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夜点头
瀛洲书院为清代新喻县的最高学府,为清咸丰元年(1851)新喻知县张方矩偕县中绅士购买民房所建。它位于新余市区城南虎瞰山上,坐北向南,东吻孔庙,南拥袁水,是新余跨入21世纪之前全市仅存的几处书院建筑之一。
书院创建人张方矩,字秋航,为福建屏南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他曾两次出任新喻知县。道光二十九年(1849)张方矩再次出任新喻知县,果断地做出重建书院的决定,而实际上该决定酝酿于他道光二十三年(1843)初任新喻知县的时候。初到新喻的张方矩精明强干,爱士惜民,以培植人才为己任,公事之暇,时进诸生讲论,并劝以经济有力之学。他曾视察东门内孤缑山下的缑山书院,见其瓦椽零落,渗漏堪虞,梁栋欹斜,朽蠹已极!他心情沉重,心中也就萌发了重建书院的念头。但后来,因调往他处为官,张方矩重建书院的心愿未能实现。这次,他再来新喻,见缑山书院满径蓬蒿,几成废墟,这更加坚定了重建书院的决心。于是,张方矩委托缑山书院山长胡滐负责重建,并召集县中绅耆章添奂、万隆起、周翼进、胡辅仁、刘职本、袁理、习梅爕、邓嘉谟、胡观澜、简荣、胡拱辰、傅如珍、张朋治、彭达成、周廷曾(或作“周廷桧”)、郭柏崑、林攀桂、彭树棠、李洪诠、胡圣荣、曾攀桂、胡大新、黄宗瓒、张俊英、蒋开掬、胡上珠、陈体元、敖维清、敖逢泰、张鹏翱、姚殿邦、吴志信、晏向贤、刘捷、黄应聘、陶树勋、何家修等人商议关于书院重建的倡始图成问题。鉴于缑山书院湫隘浅窄,绅耆们一致要求另外挑选一块宽广爽垲之地,扩大规模进行重建。而孔庙西面的学署右侧隙地,秀水西来,笔峰南拱,烟云掩霭,气象万千,江山之胜于此荟萃!因此被选为新的书院基址。为了筹措资金,知县张方矩特意发布《劝捐兴修书院谕》,晓示百姓,开展募捐。新喻士民急公仗义,慷慨解囊,踊跃捐助,仅众首事所捐之钱就达四千九百七十文。咸丰元年三月十三日(1851年4月14日)书院建设开工,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852年1月18日)竣工,约费足钱七千余贯。新落成的书院有“前栋头门三间,左右房各一间,头门内毬场两旁书屋八间,上设讲堂,后一过亭,共两厅十六间;右边上下两栋,连厅共计十八间;后横屋三间,厕屋三间。”共计一场、一堂、一亭、两厅、四十间。由于新书院距离对面袁河中的东瀛洲或瀛洲塔较近,遂被命名为瀛洲书院。从书院布局来看,院舍共三进,门前一球场,傍着围墙栽了一排杨柳树,通过头门,乃一天井,挺立着两棵大柏树,甚为清静。上设讲学堂,中间高悬“瀛洲书院”大匾,显得十分肃穆。
与此同时,张方矩还利用多出的捐款维修了新喻设在省城南昌赐福巷的新喻试馆,以便将来从新喻试馆的租金中抽取一半用于瀛洲书院的开销。新喻试馆修好后,知县张方矩也确实“收其直以助诸生膏火”,也就是收取租金作为学生的学习津贴。此外,张方矩还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作为优秀学生的奖学金。然而,古代中国地方教育也与地方政治一样,是人治模式,人去政息。因此知县张方矩离任后,瀛洲书院的教学便日渐松弛。
瀛洲书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它的收藏曾经品类众多而且很有特色。例如:目前新余保存最全的同治版《新喻县志》善本书,其刻本的版别就是瀛洲书院版,也就是说它是在瀛洲书院制版发行的。其次,瀛洲书院的题匾与楹联很有特色。例如:清末,举人刘韵曾为之题写二尺见方的“瀛洲书院”四字之柳体楷书横匾。再如讲学堂后面的“惠心楼”楹联曰:“九湾水,曲似文烂,惠心不远;百丈峰,同如道岸,捷足先登。”
