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年圆一梦

十年圆一梦

时间:2023-08-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10月3日,我出生在上海,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本已破碎的“大学梦”在我的眼前又仿佛重新拼接成美丽的光环。1977年12月15日,是高考第一天。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镇海县升入高校的人数仅145名,录取率连3%都不到。1995年7月6日上午,高考前一天,我们高三老师带着考生到镇海城关龚家弄的区委党校宿舍住下,准备第二天在镇海中学考点参加高考。

桂维诚

1949年10月3日,我出生在上海,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儿时曾听母亲说,当年上海全城连日欢庆,窗外不时传来扭秧歌的鼓乐声。上学后,我跟随支援大西北的父母亲,从上海来到西安;“文革”时又随着上山下乡的浪潮,从西安回到宁波老家务农;在高中整整毕业10年之后的1977年,我终于成为500多万考生中的幸运儿。如今我年近古稀,依然难忘40年前的“圆梦”之旅。

两度难圆大学梦

1966年的夏季,“文革”动乱最早波及教育系统,从大学到中小学,“停课闹革命”,上街“扫四旧”,校园里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不久又传来中央取消高考的消息。正在紧张备考的高三同学一时难料未来的命运,而正读高二的我们还糊涂地以为,今后大学总是有得读的。谁知后来“文革”局势越来越乱,大中小学都不再上课了,领导被打倒,教师受批判,学生忙着打派仗,大学从此也不再招生。3年过去了,从1966年到1968年,连续三届初高中毕业生还混在城里“吃闲饭”。

从上学读书开始,哪个学生没有一个藏在心底的“大学梦”?可是我的这个“梦”在即将成真时,却被突如其来的“文革”狂飙打得粉碎。67届的我没能如期读到高中毕业,1969年初在上山下乡的号召下,无可奈何地离开父母,回到了祖籍——镇海县鹭林大队“修地球”。这一修就是4年。如果没有“文革”动乱,读大学本科也该毕业了。“陷地三尺”的我,后来眼巴巴地看着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所谓“推荐和选拔相结合”,其实还是要靠来头和关系“走后门”才行,我们这些毫无门路的“自插一族”只好自叹命苦,心中的“大学梦”便在徒唤奈何中渐行渐远了。

1973年,邓小平重返中央后开始全面大整顿。当时由于工农兵大学生水平过低,于是决定招生增加文化考试。我当时已在一所农村中学做代课老师,一个月拿着28元的薪水。那年我有幸得到学校系统的一个知青名额,被推荐参加县里考试。虽说是选拔考试,其实也就是由县中的老师象征性地出了政治、语文、数学、理化4份考卷,都是一些最基本的题目,并不是很难。我们大队跟我一起去参加考试的还有一位复员军人,只读过一年初中,他一看那题目大眼瞪小眼,数理化交了白卷。

1979年上大学时摄于西湖龙井

成绩公布,我考了4个甲等,正踌躇满志,沉浸在即将“圆梦”的喜悦中,有一天突然听到广播里说,辽宁张铁生交白卷成了“反潮流英雄”,仿佛六月天掉到冰窟里——凉透了心!不久,跟我一起考试的那位老弟,倒凭几张白卷被录取了,而我满怀着跳出“农门”上大学的希望,再次成了“南柯一梦”。当时招收工农兵大学生限定在25周岁以下,那年我已快到这道年龄坎儿了,过了这个村,恐怕就再难有那个店了……

至此,我心中的“大学梦”彻底破灭,想到再也难以改变的农民身份,不禁心灰意冷。

儿子助我背地理

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本已破碎的“大学梦”在我的眼前又仿佛重新拼接成美丽的光环。当时,年近三十的我已结婚生子,在庄市公社机关里“以农代干”,管着工农业余教育和宣传报道工作,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来不及复习。我凭着当年打下的高中底子,匆匆忙忙地参加了初试,竟然轻松过了关。离12月的高考越来越近了,我还在下面大队里跟着公社书记搞“学大寨”土地平整的大会战。考前三四天,我向领导请了假,打算重点攻数学,还有历史、地理也得突击背一背,因为工作关系,语文和政治一直没丢,自我感觉还不错,也就顺其自然吧。

那几天,我翻箱倒柜找出当年的高中课本,关起门来“恶补”。妻上夜班去了,我哄3岁的儿子入睡后,又捧起书本背了起来。快奔30岁的人了,记性大不如前,默记不行,干脆念念有词地背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把儿子吵醒了,他没哭闹,竟突然冒出一句:“爸爸介笨——阿巴拉契亚!”我不禁一乐——这小子竟悄悄在听我背着美国东部的这条山脉哩,我于是说:“好,爸爸跟你比一比,一定记住它!”

