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西湖美术馆拍摄TV,忽一女生闯入镜头,仿佛潘雅声画中人款款走下。
说起潘雅声,她说,并不晓得,只是别人都说她有点像费晓楼画的。
那个时代的仕女几乎都是那般的模样,也算一种审美时尚。
从杭州迂道苏台,在吴门文物商店碰到了一件项凤书的扇面,立马拿下,一是因为画中少女一副潘家模样,二则作者乃项墨林后人,虽无大名,却有些来头吧。携“美人”回京,重新裱褙,与蒲庵兄一同清赏,忽然觉得有点“民国”情调。
扇面洒金,古雅隽丽。先读题识:
柳眉桃面斗春妍,
拟向韶光弄七弦;
欲觅知音在何处,
困人天气倚琴眠。
画中女子倚琴欲眠,妩媚可人;大约是弹了半天的琴,亦未见知音那边走来,三分困意,七分惆怅,辜负这十分春色了。也倒是,桃红柳绿,朱栏板桥,潺潺流水,确是醉人时分。再说这画中女子,似乎比潘氏更清爽,用现在的话来说,更青春。说起清末民初的画中,仕女总不免有些病态兮兮。生活中的女子未必生成那等模样,但时尚的美人一定是如此的。无论费晓楼、潘雅声、徐菊庵,其审美标准都是一致的,已非今日,对美的追求与认识也是朝秦暮楚,一日三变。这与信息的发展是有必然联系的。倒是“文革”时期,神州女子都是一派铁姑娘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飒爽英姿。
项凤书《美人倚琴图》
最后说说项凤书,吴藕汀《近三百年嘉兴印画人名录》称:
凤书字桐隐,嘉兴人。炳森子,少峰弟。《谈艺琐录》:少孤,能读父书,曾奉母居采芝山人(汪亮)丙舍。好饮酒,工八分,能篆刻,画学费丹旭。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后橐笔苏州、南京、杭州十余年,憔悴而殁。
项家的收藏到凤书一代恐怕早已所剩无几。不过凤书能成为一名画人,也算是续了项家与书画的一脉缘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