嫌可避?说穿了,剥夺死人的封赏是做给生人看的,“杀鸡儆猴”而已。

而在横县,山野草民却不管皇帝怎么想,别人如何说,尊马援为大神,把马援抬上了他们所能想象到的最高神坛,只因为马援做了一件有利于百姓的好事——疏浚了伏波滩。

民心向背往往如此简单,简单到不需要任何说教!明朝曾在广西任学督的黄佐由衷地赞叹曰:

高滩危石锁崔嵬,长夏风烟午未开。

南海楼船从此去,中原冠冕至今来。

武陵一曲风尘静,铜柱孤标日月回。

千载伏波祠宇在,汉朝何处有云台。

是啊,当年云台28将如今在哪呢?千百年来,人们只记得马援将军!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南宁、贵港、灵山,从四村八垌不约而同汇聚伏波庙祭拜马援将军,虔诚之至,天日可鉴!

这一天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庙门前,爆竹喧天,炮屑扑地。殿堂里,烟霭缭绕,人头攒动。寄托着无数愿景的香烛纸钱在喃喃的祝颂声中熠熠燃烧,化为青烟万缕,灰烬大堆。

面对把自己推上神坛,然后又三跪九拜匍匐于膝下的芸芸众生,马援将军神勇有灵,该作何感想?

我们,又做何感想呢?

伏波庙壁画解读

横县伏波庙壁画是以道教为主,儒、佛兼而有之的多元壁画。

马援将军是庙的主神,土地公以及佛教中的观音菩萨等位属配享。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的核心是神仙信仰。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修炼得道成仙,这是我们的先人思索人生与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关系,寻觅人类精神家园的结果。尽管其中某些结论与现代科学不尽符合甚至荒诞,但这种探索足以令我们肃然仰视顶礼膜拜。

伏波庙始建何时?至今众说不一。有说在东汉章帝建初三年(78年),有说在明朝。横县土木建筑学会说是“建于东汉建宁三年即公元170年左右”,因为“通过计算发现,庙宇主体建筑的砖墙结构长度、通面宽、进添、明间、次间的内空尺寸,刚好与东汉建宁年间使用的长度单位数值整合”(见《横县县志》1989年版,横县端书图书馆藏书)。这个说法似失严谨。须知道教的庙祠建筑,宗教程式乃至服饰设计,都崇尚古制,不排除后人仿古而建庙祠的可能,这如同现代人写《沁园春》,不能因为词的音韵格律符合古制而说是写于宋代。

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揭示伏波庙如何的久远,但伏波庙庙貌沧桑,古韵深蕴。走近伏波庙,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扑面而来。

伏波庙踞滩而立,南临郁水,北倚乌蛮。大殿气韵端庄,殿顶碧瓦彩甍四檐翘首,殿脊画梁雕栋双龙腾云。殿前祭坛、前殿、牌楼、钟鼓楼次第排开,左右设配殿与回廊,殿后设后殿。众殿拱卫,九九归一。

前殿大门头赫然悬匾一块,上书“伏波庙”三个大字。

初看这块破旧的门匾有点突兀,一是三个字描有边框,不像古格;二是匾太大,把门额上的壁画遮住了一大截,明显不匹配。

匾上的行款不知何故已被铲掉,看上去满目沧桑。费力劳神连猜带蒙看了半天,终于看出个大概。匾上题款是:共和岁次己巳年公元一九八九重塑将军金身吉旦。落款是:横县修复伏波庙理事会站圩分会立,囗囗囗囗宁飞云书。宁飞云,横县云表镇河塘村村民,当年维修伏波庙的艺术指导。

图2:横县伏波庙大殿门

前殿大门两边各镂刻一个蝙蝠。蝙蝠因“蝠”与“福”谐音而在民间被推许为吉祥之物。但在道教看来,“蝙蝠”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东晋时期的道教领袖葛洪的《抱朴子》云:“千岁蝙蝠……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水经》载:“交州丹水亭下有石穴……穴中蝙蝠大者如鸟……得而服之使人神仙。”吃蝙蝠就能长寿万岁甚至成仙,在以成仙为最终价值诉求的道教徒眼里,这是何等的神异!

前殿朝南的六幅壁画大都清晰可辨,也是道教津津乐道的题材,这是借神仙而警人世。

如《龙女牧羊》。说的是洞庭龙君之女在泾河受辱放羊,书生柳毅同情她为她历尽艰辛传书给其父老龙王,最后龙女得救,与柳毅喜结连理。这个故事也称《柳毅传书》,是越剧传统剧目,20世纪60年代还拍成电影广为放映。

