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石巢园旧址还在。著名报人、藏书家黄裳曾经专程前来探访石巢园遗迹【图24-1】:“44号的陶姓老医生带我们去后院参观。我们看到春水鸭栏何稀疏、稚弱的桃柳,一弯池水上面架着小小的石桥,此处还有几块破烂的假山石”,后院 “山墙已经没有,还有一池清水。两棵已经枯萎了的老藤,几块玲珑山石,夕阳照在池塘上面,有几只鸭子,受了微微的惊吓,逃到池边上岸去了。”(黄裳《金陵五记》)
图24-1 民国时期石巢园旧址
历经岁月洗礼后残留的石巢园旧址。与阮大铖南京执政时邀伶人来家排戏的盛大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只是遗存,一道残旧景象。
曾经风光无限的石巢园消失得只有残迹,后人没有复建石巢园,还在于对阮大铖的鄙视,家乡人以“二丑”阮大铖为耻,不将他名字列入族谱,爱憎分明的南京人,又岂会复建阉党余孽、奸佞小人、无行文人的故居?
对阮大铖的人品,我们自然嗤之以鼻,但是他在戏曲等方面的成就也是不应该抹杀的。胡金望《人生喜剧与喜剧人生——阮大铖研究》专著,对阮大铖就有客观的评论。作为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宅,还是有其保留的价值,对于品格卑劣的政客阮胡子,我们痛斥;对于戏曲名家阮大铖,我们肯定。当年南京破城时,人们一把火烧毁了阮大铖故居,表明了人民的爱憎。阮大铖早已化为灰尘,但是落败后的石巢园还是应该保留下来,见证历史。
南京老城的大幅度改造,对于积淀了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化底蕴,民俗风情的老城南格局,无疑是一次毁灭。不是说城市不要改造,但是对于老城的改造,应当注重保护。传统的民居被拆除了,浓郁的城南气息也就被消灭了。兵燹战火对城市的破坏,属于不可抗拒的力量,但是城市建设是可以规划的,不是以破坏为目的。我们需要保护老城南,假若石巢园还存在,我们也应该保护,不是为了保护阮大铖,而是保护沉淀在南京的文化遗存,保护南京城市的文化文脉。是非功过自有历史来评说,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城市的人文遗迹,物质与非物质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