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的动力

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的动力

时间:2024-08-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好奇心是探索和创造的原动力。放暑假了,航航妈妈带3岁的儿子回到父母家。航航拿着手电筒,东照西照,跑前跑后,一会儿扭开盖子,倒出电池,一会儿把光束投射到人的身上、地上、空中。航航的脸上一下子没了笑容,眼巴巴地望着妈妈,向妈妈发出求救的信号。航航妈妈对母亲说:“给他玩吧,浪费点电池有什么要紧!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难道要他和大人一样老老实实地坐着听我们说话吗?”

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的动力

好奇心是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产生兴趣的一种心理状态,是科学家、发明家不断进行钻研和创造活动的强大内在动力。好奇、好问正是孩子共同的特点。一个好奇心强烈的孩子,对于新奇事物总是主动去探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好奇心对孩子创造才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与创造力二三事

好奇心是探索和创造的原动力。在孩子刚降临到人世间时,好奇心最强了,他会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唇舌去触摸、去品尝,用他的鼻子去闻,这是他的游戏,是他的乐趣,是他的需要,他在学习!许多父母在孩子渐大的时候,都希望孩子能学点知识,或者为孩子只是贪玩不爱学习而着急,其实,孩子随时都在学习,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本领。从好奇心的角度来说,孩子对于学习的需求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孩子的好奇心就是最好的求知欲,这一点恐怕成人都要向他们学习。

孩子好奇心观察

放暑假了,航航妈妈带3岁的儿子回到父母家。航航拿着手电筒,东照西照,跑前跑后,一会儿扭开盖子,倒出电池,一会儿把光束投射到人的身上、地上、空中。不厌其烦地看着它忽明忽暗,光束忽大忽小,开心极了。

姥姥见状,把手电筒从他手中抢了过来,放在一边,说:“航航要乖一点儿,不要浪费电池!” 航航的脸上一下子没了笑容,眼巴巴地望着妈妈,向妈妈发出求救的信号。

航航妈妈对母亲说:“给他玩吧,浪费点电池有什么要紧!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难道要他和大人一样老老实实地坐着听我们说话吗?”

每个接触孩子的人都会发现:孩子非常好奇、好问。诸如:“天上为什么会打雷、下雨?”“白天星星躲在哪里?”“我从哪里来?”孩子还经常充当小破坏分子:他用力砸开收音机或收录机,看看那些唱歌、说话的小人躲在哪里?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专家方案

●生活中如何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

(1)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孩子好奇心强,富有想像力,常常异想天开。父母应尽可能地为孩子营造一种民主的环境氛围,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大胆去想象。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他们的兴趣,尊重他们的发现,引导孩子尝试解决疑问,以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使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得到满足,使能力获得发展。

(2)正确对待孩子的淘气行为。孩子对待周围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而好动的个性使他们常常做出一些不合常规的行为,成人常将其视为“捣蛋”。其实孩子的好奇心往往萌发在不太招人喜爱的恶作剧中,俗话说“疯丫头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淘气孩子的经验性评价,成人应善于发现他们的“错误”中的创造成分。孩子的淘气中常常蕴藏着教育契机,父母要抓住这个机会教导他们。例如:孩子把东西往水盆里扔,可以准备一些材料和孩子做玩水游戏。在游戏中孩子既获得了有关水的知识又满足了好奇心,这样的引导比枯燥的说教或书本教导更易令孩子理解。

(3)耐心倾听孩子提出的问题。孩子常常会问:天为什么是蓝的?星星为什么会一闪一闪……问个没完没了,有时会使人感到厌烦。于是,父母常常搪塞他们或听而不闻,甚至大声呵斥,这样一来就扑灭了孩子的求知的火花,压抑和打击了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如果父母耐下心来,便会从孩子问这问那、摸这摸那中看出,他们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世界,这不正是可贵的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吗?所以对待孩子智慧的火花,应起助燃作用,对孩子的提问应耐心倾听,并鼓励孩子多问。

(4)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应该采取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答,共同讨论,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但也不是“有问必答”,因为一旦父母回答,孩子就不再思考,而且会错误地认为知识是储存在大人头脑里的,父母可以提出问题启发他们作深一层次的思考,自己去探索寻求答案,这样更利于促进他们的思维、想像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

(5)启发孩子思考,鼓励孩子自己尝试。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对于他的一些问题成人不必急着将答案告诉他,可以启发引导他自己去观察思考,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品尝到自己找到答案的成就感,从而产生更加旺盛的求知欲望。

知识导读

●为了验证自己的孩子是否具有创造力,给父母列出如下好奇心的指标:

(1)具有较强的直觉能力,对环境敏感,观察力强;

(2)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

(3)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长时间的精神专注,毫不分心;

(4)思维灵活,富于幻想,爱别出心裁,甚至想入非非,脑子总不闲着,总想搞点小聪明、出花样;

(5)喜欢冒险、敢做没有多大把握的事情;喜欢强烈的刺激,甚至有时还常抱怨生活单调、没意思等等。

(6)体力充沛,健康状况优于常人;

(7)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独立性强;

(8)幽默、容易兴奋冲动,总是充满激情;

(9)在个人游戏活动受到干扰时,容易烦躁,有时还表现为喜怒无常;

(10)不愿受习惯的约束,不怕与众不同,意志坚强,不达目的不罢休;

能力培养TIPS: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仅仅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还不够,我们还要有意识地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人们积极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欲望。当一个孩子把求知当作自己的欲望时,他的创造过程就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上下求索”的过程,他就会主动地去阅读以获取知识、积极地思考问题、并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他所学的知识,他学习时注意力也会特别集中,总之就会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求知状态。那么,父母又该如何来诱发孩子的求知欲呢?

(1)抓住孩子的求异心理,鼓励想象。孩子天真无邪,想像力丰富。大人要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结合情景有意识地诱导孩子去想象。对于孩子大胆地凭借科学的原理,进行丰富的联想,要给予肯定。孩子进而会想知道自己所想象的事能不能实现,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地探索未知世界。

(2)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奥秘的环境,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在家里给孩子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如望远镜、放大镜、地球仪、磁铁、风车等,并演示给孩子看,使孩子对此类物质产生好奇心,大人再用语言给予点拨,进而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3)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巧设疑问。这样可以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疑难问题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对启发孩子的思维很有作用。设问要注意方式,好的设问可点拨孩子的思维,将孩子的思路引向正确的方向。

(4)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大自然给予孩子智慧的启迪。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日月星辰、风驰电掣、鸟语花香,那么丰富多彩,变幻多端,充满了奥秘。孩子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思路开阔,会产生无尽的遐想,引发求知的欲望。

(5)言传身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父母要尊重孩子,在家里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气氛,平等地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父母本身应有很强的求知欲,要热爱知识,经常用知识充实自己,从而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创造条件让孩子做些实验。做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究心理。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验证所学到的知识,品尝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并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引发新的求知欲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