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渔船
北海是一座老城。不论是与南海的丝缕情缘、林立在珠海路两侧的骑楼建筑,还是一生漂泊的疍家人、奇妙的白龙珍珠城、矗立在涠洲岛的天主教堂,都是只属于北海的故事。
北面之海
原本处在南国的滨海城市,为何名为北海?北海之名,其实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开始演变而来的。而小村庄的起源,则要从它的“邻居”南澫村说起。
位于今北海市区西南角的南澫村,从前是一个半圆形港湾。这里是浅海作业和停泊小船艇的理想之地,而且岸上淡水资源丰富,适宜农业耕种,是难得的宜居之地。约在明末时,南澫村开始有人居住。
后来,南澫村的渔船经常驶到今北海港一带避风或捕鱼。这一地区位于南澫村北面,当时还没有名称,大家便把这一带的海域称为“北面海”,简称为“北海”,而在这里形成的村落也就被人们称为“北海村”。编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北海杂录》载:“未通商时,有北海村。”久而久之,“北海”便成了今北海市的名字。
今天的北海,作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良好的深水海港,四通八达的多样交通,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使这座老城焕发出新的光彩。坐拥“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的美誉就是这光彩最好的明证。北海这座承载了无数南海记忆的城市,正在书写崭新的故事。
海上疍民
生活在海波之上,以舟为室的疍民是北海居民中独特的一支。由于常年漂泊海上并主要从事渔业或海上运输业,他们也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
关于“疍民”一称的来历,人们多有推测。其中一说认为,是因为他们居住的舟楫外形酷似蛋壳,所以他们得名“蛋民”。民国时为避免歧视意味,将“蛋”变体为“疍”。“疍民”一称由此沿用至今。
北海港
海上人家——疍民
北海疍家人信奉妈祖,不论是普度震宫,还是三婆庙,都是疍民们用来供奉妈祖的神圣之地。每月初一、十五,疍民们都会来给妈祖上香,并且用猪、羊祭祀。
北海疍家的姑娘勤劳、善良、美丽、贤惠。父兄、丈夫出海打鱼的时候,她们就在家里织梭、补网。虽然生活让她们劳碌不已,但疍家姑娘从未放弃对美的追求。
疍家姑娘喜爱珍珠、珊瑚以及用贝壳制作的装饰品。她们还喜欢戴笠。这种笠做工考究,呈圆锥形,外面刷有一层金黄色的海棠油。海棠油既是笠的保护层,又为笠增加了一分光彩。戴着这种笠,防晒又防雨,实用又美丽。
幸运的是,北海的疍民文化至今仍保存得相对完好。在北海,仍有少数疍民遵循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很少上岸,守护着古老的民俗,也守护着他们自己的根。
老街骑楼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要去它的老街看看。
在北海这座城市中,珠海路无疑是最具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老街。老街始建于1883年,长1.44千米,宽9米。旧北海的道路是东西走向,街巷是南北走向。老街十分狭窄,两侧都是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所谓骑楼,是依照建筑形态命名的。由于这种建筑的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上,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的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得名“骑楼”。珠海路老街的骑楼建筑虽然受到了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但其本身却超越了模仿的意义,兼具中西风格,是中西文化在特定时代中碰撞的结晶。
珠海路两旁的骑楼式建筑
在1927年以前,珠海路是北海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在老街居民的回忆中,当时的珠海路两侧,商店一家挨着一家,货物种类十分丰富,从南海捕获的海货也琳琅满目。当然,渔猎用品也是必不可少的,经营缆绳、渔网、鱼钩、渔灯、风帆布、船钉等渔民用品的店铺也是一家连着一家,一铺接着一铺。
可惜的是,珠海路后来逐渐没落了,但其意义至今仍不容忽视。由于保存得相对完整,珠海路被历史学家和建筑学家评价为“近代建筑年鉴”。英国建筑专家白瑞德认为,珠海路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但对北海、对华南地区、就是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珍珠之城
珍珠城南门
位于距北海市区约60里处的北海白龙珍珠城遗址,是令北海人引以为傲的历史古迹。这是一座古老的城池,从建筑的工艺和遗留下来的古物研判推测,这座城池的建造时间大约在明代。
白龙珍珠城遗址为正方形,因为城墙中心的黄土夹杂着多层珍珠贝贝壳,所以被称为“珍珠城”。整个城池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设有东、南、西三个城门,门上有楼,站在楼上,整座城尽收眼底,海上的情况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珍珠城又叫“白龙城”。相传,古时候有一条白龙在这里现身,人们认为此乃吉祥之兆,便在此地建城,命名为“白龙城”。
该城濒临南海,历代盛产珍珠,质优色丽,以“南珠”之称闻名于世。如今,在古城城墙周围还可以看见古代加工作坊的遗址和明代“李爷德政碑”“黄爷去思碑”等遗迹。残贝散落在遗迹周围,诉说着当年采珠之盛。
涠洲岛天主教堂
在北海的涠洲岛上,有一座天主教堂,至今已屹立了上百年。这座掩映在芭蕉林中的教堂,始建于1869年,落成于1880年,高21米,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是广西沿海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
涠洲岛天主教堂
教堂高大雄伟,正门顶端是钟楼。高耸的罗马式的尖塔象征着人和上帝的沟通桥梁,有着随时“向天一击”动势的哥特式风格又让人倍感神秘。
在钟楼的顶层,有一口白银合金的大钟。据说这口钟铸于1889年,是一位法籍寡妇教徒赠送给教堂的。每周日的上午,司钟人都会拉响大钟,钟声就会在整个涠洲岛上回响。
涠洲岛天主教堂印证了清末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的历史,也是天主教在涠洲岛流传、发展所留下的印记。1867年,为了增加税收,清政府准法籍神甫与粤督张树清所奏,重开涠洲禁。同年,法国错士神父带领一些广东客家人上岛定居,随后在盛塘、城仔和斜阳岛各建一座教堂,天主教文化开始在岛上传播、扩散。
应该说,涠洲岛天主教堂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外来文化在进入我国腹地之前的中转站的角色,促成了涠洲岛上本土信仰与外来宗教共处的独特历史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