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准化与个性化创作的兼容
音乐作为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从《诗经》中被人传诵的民间歌谣,到《高山流水》的无人吟诵,音乐既是大众生活的集中情感表达,也是极具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数字媒体等为主要介质的新媒体时代,海量的音乐信息和低进入门槛,使音乐创作进入到日日更新的高峰时期,音乐市场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音乐产业从艺术市场向大众文化消费市场逐渐过渡、融合。新媒体时代的音乐在媒介及技术的急速膨胀下已经进入工业化、产业化的制作方式,艺术创作与产品生产相结合,当商业成为艺术创作的意识形态后,机械化的复制带来标准化的产品,从而引起标准化的消费,阿多诺就认为在以工业方式操作下的流行音乐具有标准化与伪个性化的特点。[2]不可否认的是,在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形态下,音乐这种极具个性符号的艺术创作也在市场规律的无形操纵下寻求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可以被替换的节奏与歌词,总是相近的情感表达,都体现出了新媒体时代下音乐创作的批量化与统一化;另一方面,音乐从本质属性上看,与其他类别的商品生产不同,它依然带有浓厚的个性符号与特征。新媒体时代的互动、易操作性及低门槛等特征,导致更广泛的群体通过简单的操作,创作带有个人气质的音乐作品,并直接通过新媒体介质传播。如近年来被人津津乐道的网络神曲《忐忑》,几乎打破了常规的音乐创作规律,以重复性的节奏和哼唱形式创新出独具歌手龚丽娜个性的音乐风格,并在网络传播中获得较广的传唱度。如此个性化的音乐作品在旧媒体时代的审查制度下恐怕连播出的机会都没有,而新媒体时代,个性成为传播的有力助推器,也在标准化生产线中寻求个性的突破,从而兼容了音乐制造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特征。
2.生产者与消费者从分离到合一
在新媒体出现以前,听象类产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具有明确的界限,从信息文化传播的角度上来看,传者与受众具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无论是个体与个体的单向传播还是电子媒体的大众传播,音乐创作始终具有技术性含量,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同时加之专业机构的策划、推广才能进入市场。而新媒体发展以来,特别是自媒体的出现,大众化与个性化兼容发展,网友通过软件自己演唱、制作、分享,通过以“我”为中心的自媒体传播渠道,生产制作音乐作品。这时音乐制作人既是生产者、音乐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众,即信息传播的接受者。两者原先明确的界定在自我生产、传播、推广中从分离走向合一。新媒体传受合一的渠道特点也使受众中具有音乐才华而缺乏宣传路径的音乐人在新媒体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如现在较为知名的音乐人许嵩在读书时期坚持自己写歌、录歌,并选择互联网发布作品。在大学四年期间歌曲点击率一直高居不下,并在网络中拥有较高人气,毕业后与专业的音乐制作公司签约开始自己的音乐人生。快捷便利的互联网时代,为更多有能力和才华的音乐人提供了产品的推广渠道和提升市场知名度的最好平台,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现代音乐产品的类型和内容。
3.从专业化到平民化的转变
音乐在产业化之前是艺术,而进入产业化、工业化发展进程后,它就是艺术产品的商业化包装。当然,商业与艺术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也不是所有的音乐产品都是艺术作品。在当代经济模式下,大多数的音乐作品更贴近于一种商品。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更新技术的同时也对听象类产业的制作方式产生深刻性的变革影响。音乐回归本质,除却大众媒体外,空气是声音传播的必要介质,而声音是人的一种感性器官,因此声音和具备特质声音的人是音乐创作的必要条件。歌手作为听象类产业中最具特色的商品,往往要通过企业的策划、宣传、发行、活动等一系列专业流程打造。新媒体时代到来后,草根阶级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表达权,而之前一系列复杂的“歌手培养机制”也在快捷的传播中被简化成最原始的“传播—接受”模式,如果能够被网友传播,则可以“一夜成名”;如果不能被传播,也丝毫不影响其整体的发展路径。特别是近年来,传统媒体已经意识到新媒体的巨大潜力,媒介融合成为行业趋势。娱乐性成为各大卫视的核心竞争力,音乐类竞技真人秀成为最受追捧的节目类型。如湖南卫视模仿“美国偶像”推出的“超级女声”,因全民的参与和极高的网络关注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也在2012年的夏天成为业界关注的成功选秀节目。从此,以音乐为主题的选秀类节目可谓层出不穷,目不暇接,各出奇招,但在诸多音乐类节目中,共通点就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而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新媒体的存在才让音乐从专业逐渐转向平民,回归音乐依靠声音、声线的原生态时期。