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 子
下午三点多钟,顾惟颖到新华路一家临街的面包店喝咖啡,读小说,一个人静静窝在靠窗那个有壁灯的座位,皮肤如清晨的玫瑰花瓣,发髻高高地盘着,配着樱红嘴唇,是美术课上画素描用的古希腊女人石膏像,与报纸专栏上“杨彪”的笔名毫不相干。
是我提议见面的,因缘便是那个署名“杨彪”的专栏,每次阅读,总是不觉从沙发上坐直起来,被文字中的奥斯汀笔法击中。于是打电话探寻笔者的来路,编辑吴先生道:“一个女孩,本名顾惟颖,戏剧学院戏文系毕业,与某某同班。”云云,云云。
我们约在复兴西路上的一个画廊见面。
晚上,站在画架前,从孤岛张爱玲、苏青、周炼霞,一路说到巴黎蒙巴纳斯时代的毕加索和波伏娃,彼此使用的上海话语系也是十分的契合。她是,即使说得兴高采烈,也不忘记细心伺候面前的杯碟,小小一粒蛋糕屑子掉下来,她文雅地用纸巾捏起,投入盘子,亦不时地轻沾嘴角,拭去咖啡渍子。
我道,如此光景,只以为你是从民国上海走来的女子。
她的脸微微一红。
身边的人高声道:“市三女中出来的,与宋氏三姐妹同校,都是女中精品,地图上找不到的。”
有一阵子,我偏巧与她在一个专栏里摇笔卖字,更是频频地在一起喝咖啡。谋生不容易,文章要写得好也是不易。我们偶尔也讨论技法,讨论篇章结构。
我对她的看法是,严谨,叙事有层次,动情也动得干净,闺秀笔墨里,也看得见刀光和苍生。
我曾约她一起合著一本民国才子的书。拖了一年,她亦不曾动笔。见了我,只一迭声地抱歉。
暑天里,她约我吃泰国菜。
胡椒蟹上来,她先把蟹盖放到我的盘子。是那种从小就懂得孔融让梨的模样。
我拿着工具,剥离蟹钳,她搅动着盘子里的青木瓜丝道:“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以写作为生,写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底子太薄,可侥幸获得那么多写作的邀请,那是巧合,不是才情。且又不努力,习惯了散淡,著书立传那种事,本不是我所强所能,随缘吧。我对人生也是这样的,没有计划,更不做什么盘算。”
我道:“张爱玲经常用《易经》起卦,占卜未来。要不,你也找个高人算一卦?”
她道:“那么高深的东西,我不懂的。算出来了又如何?还不是一样要认命?”
我默然。
我们都是不愿争也不愿谋的人,所以才在安分的生涯中邂逅了写作,也消受过文字带来的恩惠和喜悦,清寒岁月和人情薄凉中,文字终究是美人是暖炉,抱持怀中,或生或死,不一而足。
从此,不再催她写书。只挑心仪的小馆子吃吃喝喝,无论什么话题,也都说得来,说不完。
她是那种把日子过出艺术来的人。一日,她从包里取出一个象牙白盒子,揭开棉纸,一只马克杯,一颗琉璃,如旗袍领口的纽襻,扣在杯口,令人心动。她说,台湾朋友带来的,觉得美,送你了。又一次,她从泰国回来,送我一个灰色嵌银丝的匣子,打开,里面六个大象造型的香蜡,横竖是舍不得用的。
以后,听说她闭门不出,在整理、赶写一本很有年代感的随笔集。微博上遇见,一激动,便说,如出书,愿意写序。
其实,愿意给她写序的高手前辈很多,她有情有义,把绣球抛给了我。
此番《一个人的淮海路》,是她的第一本书,里面的一些文章,她写了好几年,我前前后后,随着她的键盘,也读了好多年、好几遍。
在书中,顾惟颖描绘了一幅过去的生活图景—烟纸店、理发店、西餐社、熟食店、花店、报摊、电影院、文具店、面包店、咖啡馆、小公园、小菜场、灶头间、弄堂……人们清晨出门,200米左右,就能完成五六件事情:买菜、买豆浆油条糍饭;竹篮里,一把雏菊或者几株百合;与摊贩、隔壁邻舍聊几句天气和物价的闲话;便利店里付煤卫水电的账单,取回前天干洗的裙子领带;回家的路上,弄口买一份股市、楼市的报纸,走进合用的灶披间,顺手拧紧了还在滴水的笼头,高喊一声:“张阿姨,你家的汤潽出来了!”一家著名的生煎馒头店搬家,老顾客换了几辆公交车去寻找。店主见到风尘仆仆的老主顾,特意在咖喱牛肉汤里多放了几片肉—这便是日子,许多上海人一生如此。
爱沙尼亚导演法兰克赫斯说,我们生命的今天,是过去一切的延续,如果不时时回望,今天的我,便不具有意义了。顾惟颖不是漂泊者,她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她从房子写到人、写到街道,写到城市,其实是在捕捉心头的浮光掠影。一个镜头或许没有太多的意义,但是集合起来,便是城市的浮世绘了。她写作的姿态一如法国公园里的旋转木马,是全景的,自由的,片段的,长短随意,体裁不拘,素描冷眼,铁丝墨痕,用细节编制都市人情世相,是一部是对城市归属和依赖的年代戏,或者是纪录片的脚本兼旁白。
读《一个人的淮海路》,有一种读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的感觉。
她总说,我写的太慢了。
情愿她慢,情愿她把文字做成李清照的声声慢。
有一些老地方,它们并无多么了不起,可能永远不会进入地方史册。但是,对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普通人来说,是难忘又珍贵的。它们是我们最初的视野,对世界的张望,是从这个视野开始的。最质朴的美感,也由此被启蒙。
这一天,有画报社的叔叔阿姨来幼儿园参观拍照,在老师的口令指挥下,起劲的小朋友们齐刷刷一起朝镜头看。摄于20世纪80年代初,延安路瑞金路的延中幼儿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