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当牧师
1853年的春天,凡·高来到了人间,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荷兰人骨子里的敏感和浪漫造就了凡·高热情的天性,可是出生在这种无比严肃和刻板的神职人员的家庭内,却让他内心的火种一日日被冰封了,于是孤僻、倔强、叛逆就成了他的标志。
刚满12岁,凡·高就被父亲送进了当地的一所教会中学。父亲希望凡·高以后也能像自己一样,做个体面的牧师,还给了他一大堆神学方面的书让他读。凡·高从内心里排斥牧师这种职业,所以对这种书不屑一顾,即使父亲说要定期检查,他也不想应付着看。
凡·高并不喜欢到处乱跑,放了学,他总是待在自己的小屋里一本接一本地读小说,他喜欢看小说,即使他知道当他合上书的那一刻,周围的一切还是不会改变,但是,至少他在读的时候可以沉醉、忘我地进入另一个世界。
一天,父亲回家吃饭的时候,没有看到凡·高,就问:“凡·高呢?”母亲回答道:“在屋里看书呢!”父亲今天正好不是太忙,于是就想检查凡·高的功课。他让凡·高的弟弟提奥去把凡·高叫来。提奥是个机灵鬼,他早就知道哥哥每天看的都是小说,此刻一听父亲说要检查哥哥的功课,便赶紧跑到哥哥的房间来提醒他,并让他去见父亲。谁知凡·高正看得入迷呢,根本就没把提奥的话听进去,只是答应了两声就没了反应。父亲等了半天不见凡·高出来,就自己来找凡·高了,当父亲一进屋,看到凡·高手里拿的是小说《巴黎圣母院》时,气不打一处来。在他看来,读神学方面书是凡·高此时最重要的一件事,所有的小说都是闲书,把时间浪费在这些闲书上那简直就是不务正业,他严厉地训斥了凡·高一顿。然而不管父亲态度如何,凡·高就是不愿读那些有关的神学书。为此,父子两个人的关系闹得很僵。
绘画才是他最适合的职业
在凡·高16岁的时候,他干脆离开了学校,来到一家美术商店当店员。也就是这次工作,让凡·高接触到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凡·高是聪慧的,他对美术店里的画作都有着自己的理解,然而这份理解却没能对他的工作起到帮助,因为他的性格太过于直率。
每当有客人来店里买画的时候,他不管这个客人的意愿是什么,只顾自己的感受,总是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对眼前画作的看法。所以,和顾客发生争论就成了常有的事。
一次,当一个顾客进店后表示要买一幅好画挂在客厅时,喜欢发表自己见解的凡·高又忘乎所以地直言道:“画确实有好有坏,但不应该说客厅的画就好,餐厅的画就不好。”
而当顾客表示这样小的画不值这么多钱时,凡·高又会毫不客气地说:“人们为什么必须要根据大小来评价一幅画值多少钱呢?”
正是因为他对画的意见总是和顾客不一致,所以性子急一点儿的顾客就很容易恼火,认为这个小伙子太不懂事了。后来凡·高被老板辞退了,因为他说话太不注意分寸,实在是不适合这项工作。
失去了工作的凡·高并不清楚自己想要干什么,他先做了教师,又做了牧师和煤矿记账员,但是这些工作都引发不了凡·高的兴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凡·高都非常迷茫,他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又有什么事情做起来能让他感到有意思。就在他为了生活不得不到煤矿做记账员的时候,凡·高无意中开始了画画。最初的时候,他只是为了打发自己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慢慢地,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画画。因为画画的时候,他能够把他所想要表达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他总觉得自己的身体里埋藏着一团烈火,如果不找到一个发泄点,自己迟早是要被折磨得疯掉的,而画画正好可以让他很好地宣泄自己的这份情感。
于是,凡·高不分昼夜地画画,有时竟然忘记了吃饭和睡觉。他仿佛触摸到了一个精灵的世界。一百年后,他的《向日葵》《星夜》等大量画作成了人们天价求购的对象。
我的读后感
凡·高不喜欢当牧师,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的这份坚定和执着,他的人生才变得更精彩。他也因此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为自己所爱的事物而努力吧!
毕加索
名人档案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他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罗浮宫的画家。
名家名言
1.有人问:“什么是艺术?”我回答:“什么不是艺术?”
2.呵!高尚的风度!多可怕的东西!风度乃是创造力的敌人。
3.艺术是个谎言,但却是一个说真话的谎言。
名人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