这是“好心得好报”的注脚。

《圯桥进履》则是说张良在圯桥偶遇黄石公,得黄石公授予《太公兵法》。张良最终辅助刘邦逐鹿中原肇建西汉,功成名就之后退而修道,终免杀身之祸。

《叱石成羊》《烂柯图》,都是说修炼成仙的故事。

《囗果老回庄》,不知是否《张果老回庄》?可惜此画的大部被门匾遮住了。

《咒钵生莲》则是佛教的故事。高僧佛图澄去劝阻石勒要善待百姓不要滥杀无辜。石勒问他:你有什么灵验的佛法让我相信你的话?澄即取钵盛水,烧香咒之,不一会钵中生出莲花,石勒终于信服。佛教原始教义中本无神灵之说,它东渐中国以后,也借助道教神灵来收服千百年来信神信鬼的百姓以弘扬佛法。《咒钵生莲》被古人编在《幼学琼林》,成为明清两代以及民国时期的启蒙教材,至今仍为老一辈读书人所熟知。

如果说前殿壁画的神仙很玄虚,大殿则现实得多。毕竟做人不易,成仙更难,看壁画就算沾沾仙气吧。于是,跨过前殿高高的门槛,感觉是从仙界坠入凡尘。

前殿朝北的墙壁有画有诗,回廊有浮雕,左右配殿及大殿内皆有壁画。说的都是人间实实在在的事。

浮雕有雕花鸟的,有雕人物的。如《房州府》《五代荣》雕的就是人物。《五代荣》寓意代代为官,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这是封建时代读书人追求的人生最高理想。

壁画有劝学的,也有励志的,似乎告诉人们要实现人生最高理想应该如何做。

如画中出现《诗经》《周易》等儒家经典,这令我想起孔子的话:“你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结交朋友,可以讽刺不平。在家可以侍奉父母,在外可以侍奉君王……”

图3:伏波庙殿脊上的雕塑。

孔子时代以及此后很长时间,士大夫乃至各诸侯国使者,社交场合和外交场合如果不会吟几句诗,就被讥笑为没文化。最经典的话就是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孔子的话对后世影响至深至巨。唐朝以诗赋取士,造就了无数的官员诗人和布衣诗人,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无与伦比乃至空前绝后的唐诗。

朱熹、白居易的诗出现在同一幅画,似隐喻读书做官的意思。

朱熹的诗是《观书有感》,单说读书的妙处: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白居易的诗是《直中书省》。唐代的中书省也称紫薇省,是奉诏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曾任中书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领导,官高位重。他写在中书省值班时的寂寞,却掩不住曲高和寡的得意: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又如《鹿鸣嘉燕》。“燕”通“宴”,鹿鸣宴是古代为科举及第的读书人庆功的宴会。这是激励人们读书考取功名的意思。有一首壁诗说得更明白:

龙图春暖肇三元,华国文章瑞日暄。

兰桂皆前花吐馥,九重雨露庆新恩。

“三元”, 指科举时代乡试的第一名解元,会试的第一名会元,殿试的第一名殿元(又称状元)。考中状元,已属不易,连中三元,更是万难。整个科举时代,历朝共有654人考取状元,其中只有区区15人蝉联三元,而清朝仅占两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桂林人陈继昌三元及第,嘉庆皇帝为之挥毫题诗曰:

大清八百载, 景运两三元。

旧相留遗泽, 新英进正篇。

真可谓雨露九重,专宠三元魁首;天街软绣,争看此日郎君。人生荣耀,莫此为甚。

壁画中还有一幅关于书法的文字,是明朝著名书法家董其昌论陆机书法作品《平复帖》的一段话。《平复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件法帖真迹,素为书家推崇:

陆机平复帖作于晋武初年,前王右军兰亭燕集序大约百有余岁,今世张、锺书法都非两贤真迹,此帖当属古也。

这里为什么要提书法呢?原来清朝殿试评卷有两个标准,一是答卷内容要“条对精详”,二是字体要“楷法庄雅”。由于历代殿试所考题材都局限于四书五经之内,至清代已经考穷考绝,再也翻不出新意来,被时人喻为“甘蔗渣嚼了又嚼”。而应试文章循规蹈矩,了无创意,内容与结构几近千篇一律,难分妍蚩。殿试的读卷官只好在答卷楷书的笔画短长,结体肥瘦上寻瑕索垢评优定劣,最后录楷法端秀者为上等呈给皇帝钦定名次。迨至清道光朝,殿试评卷“专尚楷法”已是公开的秘密,殿试如同书法比赛,考生的楷书越写越精致。清同治七年(1868年)殿试,同治皇帝从读卷官呈上来的十份考卷中,钦点楷书写得出神入化的湖南人黄自元为榜眼,召入宫中书写《神道碑》,并赐以“字圣”称号。皇帝的喜好就是科举考试的指挥棒。摘录董其昌的评论,意在告诫读书人认真练好字以应科举并博取皇帝的青睐。

有了上述铺排与点化,我们就不难理解《引子食渌图》《静听佳音》《雄鸡报喜图》等等壁画的寓意。

还有几幅人物山水画,表现尚老庄而崇放达的主题。如《写道得经》《□□□□醉乐图》《江湖蒲地一鱼翁》《携琴访友》等。其中《竹林七贤》中以嵇康为首的七位名士,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崇尚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奉祀为宗师。画中袒胸露脐者叫刘伶,其实刘伶是脱光光的。有一次,有人到他家见到一丝不挂的刘伶,大惑不解。刘伶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你们为什么钻进我的裤裆里来?”

