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园”——厦门
有一座“海上花园”,它有着坎坷的历史、沧桑的炮台;有着“鹭岛”的传说、万国的建筑;还有着闽台的古镇、“送王船”的习俗;风景美不胜收,富于闽台风味。它,就是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厦门。
坎坷跌宕
厦门地理位置优越,为其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同时却也引来了许多纷争。
“大厦之门”
历史上的厦门,曾经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岛上有人类生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据考古学家分析,这里应该是我国南方族群祖先——闽越族人活动比较早的地方。
在历史上,晋太康三年(282),厦门地区首次设置为同安县,后并入南安县。明洪武二十年(1387),在嘉禾里西南端筑“厦门城”,寓意为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问世。最初的厦门城是圆形的,周围425丈,有4个城门,每个城门都筑有城楼,城内驻扎官兵1000多名。入清以后,厦门城一度被毁。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师提督移驻厦门,重新扩建了厦门城。
最初修建厦门城,主要是为了防御海上倭寇和西方蛮夷之族的侵扰。历史上,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都曾在这里大败倭寇,为国家守住了东南门户。明天启三年(1623),厦门军民曾齐心协力击退荷兰红夷的进攻,这段辉煌的历史至今仍被铭记在鸿山寺和虎溪岩所保存的石刻上。此后,著名爱国将领郑成功将厦门作为经济、政治、军事中心,并以此为据点完成了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使厦门成为举世闻名的城市。
19世纪初,厦门沦为西方殖民者掠卖华工最为猖獗的港口之一,华工的血泪与民族的耻辱被牢牢地印刻在厦门的史册上。20世纪初,革命者积极响应辛亥革命,占领了厦门。而后,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厦门各界掀起了反帝爱国的热潮。十四年抗日战争中,厦门于1938年5月21日沦陷。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厦门才迎来了新的历史篇章。
鼓浪屿皓月园中的郑成功立像
胡里山炮台
历史上有着“八闽门户、天南锁钥”之称的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岛东南海岬突出部,三面环海。
胡里山炮台始建于1894年,于1896年竣工,是一个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半地堡半城垣式结构的炮台。炮台整体风格独特,既有欧洲建筑特色,又有中国明清时期建筑的神韵。
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清政府海防薄弱,厦门一度被英军攻陷。如何加强东南海防成为朝廷必须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惊醒了天朝梦中的有识之士,他们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建立海军,巩固国防。风云际会之下,胡里山炮台应运而生。
当时胡里山炮台在海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00年8月间,日军故意纵火烧毁东本愿寺,以此为借口派兵登陆厦门,妄图侵占厦门。消息传到胡里山炮台,守台官兵立即将炮口对准日本领事馆和鼓浪屿海面的日舰。日军慑于大炮的威力,不得不于8月31日撤兵回舰。
胡里山炮台景区的克虏伯大炮
胡里山炮台不仅是保卫厦门、保卫国家的重要设施,同时也见证了中美海军第一次和平接触。1907年,美国太平洋舰队在执行一项和平使命时,访问了日本、菲律宾和中国。当时清政府将这次和平交流的地点确定在了厦门港胡里山炮台,意在在外国人面前一展中国的海防之威。
美丽鹭岛
厦门南接漳州,北邻泉州,东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在这里,郁郁葱葱、林林总总的高大植物伫立在街道两侧,碧绿的海水、蔚蓝的天空相互映衬,美丽的传说与万国的建筑交相辉映,把整座城市装点成了一座悠闲恬静的花园。
白鹭与凤凰木
相传很久以前,厦门只是一个荒芜的小岛。一天,一群白鹭飞过,在这里停脚歇息。领头的白鹭发现这里靠近海边,食物充足,十分适合生存,便决定在这里定居。
为了让自己的家园变得美丽富饶,白鹭们开凿泉眼,种植花草。没多久,原本荒凉的小岛就变了样:清泉潺潺,绿草成茵,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
