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值得称道的诗人情怀

值得称道的诗人情怀

时间:2024-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友人王国强继出版《独醉集》之后,又推出了新的诗集手稿——《后觉吟草》,并商请我为此集作序。诗词之美贵在情真。从中也反映了一个在基层工作的诗人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国强的生活处处溢满着诗情画意,在诗词中多有“病中之吟”“观后之感”等作品,如: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病治疗、观看电视剧等琐事也成了国强寄托情感的意象。由此可见,在现代的忙碌生活中,诗已成为国强的必需品。然而,好的诗词,很关键之处是要有好的意境。

友人王国强继出版《独醉集》之后,又推出了新的诗集手稿——《后觉吟草》,并商请我为此集作序。看着这本大约三百首的诗集,内容几乎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真可谓包罗万象,但无论是宏大的政治题材,还是个人的思想情怀,无论是对大好河山的吟哦,还是对祖国发展的赞美,无论是就工作状况的议论,还是就亲人友人的情感表达,都充满真诚与激情,足见他的诗词造诣和诗外学养。于是,我心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有对诗词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热爱和孜孜以求的坚持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国强出身于革命家庭,“文化大革命”时期其父母相继去世。家庭的不幸遭遇在他幼小的心田埋下了人生痛苦的种子,也铸就了他的个人性格——吃苦耐劳、倔强任性、注重情感。由于孩提时对诗词的背诵,特别是在中学时代他遇到一个负责任的教中文的班主任,当其他班级的学生都“停课闹革命”之时,他的班主任教了他们很多传统文化知识,这其中就包括诗词格律。黑板上漂亮的板书这样写道:“黑板七尺,讲台三尺,心田定有十分爱;诗书五卷,学目六科,眼际长明一盏灯。”这副对联至今令国强记忆犹新,难以忘却。正是从那时起,国强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阅读、背诵了大量古人的诗词,也开始试着结合个人生活实际模仿写作诗词。这,从他上山下乡和当兵服役的日记中尚可见到一些痕迹。22年军旅生涯中,他坚持笔耕不辍,先后发表大量文章,其中有论文、调研文章,也有杂文和散文,但没发表诗词。转业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岗位的变迁、人生感悟的积累,他开始认真地写作诗词,并在《诗刊》《诗词之友》《东北文艺》《海燕》《海淀文艺》《法制日报》《海淀报》等报刊上发表。2013年9月正式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独醉集》,之后被中华诗词学会吸纳为会员。

正是因为有这种人生经历和文化积淀,国强的诗作不仅讲究律诗格律,而且常常是立意较高、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通过细微的观察、用心体味和把握“诗眼”,进而抒发内心的情感。细品,有“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创作娴熟,亦有“功夫在诗外,作诗先做人”的人生厚重。这种情感,渗透在他创作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这里,试选择几首诗作来具体品味。

《东北行杂咏六首》(一):

夜梦回家乡

离乡卅载夜央归,频访寒风身未回。

踏雪有声寻浪迹,少时桀骜是和非。

《东北行杂咏六首》(五):

打雪仗

东风好借雪成球,漫处飞行竞自由。

不晓目标谁中弹?畅怀一乐释心愁。

绝句(一)以梦境而非身临描述的手法,叙述深夜之时回到故乡,踏着厚厚的积雪仿佛寻找作者当年那桀骜不驯的痕迹;绝句(五)以打雪仗的童趣描写自己少年时的天真烂漫,而这当中的是与非都流露出少时的聪明与顽皮,同时也抒发了对阔别三十年故乡的眷恋之情。从中也可隐约看到,作者当年艰苦生活的影子,以及其在特殊家境下倔强而单纯的个性。两首绝句都以雪为背景,其寓含着在寒冷与凄凉环境中一个少年的凄冷生活。

早春感怀

风霜能耐身尤健,春早难得蝶恋花

吐绿老枝经酷雪,返青新草遇寒沙。

名缰不去常为赌,利索频来终是枷。

若谷平生偕帅气,莫学昏吏坐昏衙。

立秋感赋

春花艳过夏荫朦,绿色丛中缀黯红。

旧室难寻三尺剑,白翁已隐六钧弓。

芳池有戏芰荷劲,野渡无痕燕雀雄。

晓雨先声秋立日,余思麟笔晚来丰。

自古以来,中国人爱说:“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春风秋云,春来秋往,思绪翩跹,喜欢春秋之间的变化形容时间的流转,在春花秋月将人心涤荡得宁静宽广的同时,也诞生了诸多伤春悲秋的情怀。作为正统文学形式的古诗词,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它要求作者以高度集中的概括,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将生活中的事件和场面与其特定的感受、情绪融为一体,又要求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鲜明和谐的节奏、韵律,创作难度可想而知。《早春感怀》《立秋感赋》二首都是作者描写春天秋天的诗,而仔细观之,则发现作者无意描写春秋之季景色美好,而是透过春秋季节更替,来倾吐内心世界的变化,对新老、名利、芰荷、燕雀等所持有的人生态度,以及个人如何待人处事、履职作为和对工作的负责精神。诗中用典恰当自如,反映出作者的学识和文字功底。

国强不仅在机关工作过,也长期从事基层工作,曾在海淀区两个街道担任过九年的党工委书记。在他的诗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工作为题材的,如:

两会值守

年逢一度守长安,恰是初春暖尚寒。

少小童儿歌响亮,耄耋老者步蹒跚。

看桥顶雪寒风劲,护路迎霜春意阑。

佳政鸣琴家国事,黎民豫让胆连肝。

不难看出,此诗写的是每年的初春时节,组织动员地区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来共同做好全国两会安全保卫工作的景象,描绘了季节特点、参与人员、工作方式以及百姓爱党爱国、甘于奉献和勇于牺牲的精神。诗词之美贵在情真。这首诗通过具体表象和细腻的笔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也反映了一个在基层工作的诗人的亲身经历和体会。

再如:

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留题

心扉动静已从容,不计临窗雷雨隆。

察己当捉魂内影,律人义斥行中风。

公私同省汗才绿,爱憎分明脸遍红。

猛药真服仁举动,岂失善念卧墙东。

这是作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后写下的一首七律。据作者回忆,当时会议室内不仅有单位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还有市、区两级督导组的领导和同志在场,大家发言,一针见血,气氛十分紧张,经过一番批评与自我批评后,个个都汗流浃背;与此同时窗外雷声大作、阵雨滂沱……作者抓住了这些细节,以诗的表现手法记录了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可以说,题材新颖而别具一格,内涵丰富而发人深思。这里,作者在察己与律人中抓住了“魂”与“行”,即思想与行为两个关键,在公私与爱憎中以“汗绿”和“脸红”说明程度和效果,进而以两个典故来作升华之笔,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襟怀坦白和境界崇高的正气形象。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林语堂先生曾说:“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诗的触角可以深入人生的方方面面,这正是诗的魅力所在。国强的生活处处溢满着诗情画意,在诗词中多有“病中之吟”“观后之感”等作品,如:

患病偶得

寻常病患本微瑕,偶遇疾深首累家。

榻下贤妻三煮药,膝前孝女两温茶。

晨观晓月扶荫柳,晚揽辉霞映素花。

患后平生多善事,苍天不负是风华。

再如:

观46集电视连续剧《离婚律师》感赋

姻缘缔毁即人生,有喜存悲伴泪盈。

花落花开缘冷暖,人和人散鉴修行。

难分胜败唯除暗,不论输赢但辨明。

故剑京都皆仿效,沧桑洗去现瑰琼。

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病治疗、观看电视剧等琐事也成了国强寄托情感的意象。由此可见,在现代的忙碌生活中,诗已成为国强的必需品。翻开诗集,类似这样的诗为数不少,可以说生活中诗意盎然处处可见。汉代的人曾经说过:“诗者,天地之心。”汉代人眼中的“诗”,主要是指《诗经》。天地如此壮阔,长天大地之间生长着万物和人,天地山川的巨变、万物草木的生长、人的命运变迁和人生的细微动静共同合力,凝聚成诗。病后之吟、观后之感虽属小事,但它们反映的是对生活好坏的认识、对人生善恶的感悟,形式是传统的,情感和内容是新鲜的,常常是通过不起眼小事而揭示了追求高尚人生目标的大道理,用诗的语言告知人们:人的精神生活是幸福的主要因素而非物质的富有。正可谓:“诗”生活亦生活。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学中最璀璨的明珠,多少笔下铿锵句,已作古今不绝音。然而,好的诗词,很关键之处是要有好的意境。即“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林语堂语)。景物与人心,一静一动,互相映衬,互相呼应乃至融合,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构成一个流动空间,这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让人品味,让人沉淀。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我们将心灵的感动与天地万物的活动融为一体,从而深刻认识自己,唤醒自己,抵达最真实的自己——勇敢、坦率、真诚,诗歌使我们触摸到内心不敢作假的人性。诗如其人。对诗词的热爱,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追求,不仅不断完善着人格,也不断提升着诗格。国强的诗讲求韵律、追寻高雅、注重细节,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储备、境界的提升、灵魂的投入。清代诗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细读《后觉吟草》,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学识、襟抱。可见其达观之性格、敦厚之品行、清朗之心境。

诗以言志。从皇皇一部中华诗词的数千年发展史来看,诗词从来没有远离过时政。诗人,天生就是时代的歌者而绝不是旁观者。文化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与灵魂,可以励志明心、懿德、增慧,通过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来提升社会文明水平。诗歌的存在,肯定是需要与时代之命运、与人民之生活息息相关的。诗词已汇入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成为一个民族的意志、情感和文化的象征。当下,我们正在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让我们坚持文化自信,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精神境界高雅起来,使道德情操高尚起来,即使不会写诗,也应自觉地、乐观地创造诗性生活、追求诗意人生,进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高声呼唤!

司马迁在论屈原时说:“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正值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徜徉在好友国强的诗词间,不由得多了一份生命的淡定、从容与静美,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情怀、一份生动的逸致、一份诗意的人生。人是无法脱离人自身这个特殊身份的。他的诗词自然而不做作,真纯而不虚矫,随兴而不勉强,祥和而温情,始终给人以强大的正能量,教给我们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部诗词专著,出自一位基层领导干部之手极为不易,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就更为难得了。其实“胸藏文墨怀若谷”也好,“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好,目的都是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在阅读诗书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陶冶自己,追求真、善、美!

在好友国强《后觉吟草》即将付梓之际,特序以贺,再接再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