《香山九老》画的是白居易晚年与八位老年朋友退身事佛隐居于香山的故事,与竹林七贤,与张良退而修道,明哲保身相呼应,是做人的另一种境界。

这些浮雕壁画,都在劝诫和激励来到这里的人们:读书明道,修身养性,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所有这一切,都由马援将军这尊神灵统摄于一庙之中,与马援将军尽善尽美的人格和无所不能的神灵形成严谨而突出的主题,以启迪智慧唤醒沉沦指点迷津砥砺上进。

毕竟,神是人造出来的,要成仙首先学会做人!

令我不解的是,大殿左边的壁画相当艳丽甚至暧昧,如《春色桃花》画的是两只鸟关关相应,站在花枝招展的桃树上。

另一幅山水人物图,画的是一个帅哥临窗远眺,似有所待;一个美女正迎着帅哥走去。题联曰“雪满山中寻处士,月明林外见西施”。我只记得明朝人高启有咏梅花之句曰“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那是诗人用高士和美人来比拟梅花的清高品格和绰约风姿。而“寻处士”“见西施”,含意就暧昧起来,况且画中没有梅花。不知此画有何来头,还望有识者见教。

这两幅壁画连同前殿北向壁画《囗囗会友图》的落款时间皆为道光戊申岁,前殿的殿脊浮雕上也清楚标示着“道光戊申岁造”的字样,而大殿殿脊上的浮雕标识却是“光绪廿三年”,可以推知现在伏波庙前殿与大殿的构建格局是清朝道光戊申年(1848年)重修或维修而成,大殿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再次维修,并非人们常说的最后重修时间在清道光朝之前的嘉庆年间,更非横县土木建筑学会莫衷一是的“宋元明清重修的建筑物”云云。

观音居于右配殿。观音在古印度称为观世音,本为男性,来到中国后碰到自称是道教祖宗李耳(即老子)后裔的唐朝皇帝李世民,立即去掉“世”字以避讳,性别不知何时也被改为女性,专司送子之职,大受老百姓喜爱。可谓佛教融入中国最为成功的形象。

伏波将军夫人塑像原居左配殿,后来移居于加建的后殿。“文革”时据说曾拆后殿去建学校。现在的后殿是20世纪90年代新建的,没有壁画,一片空白。

遗憾还不仅仅如此。

如1989年制作并高悬于前殿门额的《伏波庙》匾大得太夸张,遮住了本应重点突出的《口果老回庄》和《圯桥进履》这两幅壁画的大部分。

同年,用颜料往花鸟浮雕上色,并在图中题联,如“石灰草纸堆成江山千古秀,红黄黑白画出花木四时春”,落款似为“玉林囗囗”;“竹囗如花青且雅,兰虽似草秀而香”。落款似是“玉林囗囗,共和囗囗囗囗囗囗”。这些空泛的题联与整个文化氛围极不协调。

往梁格上涂漆时任由油漆滴到壁画上。

清理壁画上的蛛网和灰尘,用扫帚连同壁画的线条一刮而光。

大殿屋脊上双龙拱珠以及人物塑像被破坏得七零八落。这些一百多年前由广东佛山石湾镇“如璧店”“奇玉店”制作的举止生动顾盼有神的塑像,如今却以残缺的身躯“现身说法”,诉说着不堪回首的伤心往事,令人欲哭无泪,欲悲无声。

那些明清时期有关伏波庙的记事碑,是伏波庙的“身份证”,被杂乱无章地摆放路旁或堆叠起来,任凭日晒雨淋,驳蚀漫漶。至于清朝光绪皇帝御书并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正月颁发给乌蛮滩伏波庙的“铜柱勋留”匾额,清末两广总督陆荣廷、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等重要人物的重要碑刻皆无从寻觅,据说已被抛入江中,或者被毁掉。

从纷纷扰扰香烟弥漫的伏波庙出来,站在高台上放眼远眺,天阔地迥,白日高悬。

图4:伏波庙殿脊上的双龙戏珠残塑。

记得我们的远祖曾经在无遮无拦的广袤大地上追赶过这个日头,渴极而死。他的拐杖被尸体的血肉浸润,长成无数桃林。此后大地才万紫千红,鸟语花香。

站在先人用血肉滋养的热土上,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回望古代文明渐行渐远黯淡的身影,聆听历史长廊那头依稀传来的空谷足音,我们慨然而叹,又惕然而警:古人已矣,然人们对人生意义与灵魂有无的探索,还远没有止境。而马援崇拜之所以薪火相传,必有其体现时代精神合乎民生需求的内核,犹如前仆者用生命化成的桃林,庇后继者以遮阴解乏。我们要做的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鲁迅语),呵护它,弘扬它,循着前人的足迹,追逐光明,不懈前行。

但是,我们有这个眼光吗?

后记:2012年5月5日,余游横县伏波庙,有感而作此文。5月19日再到伏波庙考察,采访当地老人和退休老教师。本文定稿于9月9日教师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