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儿童装饰画创编与设计
一般意义上的绘画创作,指的是画家或作画者根据一定的创意并通过构思,调动思想、绘画技巧、绘画语言等来抒发对画面的思考、理念、深度和意境,所创造的形象是不同于别人或以前没有表现过的绘画作品,该绘画过程为创作设计(图1-9~图1-11)。
图1-9
图1-10
图1-11
成人儿童装饰画的创编,则是画家或作画者运用各种装饰性绘画技法,有意识地模仿儿童多重视点描绘物体;对借鉴的绘画形象资料进行创造性改编,即为“成人儿童装饰性绘画创编”,简称“儿童装饰画创编”。
相对于写实性绘画而言,装饰性绘画的三要素——造型、色彩与构图往往更注重非写实性的夸张、变形等装饰化语言。儿童装饰画就是通过装饰性的构图形式、形象塑造、主观色彩,创造出具有个性、富于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具有浓郁色彩、画面响亮的,让儿童享受无限乐趣效果的绘画形式(图1-12~图1-15)。
图1-12 学生作品 蔡毓创编
图1-13 学生作品 单静创编
图1-14 学生作品
图1-15 学生作品 李佳琪创编
一、儿童装饰画造型手法及表现形式
1.夸张与拟人的造型手法。
(1)夸张变形法。随着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研究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成人儿童装饰性绘画正在大量吸收儿童美术那种自然流露出的天性的表现手法,绘画中一改以往传统儿童装饰画“造型工整、匀称”的比较写实的那种风格,画面的造型更夸张、色彩更富于变化、构图更具有想象力,从而使得作品显得更活泼、自然、随意、有趣,让儿童从中享受到装饰性绘画的无限乐趣。在儿童装饰画中,作者往往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或动物。例如对儿童身长比例重新安排,采取“3~4个甚至2个头长”的夸张手法;对儿童头部基本形及面部五官的比例采取“大脑袋、小脸蛋;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的艺术夸张画法。通过夸张表现使儿童形象或动物造型显得更稚气、更可爱、更动人,这些正是现代儿童画美学理念的发展和提升的具体体现(图1-16~图1-18)。
图1-16 学生作品 鄢嫦嫦创编
图1-17 学生作品 张亚珍创编
图1-18 学生作品
(2)以物拟人法。拟人手法原本是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是根据想象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儿童装饰画同样常用“以物拟人”的拟人法形式进行造型。绘画中,作者对客观事物常常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至幻想;常常用“人”的形象来塑造大自然中的风雪云雨、星月太阳和草木花鸟等。如此拟人化的塑造手法,使得被塑造的事物更生动、特点更突出。同时赋予了一般事物以人的感情,从而使画面情节更具有情趣。因此“生动形象、表意丰富”的儿童装饰画,更加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和思想交流(图1-19~图1-21)。
图1-19 学生作品
图1-20 学生作品
图1-21
2.儿童装饰画的表现形式。
儿童装饰画的风格多样,表现技法也各有不同。分析许多作品,我们看见成人艺术作品中具象与抽象绘画形式以及彩墨画、水粉与水彩画、色粉画与黑白线描等表现技法基本上都能在其中找到。比如油画棒绘画,观其技法与效果应该与色粉画有一定的联系,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绘画形式,因为用油画棒来上色可以达到色彩艳丽又不失童真的效果,为儿童与成人在进行儿童画制作中比较常用的表现技法。(图1-22~图1-26)
图1-22 克利 瑞士
图1-23 韩美林
图1-24 学生作品
图1-25 学生作品
图1-26
思考与练习:
1.收集优秀儿童画资料。
2.临摹优秀儿童装饰画作品。
成人儿童装饰画作品欣赏