不料考地理时,我翻开试卷一看,高兴得差点没跳起来,那道填图题上竟然有阿巴拉契亚山脉!那时既没有复习提纲,又无人辅导,能让我碰上,真多亏儿子的提醒,硬给我增加了好几分呢。儿子帮老子高考,这大概也算是这些年来绝无仅有的趣事了。

高考语文得满分

1977年12月15日,是高考第一天。一大早,我借了一辆自行车悄悄从家里出发,骑了个把钟头,赶到10里开外的骆驼中学考场。首日考语文、史地,次日考数学、政治,就这样早出晚归,接连考了两天。

那年的试题是各省自己命题的,当时的语文还没有标准化试题,基本上是主观题。题目做得很顺,就数解释加点词最难,《劝学》里的那个“跂而望矣”的“跂”以前学过,但早已模糊了,我用拆字法分析:支足,不就是踮脚吗?自信应该没错!还有一个“高屋建瓴”的“建”,差点卡壳。我想,在屋脊上倒水才势不可挡,“瓴”是装水的瓦瓶,那么“建”就是“倾倒”了,那就蒙一个吧。作文题是“路”,我由鲁迅的名言入笔,旁征博引,从青年马克思的职业选择说到周恩来东渡求索,最后抒发青年一代迈步新长征的豪情壮志。没想到最后语文竟得了100分的满分。后来,一家师范学院办的杂志还约我写了《试从高考谈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文章。

1997年于伦敦

政治试卷有个论述题是阐述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关于这个内容,我不久前刚好给“政治夜校”的辅导员作过相关讲座。其他题目我也挺有把握,政治得了98分。但也许因为这个高分,后来我竟被录取到杭州大学政治系,而没能如愿进中文系,为此一直感到遗憾。后来政治系一分为三,我选择了哲学系。

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镇海县(包括如今的镇海区和北仑区)升入高校的人数仅145名,录取率连3%都不到。那一年,经历了难忘的“十月”(预考作文题之一),走上了新的希望之“路”(浙江高考作文题),我这个67届高中毕业生终于成了77级大学生。回首来路,春秋已十度。当年,有多少知青从“老三届”(66、67、68届初高中毕业生)到“新三级”(77、78、79级大学生),真是十年圆一梦!

两次命中作文题

1987年,我从镇海区环保部门又重返教育战线,在包玉刚、邵逸夫、赵安中等校友捐建的中兴中学重执教鞭。后来一直任教高中语文,转眼间8年就过去了。

1995年7月6日上午,高考前一天,我们高三老师带着考生到镇海城关龚家弄的区委党校宿舍住下,准备第二天在镇海中学考点参加高考。安顿好学生后,我们老师在食堂里吃午饭,有人要了几瓶啤酒。我酒量不大,几杯落肚,有些面红耳热,思维似乎格外活跃了,忽然想到,应该给学生们再强调一下寓言材料作文。于是就让带队的朱老师把学生召集到饭厅里,来听我辅导作文。我信手举了个“牛与青蛙”的寓言做例子:牛大哥说青蛙老弟坐井观天,青蛙嘲笑老牛傻大个怎么不下来——这说的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不应该互相揭短。

第二天上午考语文,时近中午,学生一走出考场,就高兴地对我说:桂老师,你猜中作文题了!那年的作文材料是寓言诗《鸟的评说》:“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呵呵,寓言立意跟我讲的真是八九不离十,这还得感谢那几瓶啤酒的功劳呢。

30年后回母校(2007年)

1995年高考结束后,我加盟到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任教。弹指一挥间,在万里已是第17个年头了,也是我退休后返聘的第三年。

2012年6月7日,我带着万里的高三考生走进了宁波三中的高考考场。学生们考完语文后兴奋地告诉我:“桂老师,你的作文题目押得真准,果然是那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是临考前10天,也就是5月27日向学生推荐了登在《东南商报》上的这篇博文,并挂在了校园网上。记得当时我看到这篇文章,脑子中一闪,觉得应该让高三学生认真读一读,正确定位和认识自己。于是考前为针对性地加强审题训练,我让同学们读了文章后思考:如何在作文中选准角度用好这则材料?

当今网络时代没有不透风的墙,记者很快打探到我押中高考作文题的信息,第二天这成了各大媒体的热点新闻,我还被媒体称为“牛教师”。那位当年与我同事过的朱老师,已在某中学当了校长,他看到报道后就打电话给我:“桂老师,你这是第二次押中题目啦!”我说:“呵呵,大概算是运气吧。”

没料到这个报道一时掀起了轩然大波,第二天引起了省考试院的关注,竟层层调查下来,最后证实我确是无意间押中的……

如今每年高考前,都会有考生和家长向我咨询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好像我有什么特异功能似的,当地媒体也连年约请我点评高考作文题。我认为,猜中高考作文题是巧合,但仔细分析其命题导向,倒是可见其端倪的。考生要写好高考作文,应着力于积累素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更贵在有独到的见解。

恢复高考至今,整整40年过去了,每当我想起在1977年写的那篇高考作文——“路”,依然记忆犹新。当年我们这些知青面对突然出现的人生之路的转折,充满了峰回路转的欣喜和期盼未来的激情。知识改变命运,我们由时代的弃儿变成了时代的幸运儿。回望来路,往昔的那一幕幕恍若昨日。当年拨乱反正、恢复高考的重要决策,终结了“文革”浩劫中因“知识越多越反动”而取消高考、停办大学以及工农兵上大学的荒唐之举,从此才有了一批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才,源源不断地从大学被培养出来,成为改革开放、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

桂维诚 宁波诺丁汉大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作家,民盟宁波市委老龄委员会副主任,镇海区中兴校友会副会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