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被社会言论左右的爱迪生

不被社会言论左右的爱迪生

时间:2024-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这些煤气公司的老板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拼命地反对爱迪生的电灯研究。这样的讽刺话说爱迪生听得多了,他才懒得理这些无聊的人。更有甚者,煤气公司的老板们雇用一批流氓去破坏爱迪生的试验。人们蹦着跳着,欢呼着,高呼着爱迪生的名字,广场上一片欢腾。爱迪生探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但是,在爱迪生尝试发明灯泡的时候却并非只有赞美这一种声音,无论是赞美还是嘲讽,爱迪生都没有放在心里。他知道实现自己发明灯泡的梦想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不会让别人的意见轻易左右自己的行动。

为了寻找到合适的灯丝,钡、铑、钛等各种稀有金属他一律都试过了。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方向,因为他觉得他研究的灯泡得老百姓用得起才行,如果制作原材料过于昂贵,根本就没有投入市场应用的价值。所以,他开始把目标转移到了稻草、棉线、藤条等物品上,就连人的胡须、头发都被他当成灯丝,用于试验,可是这样做出来的灯泡总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烧毁了,实用而又经济的灯泡时间好像成了泡影,各种非难和质疑声四起。

对爱迪生嘲讽最多的就是那些煤气公司的老板们,因为如果爱迪生的电灯发明成功并被广泛应用,那谁还会用难闻而又不方便的煤气灯呢?这些煤气公司的老板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拼命地反对爱迪生的电灯研究。他们四处散播谣言,说爱迪生是个不折不扣只会吹牛的大骗子,劝人们千万不要相信世界上会有可以广泛使用的电灯出现,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中永远不会有一只能够使用超过20分钟的,并且有人还扬言如果爱迪生真能制造出使用时间超过20分钟的电灯,他情愿花100美元买下来,有多少只就买多少只。

这样的讽刺话说爱迪生听得多了,他才懒得理这些无聊的人。爱迪生带领着他的实验小组成员不分日夜地实验着,不管失败了多少次,爱迪生都一笑之后又重新开始。直到1879年10月21日,他们把碳化的棉线装进了灯泡,而且把灯泡里的空气抽成真空时,他们快速地封口。奇迹出现了,当电流接通的那一刹那,灯泡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啊!他们成功了!所有的辛苦都在瞬间化作了喜悦。这一天被载入了世界科技史。这盏电灯整整亮了45个小时,而且它的制作成本低廉,可以大量制造使用,这说明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的电灯出现了。

这时,那些别有居心的炒作家们就又开始了他们新的话题,他们说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是用天上的星星制作的,人们千万不要使用,否则,天上的星星会越来越少的。爱迪生告诉大家,这只是普普通通的发明创造,他本人还没有摘星星的能力,千万别相信那些乱说话的人。他未来的目标依然是制造价格更低、使用寿命更长的电灯,绝不会浪费精力去摘星星造电灯。

更有甚者,煤气公司的老板们雇用一批流氓去破坏爱迪生的试验。一天,在门罗公园的广场上,爱迪生正准备公开试验最新的白炽电灯,可是,当爱迪生打开电灯开关的时候,电灯却没亮,一检查发现是配线里的保险丝断了,顿时,围观的人群开始喝倒彩。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助手从人群里抓住一个人走了上来,原来,刚才助手看见此人偷偷摸摸地靠近试验的机器并对机器动了手脚,他立刻追了上去,终于把他给捉住了。助手押着此人走到了实验台前,他大声地说:“大家请安静,刚才的意外就是这个人造成的,是他把配线故意弄断的。”此时,其他实验人员早已经把配线重新安装好了,就在爱迪生把开关合上的那一刻,公园广场上的上千只白炽灯齐刷刷地全亮了,在夜幕的映衬下格外壮观和美丽。人们蹦着跳着,欢呼着,高呼着爱迪生的名字,广场上一片欢腾。

我的读后感

爱迪生探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他不仅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而且还要忍受他人的嘲笑、非难,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打倒他,而是更加坚定了他前进的步伐。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像他一样勇敢、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