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田余庆先生印象

田余庆先生印象

时间:2023-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次登门拜见先生,是为接收一名田门弟子到历史所工作。入室弟子为先生举行八十寿庆座谈会,先生请人转告,安排我也参加。这一天,先生很动情,吟诵了前晚写的一组诗。并不是所有老人,都能返璞归真。晚饭后陪先生散步,先生突感心脏不适。先生已经身患重病,还为我谆谆指点学术前程,实在没法跟先生谈这些不着调的想法。同时,也不便汇报自己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与先生不同的看法。

田余庆先生离世,门生故旧纷纷撰文悼念。我与先生接触有限,追忆往昔,只有很少几个片段的印象。

第一次登门拜见先生,是为接收一名田门弟子到历史所工作。我们相向而坐。先生讲话很少,大大的眼睛里,投射出审视的目光。我感觉,这道目光,在落到我身上之前,还穿透过很长一段岁月。这样的场景神色,直到今天,仍历历在目。这是我感受颇深的一次经历。

田余庆先生惠赠《拓跋史探》

《代北地区拓跋与乌桓的共生关系》一文写成之后,由于篇幅较长,一时找不到合适刊物发表。当时我正在《中国史研究》主编任上,听说后马上求来,并当即发稿,为刊物增光生色。人生老年得子,往往格外爱惜,学者为文似乎也是如此。在发稿前后和先生的通话中,我感觉先生对这篇文章瞩望殊深,想尽早面世,看到学术界的反应。

入室弟子为先生举行八十寿庆座谈会,先生请人转告,安排我也参加。这自然是很荣幸的事情,觉得自己为人为学有些基本的东西,或许得到了先生的认可。这一天,先生很动情,吟诵了前晚写的一组诗。说句失敬的话,从文学色彩和古诗素养两方面看,诗写得并不太好,但情感勃发,淳朴真挚。并不是所有老人,都能返璞归真。

和先生最亲近的接触,是有一次在昆明参加学术会议。晚饭后陪先生散步,先生突感心脏不适。我架住先生在路边稍事休息,待状况平复后,又搀扶先生慢慢走回宾馆房间。这时候的先生,只是一位需要有人照顾的长者,看晚辈的眼光,温厚柔和。

近七八年来,因与先生同居一个小区,时常会遇到先生在院子里散步。大约是在两年前,先生很关切地说,你这些年写了不少文章,这很好,但年纪也不小了,应该考虑选择重大问题,写一两部放得住的书。

先生的关切,让我十分感动,也深知先生所指示的正是大学者应该走的路径。只是我天资驽钝,而且生性顽劣,读书做学问,不过满足好奇心而已,从来没有什么抱负。我们七七级上学时校园中有一句流行语:“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绝不是好士兵。”把它套用到学者身上,就是“不想当大师的学者绝不是好学者”。如果说我在年轻时对自己也曾有所期望的话,那么,能做一个不太蹩脚的匠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先生已经身患重病,还为我谆谆指点学术前程,实在没法跟先生谈这些不着调的想法。同时,也不便汇报自己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与先生不同的看法。

2015年2月11日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