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威海之美在历史的厚重

威海之美在历史的厚重

时间:2023-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议租威海卫专条》,威海卫沦为殖民地。1930年10月1日,经过长期努力,中英交接威海卫典礼举行,被英国人强行租借32年的中国海港威海卫回归祖国。1945年,日本投降,威海卫获得解放,并被命名为威海卫市。新中国成立后,威海卫市改名为威海市,真正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这些玲珑别致的海草房已成为威海独特的文化符号。

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三面濒临黄海的威海市,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城市虽小,却有大美。

在威海,不仅能看到如画的蓝天碧海,观赏到童话世界般的海草房,还能体味到历史与传说交织的奇幻魅力。威海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黄海之滨,熠熠生辉。

威海湾

威海之美美于史

威海之美,美在历史的厚重。

有关威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根据出土文物的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汉初时,威海只是一个名叫“石落村”的偏僻渔村。后来,这个小村子改名为“落柑村”,元代时又改名为“清泉夼”。

由于此地东临黄海,西接烟台,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旅顺口势成犄角,逐渐成为共同拱卫京津的海上门户。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取“威震海疆”之意,在此设立威海卫,屯兵驻扎,以防倭寇自海上侵扰。

威海三面环山,口门向东,是天然的不冻良港,也是海防战略要地。为了巩固海防,清政府于1875年在此始建炮台;1888年,水师提督署、水雷营、制造所和水师学堂等机构先后于此建成,海湾南、北两岸和刘公岛、日岛、黄岛等地也修建了多座新炮台。这里这时已成为清政府的海防要塞和北洋水师的基地。

作为北洋水师的诞生地,威海卫见证了血雨腥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最后一役——威海卫之战在此爆发,北洋水师终告全军覆没。

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议租威海卫专条》,威海卫沦为殖民地。1930年10月1日,经过长期努力,中英交接威海卫典礼举行,被英国人强行租借32年的中国海港威海卫回归祖国。然而,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威海卫自1938年起又被日本侵占长达七年之久。1945年,日本投降,威海卫获得解放,并被命名为威海卫市。新中国成立后,威海卫市改名为威海市,真正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

威海卫之战中被日军鱼雷击中沉没的威远舰

北洋水师被俘官兵登陆

威海之韵韵于俗

威海之韵,韵在民俗的传承。

当漫步于威海市荣成市港西镇巍巍村时,你会发现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在这里,20多幢带着海风腥咸味的,以石为墙、海草为顶的海草房如同满面风霜的老人,向偶然闯入的游客诠释着历史的记忆。

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据考证,从宋代开始,威海一带的渔村就用海草来覆房顶,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海草房的墙面一般使用石块或砖石混合砌成,对于石块的要求比较随意,不求方正。用来苫盖屋顶的是一种特殊的海草——当地俗称海苔。这种生长在浅海中的海草长短不一,打捞上来晒干后,表面会形成一层盐渍,呈灰褐色。晒干的海苔抗潮耐腐,是苫盖屋顶的绝好材料,可让屋内冬暖夏凉。

与海草房紧密相连的是它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据老一辈居民讲,在建海草房之前,要先选定地基,择吉日动工;砌墙基时,要在地基槽的四个角压上元宝或象征元宝的东西,称为“压宝”,以求富裕、吉祥;海草房建成后,要举行“支锅”“祭祀”“拉席上炕”“糊窗、贴窗花、挂门帘”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无一不体现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企盼。

如今,人们根据海草房的传统特点,在原有的框架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将海草房改造成既有传统风貌又带有现代元素的海滨别墅。这些玲珑别致的海草房已成为威海独特的文化符号。

海草房

刘公岛

威海之奇奇于岛

威海之奇,奇在仙岛的魅力。

之所以说刘公岛是一座奇岛,是因为它能够把传说的缥缈和历史的真实融为一体,将瑰丽的风光与海战的硝烟交织成歌。

刘公岛,海上仙山,世外桃源。

海上遇险,刘公恩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公岛同样如此。

相传古时,一条渔船在海上遭遇了风暴,狂风吹断了桅杆,浪涛打折了船桨,船上的人在风浪中陷入了无际的绝望。几天几夜过去了,风暴依旧没有停下来的迹象,被浪涛拍打的船只在洪波涌起的海面上漂荡。船上的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向神灵祈祷,希望能够躲过这场可怕的灾祸。突然,有人看见不远处似乎有光,那忽明忽暗的光好像一簇希望的火苗,激起了大家求生的欲望。

经过一番齐心协力,终于,船靠在了一个小岛边。人们拖着疲惫的身子走下船,顺着光的方向找到了一个茅草屋。领头的人上前敲了敲门,门开了,一个白胡子老翁走了出来,笑眯眯地问有什么事情。

大家七嘴八舌地表明来意,老翁把他们带进屋子,吩咐自己的老伴儿赶紧烧水做饭。只见那老媪仅从锅中舀了一碗米,却蒸出了让众人怎么吃也吃不完的白米饭。吃过饭,船上的人向二老告辞,并询问老翁姓氏。老翁告诉众人自己姓刘。人们回到船上,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人们再次上岛,想向二老致谢,却怎么也找不到昨晚的那个草房了。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遇上了神仙。

后来,为了感念刘公的救命之情,众人在岛上修建了庙宇。随着往来船夫的供奉,刘公庙的名声越来越大,这座美丽的小岛也就被称为“刘公岛”了。

见证辉煌的古迹

1888年,清政府建立北洋水师,将作为北洋水师指挥机关的提督署设置在刘公岛上。从此,这座岛便和中国近代史紧密相连。

北洋水师提督衙门,又称“北洋海军提督署”,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群,占地约1万平方米。整个衙门坐北朝南,沿中轴线有三进院落,依前后顺序分为议事厅、宴会厅和祭把厅,东、西跨院间有长廊贯通。整个建筑飞檐画栋,雄伟壮观。

北洋水师提督衙门正门——海军公所

为了建设具有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水师,清政府还于1890年在刘公岛建立了水师学堂。同年,水师学堂开学,共配有“敏捷”“康济”“威远”“海镜”四艘练船,供教学用。至中日甲午战争刘公岛陷落,水师学堂共开办四年,为清政府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如今的刘公岛上,依旧保存着水师学堂的东、西辕门,照壁,小戏台和马厩等。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有迹可循的清代水师学堂旧址。

水师虽败,英魂犹在

不论是提督衙门还是水师学堂,都以其自身顽强的存在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与日寇在黄海激战,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时任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也以身殉国。然而,丁汝昌的事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刘公岛提督衙门外西南200米处的丁汝昌寓所,如今经常有人前来参观和瞻仰。

建于1888年的丁汝昌寓所面积颇大,整个建筑由前花园、寓所和后花园三部分组成。在前花园内,矗立着一尊高3.85米的丁汝昌铜像。他手捧兵书,面朝大海,好像在思索着应该怎样驾驭这支新式舰队。

在黄海海战中阵亡的众多将士同样不容忘却。在刘公岛“北洋海军将士纪念馆”中,有一面镌刻着近600位北洋水师将士姓名和职衔的名录墙。墙面长达18.88米,刻在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条曾经鲜活的生命和一个用鲜血书写成的故事。

丁汝昌铜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