而专业到平民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单一专业音乐人到平民歌手的多元化发展。音乐作为技能性较高的一项文化艺术活动,在新媒体时代之前,都是以专业机构挖掘、培养为唯一途径,主要的模式是传统音乐公司的市场运作方式;而新媒体出现后,特别是新旧媒体的融合时代,从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平民歌手拥有极高的网络人气,也成为音乐市场份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新媒体时代音乐作品的审美也从专业化的精细性逐渐转向平民化的趣味性。全民娱乐时代,人们的音乐审美也在发生变化,从追求音乐质量的尽善尽美到追求生活化、娱乐化的平民作品,音乐作品的传播度与传统的审美观已不完全呈现正相关的趋势,如连音准都不能做到的选秀歌手曾轶可却以她极具趣味性的“绵羊音”和朗朗上口的歌曲旋律获得了市场的认同,虽然存在争议却不能忽视其已然在转变的现实。
4.新媒体技术下的虚拟仿真感受
音乐的主要功能是可以调动人的听觉,通过节奏、音律、声调的变化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充了听象类艺术的内涵和表现方式。传统技术下强调音乐欣赏的现场感和真实性,作为戏剧、影视、舞蹈中的灵魂要素,特别是数字化、3D成像等技术的日渐成熟,强化了舞台音乐现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让音乐感受更加深入人心,将以听为主的艺术欣赏衍生到视觉、触觉等多元化的感受。如2013年周杰伦的台北演唱会上,曾缔造出《钢铁侠3》《泰坦尼克号》等视觉盛宴的“数字王国”公司通过电脑生成如照片般真实的影像,将邓丽君“重现”并让其表演全新的内容。这一过程被数字王国的特效师形容为“技术、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体”,让众多受众大呼不可思议的同时,也享受了一场听觉和视觉的盛宴。技术的发展使大众媒介传播缺乏现场感和真实感的不足得到弥补,新媒体技术的成熟让在众多艺术表演形式中起辅助作用的音乐要素也成为核心,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就着重于强调媒介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新媒体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承载了更多的信息内容,也创造了新的想象,将视觉、听觉、感觉融为一体,赋予音乐信息传播生命力。
5.音乐功能的多元化开发
音乐是精神情感提炼之后的一种符号化表现方式,具有审美、认知、教化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人们情感倾诉、娱乐休闲、放松愉悦的最好途径之一。新媒体载体上的音乐,不但延续了其固有的功能属性,与新媒体的功能和技术结合后,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也得到了释放,发展出了新的社会功能。
(1)新媒体互动下的音乐沟通
新媒体的互动性、开放性、匿名性,一方面激发了人们社会性的沟通交流欲望,一方面又为这种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在各大音乐网站中,评论、留言、上传、下载等已经成为基本功能,网友在对音乐作品的意见表达中,可以与其他网友建立联系,寻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盟友,形成由音乐带来的朋友圈,发挥其社会联系的功能。
(2)独有音乐文化的形成
随着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的发展,音乐在不同媒介传播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其类型,特别是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音乐的种类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风靡一时的网络音乐因为其强大的网友受众和传统媒介的推荐,已经从非主流走向主流,网络歌手也在成长中逐渐获得受众和市场的认可,如从网络音乐中成名的凤凰传奇组合也登上2013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他们的音乐更是社区活动中常用的配乐。网络音乐从虚拟社会走进现实,音乐传播中也形成独有的网络文化,无论其内涵是什么,都是当代社会文化形态的一种补充,也是音乐文化的创新。
(3)媒体社会功能的音乐嫁接
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而存在,本身具有多元化的社会功能,音乐通过与新媒体的结合,对其自身功能的发挥起到强化的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嫁接。大众媒体的舆论监督、环境监测、文化传承、社会联系等功能一部分在听象类产品的媒介消费中实现,一部分得以完善。如新媒体的个性化推送设置,可以根据受众选择的歌曲进行关联性的推送,这些功能的实现体现了新媒体“窄播”技术下的个性化服务,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个人喜好也在选择中得以表露,而集体意识上的选择,对于一段时间内特定群体的情感喜好也会通过音乐传播渠道知晓,除了实现音乐的娱乐、经济功能外,也是一种社会服务与环境监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