(图1-27~图1-39)
图1-27
图1-28 学生作品 夏雨露创编
图1-29 米罗 西班牙
图1-30 克利 瑞士
图1-31 米罗 西班牙
图1-32 米罗 西班牙
图1-33 凡·高 荷兰
图1-34 学生作品 夏雨露创编
图1-35 学生作品
图1-36 学生作品 曹君
图1-37 学生作品 王姣龙创编
图1-38 学生作品 陈明霞创编
图1-39 学生作品 刘悦
二、主题画创编与设计
主题画创编过程一般可分为四步:第一步是选定内容、确立主题,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进行构思。第二步是收集儿童装饰画创编的参考资料,变化或改编某些形象,确定主体形象与辅助形象以及动作的风格及特征。第三步是构图设计,对背景、道具与布局等作统一考虑,画出素描稿。第四步是复制正稿并绘制完成色彩稿。
1.选定内容、确立主题,进行情趣性创造。
主题儿童装饰性绘画必须要有明确的、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主题。绘画若以众多形象为主体,作品可适当蕴含寓意或含蓄处理主题;观赏的主体若是儿童,作品则必须具有直观、明确的主题,才能使儿童一目了然,从而引导儿童对绘画内容积极、自动的关注。
主题儿童装饰画以抒发人的情感见长。为使作品耐看并具有令人遐想的信息量和艺术性,作品的情趣性设计很重要,儿童题材的作品尤其如此。比如造型的手法、构图的新颖、色彩的奇妙设计等等,这些都是创编设计者所要做到的(图1-40、图1-41)。
图1-40 学生作品 周惠创编
图1-41 学生作品 汪慧创编
2.收集资料,选择与改编形象。
(1)根据画面内容的需要收集、选择合适的形象。儿童装饰画往往以儿童和动物为画面的主要形象。
(2)对参考的某些形象进行改编过程中,一要确定主体形象与辅助形象的造型及动作的风格和特征,二要对参考资料中的形象就其所需或作删繁就简、或作适当添加,使得新的形象更符合主题与主体的需要、更符合装饰性语言的要求,让画面更加耐看(图1-42~图1-46)。
图1-42 学生作品 李佳琪创编
图1-43
图1-44
图1-45 学生作品
图1-46
3.根据创意,重新构成画面。
根据主题内容,按照新的创意和构图法则重新组织画面。一般从画面构图与形象重组这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创编设计:
(1)主体突出,形象鲜明。主体形象是一个画面的重心所在,是画面引人注目的中心。是否能够突出其中心地位,除了注意其形象的大小比例,主体形象的所处位置更是需要精心设计安排的。画面的中心位置有其“黄金分割点”,即将画面作“井”形分割,其中四个交叉点都属“黄金分割点”。当然,四个点若都平均分布,画面又会偏于呆板,且往往不能够突出主体形象;另外,主体形象在画面的位置不宜太偏或过于居中,那样的画面构图会显得更加刻板(图1-47~图1-53)。
图1-47 学生作品 汪慧创编
图1-48
图1-49
图1-50
图1-51
图1-52
图1-53 黄金分割点示意图
(2)构图饱满,布局合理。由于装饰性画面往往突破写实性的空间效果,所以对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上下左右的空间构图安排没有苛求,常呈现平面、平行、展开式的组合关系。常采用的构图方式有以下几种:
纵线式构图——画面往往由近似于垂直方向的形象所构成,比如树木。其特征主要为挺拔、矗直、向上(图1-54、图1-55)。
图1-54
图1-55
横线式构图——画面往往由近似于水平方向的形象所构成,比如地平线、河岸等等。其特征是有平稳宁静、广阔无边的感觉(图1-56、图1-57)。
图1-56
图1-57
三角型构图——画面形象的位置组成近似于三角形。其特征是有重心稳定的感觉(图1-58、图1-59)。
图1-58 学生作品 何林航临摹
图1-59
斜线构图——画面形象的组织安排成斜线形。其特征是具有运动感、延伸感(图1-60、图1-61)。
图1-60
图1-61
○型构图——画面形象的安排成圆或方的构成形式。构图具有集中、饱满的效果(图1-62、图1-63)。
图1-62
图1-63
散点型构图——画面形象成点状排列。具有聚散、自由的感觉(图1-64、图1-65)。
图1-64
图1-65
