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伟大与平凡

伟大与平凡

时间:2023-08-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这个缺憾终于由他的孙子朱和平填补了。朱德元帅在党和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在党的历史上,为党的领导人祝寿只有一次,就是1946年12月,全党为朱德同志祝寿。伟大与平凡是密不可分的,《永久的记忆》中载有不少照片,记载了朱德生动的瞬间——他与战士打排球,与小平同志下棋,和孩子们种兰花,都展示了这位伟人平凡的一面。

《永久的记忆》这本书读完已经在书橱的显要位置摆放几年了,每当目光从它深红色的书脊掠过,就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却又常常觉得话题很多,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五年前的那个夏天,革命圣地西柏坡,《永久的记忆》首发式在这里举行。该书的作者,朱德的孙子,时为空军大校的朱和平参加了这个隆重的首发式。当日骄阳似火,参加首发式的人几乎都大汗淋漓,但每位获得作者朱和平签名的书的读者,挂着汗珠的脸上都露着欢喜的笑容。

这几年,一些老一代革命家的子女、亲属都拿起笔,记述先辈感人的事迹和平凡的生活,成为我们学习党史、学习革命史的好教材。遗憾的是,作为我们共和国和军队创建者之一的朱德元帅的回忆书籍却少见,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现在这个缺憾终于由他的孙子朱和平填补了。朱和平是在朱德和康克清身边长大的,从一岁起,朱德和康克清就把这个小孙子从天津接到北京的家中养育,在朱德身边二十多年,陪伴康克清四十多年,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对情况也是非常了解的,因此,他创作的《永久的记忆——和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就具有极强的可信性,又有极大的魅力,所以虽然挥汗如雨,但捧读之下不忍释手,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

朱德元帅在我们这代人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他身着元帅服的标准像,礼服笔挺、嘴唇紧绷,神情威严的战将形象,作为身经百战的总司令,这自不待言,《永久的记忆》却大处着眼小处着墨,为我们描述了元帅朱德和长辈朱德的形象。

朱德元帅在党和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我们党内是从来不倡导搞祝寿活动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倡议不“祝寿”。但也有例外。在党的历史上,为党的领导人祝寿只有一次,就是1946年12月,全党为朱德同志祝寿。当年中共中央在祝词中说:“人民庆祝你的六十年生活,因为你是中国人民六十年伟大奋斗的化身,你对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无限忠诚,你的不怕艰难危险,不求个人名利的牺牲精神,你的联系群众、信任群众、视民如伤、爱民如子的群众观点,正在鼓舞着全党全军为独立和平民主而奋斗到底。”在延安,全城悬旗三天,《解放日报》接连三天以整版篇幅刊登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的贺词贺电和祝寿文章,毛泽东的题词是“人民的光荣”,刘少奇的题词是“朱总司令万岁”,由此可见朱德在党内外的崇高威望。

一位旧军人出身的共产党人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威望和号召力呢?读完这本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伟大与平凡。

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其间有不少志士仁人,但也不乏逃兵和叛徒,是什么成就了朱德的伟人地位呢?这是我们特别需要搞清楚,搞明白的,我感到关键是革命的坚定性。朱德出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两岁时过继给伯父。二十二岁弃笔从戎,因作战勇敢官至滇军旅长,刘伯承曾言:“总司令志坚如铁,从无失败情绪。总司令参加革命以前,生活优裕,即使不升官发财,亦足以度其舒适之一生,然当其一旦认识革命,即弃如敝屣,义无反顾。”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朱德在长征路上走了两年,其间一年是被张国焘挟持,但不管多么危险的境地,多么困难的局面,他都坦然面对。毛泽东称赞是“临大节而不辱”,“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伟大与平凡是密不可分的,《永久的记忆》中载有不少照片,记载了朱德生动的瞬间——他与战士打排球,与小平同志下棋,和孩子们种兰花,都展示了这位伟人平凡的一面。当然,最动人的一节是朱德借钱的故事。朱德参加革命后,与家人断绝音信多年,直到抗战开始后,才得家乡亲人的音信——年近八十的生母和养母因为四川闹灾荒,经常挨饿,度日艰难,而此时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竟身无分文,万般无奈下,只好给当年四川泸州的旧友去函求助。朱德至孝,母亲去世后,他悲痛中写下了《母亲的回忆》一文,后来收入中学课本,是我们少年时都读过的,他在文中写到:“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20世纪60年代,一位外国记者问朱德:你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朱德回答说: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间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她喝。读至此,我想每位读者心灵都会受到震撼和洗礼。

原载2009年8月9日《燕赵都市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