一直盘踞在东海海底的蛇王得知此事后,想要把小岛占为己有,于是率领众蛇妖前来兴风作浪。面对蛇妖的挑衅,白鹭们没有害怕,齐心协力奋起反击,最终赶走了蛇妖,但领头的白鹭却也倒在了血泊中。
不久,领头白鹭的鲜血洒过的大地上长出了一棵巨大的树。树的叶子像白鹭的翅膀一样美丽,开出的花朵像鲜血一样火红。这种树“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遂得名“凤凰木”。如今,凤凰木已被厦门人民选为市树,与白鹭一起,守护妆扮着厦门这座美丽的“鹭岛”。
厦门白鹭
万国建筑群
位于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区内的万国建筑群,是鼓浪屿中西文化交流的精粹景观。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厦门沦为“五口通商”的城市之一。此后,西方列强蜂拥来到鼓浪屿,抢占风景最美的地方建造别墅、公馆。一时间,风格各异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鼓浪屿上。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华侨回乡创业,又在鼓浪屿掀起了建造别墅住宅的热潮,短短15年内就建造了1000多幢。
八卦楼
鼓浪屿坐拥数不清的中外建筑,既有中国传统的飞檐翘角的庙宇,又有小巧玲珑的日本屋舍;既有19世纪欧陆风格的原西方国家领事馆,更有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精品的菽庄花园。
在这些建筑中,有一座奇特的建筑十分抢眼,它既暗合传统文化的“阴阳八卦”,又汇聚了国外多种建筑风格。这就是八卦楼。此楼建于1907年,总建筑面积3710平方米,有8道棱线,置于八边形的平台上,顶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故称“八卦楼”。其红色圆顶系模仿世界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巴勒斯坦阿克萨清真寺的石头房圆顶而来;82根大圆柱仿照古希腊海拉女神庙的大石柱设计,而柱间平托的石梁和线条也可在希腊雅典广场的赫夫依斯神庙中找到原型。
闽台风味
幽雅的地理环境,频繁的对外交流,赋予了厦门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其中给人印象最为突出的,是当地浓郁的闽台风味。
闽台古镇
厦门的闽台古镇,深藏市井之中。
闽台古镇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三藩之乱”平定后,清廷为防止厦门被郑成功攻占,下令迁界禁海,并命施琅在古月港海滩上修建城池。由于这座城池是三面临海、一面靠山的半岛,因而被称为“城内”,又被称为“霞城”。
古镇占地面积50亩,呈椭圆形,分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各门分别设观音庙、王爷庙、玄天上帝庙和城隍庙等四座庙宇。整座古城地势平坦,古厝密布,环境十分幽静。其 “拱辰门”由施琅将军修建于康熙年间(1662—1722),是厦门迄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城门。正是在这座城门的拱卫下,施琅得以在厦门为清朝驻拱海防八年之久,保得一方平安。
除了凝固的历史,闽台风俗也在古镇里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无论是中秋博饼的激烈与诙谐、城隍庙庙会的繁华与喧嚣,还是妈祖庙里的默祈与诵祷、白蛇乐堂的传说与艺术,无一不彰显着闽台文化的独树一帜与良好传承。
拱辰门
“送王船”习俗
“送王船”是厦门渔港、渔村重要的传统民俗,不但是中国海洋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也是联系大陆与台湾两岸民众的重要纽带。
据史籍记载,“送王船”起源于古代航海者“为禳人船之灾,有放小舟、彩船之举”,大致形成于明代,地方特色十分浓郁。人们将船送给“代巡天府”的王爷,以此来歌颂王爷的丰功伟绩,并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
传统的“送王船”有两种形式,一种被称为“游地河”,即把王船放下水,使之随水漂流;另一种则是将王船放在海边用火焚烧,被称为“游天河”。王船都不是真船,而是用绫、纸等材料制成的模型。
早期的“送王船”活动规模较小,仪式也很简朴。随着厦门海外交通的发展,仪式越来越复杂,到今天已成为整个地区最为重要的群众性民俗活动之一。现在的“送王船”,其流程基本可以分为“迎王”“送船”“送王”三个步骤,且“送王船”的形式也主要以“游天河”为主。此外,在“送王船”时,舞龙舞狮、腰鼓表演、拍胸舞、木偶戏等极具闽台特色的民俗活动也成为仪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整个场面可谓热闹非凡。
“送王船”
南澳岛青澳湾风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