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怎样沟通才叫“有效”
你知道吗?父母其实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孩子的毛病也往往出现在这第一任老师身上。大部分父母“都很忙”,他们“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他们觉得给孩子买“好东西”、做“好吃的”就等于关心孩子。而其实,这样的沟通效率却很低。
很多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居高临下的、专制的、紧张的亲子关系,但忽略了孩子渴望的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亲子关系。这就不难出现,有的父母会问:为什么自己三天两头地和孩子说话,孩子对自己却总是敬而远之,永远像个陌生人,老是沟通不了呢?而真正有效的沟通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须是心与心的沟通。
要达到真正有效的沟通,就需要像个孩子一样跟他们说话,从他们的思维模式出发,最重要的是,你应该“拉起他们的手往前走”。倘若大家始终只站在大人的角度讲话,只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讲话或是一味地只是要求孩子,这就是没把孩子当孩子,没把学生当学生的错误认知。多数家长的沟通态度都是较为强硬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理,是为了孩子好,而作为孩子往往感觉家长的这种态度让人受不了,从孩子的心态来说是因为接受不了这种态度而接受不了那些道理的。
身边的实例
这样的例子,我们经常见到,比如四年级的豆豆。在一个夏天的中午,豆豆对妈妈说想下午去少年宫画画,但妈妈后来得知当天下午少年宫根本不开门。于是父母就感到奇怪,到了晚上,在父母的再三追问下,豆豆才告知实情,原来他和班上的几个同学相约到新建成的公园玩了。
在得知这件事情后,他的爸爸妈妈非常生气。在向豆豆询问撒谎的原因时,豆豆说:“我上午就答应了同学要去的。”原来豆豆是觉得他的父母要求严格,如果直说,很可能被父母拒绝,这样豆豆觉得自己会在同学面前不守信誉。
在听到这个原因后,豆豆的爸爸妈妈非常伤心,觉得豆豆连这件小小的事情,都要欺骗自己,于是又将孩子痛骂一顿。豆豆的爸爸妈妈和豆豆之间的沟通,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相互之间也没有坦诚,沟通非常没有效率。
我该怎么做
实际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也是孩子上的第一所学校,其对孩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根据父母的性格、兴趣、爱好、习惯等方面因人而异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才能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沟通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沟通,例如:在幼儿期要注意多表达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在小学阶段,要注意表达对孩子活动的赏识并做出积极的暗示;在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时,父母要注意对孩子耐心地倾听,要对孩子的观点和分析做出反应,真诚地表达父母的内心感受,父母要学习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对孩子所做的事进行批评,这样才能敞开沟通的大门,减少亲子冲突。
只有做到这些:尊重孩子的天性,不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尊重孩子,将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鼓励孩子逐渐成长为独立于父母的个人,才能让孩子真实地看待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正视童年的现实,鼓起勇气袒露自己对父母的真实情感,这样的沟通才最有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