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境内峰峦重叠、地形复杂,是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其磷矿储量在全国都居于前列,有“磷都”之称。但在过去,人们对马边的自然资源有最初认识的是铜,马边的铜早在明代就有相关的文字记载,“马湖自前明以来旧为产铜之处,今按旧址万石坪有画眉厂,前营夷地内有飞云厂,鹰嘴岩等名皆系旧基”(《马边厅志略》)。
这段话中提及的万石坪,历来是个神秘的地方,民间有“打开万石坪,世上无穷人”之说,而过去在此地开设的铜厂也证明了这点。
其实,在清朝早期,马边的铜已经很有名了,铜被称为边地膏腴,而铜为马边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马边开厂以来四十余年,历年出铜,自完课(税)外,分商售卖四方,贸易接踵而至,号称鼎盛一时,故有小成都之称”(《马边厅志略》)。铜商的出现是带着资本性质的,而这也证明马边是在内陆边区资本主义萌芽比较早的地方。
关于马边当年采铜设厂的情形,还有一些记载:
厂开之初,各处商人云集,挟重赀而谋利者不可胜数。凡商贾及土人有能识矿苗者,采得其处,勘明实系山形丰厚,矿苗旺盛,先行试采,每矿一炉,出铜若干,名为试火。如果获利,再赴地方官具保批准,饬令书课,查勘有无妨碍田庐坟墓,禀覆然后招募勷砂人等排班尚紧攻采。矿苗既现,攻挖入山,仍需二三十丈或一二百丈,然后得矿,是为曹硐(即矿坑)。曹硐既得,然后招募炭窑等户,建设炉房箱甄,以为煎炼之具。
在巨大商利的带动下,到马边发财的人不少,几乎形成了一股热潮。但由于开采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从头到尾都是耗时耗财费力,所以采铜一事非得兴师动众不可。我们可以通过乾隆二十五年(1760)的一件开采事件来看当时的情景。
清朝某年,铜商王珏、万雀、金玉等人在龙门溪、细沙溪、楠木坪等处发现了矿砂,便给政府打报告,“请准开采”。政府也极为重视这一商机,便派专人去考察,而确定的考察成员非常严密,为防止中间的贪污受贿,设立了相互监督的机制,所以参加考察的人分别是高县知县李鸿楷、屏山知县彭建修和一名马边县丞,也就是县委班子成员的意思。
考察的结果是认为矿点“山形丰厚”,可以试采,限定在半年内如有成效,就将议立章程,派专员去管理。但好事多磨,过了三年后,一直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才定下了这事,在经过督院批准后,派射洪县洋溪镇巡检李宗统、屏山县丞周芬斗会同管理,并设“龙门溪厂员”专门督理,这名厂员的名字叫符兆熊。
当时开采铜要上报朝廷,不能私采,更不允许铜私自流入民间。铜不仅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国家战略资源,也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清朝时期国家在货币上采用的是银、铜双本位制,虽然利用民间资本来开发,但仍然受控于政府的严密监控。在《清实录·乾隆朝实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开采四川马边厅属铜大、雷波厅属分水岭二处铜厂,从调任总督孙士毅请也。”看来采铜并非小事,得经过省委书记一级的大员批准才行,所以上面的程序虽然有些复杂,也就可以理解了。
万事俱备后,厂正常开工,于是从乾隆二十八年七月初一开始“抽取课耗”,从这里可以看出政府之前如此关心这件事,原来是看好它的税收贡献。
这税是怎么收的呢?“每百斤抽课铜二十斤,耗铜四斤半,余铜一半分商,一半官卖。”也就是说在开采的铜中大半归官,小半归商,当时每百斤铜卖9两银子,这是官方定制,这样算来,商人实际能够拿到的银子不足3两。
那么,既然已经抽取课铜,那“耗铜四斤半”又是拿来做什么的呢?原来铜厂除了大量的生产工人外,还要养着一大批管理、守护人员,其中厂员1名,每月20两工资;课长2名,每人每月工食银2两;书记4名,也是每人每月工食银2两;巡役16名,每人每月工食银1两5钱,共24两,另外还有“油灯纸笔银”每月2两,这样一折合,就大概每月需要生产600多斤的铜来供养这些人。
虽有大量的成本消耗,但生意依然红火,四面八方而来的商人络绎相寻。
马边永乐溪,在清朝以前叫铜厂沟,这一带曾经就是马边产铜的地方。龚静染摄。
就在这年的四月,商人胡泰来、肖逢源等也在铜厂沟、大奔坎等地开采铜。由于这些地方在前明时就开采过,只因“兵燹皆废”,所以是在旧基上开采曹硐,费时不少,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才告正式生产。而在这四年中,商人如非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恐怕很难熬得过来,所以其中不堪重负者极有倒闭破产的危险。
其实,开铜厂本身就是个风险很高的买卖,就算找到了矿,但矿的出产数量决定了商人的获利程度。这里面既有商人的时运,还有不少经营者的人为因素,如“存心厚薄,行事邪正,匠工巧拙”,所以“火候有得失,即盈绌丰吝之异乎”。
不仅如此,炼铜也需要具备一些客观条件,如冶炼需要大量的木炭,而木炭一般是就地取材,这样成本会降低,这就需要附近有大片的树木可伐。“当其盛时,每铜一炉,用矿三千余斤入炉煎炼,约得铜千斤或七八百斤,此其大者,其次或三四百斤或二三百斤。其时油米食物无一不贱,山林树木随处烧毁,故资本少而获利多”(《马边厅志略》)。
