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宝宝的责任心
欣欣一天天长大了,但是还是经常做出一些让妈妈很头疼的事情,每天下午从幼儿园回来,欣欣就会拿着玩具满屋子乱跑,到了吃饭的时候,就会把一堆玩具丢在地上不管,自己吃饭去了。每次看书,欣欣都会把原本摆放整齐的书弄乱,桌子上、床上、地上到处都是,还要等着妈妈来收拾……看着欣欣这样“不负责任”,有时候妈妈真的非常生气,忍不住的时候,就会教训欣欣。但是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下次欣欣还是会把屋子弄得非常乱,爸爸妈妈不知道该怎么教育欣欣。
以上这则例子,这是宝宝缺乏责任心最直接的表现。责任心是每一个人立足社会、取得事业成功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之一。现在许多爸爸妈妈过多地注意宝宝的智力和身体的发展,对宝宝责任心的培养却并不太重视,这对宝宝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曾说:“假如你能力不足,责任可以对其进行弥补;责任不够的时候,能力却没有办法反作用于责任,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责任是无限的。”对宝宝进行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的教育就是让宝宝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其他人负责,最终转变成对社会负责。
那么爸爸妈妈又该如何教育宝宝具有责任感呢?
帮助宝宝树立责任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爸爸妈妈用自己的行动为宝宝树立榜样。例如,爸爸妈妈应该把钥匙放在固定的地方,而不是随便把钥匙扔在客厅的桌子上;爸爸妈妈要善于把杂志整理好,而不是随意堆放在沙发上。当爸爸妈妈给宝宝布置简单的小任务的时候,要为宝宝进行示范,至少持续一段时间。如果爸爸妈妈只说“摆好餐具”,很难让宝宝明白应该怎么做,所以,爸爸妈妈应该同时示范“看妈妈,要像妈妈这样在每个座位前面放个碗,然后摆好筷子。宝宝想帮我一起摆吗?”,如果爸爸妈妈用了好长时间为宝宝示范某件事,可是宝宝还没学会,这就说明这件事对宝宝来说太难了。
温馨小提示
当宝宝做一件事没做好时,如果爸爸妈妈进行破坏性的批评,因为宝宝做错一件事,导致否定他这个人,会使宝宝觉得太痛苦了。宝宝会发现负责任等于痛苦。作为一个宝宝,如果他的潜意识里,负责任就等同于痛苦,那宝宝不会成为一个,破坏性的批评导致这些恶果,一切取决于你对宝宝的完全否定。
让宝宝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
别担心宝宝太小,本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初步理解“先干活再玩”的道理了。当爸爸妈妈说“妈妈想带宝宝去公园玩,但是在去之前咱们要把碗洗干净”的时候,宝宝就能明白。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要态度和蔼、实事求是,承认爸爸妈妈自己也喜欢玩,这样宝宝就知道爸爸妈妈不是在霸道地发号施令,而只是希望宝宝先做完该做的事。
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果爸爸妈妈尽早培养宝宝的行为习惯,宝宝就能更容易养成负责任的习惯。例如,爸爸妈妈可以教宝宝把脏衣服放到固定的篮子里,每次在洗完澡以后,把浴盆里的玩具收好。这样,宝宝就会明白家务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爸爸妈妈心血来潮的偶然念头。
采取肯定的方式对宝宝提要求
爸爸妈妈不要总是向宝宝发号施令,而是应该这样和他交流:“宝宝先要做完你应该做的事情, 然后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要是宝宝说:“我想到楼下去玩儿。”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回答:“宝宝先把拼图收好, 然后就可以到外面去玩儿了。”但是如果妈妈对宝宝说:“要是宝宝把玩具收好,我就给宝宝吃零食。”你实际上是在收买宝宝,而这些事本来就是宝宝该做的。所以,如果爸爸妈妈这样做,宝宝就有可能决定不吃零食,也不收拾玩具了。
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宝宝每一次锻炼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节省时间,爸爸妈妈多半宁愿自己把宝宝的餐具收拾到厨房里。不过,爸爸妈妈一定要尽量遏制这种行为,爸爸妈妈要多关注宝宝努力练习的过程,而不能是注重结果。宝宝也许还不太会做家务,但如果爸爸妈妈因此而批评他或干脆代劳,只会打击宝宝帮忙做家务的积极性。爸爸妈妈应该尽量用鼓励的语气给宝宝指导:“宝宝刚才把碗摞在一起很好。不过,妈妈觉得应该把脏的碗放到厨房去,而不是放在桌子上”。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科尔曼说:“宝宝就是会把家里弄乱,这是很正常的。不过,要是你让宝宝认识到家里是有规矩的,情况就会大为好转。”所以,如果宝宝今天忘了规矩,表现得与以往不同,爸爸妈妈应该尽量不要表现出生气或失望,而是要平静地对宝宝说:“记得吗?宝宝以前每次玩完之后,都会把玩具卡车装回盒子里的。”
专家提示
爸爸妈妈要允许宝宝犯错误,但不能允许宝宝推卸责任,更不应帮助宝宝寻找理由逃避责任。爸爸妈妈应当要求宝宝勇敢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宝宝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宝宝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宝宝去勇敢地面对,不能让宝宝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爸爸妈妈出面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