而最值得一叙的是清末名士赵辉(水北太溪人)为书院所撰的二副楹联。赵辉曾讲学于此,并任书院山长。赵辉敏而好学,不慕富贵,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著有《赵鹤巢遗稿》十六卷,皆刊印传世,本市博物馆、分宜县文化馆均有藏书。他的二副楹联内容如下:“洋中国,施蛮貊,自西自东,吾道一贯,其味无穷皆实学;明庶物,察人伦,识大识小,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秀水漾文澜,欲挽颓波须柱石;缑山开学派,群分仙翰到瀛洲。”
从两副对联分析,第一联上联“洋中国”中的“洋”,是“洋洋”(扬扬)的缩写,有众多、盛美之义。如洋洋大观、洋洋万言是也。这里的“洋”,是形容词作动词用,寓有发祥、发派之意。“洋中国”,按联语上下意思是: “实学”开始、发祥于“中国”,然后才传播到国外诸民族(蛮貊)中去。“实学,很明显受了清末洋务派提倡办实业的影响。“明庶物”指弄明白各种事物的道理,包括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察人伦”指洞察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知方”指既懂礼法,又知道正确的行为方向。下联是指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习伦理道德,增长见识,可使一个人不仅勇敢,而且知道正确的行为方向。
再看第二联,“秀水”指流经新喻的袁河,它位于书院的南面;“文澜”指文章的波澜。 典故出自明代何景明 《六子诗·边太常贡》:“芳词洒清风,藻思兴文澜。”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悼郭沫若同志》诗中也运用过此典故:“ 殷契深功探史闕,屈骚妍演壮文澜。”“秀水漾文澜”指秀水可以助兴新喻的文章和文运。“缑山开学派”,是指瀛洲书院是继承缑山书院的治学精神和学术传统。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知县李廷宰倡导在县城东门内孤缑山创建的“缑山书院”,咸丰五年(1855)书院因战乱破坏而寿终正寝。而瀛洲书院是新喻城内既开办较早、又距虎瞰山很近的一所官办书院,据史料记载:瀛洲书院既是继承缑山书院的传统而兴办起来的,在缑山书院破败后,它也继承了缑山书院所置田亩的若干收租。“仙翰”既指凤凰,反映新喻鸟仙文化崇拜的历史,反映新喻为仙女下凡之地的事实;与此同时,它又借喻新登第的进士。该典故源自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隔坐应须赐御屏,尽将仙翰入高冥。”这是用来表示人才的聚集。第二联主要是说到教育的重要性与书院的继承性。教育是生产力,且是重要的生产力。说书院是“柱石”,倒说得形象中肯,“欲挽颓波”,忽视这个“柱石”哪有前途!
正如第二联所咏,瀛洲书院不仅是缑山书院的再生,而且继承了它的优良传统,成为新余清代的重要教育基地,也是新余古代文明的实物见证,对于新余文明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民国以来,“瀛洲书院”先为“高等小学堂”校址,继为“新余中学”校址。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一直保持原貌。十年浩劫,“新余中学”被迫撤销,“瀛洲书院”划归县印刷厂所有,此后,瀛洲书院在历史的风雨侵蚀中饱经沧桑,更令人遗憾的是:1978年新余县印刷厂竟将书院的过亭、学舍、后横屋及右屋上下两栋拆毁!留下头门、讲堂、书屋及右侧前排房舍得以保存,主体结构完整,尚有约600平方米的面积。由于保存下来的部分建筑被印刷厂职工占住,朽弊不堪,岌岌可危,所以新余市人民政府于1984年5月6日将其公布为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以后的书院建筑通面阔15米,通进深50米,通高6米。
然而,在新余城南旧城改造中,作为新余市唯一保存下来的书院建筑,瀛洲书院于2001年4月被拆毁,附着在它身上的一切历史信息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