但后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铜厂大兴后,人烟日众,大家都看到了赚钱的事情,便垄断山林老树,不准铜厂砍伐,致使铜厂无烧炭之处,“居民往往霸据山林,与厂民互相构衅”。这样的情形着急的不只是商人,官府也极为不满,因为当时马边盛产铜后,此项收入也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
在嘉庆年间,马边每年要向朝廷“额运三万八千”的铜,这个任务跟地方官员的政绩挂钩,在周斯才当马边厅同知的有一年,就出现过完成不了任务的情况,竟然出现了“一万六千缺短”,其原因就是炭的问题解决不了,“连年以来皆开木厂,解板挖瓢,反阻铜厂烧炭”。为此他上书蕃司,请布政使出面解决问题,“请一面严出示谕,将屏邑现有铜厂地方附近老林竹木,饬令封禁,归于厂用,庶愚民知警不致歧视厂务,于铜政鼓铸大有裨益”(《马边厅志略》)。
木炭是炼铜中最大的一笔成本,无炭则无法启炉,这几乎决定了铜厂的盛衰。但自然资源的开采其实是看天吃饭,旺盛有时,衰竭也有时,这是自然规律。
“自嘉庆六年以后,大旺山上诸处铜,每炉大者不过二百斤,其小者才百余斤,甚至八九十斤,欲求敷炭本而不可得。”故“各商只好携本归里”。
商人虽然为利而来,但他们的处境却极为艰难。马边处在汉彝杂居处,商人开铜厂还面临着彝人的滋扰,如嘉庆八年(1803)的铜大厂、花板冈等地就被彝人焚烧,致使工人全逃。同时,在开采过程中,邻县为地界之争也常常让商人吃尽苦头,当时马边与屏山就常常为铜厂之利起争端,而其原因有很大的历史渊源在内。
过去,马边曾经属于屏山县管辖,乾隆二十九年(1764),马边从屏山分出,独立行政,但两地的地界就常常有交错之处,商人办铜厂搅动了当地的利益,官司不断,如嘉庆九年(1804)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这年八月,马边商人徐正龙寻找的矿点在与屏山的交界处,这个地方叫奔土曹,是以前就有的曹硐,这次是重新开发。徐正龙是个遵纪守法的商人,在开采之前是“报明在案,蒙准踩勘”,也就是说他是获得了政府的批准才行事的。
但就在他“费尽工本,连月攻采”之时,一伙人突然冲了过来,“将炭窑抄毁五座,炭户等五人拘拿屏邑”。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惹到了当地土豪朱湘侯,他带着20多个乡丁闹事来了。
在这个事件中,徐正龙损失不小,“家具多被抢掳,不能开火,煎炼难以办铜济运”。而被朱湘侯抓去的几个人被关进了屏山县的监牢里,屏山当局的理由是严禁厂民在当地伐木烧炭,“此后凡铜厂需用竹木,须将官给铜本,动用公平,给价购买供用”(《马边厅志略》)。这样一来,徐正龙要想在当地炼铜,就得从屏山县政府那里买炭烧,中间的盘剥自然不少。但问题是屏邑的这一做法损害了马边的利益,所以马边厅就将此事告到上级政府,搅动了两地的官司。
在马边厅的讼文中,谈到了一个问题,即屏邑说的要买炭须得“动用公平”,马边就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过去是“官卖每百斤铜给价九两”,但这是乾隆二十七年的事情了,当时的柴米油盐很便宜,而如今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百物腾贵”,如果再用旧制,“于铜本内动用公平给价,则铜本愈短,谁肯承办”?所以,所谓公平之价不过是堂皇之词而已。
另外,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多当地的民众以开垦耕种为由,占据山林,致使铜厂必须要去买他们的烧炭,实则是与铜厂争利。但在前朝定例中是开设铜厂在先,报垦土地在后,所以马边厅就认为“山树与厂相近,原应归厂烧炭”。
当然,如果这样下去,商人赚不到钱,就没有谁去办厂,国家也就没有税收,谁也得不到好处,“国家铸山煮海之利,匹夫皆得。攘背而相争,小民踞薮泽山林之富,而朝廷无贡金,鼓铸之资金岂一民尺土,莫非有之义乎”?(《马边厅志略》)
这件事虽然惊动了马边、屏山两地政府,而且还上书到蕃司衙门请求仲裁,但终究是不了了之。但既然上面对于下属是哪一边都不好得罪,致使马边方面深感绝望,“自此炭山愈难,屏山之厂愈不能办矣”。
砍了皂荚树,免得老鸦叫,为了一方利益而损害了地方经济发展,其实是得不偿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通过马边的铜矿开发,这个边远的小城渐渐被外人关注,与外界的沟通也逐渐增多,人丁聚集,商贸繁盛,“小成都”名声在外,这个在过去人们印象中只为了“平夷”“镇边”的地方,马边的形象也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铜或许只是人们探寻边地财富的一个引子,资本的汇集改变着小城的传统自然经济,封闭的边城有了被打开的可能,这又是当时的人们不曾想到的。
从19世纪的下半叶开始,来到马边的人群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中不仅只是军人和流官,或是为了赚钱而冒险前来的商贾,陌生的人群也出现在了马边境域,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怀着不同的目的,那么,他们将为那个动荡不安的边城带来些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