(3)根据创意,重新构成。儿童装饰画的创编需要用夸张、变形等装饰性语言,对参考资料的所用部分进行形象、色彩、技法和构图的“改写”。一方面采用夸张、拟人的塑造手法,使得被塑造的事物更生动、特点更突出;另一方面作者在绘画中,对事物常常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至幻想,对原来的形象进行删减或添加,很多时候是“置换”。比如为具象性的主体形象加上抽象背景或具象背景,是人们在进行儿童装饰画创编活动中常用的手法。如此创编,便可让艺术符合丰富、多样的形式变化(图1-66~图1-73)。
图1-66
图1-67
图1-68 学生作品
图1-69 学生作品 吴霞创编
图1-70 学生作品 陈双创编
图1-71
图1-72 学生作品 单静创编
图1-73 学生作品 张韫君创编
4.色彩设计要求。
(1)儿童装饰画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儿童装饰画色彩的基本特征:化繁为简;具有象征性、唯美性,使人赏心悦目;是绘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按照美的法则和主题需要,强化主观感受,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对自然进行高度的概括、夸张、想象后形成的色彩;色彩设计中力求制造某种特定的氛围和效果,使设计者的色彩审美观点和设计意图成为欣赏主体——儿童所喜欢的形式。
(2)色调。色彩设计必须要有一个整体的色调,一个画面一般由一个主导的色彩或一组主导的类似色构成。可以从用色的份量、面积对比、色彩倾向等方面支配着整体色彩。如以色彩的调性确定画面色调:暖色为主构成暖色调,冷色为主构成冷色调,低纯度色彩为主构成灰色调,高纯度色彩为主构成艳色调等。儿童装饰画的色彩主调以暖色调、艳色调为宜(图1-74~图1-77)。
图1-74 灰色调
图1-75 暖色调 学生作品 李燕萍创编
图1-76 冷色 调学生作品
图1-77 艳色调
(3)图形色与背景色。一般的画面都是由主体形象、辅助形象、背景三个层次组成。为了突出主体形象,背景要与主体形象形成较强的对比,与辅助形象形成弱对比。一般的原则是主体形象的色彩比背景色更明亮、更鲜艳、更突出,辅助形象的色彩次之。比如低明度背景上应配置高明度的主体形象,辅助形象则应配置中明度的色彩(图1-78);反之则如图1-79。再如,暖色背景上配置冷色主体(图1-80),反之则如图1-81。
图1-78 学生作品 毛雅茜创编
图1-79 学生作品
图1-80 学生作品 单静创编
(4)表现手法的多样与统一。
一是指造型手法的多样与统一。创编设计中,根据需要会对来自于多方面的借鉴、参考形象资料作适当的处理,重新塑造形象。比如人物或动物的造型特征、服饰安排等,如在同一画面中应当注意设计的协调性。例如对动物画面的创编,有的采取拟人化造型,有的却是写实手法造型,若在同一画面中这就不够统一(图1-81~图1-83),图1-83的拟人手法比图1-82的写实手法更能使画面的造型手法整体统一。
图1-81 学生作品 李佳琪创编
图1-82 写实
图1-83 拟人
二是指表现手法的多样与统一。在同一幅画面中,应合理地处理表现技法的多样性。比如主题图形用平涂法而背景可能会采用晕色法,这是合理地变化了表现手法。但是这不等于在同一幅画中可以孤立地使用各种材料和技法,比如动物用水粉技法,人物运用剪贴手法,植物则用油画棒处理,这就显得非常不协调而导致作品失败。
应该说,表现技法应与主题内容相适应。作画者可以有自己的侧重点及特色,使画面多彩纷呈,力求在造型风格、着色技法、画面整体色调等方面做到多样与统一,才能显示设计的周全缜密。
思考与练习:
1.选择局部形象作添画练习,如图1-66~图1-70。
2.借助抽象性装饰语言,创编独幅装饰画一幅,如图1-40。
3.分别以动物活动和人物活动为主要素材各创编独幅装饰画一幅,如图1-80、图1-81。
学生作品欣赏
(图1-84~图1-92)
图1-84 学生作品 吴玲玲创编
图1-85 学生作品 汪慧创编
图1-86 学生作品 余欣创编
图1-87 学生作品 成姗姗创编
图1-88 学生作品
图1-89 学生作品 冉小芳创编
图1-90 学生作品
图1-91 学生作品
图1-92 学生作品 张梦萍创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