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门位于南京城北,坐南向北,东至神策门(今和平门),西至钟阜门,因金川河由此出城(旧有金川门涵洞)故名。其为明代所建的十三城门之一。金川门外设 “金川桥”一座,城门附近设有水关,以扼城墙内外金川门之要津。
关于金川门【图16-15】,《南都察院志》载:“本门冲要,东至神策门界,西至钟阜门界,长七百三十五丈,垛口一千零五十座。”
1402年“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攻打南京,朱棣亲自率兵自瓜州渡江,从金川门入城,最终取代建文帝成为永乐大帝。对于这段历史,朱偰有诗记其事:
金川北望日黄昏,闻道燕师入此门。
不见古公传季历,只知太甲是汤孙。
风雷岂为鸱枭变,豫子难酬国士恩。
南渡降旗何面目,西山省恨旧乾坤。
图16-15 金川门上世纪30年代图像
南京城墙中内十三门之一,毁于南京拆除城墙运动的1957年。现今只留下金川门的名称和一条污水流淌的金川河。
因为朱棣攻入南京城,是从金川门进入的,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金川门格外看重。永乐十一年(1413),朱棣封驸马赵辉(朱元璋第十六个女儿宝庆公主的丈夫,另一说赵辉是朱棣的女婿)为金川门千户所,就是把门千户所,亦称“千户守”,统领士卒1 120人。在南京“内十三”座城门守备职官“千户所”中,唯有金川门由驸马充任,也是绝无仅有的。一则说明金川门的重要,二则驸马守备城门几十年,没有得到升迁,或许也是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
不知何故,到了明末,金川门曾一度封闭,是否担心清兵也从金川门进入南京?这只是后人的推测。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修筑沪宁铁路,沿至下关姚坊门一带,遂又开金川门支路入城,即“宁省铁路”。南京城内的小火车道就是从下关至金川门入城的,今天的铁路北、中、南街就是当年的铁路路基。有趣的是,相传当年修“宁省铁路”时,在金川门洞内,挖有一块石碑,上书“此路变成铁,大清江山灭”的谶语,一时传为异谈。
上世纪30年代,金川门曾改名“三民门”。民国三十一年(1942)五月,疏浚金川河,又改建涵洞11座。金川门的威武雄姿依然矗立在南京城北,傲视四周。
在轰轰烈烈的南京拆城“工程”中,1957年金川门被无情拆除【图16-16】。拆除金川门不久,就连拆城过程中发现的“墙中墙”(当时称作“重要文物”),亦未能幸免【图16-17】。被一同拆除的还有横穿金川门的小铁道。金川门终于在南京版图上消失得了无踪迹,仅仅留下了一个“金川门”地名。
图16-16 上世纪50年代的金川门
图16-17 上世纪50年代正在拆除金川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